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晖
来源:《湖南教育·上》2013年第01期
全面优质的课程体系能整合学校资源,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并体现办学特色,展现学校个性教育的理念,达成学校培养目标。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建校于2010年8月,是一所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让每个儿童拥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自信,培养健康、文明的社会人。学校以此为核心,构建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奠定基础。
一、课程体系的规划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和开发,以学校培养目标为核心重构国家课程,形成学校课程体系。德润园小学课程目标体系体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德润园小学校训是“做最好的自己”,学校的课程目标体系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构建,尊重每个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规律。
点面结合:德润园小学根据学校定位、教师特长、学生需要设置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项目,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具有“文明”、“感恩”、“自信”、“健康”、“乐学”、“创新”等优秀品质,点面结合,为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搭建舞台。
螺旋上升: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反复,即使是同一育人目标也应该在反复中递进。我们根据每个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对小学三个学段分层确定培养目标,既符合儿童素质发展规律及要求,又循序渐进、前后衔接,呈螺旋式上升形态。
德润园小学“做最好的自己”课程目标体系
(一)文明:习礼仪,做讲文明的自己
低年级
知:知道与父母、老师、其他长辈以及伙伴交往的基本礼节,懂得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行:能在家庭、学校适当地运用礼貌用语。
中年级
知:能在不同时间、场合适当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行:在生活中懂得礼貌待人。
高年级
知:了解在不同场合与不同对象交往的基本礼仪。
行:能够与同学、师长、陌生人进行礼貌友好的交往,交往中能顾及他人的感受,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会倾听别人的想法。
(二)感恩:知回报,做懂感恩的自己
低年级
知:能懂得父母、老师、长辈和其他人劳动的辛苦和付出,能体会、感受他人对自己的爱和付出,学会珍惜和感激他人的付出。
行:为他人做一些事情,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他人。
中年级
知:了解弱势群体、了解公益设施。
行:成立爱心小分队,帮助弱势群体。
高年级
知:能够尊重生命,节约资源。对亲人、朋友、老师,对生命,对大自然怀有感激之情。
行:用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世界。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去感恩。
(三)自信:展特长,做有自信的自己
低年级
知:知道音乐、绘画、书法和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培养自己多种多样的爱好。
行:能在他人面前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才艺。
中年级
知:学习欣赏音乐、绘画和书法作品。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行: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文艺活动,并有所收获。
高年级
知:深入了解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全面地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中外艺术杰作。
行:能够进行一些艺术表现。进行初步的艺术创作。
(四)健康:常运动,做最健康的自己
低年级
知:了解一些常见的健身活动及做健身活动的注意事项。
情:培养不怕困难,坚持锻炼的信心和毅力。
行:积极参加小型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中年级
知:懂得身要健,需锻炼。
情:喜欢参加体育锻炼。
行:按时作息、合理饮食、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高年级
知: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情: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行:在运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五)乐学:会读书,做最乐学的自己
低年级
知:能阅读一些合适的绘本读物,背诵一些古诗及儿歌,享受阅读带来的乐。坚持每天进行阅读。
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年级
知:能阅读一些适合中年级的经典读物,背诵一些古诗。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愿意与人分享阅读的快乐。
行:坚持每天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会默读。
高年级
知:拓展阅读面,广泛阅读科普类读物。
行: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能根据所阅读内容写出读后感,主动分享阅读的快乐。
(六)创新:爱科学,做会创新的自己
低年级
知:培养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行:愿意自己动手去实践。
中年级
知: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质疑。
行: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主动实践。
高年级
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了解科技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了解科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
行:熟练地掌握网络或一种数码产品使用方法,运用网络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懂得利用科技丰富生活,促进学习,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
没有通过课程落实的人才培养计划是虚浮的,只有把学校培养目标构建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地特色发展。德润园小学根据本校的场馆设备、教师资源特点,确定学校课程体系的内容为以下六个方面。
1.学科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在“乐学”、“创新”等课程目标中体现,主要是国家课程内容。
国家课程:全部。
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一,即必修课程“软笔书法”、“日有所诵”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即选修课程“阅读指导”、各类竞赛活动辅导。
2.人际交往及社会活动。在“文明”、“健康”、“感恩”等课程目标中体现,通过学校课程中落实:地方课程,即“岳麓区青少年健康生活”;活动课程,即“感恩节”、“礼仪节”;校本课程,即“心理团辅”、“德润园小学‘温暖1+1’志愿者活动”。
3.劳动及职业活动。在“文明”、“乐学”、“创新”等课程目标中体现,通过学校课程中落实:地方课程,即“岳麓区青少年健康生活”;活动课程,即“感恩节”、“科技节”、“艺术节”;校本课程,即劳动技能培训、茶艺等。
4.科技生态伦理。在“文明”、“乐学”、“创新”等课程目标中体现,通过学校课程中落实:地方课程,即“岳麓区青少年健康生活”;活动课程,即科技节”、“书香节”;校本课程,即劳动技能培训等。
5.自我成长及个性化发展。在“健康”、“自信”等课程目标中体现,通过学校课程中落实:地方课程,即“岳麓区青少年健康生活”、“两型教育”;活动课程,即“健康节”、“科技节”、“艺术节”;校本课程(必修课程):“软笔书法”、“日有所诵”经典诵读、足球等;校本课程(选修课程),即篮球、乒乓球、田径队、号鼓队、阅读指导、书法鉴赏、各类竞赛活动辅导、劳动技能培训、茶艺等。
德润园小学课程体系全面整合学校资源,从学生出发,通过一体化管理,使学校飞速发展。建校不到两年,学校就成为长沙市两型示范校、长沙市经典诵读示范校、长沙市规范书写汉字示范校、长沙市模范职工之家、岳麓区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区勤管理示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