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二)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ù hán pài qiǎn gē bo mó tiān dà shà
( ) ( ) ( ) ( )
guǒ xié xì jūn páo xiào rì yè jiān chéng
( ) ( ) ( ) ( )
二、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8分)
不但……而且…… 如果……就……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既……又…… 即使……也……
1、( )不注意用眼卫生,( )会影响你的视力。
2、人藏在地道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音乐( )能给人美的享受,( )能陶冶人的情操。
4、作物( )能生长,( )土壤里含有水分和养料。
三、根据语境,填合适的成语。(3 分)
的秦兵马俑是我国 的珍贵历史文物。它
地模拟军阵的排列,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四、根据提示填写合适的古诗句。(5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生动地描绘了夏天下雷雨时的情景。
2、《望月》中的小外甥和舅舅背了那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我也不由自主地想起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名句“ , ”
3、在《七律 长征》中,表现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 ”
五、下面是小兰写给姑妈的信,请你帮她改出其中的错误。(共5分)
(友情提示:错字2个,病句1处,格式错误2处。)
亲爱的姑妈:
您好!我在过几天即将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妈妈以经同意我考完试后,到您那儿过暑假。请您给我安排住处。
祝您身体健康!
2007年6月20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对生活充满热爱的阿炳创作了二胡名曲 ,他要用那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 ,他爱那美丽富饶的 ,他爱那惠山的 ,他爱那照耀清泉的 ……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 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 ,
是执行中国第一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还知道,火星是地球的“ ”,利用奇妙的克隆技术克隆的第一只克隆羊名叫 “ ”。
3、树林内外, , ,叽叽啾啾,似 跌入深涧,如 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 。
4、《早》是吴伯箫先生参观 时写下的文章,我们知道了要学
梅花做“ ”。鲁迅的一生给我们刻画了许多丰富的人物形象,我知道 、 等都是他笔下的经典形象。
5、你学了《爱如茉莉》一文,除了文中说的“爱如茉莉”,你觉得爱还如“ ”,能把原因写在下面吗?
6、《谈礼貌》一文用古人、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礼貌的重要性,你能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来说明吗?
七、阅读理解(12+12=24分)
(一)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 ,飞向 的树梢,飞向 的房屋,飞向 的电杆。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 。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短文中的“红五星”、“迷彩服”是指 。
3、用一句话概括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
4、这段话中,连续的三个“飞向”表现出 。两个“哪里就有……哪里就有……”表现出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
留给人民,把 留给自己。
(二) 渤海将变成死海
水利专家杨振环说:“眼下,渤海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些近岸海域已经超过了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再不拯救渤海,后果不堪设想。”
海洋专家鹿守本说:“渤海污染是毁灭性的。在渤海近岸的海洋和河口,出现了巨大型物质区和地区性生物的灭绝。”
全国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碧兰说:“90年代以来,渤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优势种群基本消失。大型鱼类资源基本破坏殆尽,小型鱼虾资源严重衰退。1997年的监测资料显示:渤海无机氮超标率为60%;无机磷超标率为70%;油类为65%。”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专家丁德文说:“整个渤海的危机问题,在海区生态系统的失衡中表现最为明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经济鱼类持续减少,有的濒危,有的绝迹。随着物种的消失和食物链的断裂,海区整个生态系统逐渐走向减体。”他强调说:“如果一个生态系统破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那么,这片海域就无法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它濒临死亡。”
1、题目中的死海指的是 。渤海变成死海的根本原因是 。2’
2、文中的“自净能力”指的是 。1’
3、题目中的“将”是否可以去掉? 。这个“将”字提醒我们:拯救渤海, !(请从时间的紧迫程度上考虑,填上一个成语。)2’
宣传标语:(20字以内)2’
5、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5
6、这篇文章4段话分别引用了 ,这样写的好处是 。2.5
八、习作(30分+3分书写分)
以“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填入的内容既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人;既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感悟。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