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时间:2014.01.31~02.06
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针灸/熏炙 整饬/敕造 蹊跷/下自成蹊
B.佝偻/龃龉 倜傥/孝悌 绯闻/缠绵悱恻
C.债券/缱绻 创伤/怆然 拘囿/良莠不齐
D.摩挲/窸窣 商贾/蛊惑 冈峦/力能扛鼎
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无所适从。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对此却熟视无睹。
C.高鸿宾称:“《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说中国在毒水里养鱼。我想大家是有常识的,毒水里能养鱼吗?鱼能在毒水里活着吗?我个人认为这个报道有点耸人听闻,误导公众。”
D.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弄权之际,何其洒脱;获罪之时,纤毫分明。薄熙来案的宣判是警示:有贪必肃,有腐必惩,不管官有多大,权有多重,一样难逃法律制裁。
B.曾一手捧红凤姐、郭美美的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被刑拘,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还污染了网络环境,被网友们戏称“水军首领”。
C.中国国防部在中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D.依据美国和欧洲情报机构最新出具的一份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叙利亚军在此次冲突中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高层指示。
4.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5.从下面这段文字中提取两条关键信息,不要超过20个字。(4分)
我省按照规划,2012-2014年,新能源汽车在南京、苏州、南通试点;2013年-2015年,扩大到无锡、常州、盐城、扬州、镇江等地。率先试点的3个城市,各自推广应用100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须超过50%。考虑到纯电动汽车售价较高,和省市将给予补贴,预计占售价的1∕2。今后,试点城市新增公交、出租车将优先应用纯电动汽车,兼顾发展环卫、邮政、电力等公共服务领域纯电动汽车,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市民使用纯电动汽车。
答案
1. (3分)C (A.jiǔ/zhì chì/chì qī/xī B.gōu/jǔ tì/tì fēi/fěi D.suō/sū gǔ/gǔ gāng/gāng C.quàn/quǎn chuāng/chuàng yòu/yǒu )
2.(3分)C
3.C
(B.“不仅…也…”关联词表示递进关系,所以应该是“他们的行为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还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C.成分残缺,“坚持”的宾语中心词应是“原则”(或“立场”)D.依据…显示,句式杂糅;“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高层指示”搭配不当,应为“并且这一做法很可能得到叙高层批准”等。)
4.C(主要考查必修5“点击链接·语体的选择运用”的掌握情况)
(A:“及时联系”表达不得体;“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合适,可改成“本人”。B:“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此处不合语境。)
5.(4分)我省新能源汽车试点 纯电动车半价销售 (两点,每点2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是时,汉还定三秦。项羽闻汉王皆已并关中,且东,齐、赵叛之,大怒。乃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令萧公角等击彭越。彭越败萧公角等。汉使张良徇韩,乃遗项王书曰:“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曰:“齐欲与赵并灭楚。”楚以此故无西意,而北击齐。征兵九江王黥布。布称疾不往,使将将数千人行。项王由此怨布也。
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于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殽、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 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求太公、吕后不相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汉使张良徇韩 徇:带兵占领
B.皆阬田荣降卒 阬:活埋
C.收家室而西 西:向西
D.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 间:从小路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项羽带兵作战神勇,势不可挡的一组是(3分)( ▲ )
①欲得关中,如约即止 ②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③相随入殽、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 ④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
⑤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 ⑥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王致信项王,并且利用齐国、梁国反叛的书信,终于诱使项王无意西征而出兵齐国,为汉王东出伐楚创造了有利条件。
B.田荣田横兄弟前仆后继,先后率众奋起反抗楚军。在城阳作战中,项羽因不能迅速取胜而不得不驻留。
C.项王一方面派诸将北上攻齐,一方面亲自带兵南下与汉军作战,在收复彭城之后又乘胜追击,大破汉军。
D.楚军追击汉王,汉王不惜把自己的孩子孝惠、鲁元二人推到车下,最终他们和太公、吕后等人一起被楚军俘虏,并被扣留在项王军中。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布称疾不往,使将将数千人行。((3分)
⑵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3分)
⑶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12.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13.请赏析诗的结句“何处捣寒衣”的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9分)
15.名句默写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形影相吊。
(2) ▲ ,总是离人泪。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
(4)亦欲以 ▲ , ▲ ,成一家之言。
(5)若夫乘天地之正,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上品生活不着痕迹
雪小禅
我一直不太理解父亲。
我觉得他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真的,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种人?
