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8:42
文档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郑州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2)本试卷共分两卷,其中第I卷48分,第II卷52分;(3)第一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He~4S~32Ag~108Na~23Cu~Fe~56Mg~24Al~27第I卷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
推荐度:
导读郑州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2)本试卷共分两卷,其中第I卷48分,第II卷52分;(3)第一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He~4S~32Ag~108Na~23Cu~Fe~56Mg~24Al~27第I卷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
郑州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卷

试卷说明:

(1)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2)本试卷共分两卷,其中第I卷48分,第II卷52分;

(3)第一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He~4  S~32  Ag~108  Na~23  Cu~  Fe~56  Mg~24  Al~27      

第I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风能  ③石油  ④太阳能  ⑤生物质能  ⑥煤  ⑦氢能

A.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⑥    D.②④⑤⑥

2.关于化学反应的ΔH的理解正确的是

A.ΔH>0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ΔH=ΣH(反应物)-ΣH(生成物)

C.所有化学反应的ΔH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出

D.ΔH=反应中化学键形成时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时放出的总能量

3、500 ℃和1.01×105 Pa时,反应2A2B3(g) ===2A2(g)+3B2(g)  ΔH=+8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是熵减小的反应         B.是吸热反应

C.反应温度比较高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均无单位

B.平衡常数越大则转化率越大 

C.对于一个化学计量数固定的反应,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D.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的浓度为初始浓度,生成物的浓度为平衡浓度

5、下表中与化学反应相对应的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离子方程式
A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Cl- + 2H2O2OH- + H2↑ + Cl2↑ 

B以银作电极电解银溶液4Ag++2H2O = 4Ag+O2↑ +4H+ 

C铅蓄电池正极反应PbO2+4H++2e- ===  Pb2++2H2O

D氢氧燃料电池(KOH做电解液)负极反应

O2 + 4e-+ 2H2O = 4OH-

6. 关于下列装置,不正确的说法是

A.装置①中,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B.装置②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d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电子由Zn流向Fe, Na+、H+ 移向Zn电极

7.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6.0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4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转移1 mole-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1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4 mol·L-1

8.已知25℃、101 kPa下,拆开1 mol C—H键要吸收415 kJ的能量,拆开1 mol C—C键要吸收331 kJ的能量,拆开1 mol O2中的O==O键要吸收498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 mol H—O键要放出465 kJ的能量,形成二氧化碳分子中的1 mol C==O键要放出798 kJ的能量。在丙烷燃烧过程中不考虑其他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ΔH=-2 036 kJ/mol

B.C3H8(g)+5O2(g)===3CO2(g)+4H2O(g);ΔH<-2 036 kJ/mol

C.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8(g)+5O2(g)===3CO2(g)+4H2O(l) ΔH=2 036 kJ/mol

D.丙烷燃烧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所示表示

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B(g) A2(g)+B2(g)的平衡常数为0.1 。若将1.0 mol的AB(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AB(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5%           B.17%            C.25%        D.33%

10.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 ·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右的坐标曲线来表示: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O→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c点时反应处平衡状态

D.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11.已知:C(s)+O2(g)===CO2(g)  ΔH1     CO2(g)+C(s)===2CO(g) ΔH2

2CO(g)+O2(g)===2CO2(g)  ΔH3       4Fe(s)+3O2(g)===2Fe2O3(s)  ΔH4

3CO(g)+Fe2O3(s)===3CO2(g)+2Fe(s)  Δ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 ΔH1>0, ΔH3<0   B. ΔH2>0,ΔH4>0   C. ΔH1=ΔH2+ΔH3  D. ΔH3=ΔH4+ΔH5

12.食品包装袋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映,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 e-+4H+== 2H2O

D.含有2.24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672 mL(标准状况)

13、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 (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初始浓度 c/mol·L-1

溴颜色消失

所需时间 t/s

CH3COCH3

HClBr2

0.800.200.0010290
1.600.200.0010145
0.800.400.0010145
0.800.200.0020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v (Br2)与c(CH3COCH3)成正比        B.增大c(Br2),v (Br2)变小

D.实验②和③的v (Br2)相等           C.增大c(HCl),v (Br2)增大 

14.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容器

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时体

系能量的变化

N2

H2

NH3

 ①

130放出能量:23.15 kJ

0.92.70.2放出热量:Q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用的时间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12.5%

