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5:39
文档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分析班级:12级地理科学姓名:郜林洁学号:49011200青年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摘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青年就业面临如下挑战:近中期,我国青年就业有巨大压力;青年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失业率也仍然较高;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对劳动力市场构成深远影响;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高度关注。解决的途径首要是着眼于青年人口,即普遍提高青年人口素质,走素质就业的路子。关键词:青年就业六普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
推荐度:
导读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分析班级:12级地理科学姓名:郜林洁学号:49011200青年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摘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青年就业面临如下挑战:近中期,我国青年就业有巨大压力;青年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失业率也仍然较高;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对劳动力市场构成深远影响;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高度关注。解决的途径首要是着眼于青年人口,即普遍提高青年人口素质,走素质就业的路子。关键词:青年就业六普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
城 乡 规 划 与 园 林 学 院

班级:12级地理科学

                     姓名:郜林洁

                        学号:49011200

青年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摘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青年就业面临如下挑战:近中期,我国青年就业有巨大压力;青年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失业率也仍然较高;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对劳动力市场构成深远影响;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高度关注。解决的途径首要是着眼于青年人口,即普遍提高青年人口素质,走素质就业的路子。

关键词:青年就业六普

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尤其在经济发展出现波动时期,青年就业状况的恶化常常成为经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虽然我国当前的就业总体形势平稳,但国际经验警示,在世界经济整体形势复苏缓慢,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更应当高度重视青年就业状况。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16岁至24岁青年人口的就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表1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单位: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
合计占比
全国总人口1332810869682329104650481765100
0-47553261041062566344700445.67
5-970881549384665324168845.32
10-1474908462402672773411855.62
15-1999811451904830479842847.49
20-24127412518008573634039459.56
25-2910101385250837038501768147.58
30-349713820349521822476163817.29
35-3911802595960391104576348558.86
40-44124753963608678611452869.36
45-49105594553537718518181357.92
50-5478753171403632343839375.91
55-598131247441082938402295366.1
60-5866728229834426288328564.4
15-34岁人口42545368721627226320918142431.92
青年就业总量压力大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1),2010年,我国16岁至 24岁青年人口总量为20927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7%,占16岁至 59 岁劳动年龄人口91586 万人的22.85%。与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该年龄组人口数17717 万人比较,10 年期间增长3210 万人。持续增长的青年人口,加之历年积累的青年就业问题,为近中期我国青年就业带来巨大压力。

青年就业率提高,但失业率也仍然较高

从就业率看,调查数据表明,在16 岁至 24 岁经济活动人口中,2010 年青年平均就业率为 93.6%,比 2000 年的就业率 91.45% 提高了 2.15 个百分点。除了24 岁青年劳动力就业率略低于2000 年外,16岁至 23岁各年龄青年劳动力就业率都高于2000 年同年龄的就业率。这从一个侧面可见,我国这 10年扩大就业的成效。但同时,青年失业问题仍然值得高度重视。青年失业现象呈现占比高、失业率高、失业时间短的特征。失业人口中,20 岁至 24 岁年龄段所占比例达 24.16%,其次为 25 岁至 29 岁占13.%。16岁至 24岁青年平均失业率为 6.40%,其中,16 岁至 19 岁青年失业率在 7.55%,20 岁至 24 岁青年失业率在 6.06%,16 岁至 24 岁青年劳动力的失业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不过从失业时间看,状况则好于25岁以上其他年龄组。16岁至 24岁失业青年的平均失业时间为 9.2 个月,失业时间在12 个月以上的长期失业者约占14.74%。

表2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比较(%)

出生年代年龄别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总计
1991-199515-190.476.5345.239.4.793.37100
1990-198520-240.536.8246.5820.7213.7710.970.61100
1986-198125-290.768.5652.1817.9211.078.281.23100
1976-198030-341.0812.8753.2817.568.765.660.79100
1946-197535-4.0729.9245.4713.744.312.250.24100
1945年以前65及以上26.3749.1315.675.491.871.440.03100
数据来源: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计算