父亲是一个老知青,绝对老三届的。他没有回北京,留在这个小城。小城中有他心爱的女人,然后,有了我和弟弟。
后来,他考取大学,仍然没有回北京,仍旧回到小城,在一个化工厂当技术员。他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一个电脑爱好者,一个音乐发烧友,一个天文发烧友,一个气功爱好者,一个足球迷,一个金庸迷……
我不知道人可以有多少经历,但是他喜欢的东西,都能玩到极致。他喜欢无线电,可以自己制作电视机和收音机,并且和全国各地的无线电发烧友都有联系;他喜欢电脑,在60岁那年,还能自己设计软件,有很多电脑知识,我还要请教他;他喜欢音乐,陶醉在古典音乐中,并且拉得一手好二胡,弹得一手好古筝。有时,我回到家里,看到他正在听一种叫埙的乐器,一边听,一边写毛笔字,他的毛笔字,得过全国的大奖。
当然,有彗星飞过地球,他总说给我打电话,那时,我正为生活奔波,或者和人谈着合同,或者在酒店里吃饭。总之,我觉得自己干的都是正事。谁能像他那么活着,养着十几只猫,每天要去早市买鱼,因为那些鱼比较便宜。有办婚事丧事的人,厨房里扔出鱼肠子,他和妈就去捡,有一次,让我同事看到,他们说:“你爸和你妈在捡破烂呢。”弄得我哭笑不得。
当然,我一次也没有看到彗星,我没有那个心情,没有那个心境。况且,我总是很累,早早地睡去,怎么可能半夜起来看彗星?
父亲每次都要一本正经地看,他的器材很先进,他招了一帮年轻人,在那里看星星。
我对妈说:“我爸爸当年肯定和徐志摩差不多,太浪漫了。这把年纪,还有这种心情,让人佩服。”
每次,我回到家里,父亲都会让我坐在他的电脑前,看他拍的猫和花,他用数码相机认真地记录那些猫的生活,其中,有一张叫“这只猫三个月了,还在吃奶”,笑得我肚皮疼。他的每只猫都有名字,每张照片都有题目,每朵花也都有名字。父亲说:“那都是我的孩子。”
刚开始,我反感父亲的这种生活态度,和他一起出来的人,早就当了处级干部,他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种花养猫,看星星,看足球,玩电脑,他的世界总有不同的精彩在上演。我曾抱怨他说:“如果你官当大点,我和弟弟一定会有更好的工作。”父亲从不这么认为,他说:“指望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就像总在父母身边的鸟,永远也飞不高一样。”
后来的事情,验证了他的话是正确的,我考取了外企白领,弟弟成了有名的工程师。
有一段时间,我被派往美国工作,到了美国,我发现到处都是像我父亲这样的人。他们悠闲地过着日子,没有多少钱,但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说:“人们挣了钱,想做什么?无非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我们能过这种生活,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和陀螺一样旋转呢?”