C.容器②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 kJ   

D.若容器①体积为0.2 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23.15 kJ

1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X(g) 2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小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 T2下,在0~t1时间内,v(X)=mol·L-1·min-1

C. 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小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 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

16.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电路中转移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2 mol离子

B. 放电时,交换膜两侧溶液中均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 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 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5题,52分。)

17.(10分)2SO2(g)+ O2 (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ΔH = - 99 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___。

(2)图中ΔH = __________ kJ·mol-1。

(3)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6 mol·L-1·min-1,则v(O2)为__________ mol·L-1·min-1。

(4)已知S(s) + O2(g) = SO2(g) ΔH = - 296 kJ·mol-1,则由S(s)生成5 mol SO3(g)的ΔH=

               kJ·mol-1。

1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两份等质量的硫粉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经过讨论、综合,根据观点分成了两组。

A组:在该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量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能量都相等,故放出的热量相等。

B组: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故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决定用实验来探究其,在常温(25℃)下,实验过程如下(不考虑环境的影响):

①称取质量相等的两份硫粉;

②取一份硫粉放在燃烧匙中,伸入弹式量热计(剖面示意图如右)的密封器中;

③在密封器中充满空气的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测出反应后内层中水的最高温度为t1;

④取另一份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在密封器中充满氧气的条件下,用电火花引燃,测出反应后内层中水的最高温度为t2;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组观点正确,则t1________t2(填“<”、“>”或“=”);

(2) 根据实验所测数据显示:t1>t2,这说明结论与________(填“与A组观点”、“B组观点”或“都不”)符合;若填都不符合,那么哪种情况放出热量多?________________; 

(3) 请对t1>t2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过这个实验同时说明,当条件相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量相同时,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反应的剧烈程度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19. (1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的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u    B.CuO     C.Cu(OH)2      D.Cu2(OH)2CO3

20. (10分)已知Fe(s)+CO2(g)FeO(s)+CO(g) K1…①

Fe(s)+H2O(g)FeO(s)+H2(g)  K2…②   

H2(g)+CO2(g)H2O(g)+CO(g)  K3…③

又已知不同温度下,K1、K2值如下:

温度℃

K1

K2

5001.003.15
7001.472.26
9002.502.00
(1)若500℃时进行反应①,CO2起始浓度为1.6 mol·L-1,  4分钟后建立平衡,用C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2)900℃ 进行反应③,其平衡常数K3为     (求具体数值),焓变ΔH    0(填“>”、“=”或“<”),若已知该反应仅在高温时正反应自发,则ΔS    0(填“>”、“=”或“<”)。

(3)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②的是    (填序号)(图中v是速率,φ为混合物中H2的体积百分含量)。

21(10分).合成氨反应原理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  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易流程图如下:

(1)步骤Ⅱ中制氢气原理如下:

①CH4(g)+H2O(g) 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缩小容器的体积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产量。若2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2.2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转化率为________。

(2)图中表示500℃、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H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

(3) 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简述两点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答题卷

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

高二化学参:

1-5 BADCA  6-10 DADBC  11-15 CDBDC  16 A

17.(每空2分,共10分)(1)反应物能量  降低  (2)-198(3)0.03 (4)- 1975 

18、(每空2分,共10分) (1)= (2) 都不 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3)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以光的形式释放出的能量比在空气中的要多,故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以热量形式释放出的能量要比在空气中燃烧以热量形式释放出的能量少 (4)无关

19、(每空2分,共12分)(1)原电池 CH3OH+8OH--6e-===CO+6H2O

(2)阴极 2CuSO4+2H2O===2H2SO4+2Cu+O2↑(3)560 (4)A

20 (每空2分,共10分).(1)0.2 mol·L-1·min-1(2)1.25 > > (3)BCD

21(每空2分,共10分). (1) a 50%   (2) 43.5%  (3)Ⅳ 对原料气加压;分离液氨后,未反应的N2、H2循环使用

文档

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郑州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2)本试卷共分两卷,其中第I卷48分,第II卷52分;(3)第一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He~4S~32Ag~108Na~23Cu~Fe~56Mg~24Al~27第I卷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