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风险描述
通过对循环水池的风险辨识与评价,将循环水池判定为较大风险,可能发生淹溺、中毒、窒息等事故。
2管控措施
2.1工程技术措施
1、循环水池周围设置栏杆,防淹溺警示标识;
2、设置有限空间应急处置卡,处置卡应说明场所涉及的危险、气体浓度、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应急处置措施及急救电话。
3、作业时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和强制通风;
4、进入有限空间应携带具有检测可燃、有毒、含氧量的仪器;
5、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狭小区域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6、所有电器设备设施应配备漏电保护器;
7、作业时有限空间作业区域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
8、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
2.2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进入有限空间必须坚持“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经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检查至合格水平后,方能进入;
3、作业前,相关人员对作业方案、安全措施、作业许可证进行检查、论证;
4、作业时应指派专人全程监护,作业过程中对气体浓度进行监测;
5、制定有限空间应急救援预案,避免盲目施救。
2.3培训教育措施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知悉有限空间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4个体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如空气呼吸器、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3管控部门和责任人
循环水池归生产车间管理,车间主任及主要负责人要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隐患,落实管控措施,加强管控。
4应急处置措施
1、淹溺应急处置措施:
(1)组织救护人员(会水者)进行施救,拨打“120”急救电话;
(2)救出后,清理溺水者呼吸道及胃部的水及异物,松解衣物,针对性进行心肺复苏,等待外部救援。
2、中毒、窒息应急处置措施:
(1)救护人员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系好安全带,方可进入;
(2)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施救人员与外面监护人保持联络;
(3)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救治。
循环水池-较大安全风险公示牌
| 岗位/设备设施/区域 | 危险介质 | 危害表现 | 风险等级 | |||
| 事故类型 | 事故后果 | |||||
| 循环水池 | 水 | 淹溺、中毒、窒息 |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 较大风险 (橙色) | ||
| 危险有害因素 | 主要管控措施 | |||||
| 1、水池清理,未执行审批制度,未进行通风、检测作业,造成中毒、窒息; 2、防护器材未定期维护、失效; 3、水池周围防护设施、警示牌缺失,造成人员跌落池内,发生淹溺事故。 | 1、清理作业时,严格执行审批作业票制度; 2、定期维护保养防护器材; 3、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事故应急培训和演练; 4、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流程; 5、水池周围设置防护栏杆,悬挂有限空间告知牌和警示牌。 | |||||
| 应急措施 | 淹溺:1、组织救护人员(会水者)进行施救,拨打“120”急救电话;2、救出后,清理溺水者呼吸道及胃部的水及异物,松解衣物,针对性进行心肺复苏,等待外部救援。 中毒、窒息:1、救护人员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系好安全带,方可进入;2、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部及上体,妥善提升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域,施救人员与外面监护人保持联络;3、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救治。 | |||||
| 疏散路线 | ||||||
| 公司应急电话: | 火警电话:119 | 急救电话:120 | 应急管理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