每天,父亲给我发邮件,刚开始,我总是嫌烦,无非是他养的猫和兰花,那些猫又生了很多小猫,父亲把那段录像传给我,他说:“非常美妙。”
那些春天里初开的兰花,我开始没有觉得美妙,当我渐渐沉下心来,我发现那些兰花,芬芳迷人,我发现父亲发来的猫的照片生动可爱,甚至我开始想给它们一个个起名字。
能把生活活出一朵叫做美妙的花来,这是一种多么快乐而迷人的心境。父亲60岁了,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就这么活着,闻闻风中花的香,看看小猫咪的可爱,读读金庸小说的侠气,望一下神秘的星空,弹一曲高山流水,和老友下下围棋,和自己的爱人,牵手去捡鱼肠子。这样的生活,是父亲的生活,那曾经是我觉得不求上进的生活,现在,我认为那是一种最美丽的生活。生活的上品,往往是不着痕迹,然后把自己融入自然。
芬芳生活,往往是最朴素的境界,那里就是我们所要的禅意芬芳。
16.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7.结合全文,说一说父亲“快乐而迷人”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8.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9.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 “上品生活不着痕迹”为题的用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陈光标再上央视访谈
“一亿元和一张证书,我选后者”
在5月8日晚央视播出的《面对面》专访中,陈光标讲述了自己的慈善之路。从1998年正式开始慈善之路后,陈光标目前已经获得了1500多张各类证书。陈光标并不掩饰自己对荣誉的渴求,他坦言道:“如果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陈光标告诉记者,从1998年开始,他正式开始了慈善之路。“那年我做企业赚了二十多万,我拿出三万元救助了安徽一个重病的孩子。第二年又盈利时,我捐款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公路。”
2003年,陈光标创办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其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据42岁的陈光标介绍,自己多年来进行慈善活动的票据一直保留着。在陈光标提供的一个账本里,记载了其从1998年到2010年所捐赠的累积14.13亿元款物。
面对整齐摆放的各类荣誉证书,陈光标依旧高调。“这些都是我用正当渠道获得的,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对我来说,一亿元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而证书却是永久的。喜欢荣誉又不是什么坏事,勋章不是用来锁在柜子里的,而是用来展示的。”
“人总要有个良心,不能乱说话”
此前被媒体质疑“慈善注水”时,陈光标公司所在的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陈光标老家所修建的公益农贸市场及老年活动中心的归属问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陈光标介绍说,自己的公司虽然在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办公,但该中心是其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购得,并没有以慈善的名义向圈地。在陈光标看来,这栋楼属于“慈善公益楼”,“多年来已经免费培训了三万人,我做的这个产业就是慈善产业。等到将来裸捐后,我会把它捐出去。”
……
央视记者采访时还发现,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的土地使用权人也并非陈光标,而是“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在老年活动中心内,一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称陈光标每年都会给他们送钱,并且从未收过费用,“人总要有个良心,不能乱说话。”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此前,陈光标来到灾区或者贫困地区发放现金的举动,被称为“暴力慈善”。当晚节目中,当记者问“有没有考虑将来不再采取这种现金派发的方式进行慈善”时,陈光标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那些孩子在医院看病,没钱就要出院,看到这种情况,我不能不去救吧?我必须要拿现金给他。”
2010年9月,陈光标高调宣称将“裸捐”,自此,他又多了一个称号中国裸捐第一人,这一举动也在企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惊。对此,陈光标表示:“这么多年来,我走过了那么多的贫困地区,我看过那么多老百姓需要帮助,我心里面着急,有很多企业家口袋里的钱太多太多,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钱分配得更好呢?”在陈光标看来,某种意义上自己的裸捐,会给更多人带来幸福。“社会说我作秀也好,不理解也好,他们不能真正理解我陈光标的心。我真的就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想回报社会。”
记者了解到,被疑“慈善注水”一事,不仅给陈光标本人,也给陈光标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陈光标的母亲面对镜头更是老泪纵横:“我们现在劝他改了,劝他要低调,不能像原来那样。”
