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集贸市场建设规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8:18
文档

集贸市场建设规划

文山县2006—2020年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规划为进一步促进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市场交易条件,规范交易行为,解决交易难等问题。搞活农村商贸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终达到便民,利民目的。结合文山县各乡镇实际,现对全县乡镇2008年至2015年期间集贸市场建设作如下规划:第一章概述§1.1、文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043`至104027`,北纬23006`到2304`之间。县城距省会昆明369公里,距广西南宁675公里,距越南河内420公理,距国家级
推荐度:
导读文山县2006—2020年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规划为进一步促进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市场交易条件,规范交易行为,解决交易难等问题。搞活农村商贸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终达到便民,利民目的。结合文山县各乡镇实际,现对全县乡镇2008年至2015年期间集贸市场建设作如下规划:第一章概述§1.1、文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043`至104027`,北纬23006`到2304`之间。县城距省会昆明369公里,距广西南宁675公里,距越南河内420公理,距国家级
文山县2006—2020年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促进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市场交易条件,规范交易行为,解决交易难等问题。搞活农村商贸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终达到便民,利民目的。结合文山县各乡镇实际,现对全县乡镇2008年至2015年期间集贸市场建设作如下规划:

第一章  概  述

§1.1、文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文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043`至104027`,北纬23006`到2304`之间。县城距省会昆明369公里,距广西南宁675公里,距越南河内420公理,距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河口160公里,船头122公里,主要的交通建设基本形成公路交通网络。全县辖15个乡镇,130个村委会(居委会),居住着汉、壮、苗、彝、回、傣等十余种民族共42万余人。县城为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境内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盛产三七,素有“植物宝库”、“三七之乡”、“钟秀文山”之称。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6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5%,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24.6%,拉动GDP增长10.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5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14.2%,拉动GDP增长6.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36.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42.2:43.3调整为13.2:44.2:42.6。人均CDP达13200元,按当前汇率(1美元=7.3046元人民币)折算达人均1807美元,接近人均2000美元的新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2亿元,同比增长17%。从城乡情况来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2亿元,增长6.6%;农村(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9亿元,增长40.1%。农业总产值达到11.6亿元,比上年增长5.7%。实现畜牧业产值4.46亿元,增长9.32%。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10元,同比增长12%,增加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大关,达2063元,比上年增长16.5%,人均增加292元。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97亿元,净增1.23亿元,增长26.1%。

§1.2、文山县乡镇集贸市场发展现状

§1.2.1、发展水平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购买力明显增强,广阔的农村市场给全县商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文山县地理形势优越,土地肥沃,气候四季如春,适宜各类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培植。目前,具有时代特色和较高技术含量的设施农业、精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正在兴起。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购买力有所增强,这为全县商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卖点。同时,新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形态要求建立新型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畅通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将成为县内商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山县城(开化镇)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州、县、高度重视商品市场的建设,截止2007年12月,全县已建成各类商品市场54个,其中:城区市场16个,乡镇集贸市场38个,市场建设面积619802m2。完成建设总投资63400万元。城区占道经营及主要公路(文平线、文蒙线、文马线)沿线乡镇街天堵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全县所有乡镇(除开化镇外),每个乡镇都布置有1个集贸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布局初步形成。但由于乡镇市场的建设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专业规划指导,从布置、配置、管理等方面来看存在不少问题。目前仍有8个乡镇还以路为市,4个乡镇市场虽然实施了市场建设,由于投入有限,各种配套设施得不到完善,仍面临改造的问题。城区市场(开化镇)虽有各类市场16个,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展,目前的市场功能已不能满足需要,原规划建设的市场已面临实施改扩建的问题。需要规划新建一批农贸市场及专业市场的问题。

§1.2.2、主要特点

——城区市场(开化镇)特点:一是初步形成以文山城东风路、新城路为中心,呈“十”字延伸的商贸街。二是从市场的经营范围看,形成了以开化镇为中心,综合交易市场与专业市场并重的发展格局。三是从市场布局上看,城乡市场以集中为主,形成各方人流、物流汇集到城镇商业中心区和重要交通要道旁,并逐步向周围街道延伸。四是从市场服务对象看,有明显的双重性,既是城镇居民的物质交流中心,又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物质交流中心。

——其他乡镇市场特点:一是以街天为主,闲天为扶的市场交易。二是综合市场为主要形式,专业市场偏少。三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

