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u: Ca:40 Cl:35.5 N:14 S:32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3分,共45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A. 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2.格鲁吉亚前总理在寓所中毒身亡,各种迹象表明他死于煤气中毒,生活中的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引起的,其原因是 (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成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
3.为了区别CO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C.分别放入活昆虫,观察是否死亡 D.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
A.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震后灾区饮用水应消毒处理后才能饮用
C.为避免了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5.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 气体性质 | H2 | CO2 | O2 | N2 | Cl2 |
| 气体的沸点/℃ | 252 | 78 | 183 | 196 | 34 |
| 被吸附体积/mL | 4.5 | 97 | 35 | 11 | 494 |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6.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 ( )
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7.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B.将混合气体点燃,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逸出
8.“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 )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9.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10.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 )
A.水的吸收 B.动植物的呼吸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燃料的燃烧
11.下列各方案中,不能用于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
A.用鼻子闻 B.测定它们在水里的溶解能力
C.分别用燃烧的木条试验 D.分别用石灰水试验
12.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易发生的是 ( )
A.C+O2═CO2 B.2CO+O2═2CO2 C.CO2+C═2CO D.2C+O2═2CO
13.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
14.把O2、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铜网、澄清的石灰水和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是 ( )
A.N2 B .N2、CO2 C .O2、CO2 D.N2、CO
1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二、我会填空(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
16.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 ;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4) 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6)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
17.建筑材料中常用到下列反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石灰石煅烧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石灰浆(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石灰浆刷墙壁,墙上附着一层白色坚硬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碳元素在元 素周期 表中位于第 周期。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 气体的排放
(4)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_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研究发现: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也有还原性。从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氧化碳和碳都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会探究(共24分)
19.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 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请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化氢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根据上述信息回答: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___,收集装置为 _________ 。
20.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 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
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
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中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40︰4 B. 40︰3 C. 40︰2.5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___________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成功。
21、有A、B、C、D、E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列相互转化关系:
(1)A+CuO Cu+B (2)B+H2O→C (3)B+Ca(OH)2→D+H2O (4)C→H2O+B
(5)D B+氧化物 (6)B+A E
用化学式表示各物质:A ;B ;C ;D ;E 。
四、我会计算(共10分)
22、现有两种气体已知分别是CO和CO2,试用两种方法加以鉴别?
(1)
(2)
2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 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 。(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挥发)问: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