在节目最后,陈光标也首次承认自己正在调整,“我听见我父母哭,听到夫人孩子哭,我也想哭。但我还是劝孩子要以爸爸为骄傲和自豪。”一边说,陈光标一边笑着抹去眼泪。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面对记者,陈光标首次坦言,“当时我没有考虑那么多。我只考虑,只要我自己拿出真金白银来,让社会去更关注慈善。”但他同时表示,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中,人们还会看到陈光标在现场的身影,“一定会,不会改变,绝对不会改变。”
(2011年华龙网,有删节)
19.如何理解“一边说,陈光标一边笑着抹去眼泪。”这句话?(4分)
20.陈光标有哪些值得赞赏、肯定的个性?简要举例说明。(5分)
21.陈光标的“高调”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引人质疑,试结合本文评价陈光标的“高调”。
七、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中国人比较注重“面子”,日常聊天、办事,经常会说“看我面子”“给点面子”。交朋会友、穿衣用餐也力求体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比如穿漂亮时尚的衣服出入公众场合,会被认为撑足了面子;请别人吃饭,宁愿剩下倒掉也要多点几个菜,认为这样有面子。还有些时候,人们指责那些贪婪无耻或丧失人格的家伙,往往会说:这种人什么都要,就是面子不要!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作业7参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C(西:向西逃跑)
5.(3分)D (①说的是刘邦的事,⑥说的是项羽善待太公、吕后的事)
6.(3分)D (孝惠、鲁元两人并未被楚军俘虏,扣为人质)
7.①(3分)黥布称病不去,只派将领(1分)率领(1分)数千人前往。(句意通顺1分)
②(3分)(汉王)(补出主语1分)收取了项王的(楚国的)宝物美女,每日(名词做状语1分)摆设酒席宴会高朋。(句意通顺1分)
③(4分)虽然(1分)情况紧急(急迫),车马又不可以驱赶得更快,但是怎么可以(1分)舍弃他们呢?(句意通顺1分)
12. (1)枫叶飘零,秋景令人思乡;城闭鸟飞,增添诗人孤独;时辰已晚,邻家未归,诗人联想自己久客他乡,“乡心”欲绝。(每点2分,共6分。)
13.(2)“乡心”欲绝之时,捣衣声传来,引发联想,加重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牵挂;由写视觉转为写听觉(以捣衣声作结),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4分,每点2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6.(4分)答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欲扬先抑;引起下文;强调“我”对父亲生活的不理解。(每点1分)
17.(6分,至少写出三点,每点2分)父亲不回北京、安身于小城,做普通的工作;不仅爱好广泛,而且都能耗费精力将其一一做到极致;过着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甘做普通老百姓;与大多数人的忙碌奔波完全不同,与功利化过重的现实社会“脱节”。
18.(4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强调依赖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前途。(2分)表明了父亲的教育观:孩子要、自强、自主。(2分)
19.(6分,要结合文析题意,意思对即可)①像父亲那样朴素、快乐、悠闲、美妙的生活。(2分)②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行爱一行,把自己融入自然。(2分)③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对父丽生活的理解、赞赏、向往。(2分)
(二)(考查对必修5新闻单元阅读的迁移能力)
19.(4分)
陈光标“笑”是因为他为自己所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有坚持做慈善、不会改变的决心。陈光标“流泪”是因为他的高调给父母、夫人和孩子带来不小压力,所以他也感到伤心和内疚。(每层2分)
20.(5分)
(1)乐于慈善(或回报社会)。陈光标从1998年到2010年所捐赠的累积14.13亿元款物。
(2)看重荣誉。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他会选择后者,因为他认为证书却是永久的。
(3)学会调整。陈光标在“高调”给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后,学会了调整,反思自己的不足。
(4)坚持(执着)精神。在受到种种质疑后,陈光标做慈善之心丝毫没有动摇,坚持做下去。
(答一点2分,答二点4分,答三点5分)
21.(6分)
(1)陈光标的“高调”值得肯定。陈光标从1998年到2010年所捐赠的累积14.13亿元款物、中国裸捐第一人……中国需要更多的人像陈光标那样投身到慈善事业中。
(2)陈光标的“高调”出发点是好的。陈光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回报社会,希望通过自己的“高调”让社会更关注慈善。
(3)陈光标的“高调”需要调整。他行事夸张而特立独行,无意中将慈善混同于施舍。他的“高调”已经伤害到自身,影响到家人。(答一点2分。其它言之有理的观点也酌情给分。)
24.参照2013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