§1.3、存在的问题

§1.3.1、乡镇集贸市场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布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方面是部分乡镇集贸市场缺少,建设简陋,容量不足,基础设施滞后,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部分乡镇从局部利益、自身政绩出发,不考虑实际,在市场建设中互相攀比,贪大求洋求新,重复建设,结果有场无市,市场建设效益低小,导致国家资源财富的严重浪费。

§1.3.2、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资金短缺

资金短缺是影响当前乡镇集贸市场建设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乡镇集贸市场资金需要量较大,这对于财政状况普遍紧张的乡镇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因此,许多乡镇虽然认识到了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却力不从心,无力建设市场,甚至于建设市场的一些优惠措施也不能到位。导致有些乡镇至今仍以路为市,交易条件差,特别是到了雨季天,泥滑路烂,交易活动更是难以进行。

§1.3.3、有特色的专业市场不多

在市场竞争中,特色、专业化是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主要手段,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需要特色,需要专业化。这有利于推动农村的专业化生产、商品化经营,深化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分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目前,乡镇集贸市场普遍为综合性的低层次的农副产品和日杂市场,市场建设大众化,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市场却不多。这就导致了市场的建设难以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3.4、乡镇集贸市场规划布局建设不合理

乡镇集贸市场往往依托于小城镇建设。因此,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就直接影响到集贸市场的规划布局。但个别小城镇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加之对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的不重视,资金缺乏,致使乡镇集贸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普遍不合理。有些乡镇虽然建了集贸市场,但已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功能配套不完善;二是布局不合理;三是设计不达标;四是规模不适宜;五是乡镇集贸市场往往沿交通干线布局,以街为市线状发展,既影响了镇容街貌,阻碍了交通,也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的滞后既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从而也就有损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原则及依据

§2.1、规划建设的必要性

乡镇集贸市场是农村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和推动器,它对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建立一个统一、开放、规范、平等、有序的市场体系。事实上,我县乡镇集贸市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积余购买力、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消费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而且人们有到集贸市场购销的传统习惯。因此,农村集贸市场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作为一个商品交易的场所,乡镇集贸市场最主要的作用是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带动和引导。不仅如此,乡镇集贸市场还是农村经济文化科技信息的集散地和现代文明从城市向农村传播的中转站,是党和、路线、法规的宣传阵地,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1、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消除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途径。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引导和方便农民进入市场,并促使他们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及时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使农村经济逐步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2.1.2、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

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应该依托于小城镇。因为小城镇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人流、商品流、信息流的主要集散地,而且,它能够提供乡镇集贸市场发展所必须依托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利于减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能够促进人流、商品流、信息流向小城镇的更大集中,从而带动其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提高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

§2.1.3、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农村经济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人口素质较低,比较保守,商品经济意识较差。通过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能够引导农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从而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眼界,逐步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培养出一批农村能人,并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2、规划的基本原则

§2.2.1、利民、便民原则

为便于广大农民群众在相对较近的地点进行农产品交易,让商品经销商到指定地点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工业产品。市场布局、规模、配置力求合理,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2.2.2、以人为本原则

规划充分体现商贸业为人服务的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作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3、发挥优势的原则

充分发挥文山“中心城市、三七之乡、商贸中心”三方面的优势,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商品市场。

§2.2.4、优化结构原则

——优化所有制结构

加快国有商品流通企业改革,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完善具有多元化市场竞争主体。

——优化布局结构

形成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商贸业网络结构。

——优化规模结构

形成以大、中、小型网点为主的规模结构。

§2.3、规划基期   

2007年

§2.4、规划时限

 2008年至2015年

§2.5、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

《文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文山县商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04—2020年)》

《文山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第三章  规划的范围、重点及要求

§3.1、规划的范围及重点

§3.1.1、规划范围

全县15个乡镇范围内。

§3.1.2、规划重点

第一,集贸市场布局重点应选择在各乡镇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的乡(镇)所在地,要围绕文山县交通便利、通讯覆盖全面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点作为市场建设的选址重点。

第二,要围绕主要公路沿线(文山至平远街、文山至蒙自、文山至砚山、文山至麻栗坡、文山至马关),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地点建设2-5个专业市场,如辣椒交易市场、大牲畜交易批发、蔬菜批发市场等。

第三,围绕文山县城(开化镇)位于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完善城市市场功能设施,满足城市功能需要,规划建设相适应的市场。

§3.2、规划要求

——乡镇集贸市场的布点一般应在县域范围内进行,调查县域范围内各乡镇集贸市场的现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发展的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对集贸市场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点,包括配置的数量、市场的类型、规模及服务范围等。 

