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与绿色豆荚 B.羊的黑毛与兔的白毛
C.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D.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2.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3.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男孩的概率是
A.25% B.50% C.75% D.100%
4.关于豌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下列哪些是正确的解释
①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②亲代减数形成配子时,产生yr和YR两种配子,F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F1为杂合体
③F1产生配子时,Y和y分离,R与r分离,非等位基因间可自由组合
④F1雌雄各4种配子组合受精机会均等,因此有16种结合方式。F2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有9种基因型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6.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模拟实验法 B.假说演绎法 C.类比推理法 D.杂交实验法
7.下列叙述中哪项不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
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
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8.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表现正常的夫妇,下代不可能出现的性状是
A.色盲男孩 B.血友病女孩 C.白化女孩 D.血友病又色盲男孩
10.某雄性动物,其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配),若一次产生了1000个精子,其中既含2个显性基因,又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约有
A.500 B.250 C.125 D.100
11.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糖,嘧啶,嘌呤和磷酸
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和无丝 B.减数和受精作用
C.无丝和减数 D.细胞和细胞分化
1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14.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15.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A.DNA、蛋白质 B.蛋白质、蛋白质 C.DNA、DNA D.蛋白质、DNA
1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存储遗传信息
C.是20种氨基酸的有序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1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细胞有丝间期,发生DNA复制
B. 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 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 单个脱氧核昔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19.右图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过程中细
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b-c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
A.n
B.2n
C.3n
D.4n
20.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第Ⅲ代个体中,可能不带致病基因的是
A. 8 B. 9 C. 10 D. 11
21.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
A.YR B.Yr C.yR D.YY
22.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B.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C.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D.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23.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24.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一次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A.46、92、92 B.46、0、46 C.23、46、46 D.92、92、92
25.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
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B.精子和雄猴的上皮细胞
C.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肌肉细胞
26.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27.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细菌(只含31P)。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1P的噬菌体有
A.0个 B.2个 C.30个 D.32个
28.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29.下列关于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双亲正常,儿子有可能色盲 B.母亲色盲、父亲正常、女儿有可能色盲
C.双亲正常,女儿不可能色盲 D.父亲色盲、母亲正常、儿子不一定色盲
30.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40个胸腺嘧啶,若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A.60个 B.120个 C.240个 D.360个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31.(6分)下面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请用文字写出图中1-6的名称。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32.(6分)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 实验组别 | 亲本的处理方法 |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 |
| 紫色子叶 | 白色子叶 | ||
| 实验一 |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409粒 | 0 |
| 实验二 |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0 | 405粒 |
| 实验三 |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 396粒 | 0 |
| 实验四 |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 297粒 | 101粒 |
⑴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_____。
⑶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__粒。
⑷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 :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_______。
33.(6分)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同位素32P、35S做了如下表的标记。
| 脱氧核苷酸 | 氨基酸 | |
| 噬菌体的成分 | 32P | 35S |
| 大肠杆菌的成分 | 31P | 32S |
⑴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子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⑶此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此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分)下面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示意图,右面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⑴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 条。表示细胞有丝的图是 。
⑵经有丝产生的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其原因是
。
⑶在曲线图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
⑷若该动物体细胞内有两对等位基因Y、y和R、r,它们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C细胞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35.(6分)下图为某遗传病遗传(相关基因用B、b表示)系谱图,其中Ⅰ1不含该病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遗传病属于 (显、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⑵Ⅰ2的母亲表现型为该病患者,则其父亲基因型为 。
⑶若Ⅱ4与一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的第一个男孩患该病的概率是 。
⑷若这对夫妇再生第二个孩子是该病患者的概率是 。
⑸若Ⅱ5与一个患该病男性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为正常的概率是 。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3章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31.(共6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32.(共6分)
⑴ ,
, ⑵
⑶ ⑷
33.(共6分)
⑴ ,
⑵ ,
⑶
⑷
34.(共6分)
⑴ ,
⑵
⑶ ,
⑷
35.(共6分)
⑴ ,
⑵ ⑶
⑷ ⑸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3章生 物 试 题
一、选择题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D | A | A | D | C | C | A | B | B | C |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答案 | B | B | C | A | D | C | C | A | B | A |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答案 | D | A | D | A | D | A | D | D | B | C |
⑴ 脱氧核苷酸链 ⑵ 鸟嘌呤
⑶ 脱氧核糖 ⑷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⑸ 氢键 ⑹ 碱基对
32.(共6分)
⑴ 紫色 , AA
, Aa ⑵ 0
⑶ 198 ⑷ 1:1
33.(共6分)
⑴ 31P、32P , 子代噬菌体的DNA以侵入的亲代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合成出来的。 (合理即可)
⑵ 32S ,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在细菌细胞内,在噬菌体DNA控制下利用细菌细胞内的原料合成新的蛋白质外壳 (合理即可)
⑶ DNA是遗传物质
⑷ 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34.(共6分)
⑴ 4 , A
⑵ 染色体完成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⑶ 在间期完成DNA的复制 , A和B
⑷ YR或Yr 或yR或yr
35.(共6分)
⑴ 隐 , X
⑵ XBY ⑶ 1/4
⑷ 1/4 ⑸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