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利润预算、现金预算,预算考核以收入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公式“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优点:以销定产、安排有序、不会出现资金积压。
| 方法 | 固定预算 | 弹性预算 | 增量预算 | 零基预算 | 作业基础预算 | 概率预算 | 清单预算 |
| 适用的预算项目 | 全部 | 业务量变动 | 收入与成本、费用 | 成本与费用 | 成本与费用 | 收入、成本与费用 | 收入、成本与费用 |
| 使用程度 | 最好不用 | 最好使用 | 收入可多用,成本与费用最好不用 | 最好不用 | 有作业会计时用 | 部分使用 | 大项的成本与费用应多用 |
第一步:分析现状
第1个问题:我们是谁?一是我们的主要产品和服务项目是什么。二是我们的用户或客户是谁。三是我们在哪些领域和市场与别人竞争。
第2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此问题关键在于让企业回顾发展历程,总结验与教训。
第3个问题:我们现在在哪里?分析此问题关键在于使企业明确现在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宏观:PEST分析是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因素进行分析。微观:技术、管理、营销、生产、研发、财务等方面分析优势和劣势。
SWOT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步:明确战略定位及战略目标
第三步:确定战略途径与阶段目标
第四步:预测来年经营形势
1、国际经济走势
2、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3、行业走势
4、关键经营指标
第五步:确定年度目标及平衡计分卡
四个方向:财务、客户/市场、内部运营、学习成本
六个方面的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财务与非财务、先进性与滞后性、结果与过程。
平衡计分卡样式
单位:
| 序号 |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目标值 | 指标维度 | 指标定义 | 计算公式 | 极性 | 分值 | 计分办法 | 完成时间 | 信息来源 | 信息来源文件 | 数据收集频率 | 考核频率 | 实际完成 | 自评得分 | 上级评分 | 领导评分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 | ||||||||||||||||||
| 合计 | ||||||||||||||||||
日期: 日期:
财务类参考指标
| 销售收入 | 投资回报率 | 总资产产值率 |
| 净利润 | 流动比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 经济增加值 |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
| 总资产报酬率 | 经营流动现金净流量 |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 净资产收益率 | 现金比率 | 存货周转次数 |
| 营业利润率 | 资产负债率 | 存货周转天数 |
| 营业净利润率 | 产权比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 息税前利润率 | 有形净值债务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 营业成本利润率 | 已获利息倍数 | 营业周期 |
| 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 现金流量负债比 | 营业增长率 |
| 全部成本费用净利润率 | 营业现金比率 | 净利润增长率 |
| 每股收益 |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 人均净利润增长率 |
| 资本金利润率 |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 人均销售增长率 |
| 客户数量 | 客户满意度 |
| 客户的销售额 | 客户延续率 |
| 每个客户销售额 | 客户流失率 |
| 每个客户的净利润 | 客户忠诚度 |
| 每个客户推广费用 | 客户服务出错率 |
| 无销售额客户比例 | 新增客户的销售额 |
| 无赢利客户的比例 | 新客户的销售比例 |
| 内部文件审批周期 | 内部客户满意度 |
| 优质产品比例 | 管理制度健全程度 |
| 质量改进率 | 制度执行有效程度 |
| 最佳库存量 | 工作差错率 |
| 定单完成率 |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 |
| 主要员工保留率 | 员工有效建议平均数量 | 培训支出总额 |
| 员工忠诚度 | 员工满意度 | 员工培训费用支出比例 |
| 新产品数量 | 满足岗位技术资格员工比例 | 员工平均培训天数 |
| 新产品研发周期 | 高级学位员工比例 | 员工流失率 |
| 员工技能普及率 | 新招聘员工人数 | 员工平均服务期限 |
| 专利增长率 | 岗位空置率 | 股票分享计划的参与度 |
| 新技术引入比例 | 工作环境质量 | 新业务拓展项目 |
第一,重要性原则:选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指标。
第二,一致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应与企业的整体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明确性原则:选择的指标应当具体、便于表述。
第四,可理解性原则:选择或设立的指标应当用通用的商业评议定义,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便于执行者理解,且不至于产生歧义。
第五,可衡量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当可以量化,有的指标还可以直接从报表中获取,甚至还要求可以定期衡量。
第六,挑战性原则:选择或设立的目标应当具有挑战性,不能停留在执行者已有的成绩上,而应超越以往的成绩。
第七,可实现性原则:选择或设立的目标通过执行者的努力可以达到预期结果。
第八,可控性原则:选择或设立的目标应当有直接的归属,而不是间接的归属,目标实现人对结果基本能够控制。
第九,时限性原则:选择或设立的目标应有具体的时间,没有时效的指令是无效的指令。
第十,低成本原则:获取指标的成本不应高于指标本身的价值。
计分办法的确定
单一比例法、分段比例法、扣分法、起点法、封顶法
第六步:分解年度目标
第七步:编制部门平衡计分卡
第八步:编制经营计划
第九步:制定奖罚办法
第十步:制定分项奖罚办法
第十一步:编制分项预算
第十二步:汇总平衡预算
第十三步:上报审议
第十四步:下达执行
第十五步:植入补丁——制订重大突发事件应变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