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8:33
文档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

2014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博恩教育内部整理)第九章班级管理1、班级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2、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进行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即倍尔---兰喀斯特制中国最早的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其后全国
推荐度:
导读2014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博恩教育内部整理)第九章班级管理1、班级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2、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进行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即倍尔---兰喀斯特制中国最早的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其后全国
2014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

(博恩教育内部整理)

第九章 班级管理 

1、班级 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2、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进行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9世纪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即倍尔---兰喀斯特制

中国最早的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其后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3、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提高学校效率,实现教育目标。

2维护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4、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学习、生活的老师。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气魄健康的公民。

 

5、班主任的职责有哪些?

1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2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3教育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坚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

4关心学生的课外生活。

5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

6负责联系、组织和协调科任教师。

7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和奖励工作。

8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

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7、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班级管理计划的表述形式大体上有两种:文字表述和表格表述。文字表述形式的班级管理计划包括标题、内容、落款三个部分组成。

 

8、评价是版主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班级工作进行状态确定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具有鉴定、导向、激励作用。评价的中心内容是对学生发展的操行评定。

评价的基本要求:

1明确评价标准   2要运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评价。

操行评定的一半步骤

1动员与准备

2操行评定的具体操作

3评定结果的分析处理。

4评定谈话

5写好评行评语。

9、班级管理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要求:

1班主任要了解和研究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

2了解和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民主性原则  要求: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2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

 3吸收学生及相关人员参与班级管理。

3自觉性原则  要求:

1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2健全学生的自我管理组织机构

 3选拔和培养自我管理的骨干  

4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规章制度 

5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整体性原则  要求:

 1树立全局观念

 2协调各种因素,保证学生的成长

 3分工协作,统一指挥

10、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等

 

11、班级管理的内容

1建设班集体。 2个别教育   3学习和生活指导  4组织班会  5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

 

12、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1、坚定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与良好的班风。

 

13、如何建立一个好的班集体?

1、  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  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3、  形成良好班风

4、  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5、  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6、  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14、如何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答: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主任及班级相关人员根据教育目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发展水平共同制订的,班集体经过努力而实现的预期发展结果。

确定班级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

第二,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第四、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集体的实际情况。

15、为什么培养积极分子,形成良好的集体核心?  

答:班级积极分子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

培养积极分子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

第二、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16、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风?  

答:班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本要求:

第一、确立班风目标。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总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确立班风建设的基本思路,而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确立班级的班风目标。

第二、培养正确。班主任应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确是非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三、强化行为训练。班主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根据一定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常抓不懈,反复训练。

第四、加强榜样示范。班主任要抓好典型,树立好榜样。另外,班主任还应注意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

17如何做好优等生的个别教育?

优等生的特点:理想远大,品质优良,聪明好学,成绩优秀,自尊自信,好胜心强,意志坚定,习惯良好。  不足时:一是容易产生优越感,二是容易滋长自满情绪,三是因好胜心太强二导致嫉妒心太强等。

要求: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面进步

 

18、如何做好中等生的个别教育?  

答:中等生的特点是: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三是学习不成绩稳定。

根据以上特点

首先班主任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好循环。

其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对信心不足的学生重点是解决方法问题;对表现欲不强的学生,重点是解决动力问题;对于成绩不稳定的学生重点是解决非智力因素问题。

再次,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9、如何做好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答:后进生的典型特点 是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自卑、复杂感强。

根据其特点要做到:要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20、学习和生活指导

一,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二、生活指导

1对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教育

2指导学生的日常交往

3指导学生搞好生理卫生

4指导学生遵纪守法

5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21、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 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班会的特征: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班会的种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

常规班会又称班务会

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

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

开展班会时注意:

1 主题不能过杂 2要有的放矢  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 

        教师招聘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系列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一】  教育与教育学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二】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三】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四】  教育目的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五】  教师与学生(重点教师素养与师生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六】  课程(重点小题居多)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七】  教学(重点)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八】  德育(重点)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  班级管理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完结】  教育科学研究 

 

山东教师考录信息查看关注:

       博 恩 教 育 :  www.bornedu.com   

       中华教师网校:  http://www.jiaoshiwangxiao.com 

       官 方 微 信 :  born_edu

文档

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

2014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_教育学全书重点知识汇总【九】(博恩教育内部整理)第九章班级管理1、班级班级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照学生的发展水平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2、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进行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英国出现了导生制,即倍尔---兰喀斯特制中国最早的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是1862年清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其后全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