——根据商品流通要求,从生产点至消费点流向出发,相应考虑行政区划的因素,合理进行县域集贸市场体系分布的规划。 

——布点均匀,距离适当,方便购销,避免同类、同级市场过于靠近重复设置。 

——结合集贸市场现状、尊重传统习俗,根据发展需要,对现有的市场进行调整完善。 

——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选择位置适宜、交通便利、条件良好的地点,建设新的集贸市场。 

——乡镇集贸市场发展规模的预测要在做好现状集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集市规模的因素,充分考虑集市发展的优势和制约条件,预测发展的趋势,确定集市的发展规模。集市现状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集市的历史沿革、经营品类、产销地点、用地面积、设施状况、集市规模、交易特点、成交数额、集散方向、交通条件、管理机构及存在问题等。集市发展规模涉及的因素包括:集市影响范围的地域面积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水平与增长速度,生产、消费、中转商品的品种、数量、流向与交通运输工具等。 

——集贸市场的服务范围,对于具有商贸传统地区的乡镇,特别是地处临近县界、州界、及交通干线时,其布点要充分考虑影响范围地区经贸活动的特点和发展需要。 

——乡镇集贸市场规模预测的期限应与相关规划期限协调一致。

第四章   总 纲

§4.1、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的繁荣稳定,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村的和谐进步。

§4.2、发展思路

通过规划建设,使全县乡镇集贸市场布局合理、规模适宜、配置合理,从根本上解决全县乡镇因街天堵塞交通、农村农产品交易场地受限、购买生产资料困难等实际问题,实现全县乡镇商贸流通市场的繁荣发展。

§4.3、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3—10年时间建设,使全县15个乡镇新建或改扩建市场数达到34个。其中:拟新建集贸市场 20个,改扩建集贸市场14个。拟建综合集贸市场27个,专业市场7个。拟建大型集贸市场4个 ,中型集贸市场21个,小型市场9个。

§4.4、市场布置

在全县15个乡镇规划新建或改扩建34个市场。其中:

——开化镇(文山城区)14个。新建7个农贸市场(卧龙综合集贸市场、阳光农贸市场、沙坝农贸市场、大禾木坎农贸市场、攀枝化农贸市场、文山城南市场、高等农贸市场,1个畜禽交易市场(石海螺畜禽交易市场),改扩建4个农贸市场(河滨农贸市场、下沙坝农贸市场、螺峰农贸市场、环北农贸市场),新建2个专业市场(文山费旧物资交易市场和非机动车交易市场)。

——在马塘镇改扩建2个市场(黄龙坝粮食、蔬菜综合交易市场和马塘花庄辣椒批发交易市场)。

——在德厚镇改扩建2个市场(明湖交易市场和乐竜生猪交易市场)。

——薄竹镇新建或改扩建2个市场。改扩建薄竹镇老回龙集贸市场,新建薄竹镇乐诗冲集贸市场。

——红甸乡新建或改扩建2个市场。改扩建1个,新建1个。

——在古木镇(文山至马关公路旁)规划建设1个大牲畜交易市场。

——在平坝镇(文山至河口公路旁)规划建设1个三七交易市场、

——其余10个乡镇分别在各自所在地新建或者改扩建1个集贸综合交易市场。(详见附表)。

§4.5、建设计划

整个规划目标分三期投资建设:

第一期(2008—2010年)建设11个市场。即:

规划建设河滨农贸市场、下沙坝农贸市场、文山卧龙综合集贸市场、阳光农贸市场、环北农贸市场、高登农贸市场、大禾木坎农贸市场、攀枝花农贸市场、追栗街集贸市场、坝心集贸市场、秉烈集贸市场。

第二期(2010—2012年)建设14个市场。即:

规划建设石海螺畜禽交易市场、文山废旧物资交易市场、文山非机动车交易市场、文山城南农贸市场、新街集贸市场、喜古集贸市场、马塘花庄辣椒批发交易市场、马塘黄龙坝粮食蔬菜综合交易市场、古木大牲畜交易市场、小街集贸市场、红甸集贸市场、薄竹镇乐诗冲集贸市场、开化镇新平坝农贸市场、文山沙坝农贸市场。

第三期(2012—2015年)建设9个市场。即:

规划建设古木镇集贸市场、柳井乡集贸市场、平坝集贸市场、新街集贸市场、马塘集贸市场、德厚明湖交易市场、德厚街集贸市场、德厚乐竜生猪交易市场、红甸茂克大牲畜交易市场、薄竹镇老回龙集贸市场、平坝三七交易市场。

