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电压(3U0)理论上是0V,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也不会超过10V。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3U0将迅速升高,达到30到120V,形成过电压。当系统上电时,由于三相不同期等原因,会在电压互感器中产生很大的谐波电流,导致互感器内部铁芯饱和了,造成二次侧的波形发生畸变,当畸变足够大时,就形成了铁磁谐振。
铁磁谐振产生的条件一般有:1、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2、非线性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组成振荡回路。回路线性状态时的自振频率小于某此低频谐振频率,当铁芯饱和而电感减小时,回路自振频率增加,恰好等于某此低频谐振频率;3、振荡回路中的损耗足够小,所以谐振实际发生在系统空载或轻载时;4、电感的非线性要相当大;5、有激发作用时,即系统有某种过电压、电流的扰动,如跳、合闸,瞬间接地、瞬间短路等。
二次消谐原理:1、利用消谐装置实时监测PT开口三角电压,运用DFT算法计算出零序电压四种频率的电压分量。利用装置中压敏元件的电抗随谐波电压而变化,从而破坏PT铁磁谐振的产生条件。2、如压敏元件未能完全消除铁磁谐振,则瞬间启动大功率消谐元件予以消除。当谐振发生时,每隔一微小时间段启动一次大功率消谐元件,启动三次为一段,未能完全消除启动第二段,第三段。之后如故障依然存在,为了PT安全,不再启动大功率消谐元件,只用压敏元件予以实时在线消除。
动作判据:1、谐振判据:17HZ谐波电压≥17V,25HZ谐波电压≥25V,150HZ谐波电压≥33V.
2、接地判据:基波电压≥30V。
3、过压判据≥120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