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艳妮
摘 要: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力。而价值链管理对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作用,通过对价值链的整合分析,发展强化其核心业务,将价值链融入企业的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字:价值链 ,价值链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全面借鉴并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自身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成了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而市场竞争实质越来越表现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兴衰成败,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价值链管理的根本所在。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1】”只有利用价值链工具将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找出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并采用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环境中的五种竞争力量理论,对五种竞争力量的价值链进行分析,以此进行对比,寻求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对人力资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等方面的管理培育企业竞争力。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在企业的基本战略和总体战略运用价值链分析,努力找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环节和建立竞争优势的活动。
1 企业价值链管理和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综述
1.1价值链
理论上“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1】。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的提出让人们更近一步认识到分工与协作关系,它是一种最简单的价值链思想。
价值链的提出者迈克尔·波特把企业的四种辅助活动和五种基本活动设计为如下的价值链框图:
| 辅助活动 | 企业基础设施 | 利 润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技术开发 | ||||||
| 采 购 | ||||||
| 内部后勤 | 生产作业 | 外部后勤 | 市场销售 | 售后服务 | ||
| 基本活动 | ||||||
目前国内外对价值链的管理的研究都还不够系统,基本上都是处于概念研究以及价值链管理在企业中的某方面认识,但对于它的实质了解还是比较清晰的,即价值链的本质是在认识价值联系的基础上通过价值链分析,发现问题,进而进行价值链优化。
价值链管理就是怎样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的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2],使它们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真正按照链的特征实施企业的业务流程,使得各个环节既相互关联,又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形成一条珍珠般的"链"--价值链。
1.3企业竞争力
1.3.1.认识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竞争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对竞争目标实现的能力,如企业获得顾客的能力,占有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企业在市场上表现出的竞争力是由企业内部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整合能力及其结果,如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产品能力和经营能力等要素决定的。企业竞争力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和企业之间力量的消长而变化【2】。
1.3.2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的企业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合力【3】。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3]。
2 价值链管理在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
2.1价值链管理的意义
价值链管理的意义就是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它意在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弥补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在组织结构设计、业务流程和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整体上降低组织成本,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增值。
2.2价值链在企业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
价值链在企业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要从其价值链管理的特征说起:(1)价值链管理事以价值链整体作为管理的视角。在企业管理中不是局限于某个价值链环节。他强调跨部门员工参与;价值链整体优化;全面优化重点管理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2)以“价值链分析—优化—评价“作为管理循环的三个阶段。整个价值链管理在无限个”价值链分析—优化—评价“中不断提高【4】。
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也就加快了核心竞争力的建设。
2.3价值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提高
价值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被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两大类。在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中,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可以被称为“上游环节”;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可以被称为“下游环节”。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产品,与产品的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顾客,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特点。不管是生产性还是服务性行业,企业的基本活动都可以用上价值链来表示,但是不同的行业价值的具体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环节在各行业中的重要性也不同。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用波特的话来说:“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由一连串企业内部物质与技术上的具体活动与利润所构成,当你和其他企业竞争时,其实是内部多项活动在进行竞争,而不是某一项活动的竞争。”
3 总结
通过对价值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得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以转换为以增强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的价值链竞争。合理优化的价值链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保持优良的竞争优势不仅要理解企业自身的价值链,也要理解企业价值链所处的价值系统,要在企业内部价值链各流程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实施全面的价值链管理,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1-32
【2】冯海龙.价值链管理: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管理模式【J】.经济改革,2002 (4):71-75
【3】 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4】张鸣主持.价值链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设,20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