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对劳动力市场构成深刻影响

2010 年,16 岁至 24 岁青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 57.38%,比 2000 年的73.35%下降了近 16 个百分点。青年劳动参与率的大幅下降,有着诸多原因的综合影响,其中教育因素扮演重要角色。因为,随着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青年受教育年限增加,高中以上在校人数比例大幅增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有所延迟,低龄青年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六普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我国的文盲率从 2000年的 6.72% 下降到 2010 年的 4.08%;近两年,随着高校继续扩招,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下去。青年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多重复杂影响。一方面,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极大改善了青年人口的素质结构,可以加快实现我国从劳动力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为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及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的强大支撑。但另一方面,教育水平提升在青年就业问题上形成了新的矛盾。

高校毕业生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需高度关注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表2知)。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青年就业乃至全部就业问题中的首要关注。自1997 年高等教育并轨和之后的高校扩招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增加,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迈向大众化。2010 年,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3416 万人(其中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 2385 万)。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从 2001年的117 万增加到 2012 年的680 万,毕业生的供给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规模增加,使得人力资源市场难以消化,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结构性供需不平衡。分析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不能自动降低失业率。按“六普”数据计算,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失业率,大学专科的失业率最高为 5.70%,其次为高中5.68%,第三为大学本科 4.01%,未上过学和小学水平的失业率分别为0.79% 和 1.12%,低于其他各组。未来几年,我国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较大,加上历年积淀下来的未就业毕业生,其就业形势仍然严峻。与高校毕业生不同,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逐步提高就业质量等问题。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农民工成为这一过程中特殊的一个就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我国劳动者中重要的有生力量。数据表明,城镇青年人口的比例要高于乡村青年人口的比例,其主要原因是,大量农村青年人口进入城市学习和就业。从劳动参与率来看,乡村青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要明显高于城镇青年人口的参与率,农村青年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要早于城镇青年人口,成为青年劳动力供给中的主力军。

建议

青年人口在我国是一个大群体,尽管未来面临青年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但由于我国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的交织,我国还将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长期面对青年就业问题。短期看,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稳定,青年人口是首先可能受影响的群体,需要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这两大群体就业状况。长期看,我国将要面对“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局面,虽然这不是青年就业的特殊问题,但解决的途径首先要着眼于青年人口,即普遍提高青年人口素质,走素质就业的路子。

一是统筹人力资源开发规划,适调整教育结构。要统筹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劳动者职业生涯的波动性和失业风险增加,以职业提升和转换为目标的终身教育体系对稳定和扩大就业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要大力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为劳动者提供及时的知识技能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其劳动参与率和降低失业风险。要统筹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要大力加强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力度,以城乡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对象,发展以技能培训为重点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技能教育,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教育招生规模,特别要扩大面向农村和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加大对职业技能教育的财政补贴。

二是针对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趋势变化特征,要通过制定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和税收等,引导用人单位适时改变“青年用工偏好”。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在招工中提出的年龄要求,存在明显不合理的“青年偏好”,这与未来青年劳动力供给减少的趋势形成结构性紧张,应当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放宽年龄要求,扩大年长劳动力使用规模。

三是以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机制和效果,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生产领域的进一步转移。加快这一进程,需要各级建立完善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机制和均等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质量。

结论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得知青年的人口数量近些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虽然近几年的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但由于严重的供需失衡,效果并不是很显著,高校毕业生及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处于优势,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王璐璐.我国青年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劳动,2013,06:15-17.

[2]卢佼.全球背景下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及对策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3]陈云.城中村青年现代化素质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D].山西大学,2008.

[4]林江.我国青年失业问题的思路: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3:104-110.

[5]张翼.中国青年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2,05:47-55.

[6].中国青年人口基本特征及其问题[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10:62.

[7]赵珍.中国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文档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分析班级:12级地理科学姓名:郜林洁学号:49011200青年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摘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青年就业面临如下挑战:近中期,我国青年就业有巨大压力;青年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失业率也仍然较高;青年经济活动人口比例明显下降,对劳动力市场构成深远影响;高校毕业生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高度关注。解决的途径首要是着眼于青年人口,即普遍提高青年人口素质,走素质就业的路子。关键词:青年就业六普青年就业问题是世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