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考
考试时间:2015年11月19—20日
历 史 试 卷
命题人:邬素清 审题人:何志刚 时间:60分钟 总
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继承制
C.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王位世袭制
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集权制3.右图秦朝官制图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三公”互不相属,彼此牵制
③丞相位高权重,是百官之首
④“三公”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4.与下面两幅地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朝代是
A.秦、西汉 B.唐、元 C.秦、唐 D.西汉、元
5.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
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度
6.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C.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D.抑制地方势力,加强集权
7.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A.卖官鬻爵 B.土地自由买卖C.科举取士 D.农民改朝换代
8.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中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方式比较单一
B.“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C.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9.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B.加强集权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C.捍卫民族,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10.1870年由法国人主动发起的在历史上被称为“最愚蠢的一场战争”的是
A.英法七年战争 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1.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三权”是指A.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C.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12.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实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
A.苏格拉底 B.梭伦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13.“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间,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人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来,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体现了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易形成集体 D.是少数人的民主
14.“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15.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16.“大多数制定和把全国置于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起来”。在1787年中体现这种平衡的是
A.参议员由各州议会指定,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B.总统由选民选出,对议会负责
C.最高为非民选机构,拥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
D.国会、总统、最高三权分立
17.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18.古代雅典民主机构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陪审法庭19.“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上述材料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中华临时约法》20.自然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导致雅典实行民主政治的自然因素有
①平原多 ②港湾多 ③岛屿多 ④人口众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下列有关对英国责任内阁的评述,错误的是
A.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B.议会可以通过对的不信任案 C.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D.首相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
22.下列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最早在美国产生
B.是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成果
C.是对封建君主的否定
D.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的机关23.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的不断强化
24.公元前430年,希米奥30岁,他是一个普通商人家庭中的男主人。有一天,他去参加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梭伦执政时期
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西塞罗生活时期
25.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 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
①凡是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②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③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④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或任何地方,受到或询问。
材料三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告别词,表示坚决不再出任下届总统,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至多连任两届的先例。材料四这一年(1796年),中国的乾隆皇帝传位于嘉庆,自己整整做了61年皇帝。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什么特点?(3分)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总统与中国皇帝产生的方式有何不同?(6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4分)在这种之下英国国王的地位如何?(4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与美国政治上的不同。(8分)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
月考
历史试卷参
123456710111213题
号
A B C D B B C A C B B D C 答
案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题
号
A D A D A A
B D A D
C A
答
案
26、(1)君主(3分)
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3分)
中国皇帝则是世袭制。(3分)
(2)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4分)
议会掌握国家实权,英王权力受到,后来成了象征意义上君
主。(4分)
(3)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英国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执掌国家的行政大权,内阁对议会负责。(4分)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体现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两届。(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