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0:58:47
文档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一、密度:1、定义:某种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2、密度是_______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________)3、水的密度__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____。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密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_,(质量计算公式:__________,体积计算公式:___________)5、研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1)实验所需测量的基本物理量:_____
推荐度:
导读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一、密度:1、定义:某种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2、密度是_______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________)3、水的密度__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____。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密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_,(质量计算公式:__________,体积计算公式:___________)5、研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1)实验所需测量的基本物理量:_____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

一、密度:

1、定义:某种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

2、密度是_______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________)

3、水的密度__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____。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密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_,(质量计算公式:__________,体积计算公式:___________)

5、研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

(1)实验所需测量的基本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要选取_______(“多种”或“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多次测量(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初步结论:________物质,_________________。

体积相等的不同_________,质量_______。

(4)实验进一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 

(2)实验所需测量的基本物理量:______________。

(3)实验所需使用的基本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压强

1、压力的定义: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并指向物体的力。

2、压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点:_______________。)

3、压强定义:物体____________上所受的压力。

4、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5、50帕表示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小板凳和沙面来研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

(2)初步结论:

当____________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显著。

当____________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显著

(3)进一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显著。

7、常见压强值:

(1)1张纸平铺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______帕。

(2)1本80页纸的书平方在桌面上,压强约为________帕。(计算时以书的_______为准)

(3)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1.5×______帕,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帕。

三、液体内部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产生原因:①液体受到_______作用;②液体具有__________。

2、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_______________。(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压强还可以用_________计算)

3、U形管压强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应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金属盒上的橡皮膜所受的压强大小。)

4、要背的结论:

(1)初步结论:

液体对容器_______和________有压强。

液体内部__________上都存在压强。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液体向______________上压强相等。

___________内部,_________越大,液体___________越大。

不同液体内部____________处,__________越大,液体__________越大。

(2)进一步结论: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时,______________相同。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积越大,______________越大。

5、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基本方法:①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____________

②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____________

③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P2:________________

④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F2:_______________

(2)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压强:

① 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_________液体重力G液(表达式:_________)

②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以用来计算。

③ 若在容器中放入一个物体(无液体溢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等于液体的重力G液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重力G物”、“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四、连通器

1、连通器特点:若在连通器中装入_________,当液体______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处于__________上。

2、应用:________、锅炉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人耳中的__________。

五、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①大气受到________作用;②大气具有____________。

2、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实验首先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

4、大气压强可以支持__________高的水银柱。(一标准大气压大约等于____________帕)

5、大气压强的应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的气压的仪器:___________。(常用气压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浮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____)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全部或部分浸入液体中时,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物体所受的浮力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物体________时的深度无关

4、要背出的结论:

(1)初步结论:① 当_____________时,物体______________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当_____________时,物体______________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③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受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即:________物体_______在_______液体中时,浮力与深度无关)

(2)进一步得到的结论:

 ①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相等。

 ②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时,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5、浮力的几种计算方法:

①当物体漂浮时:F浮=____________

②浮力的测量方法:F浮=_____________

③浮力产生的原因: F浮=____________

④阿基米德原理: F浮=_____________

6、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① 轮船:(当轮船从江河中驶入大海时,因轮船始终处于_______状态,所以浮力_______。但因液体密度________,所以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将_____,以船将_____一些。)

② 液体密度计:(原理:_____________原理)

(使用液体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液体密度计处于_________状态,所以浮力_____。根据F浮=ρ液gV排公式,当所测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将越_____。)

3、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目的:______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线、被测物块。

(3)实验步骤:

① 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F浮=F1-F2)。其中F1表示物体_______(即物体在_______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 用(V2-V1)算出物体_________________。

③ 如果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则F浮和V2-V1有什么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七、电荷 电流

1、电流的定义:每秒钟内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电流的符号:I。

(1)电流的形成:自由电荷的____________形成电流。

(引入“电流”的概念时,我们将电流比作水流,应用了科学研究方法“_____法”)

(2)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______极通过导体流向______极。(与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

(3)电流的定义公式:________(公式中Q表示_______(单位:_____),t表示时间(单位:_____)

(4)两个电流值:手电筒小电珠的电流:______安;家用普通白炽灯的电流:_____安。

2、电流表

(1)作用:测量______的仪器。电路元件符号:、

(2)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小量程:_______安(最小分度值______安);

大量程:_______安(最小分度值______安)

(3)电流表相当于____________。

八、电源 电压

1、电压: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______。

2、常见的电压值:照明电路的电压:______伏;一节干电池的电压:_____伏;人体安全电压:____________伏。

3、电压表

(1)作用:测量______的仪器。电路元件符号:、

(2)电压表的两个量程:小量程:_______伏(最小分度值_______伏);

大量程:_______伏(最小分度值_______伏)

(3)电压表相当于_____________。

九、欧姆定律 电阻

1、欧姆定律

(1)实验目的:探究导体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______、_______、金属导体和若干导线。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步骤:

①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须______;

② 闭合电键,将测得的电流和电压值填入数据表格中;

③ 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重复上述实验;

④ 实验中要使用______(“多个”、“一个”)导体多次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

(6)实验分析与实验结论:

① 同一导体的U-I图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欧姆定律)

② 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导体的U-I图线的___________不同。

③进一步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分析不同导体在电压相同时对应的电流大小。

结论3:在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是________,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______。

(由此说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映了导体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用_______来表示。)

(7)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

2、电阻

(1)电阻:导体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理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_____。)

(3)影响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导体的_______、导体的_______、导体的_______和导体温度。

实验结论:

(在温度一定时)导体的_______________相同时,导体_____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在温度一定时)导体的_____________相同时,导体_______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在温度一定时)导体的_______________相同时,导体_____不同,导体的电阻不同。

3、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电阻。

(2)变阻器的两个参数:(如:50Ω,2A)

50Ω表示:变阻器的_________________为50欧.

