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评估
1、当前患者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皮肤情况。
3、心理状况
二、目标
(一)、病例纳入标准
1、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诊断:胸痹、真心痛、心悸
2、临床症状表现:胸闷、胸痛、心慌、心跳、心累
(二)、治疗方法
本病病位在心,而心与小肠相表里,故选穴位:心、小肠。二穴互为表里,共奏宁心安神、调和营血之功效。
1、取穴:心
位置:耳甲腔正中凹陷处,耳甲15区
功能:宁心安神,调和营血,清泄心火、止痛止痒
小肠
位置: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耳甲6区
功能:补脾和中,养心生血
2、治法:耳廓常规消毒后,按操作常规,用王不留行子置于0.5*0.5cm大小胶布中心,每块粘1粒,贴压于所选穴位上,边贴边按压,贴后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下,1周更换2次,4次为1个疗程。
三、禁忌症
耳廓有炎症者不宜采用此法。
四、告知
耳穴留埋期间保持耳廓干燥。
五、护理及注意事项
1、按压时不可采用使劲搓动压丸的方法,此法易引起皮肤损造成感染。
2、耳穴压丸不当,可引起感染,但一般较浅,只需取下压物后,局部涂以消炎软膏即可。在感染期间,暂停耳穴埋豆。
3、少数人易对胶布过敏,可更换粘贴物代替。
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 项 目 | 要 求 | 应得分 | 扣分 | 得分 | 说明 | ||
| 素质要求 |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 5 | 10 | ||||
| 服装、鞋帽整齐。 | |||||||
| 操 作 前 准 备 | 护士 |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 5 | 25 | |||
| 洗手,戴口罩 | 2 | ||||||
| 物品 | 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棉球,探棒,棉签,镊子,胶布,弯盘,菜籽(王不留行)。 | 6 | |||||
| 患者 |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 6 | |||||
| 体位舒适合理。 | 6 | ||||||
| 操 作 流 程 | 定穴 |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 | 5 | 35 | |||
| 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 5 | ||||||
| 皮肤 消毒 |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擦拭(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术者消毒手。 | 3 | |||||
| 压豆 | 术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夹住王不留行,对准穴位并按之,病人感到局部热、胀、麻、凉或有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用胶布固定,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以加强疗效。夏季留置1-3天,冬季留置7-10天。 | 15 | |||||
| 观察 | 患者有否有疼痛等不适情况。 | 2 | |||||
| 起豆 | 揭下胶布及王不留行,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 | 5 | |||||
操 作 后 | 整理 |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 3 | 15 | |||
|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用物处理符合要求。 | 5 | ||||||
| 评价 | 选穴准确、操作熟练、局部严格消毒、体位合理、患者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 5 | |||||
| 记录 |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 2 | |||||
| 技能熟练 | 操作熟练,轻巧;选穴正确,埋豆手法正确。 | 5 | 15 | ||||
| 理论提问 | 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合 计 | 1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