第五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5.1、建设投资概算

拟在全县15个乡镇新建或改扩建34个市场,计划总投资114390万元,投资主体自筹109185万元,争取上级补助5205万元。预计建设用地1366亩。具体建设投资费用作如下概算:

——市场建设用地征用费:1366亩×15万元/亩=20490万元。

——市场门面及办公用房建设费:606970㎡×0.1万元/㎡=60697万元。

——市场摊位建设费:13600个摊位×0.08万元/个=1088万元。

——市场场地建设费:622311㎡×0.04万元/㎡=242.44万元。

——市场环保设施建设费:34个市场×30万元/个=1020万元。

——消防设施建设费:34个市场×40万元/个=1360万元。

——市场设施(下水道、照明、通讯)配套费:34个市场×60万元/个=2040万元

——市场辅助设施(设备)配套费:34个市场×50万元/个=1700万元。

——其他建设费用:34个市场×32.43万元/个=1102.62万元。

§5.2、资金筹措办法

一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引导民间组织及个人投资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市场建设投资主体自筹资本109185万元。

二是因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县级可考虑从土地征用及地方税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

三是采取向省、州申报市场建设项目,争取扶持的办法解决。

第六章    保障措施

§6.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乡镇干部的商品经济意识,真正把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和培育摆在重要位置。

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等都要求各级,尤其是乡镇干部必须高度重视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快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的步伐。

§6.2、注重有特色的专业化市场的建设

专业化市场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它的建设决不能脱离其区域基础而盲目建设。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广阔的腹地、较高的门槛购买力、较佳的区位和相对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因此,应慎重考虑,在经过综合比较和优选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区域优势,有步骤、谨慎地加快专业化市场的建设。

§6.3、调动各方面投资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的积极性,增加市场建设资金来源的渠道。

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不可能单单依靠,更多的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目前,在城乡居民的手中游资较多,人们又有很强的投资冲动,但苦于没有投资的门路。因此,应该制定优惠,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个人、集体、国家、外商多方投资于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同时,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应该与小城镇的改造、房地产的开发和土地功能的置换结合起来,将新市场的建设与老市场的改造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筹集市场建设所需的资金,促进小城镇的合理发展,又能为人们经商置业提供机会。

§6.4、加强乡镇集贸市场的管理工作

乡镇集贸市场管理的有序化和规范化是市场机制运行良好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生存发展和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因此,务必加强乡镇集贸市场的管理工作。其中的关键是要制定和完善市场交易、市场管理的法规,建立起由主建部门和工商部门为主体的联合市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和自我保护意识,打击不法商贩和违法经营者,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6.5、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对乡镇集贸市场规划建设的指导

在乡镇集贸市场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坚持统一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成立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经济商务局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及所有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机构。把各有关职能部门组织起来,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努力形成乡镇市场规划建设的合力。明确责任主体,本规划由县流通主管部门——县经济商务局组织督促实施。建立县经济商务局牵头的由县发改局、规划局、国土局和房管局、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统计局、监察大队等部门和各镇参加的协调联席会制度,切实搞好规划的落实。县经济商务局负责规划实施的最终检查和验收,保证规划有效执行。有关部门主要职责:县经济商务局主要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规划指导工作。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乡镇集贸市场经营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县建设局主要负责做好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及实施建设项目的管理。县国土局主要负责协调好市场建设中土地征用出让、开发等管理工作。乡(镇)负责组织本辖区内集贸市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为市场建设提供服务。

§6.6、建立市场建设用地预留制度

要对规划明确的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用地,实行一定时期的预留、保留制度,不得他用。

§6.7、用好用足国家

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州项目资金扶持。加大金融部门的支持力度,把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技术改造纳入年度信贷计划,争取信贷支持。

附件:

1、《文山县2008—2015年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规划表》

  2、《文山县2008—2015年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实施计划表》

  3、《文山县2008—2015年乡镇集贸市场规划布置图》

      

 二○○七年六月

文档

集贸市场建设规划

文山县2006—2020年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规划为进一步促进乡镇集贸市场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市场交易条件,规范交易行为,解决交易难等问题。搞活农村商贸流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终达到便民,利民目的。结合文山县各乡镇实际,现对全县乡镇2008年至2015年期间集贸市场建设作如下规划:第一章概述§1.1、文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043`至104027`,北纬23006`到2304`之间。县城距省会昆明369公里,距广西南宁675公里,距越南河内420公理,距国家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