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下面对统计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 小刚先到达终点
B. 小刚先快后慢
C. 小强先快后慢
D. 小刚和小强同时到达终点
2.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 a
B. b
C. ab
D. 无法确定3.把3米的铁丝平均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A. 米
B.
C. 米
D.
4.一根正方体的木料,它的底面积是10cm2,把它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cm2。
A. 20
B. 40
C. 60
D. 80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A. 3
B. 9
C. 27
6.下列各组字母中,()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A. bd
B. bp
C. pq
D. bq
7.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 转动呼拉圈
B. 摇辘辘
C. 拨算珠
8.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图形如下: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A. B. C.
9.已知36□是一个三位数,且是3的倍数,则□里有()种填法。
A. 1
B. 2
C. 3
D. 4 10.3的倍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A. 101
B. 102
C. 103
11.直接写出得数
=()
A. B. C. 1 D. 12.如图图形中,从右面看的形状是的有()
A. 只有①
B. ②
C. ①和③
13.=()
A. B. C. D.
二、填空题
14.下面是曙光机械厂2014年下半年耗电统计图。
曙光机械厂2014年下半年耗电统计图 2014年12月31日月份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月耗电量
(度)
15.由________组成
16.A是B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7.6085dm³=________m³ 785ml=________cm3=________dm³
18.请你有序写出36的因数:________。其中36的质因数:________。
19.把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右面看是图3.这个几何体至少有________块小正方体。
20.一批粮食,第一天运走它的,第二天运走它的,还剩这批粮食的________没有运。
三、解答题
21.南山林场和北山林场最近几年每年植树面积统计如下表.(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用一句话分别描述这两个林场植树面积的变化情况.
南山林场:________.
北山林场:________.
22.五(3)班同学中,喜欢语文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喜欢数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两名功课都喜欢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3.将图形平移或旋转,在格子纸上绘制你喜欢的图案.
24.元旦联欢会上,三(2)班有40个大气球和24个小气球要平均分给各活动小组,最多可以有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可分得大、小气球各多少个?
25.在一块长90m,宽56m的长方形地上铺一层厚4cm的沙土。
(1)需要多少沙土?
(2)一辆车每次运送1.5m3的沙土,至少需要运多少次?
26.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小朋友人数不少于2人)
27.找出从正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形状,填在括号里.【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由统计图可知,小刚跑800米用5.5分,小强跑800米用4.5分, 4.5<5.5,所以小强先到达终点;结合两条折线可以看出小刚相对于小强来说先快后慢。
【分析】小刚和小强都跑了800米,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看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先到达终点;结合两条折线可以看出小刚相对于小强来说先快后慢,小强先慢后快;关键是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正确的解答问题。
2.B
解析: B
【解析】【解答】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存在倍数关系的两个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3.D
解析: D
【解析】【解答】把3米的铁丝平均剪成8段,每段占全长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填写。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10×4=40(cm2)
故答案为:B。
【分析】一根正方体的木料,把它截成3段,增加了4个底面积,表面积增加的部分=底面积×4,据此列式解答。
5.C解析: C
【解析】【解答】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cm,
(3×3×3)÷(1×1×1)
=27÷1
=27.
故答案为:C。
【分析】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扩大后正方体的体积除以扩大前正方体的体积即可。
6.D
解析: D
【解析】
7.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A、转动呼啦圈是旋转;B、摇辘辘是旋转;C、拨算珠是平移.
故答案为:C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8.B
解析: B
【解析】【解答】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图形如下:
,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同一个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通常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从正面观察的图形可以看出这个图形有两列,左边1列有2个正方体,右边1列有1个正方体;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图形有两行,一行有3个正方体,另一个有1个正方体居中,据此判断。
9.D
解析: D
【解析】【解答】因为3+6=9,9是3的倍数,所以□里可以填0、3、6、9。
故答案为:D。
【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10.B
解析: B
【解析】【解答】3的倍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102.