2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2安。

(3)使用变阻器时的要求:__________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_______。(目的:___

____________)

十、串联电路:

1、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I=I1=I2)

2、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U=U1+U2)

3、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

4、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电压分配的规律:____________(表达式)

5、串联电路的应用:①节日用的小彩灯通常是_______的;②某些用电器的工作指示灯与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的;③变阻器(电键)与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是________的。

十一、并联电路:

1、并联电路的特点:

(1)并联电路(两个用电器)中电流有_____条路径;每条电流路径都经过______用电器。

(2)电源应在_____路上,用电器分别在各自的______路上。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U=U1=U2)

3、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I=I1+I2)

4、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

(说明:串联电路中,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了科学研究方法“___________法”。实验时,在电源电压_______时,要保证接入替代电阻后电路中的电流表的示数和原来_______________相同)

5、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电流分配的规律:_______________。 

(说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的电流与支路电阻的大小成______)

6、并联电路的应用:①照明电路是______电路,照明电路上插座、电灯和其它各种用电器之间都是______连接,但电键与所控制的电灯是______连接。②马路上的路灯是______连接; 

十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1)实验______:伏安法测电阻。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

(3)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器材:待测电阻、干电池、电键、电流表、电压表、_____________、导线若干。

(5)在右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6)实验步骤和方法:

① 连接电路时,电键必须___________。

② 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适当的量程。

③ 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

____________。

④ 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实现多次

测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表格:(填写表格项目名称)

次数
1
2
3
十三、电功、电能

1、电功是指________所做的功。

2、电功的符号:________。

3、电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功的单位__________。(其它单位:___________)

5、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的过程(即消耗____能的过程)。若电流通过灯泡做了2000焦的功,即表示有_______焦的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即消耗了_______焦的电能)

6、电功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在照明电路中,通过某灯泡电流大小为0.2安,则在每分钟内电流做______焦的功,灯泡消耗________焦的电能。

9、在电源为两节串联干电池的电路中有一导体,10秒内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1安,则电流通过该导体做的电功为___________。

10、家用电能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的仪表,它的计量单位为___________。

11、某用电器标有““220V  100W”的字样,该用电器正常工作2小时消耗_______千瓦时的电能。1千瓦时的电能能使标有“220V  40W”的1盏电灯正常工作_________时。

12、电能表上标有“220V”表示电能表_____________时的电压,“10(20)A”中10A表示电能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A表示电能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上题中电能表的功率容量为_________瓦,合_______千瓦。若电路中已接入总功率为1000瓦的空调一个,500瓦的电热器两个,则还能接入“220V  40W”的电灯______盏。

14、某家用电热器单独使用2.5时,电能表示数从a图变为b图,则该电热器在这段时间内耗电_________千瓦时,它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瓦。若该电热器每天工作0.5时,则一个月(30天)内耗电_______千瓦时。

十四、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电灯的亮暗程度由_________决定。

2、电功率的符号为______。

2、电功率是指____________内电流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单位符号:_______)

3、电功率的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功率就等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乘积。

5、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指用电器在____________时两端的电压;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时的功率。

6、标有“20V,40W”的灯泡,额定电压为________,额定功率为_________,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_安。

7、标有“2V,4W”的甲灯和标有“4V,4W”的乙灯,同时接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则两灯发光情况为_________(选“甲灯亮”,“乙灯亮”或“一样亮”)。

8、标有“220V,40W”的灯泡,接在照明电路上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安,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欧;若接在照明电路0.5小时,则要消耗_______千瓦时的电能。

十五、“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器材:待测小灯、干电池、电键、电流表、电压表、_____________、导线若干。

4、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用笔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起来。

5、在实验中,首先要观察小灯泡的__________,以便测定它的额定功率。

6、选用的电源电压要____________(“略大于”、“等于”或“略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7、在实验中器材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在实验中测出小灯的额定功率,我们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并观察_______的示数,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

9、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电键要处于_________状态。

10、按照连接的电路实物图,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端(“A”或“B”),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_______。

11、刚闭合电键时,正常情况下灯的亮度______(“较暗”、“正常发光”或“较亮”),此时应向______(“A”或“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观察__________,直到它的示数为灯泡的__________为止。

12、实验中要记录________表和__________的示数,算出灯泡的_______功率。

13、实验表格:(填入项目名称)

    物理量

实验序号
1
2
3
十六、电流的磁场

1、磁体:具有______的物体。

2、磁极:磁体上____________的部分。每个磁体都有______磁极。(分别是____和____极)

3、磁场:磁体周围客观存在的对放入其中的其它磁体产生_______作用的区域。

4、磁感线:人们假想出来的,用来描述磁场的______和________的封闭曲线。

5、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磁体的______极出来,回到______极去。

6、__________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首先证明了电与磁的联系。

7、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_____________有关。

7、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____________。

十七、原子

1、原子是由带_____电的______________和带______电的________组成。其中原子核又有带_____电的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组成。

2、最早发现原子可以再分的模型是_____________模型。_____________模型认为________就像行星一样围绕着_______在旋转。最科学的原子模型是_______模型。

十八、地球、太阳系

1、地球是______星,月球是地球的______星,太阳是______星。

2、太阳系中的行星由近至远排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无线电波

1、无线电波__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米/秒。

2、我们平时用的移动电话、无线网络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

补:远距离输电时,为了减小电能的损耗,我们采用______________方式。

文档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基础知识)一、密度:1、定义:某种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2、密度是_______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来鉴别________)3、水的密度________kg/m3,读作:_____________。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密度计算公式:___________,(质量计算公式:__________,体积计算公式:___________)5、研究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1)实验所需测量的基本物理量: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