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考生已经在非常努力地备考,为即将到来的2015年宁德公做着精心的准备。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公中的一些类比推理真题:
【2013-国考-105】( )对于感时花溅泪相当于高兴对于( )
A.伤心碧草含情杏花喜B.哀伤一日看尽长安花
C.多情化作春泥更护花D.憔悴人比黄花瘦
【解析】A。“感时花溅泪”是杜甫写的《春望》里的诗句,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与伤心;“含情杏花喜”是温庭筠《汉皇迎春词》中的诗句,表示的是高兴的心情。C项的“化作春泥更护花”和D项的“人比黄花瘦”不表示高兴之意,可以排除。B项“一日看尽长安花”,是作者在登科后特别激动和兴奋,骑着快马一天就把长安的鲜花都欣赏个遍,表达的是一种兴奋的心情,代入后也相符。但是进一步辨别,可发现“感时花溅泪”和“含情杏花喜”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相较于B项,A项的逻辑关系更为贴切。
【2011-917联考-95】曹操∶张辽∶《三国演义》
A.宝钗∶袭人∶《红楼梦》 B.宋江∶关胜∶《水浒传》
C.唐僧∶佛祖∶《西游记》 D.秦琼∶程咬金∶《隋唐英雄传》
【解析】B。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一员猛将,且二人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B项关胜是宋江手下的一员猛将,且二人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与题干逻辑关系对应。A项宝钗和袭人都是《红楼梦》中的人物,C项唐僧和佛祖都是《西游记》中的人物,D项秦琼和程咬金都是《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但ACD三项中的人物均不是主仆关系。
这两道目可以说不仅仅考查类比推理,更多地是测查考生对常识的掌握情况,第一道题是考查诗句所包含的情感含义,第二道题考查的是的是文学作品与人物的对应关系。这一种类似于常识的题目在国考和联考当中出现的并不多,从2006年到2014年的国考和联考中,我们也只发现出现了这样的两道题,倘若考生再次遇到了也不必慌张,按照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做题即可。
这里我们再从其他省份中搜集一些考查常识的真题,供大家练习:
【2009-江西-79】( )对于拉萨相当于云冈石窟对于( )
A.马王堆汉墓开封B.布达拉宫大同
C.白马寺冀州D.晋祠洛阳
【解析】B。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景点;云冈石窟是大同的景点。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长沙;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晋祠位于山西太原。
【2009-河北-90】白露∶寒露
A.立春∶立秋 B.立冬∶冬至
C.秋分∶霜降 D.小寒∶大寒
【解析】C。白露和寒露中间隔着一个节气秋分;C项的秋分和霜降中间隔着一个节气寒露。
【2013-陕西-113】中国:上海
A.美国:华盛顿B.俄罗斯:莫斯科
C.法国:巴黎D.澳大利亚:悉尼
【解析】B。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城市且不为首都,D项中悉尼同样属于澳大利亚且不为首都,但是A、B、C中的城市都为前边国家的首都。
本文由宁德华图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