故答案为:B。
【分析】从最小的三位数100开始考虑,100,101都不是3的倍数,102是3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所有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1.A
解析: A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分数相加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12.C
解析: C
【解析】【解答】如图图形中,从右面看的形状是的有①和③。
故答案为:C。
【分析】①从右边看到两竖列,左边竖列有两个长方形,右边竖列有1个长方形;
②从右边只能看到一竖列,上下两个正方形;
③从右边看到两竖列,左边竖列有两个长方形,右边竖列有1个长方形。
13.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
=
=
故答案为:C
【分析】可以交换后面两个数的位置,先减去,再加上。
二、填空题
14.250;325;316;305;200;250;16【解析】【解答】月份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月耗电量(度)250 325 316 305 200 250 16
解析: 250
;325
;316
;305
;200;250
;16
【解析】【解答】
15.平行四边形【解析】【解答】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求解
解析:平行四边形
【解析】【解答】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求解
16.A【解析】【解答】A是B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
解析:A
【解析】【解答】 A是B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A。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
17.085;785;0785【解析】【解答】6085dm³=6085÷1000=6085m³;785ml=785cm3=785÷1000=0785dm³故答案为:6085;785;0785【分析】此题主
解析:085;785;0.785
【解析】【解答】 6085dm³=6085÷1000=6.085m³;785ml=785cm3=785÷1000=0.785dm³。故答案为:6.085;785;0.785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换算,根据1m3=1000dm3,1dm3=1000cm3,1cm3=1ml,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进行换算。
18.23469121836;23【解析】【解答】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其中质因数有:2;3故答案为:123469121836;23【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方法一:利用乘法算式两个整数相乘
解析:2、3、4、6、9、12、18、36
;2、3
【解析】【解答】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其中质因数有:2;3.故答案为:1、2、3、4、6、9、12、18、36;2、3.
【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方法一:利用乘法算式,两个整数相乘得出积。这时,两个整数都是积的因数。找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地找。
19.【解析】【解答】把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右面看是图3这个几何体至少有5块小正方体故答案为:5【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的知识根据从上面
解析:【解析】【解答】把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一个几何体从上面看是图1,从正面看是图2,从右面看是图3.这个几何体至少有5块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5。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的知识,根据从上面观察的图形可知,这个图形分两排,后面一排2个正方体,前面一排1个正方体居右;根据从正面观察的图形可知,这个图形分两层,每层2个正方体;根据从右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图形分两列,左边1列有1个正方体,右边1列有2个正方体,所以至少有5个正方体。20.720【解析】【解答】解:1-14+25=1-1320=720故答案为:720【分析】以这批粮食为单位1用1减去两天运走的分率和即可求出还剩这批粮食的几分之几没有运
解析:
【解析】【解答】解:
=
=
故答案为:。
【分析】以这批粮食为单位“1”,用1减去两天运走的分率和即可求出还剩这批粮食的几分之几没有运。
三、解答题
21.(1)
(2)增长较快;增长较慢
【解析】【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5公顷,据此用实线表示南山林场的植树面积,用虚线表示北山林场的植树面积,据此作图即可;
(2)对比两条折线可知,南山林场的植树面积增长较快,北山林场的植树面积增长较慢.22.解: + -1=
答:两名功课都喜欢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解析】【分析】将全班人数看成单位“1”,那么两名功课都喜欢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喜欢语文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喜欢数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1,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3.解:如图:
【解析】【分析】将这个图形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1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将这个图形以右上角的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将这个图形以左下角的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将这个图形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2格;这样就能组成一个图案。
24. 40=2×2×2×5,24=2×2×2×3;
40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2×2=8;
40÷8=5(个)
24÷8=3(个)
答:最多可以有8个小组;每个小组可分得大气球5个,小气球3个。
【解析】【分析】将40个大气球和小气球平均分给各小组,小组的最大数量,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大气球数量÷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每个小组分得的大气球数量,小气球数量÷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每个小组分得的小气球数量。
25.(1)解:4cm=0.04m
90×56×0.04=201.6(m3)
答:需要201.6立方米沙土。
(2)解:201.6÷1.5=134.4(次)=135(次)
答:至少需要运135次。
【解析】【分析】(1)长×宽×沙土厚度=需要沙土的体积,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2)需要沙土的体积除以一辆车每次运送体积,商采取进一法,就是至少需要运的次数。
26.解:32的因数有:1,2,4,8,16,32.
根据题意不可能分给1个小朋友,因此可以平均分给2,4,8,16,32个小朋友.
答: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2,4,8,16,32。
【解析】【分析】先找出32的所有因数,从最小的因数1开始找。因为小朋友的人数不少于2人,由此确定小朋友可能的人数即可。
27.
【解析】【分析】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几何体,通常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从正面观察,可以看到两层,下面一层3个正方体排一行,上面一层一个正方体居中;从上面观察,可以看到两行,前面一行3个正方体,后面一行一个正方体居右;从右面观察,可以看到两列,左边一列2个正方体,右边一列1个正方体,据此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