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6-2MW齿轮箱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21:07:54
文档

6-2MW齿轮箱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

第六章齿轮箱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6.1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建立扭振是关于齿轮箱传动系统激励频率对固有频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反映了系统是否存在谐振(共振)的危险程度,主要与系统各组成件的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有关。因此需要齿轮箱进行模态分析,并计算齿轮箱传动链的扭转刚度和阻尼。本章根据Romax软件建立2MW风电齿轮箱系统分析模型,分析系统的整机模态特性。在建立2MW风电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时,轴与箱体之间按照实际设计图纸连接滚动轴承。考虑到实际工作过程中,由行星架输入,内齿圈与箱体、箱盖通过螺栓
推荐度:
导读第六章齿轮箱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6.1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建立扭振是关于齿轮箱传动系统激励频率对固有频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反映了系统是否存在谐振(共振)的危险程度,主要与系统各组成件的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有关。因此需要齿轮箱进行模态分析,并计算齿轮箱传动链的扭转刚度和阻尼。本章根据Romax软件建立2MW风电齿轮箱系统分析模型,分析系统的整机模态特性。在建立2MW风电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时,轴与箱体之间按照实际设计图纸连接滚动轴承。考虑到实际工作过程中,由行星架输入,内齿圈与箱体、箱盖通过螺栓
第六章 齿轮箱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

6.1 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建立

扭振是关于齿轮箱传动系统激励频率对固有频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反映了系统是否存在谐振(共振)的危险程度,主要与系统各组成件的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有关。因此需要齿轮箱进行模态分析,并计算齿轮箱传动链的扭转刚度和阻尼。本章根据Romax软件建立2MW风电齿轮箱系统分析模型,分析系统的整机模态特性。

在建立2MW风电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时,轴与箱体之间按照实际设计图纸连接滚动轴承。

考虑到实际工作过程中,由行星架输入,内齿圈与箱体、箱盖通过螺栓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不允许有任何相对运动,建模时通过编辑有限元节点连接将各箱体按照实际连接在一起,并在行星架的支撑臂上施加刚性约束。风电齿轮箱三维模型如图6.1.1所示。

   

(a) 箱体三维模型                (b) 传动链模型              (C) 整机模型

图6.1.1 2MW风电齿轮箱三维模型

6.2 模态分析结果

对整机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整机前20阶模态频率,表6.2.1给出了2MW风电齿轮箱前20阶模态的振动固有频率及对应各阶振型描述。

表6.2.1  整机模态分析结果

阶数频率(Hz)

振型描述
115.0行星架沿正X轴摆动

217.5箱体沿Y轴拉伸变形,行星架沿负Y轴摆动

329.0太阳轮轴沿负Y轴摆动

438.4太阳轮轴沿正Y轴摆动

544.7两个行星轮沿负Z轴向摆动

646.1两个行星轮沿正Z轴向摆动

750.0一个行星轮沿正Z轴向摆动

870.6箱体、输出轴沿X轴正向摆动

981.5中间空心轴、太阳轮轴沿X向摆动

10118.2行星架沿Z向扭转

11136.6中间级空心轴、太阳轮轴沿Y轴正向摆动

12167.4中间级齿轮轴沿负X轴摆动

13187.8中间级齿轮轴、中间级空心轴沿Y向摆动

14193.5中间级齿轮轴、输出齿轮轴沿Z向扭转

15196.5中间级齿轮轴沿Y向扭转

16207.9中间级齿轮轴、输出齿轮轴沿X向摆动

17218.7输出齿轮轴沿负Y向摆动

18231.4输出齿轮轴沿负X向摆动

19248.5输出齿轮轴沿Y向扭转

20274.6输出齿轮轴沿负Y向摆动

各阶模态频率对应的齿轮箱振型图如图6.2.1-图6.2.20所示。图中坐标方向均与图6.1.1保持一致,为更好观察齿轮箱内部结构,部分图未显示齿轮箱箱体。

图6.2.1  1阶模态振型                    图6.2.2  2阶模态振型

图6.2.3  3阶模态振型                    图6.2.4  4阶模态振型

图6.2.5  5阶模态振型                    图6.2.6  6阶模态振型

图6.2.7  7阶模态振型                    图6.2.8  8阶模态振型

图6.2.9  9阶模态振型                    图6.2.10  10阶模态振型

图6.2.11  11阶模态振型                    图6.2.12  12阶模态振型

图6.2.13  13阶模态振型                    图6.2.14  14阶模态振型

图6.2.15  15阶模态振型                    图6.2.16  16阶模态振型

图6.2.17  17阶模态振型                    图6.2.18  18阶模态振型

图6.2.19  19阶模态振型                       图6.2.20  20阶模态振型

从图6.2.1-6.2.20可以看出,1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行星架的左上端;2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输出轴的末端,同时箱体后端部偏移量也很大;3、 4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太阳轮轴的前端;5、6、7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行星齿轮上; 8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输出齿轮轴处,同时箱体后端靠近中间齿轮轴出偏移量也很大;9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中间空心轴的末端处;10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行星架的两端;11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太阳轮轴的中部;12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中间齿轮轴的前端;13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中间齿轮轴的末端;14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输出齿轮轴末端处;15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中间齿轮轴的前端;16、17、18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在输出齿轮轴末端处; 19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输出齿轮轴中部;20阶模态振型偏移量最大值出现输出齿轮轴的末端。

6.3 小结

风机的额定输入转速为13.7 r/min,在额定输入转速下各轴的轴频如表6.3.1所示,齿轮啮合频率如表6.3.2所示。

表6.3.1  轴频

轴频(Hz)

轴频(Hz)

输入行星架

0.228

太阳轴1.442
行星齿轮轴1

0.685

中间空心轴1.442
行星齿轮轴2

0.685

中间级齿轮轴6.937
行星齿轮轴3

0.685

输出齿轮轴29.963
表6.3.2  齿轮啮合频率

啮合齿对啮频(Hz)

啮合齿对啮频(Hz)

行星轮-太阳轮

27.4中间级齿轮145.677
行星轮-太阳轮

27.4输出级齿轮749.075
行星轮太阳轮27.4--
根据表6.3.1、表6.3.2可知,在额定工作转速条件下,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MW风电齿轮箱轴频与齿轮啮频均远离各阶模态固有频率,不会产生共振。虽然输出级齿轮轴轴频29.963Hz与系统第三阶固有频率29.0较为接近,但其对应的模态频率阶次较高,在实际中其振型对系统结构的振动影响较小,对整个系统不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文档

6-2MW齿轮箱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

第六章齿轮箱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分析6.1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建立扭振是关于齿轮箱传动系统激励频率对固有频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反映了系统是否存在谐振(共振)的危险程度,主要与系统各组成件的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有关。因此需要齿轮箱进行模态分析,并计算齿轮箱传动链的扭转刚度和阻尼。本章根据Romax软件建立2MW风电齿轮箱系统分析模型,分析系统的整机模态特性。在建立2MW风电齿轮箱整机模态分析模型时,轴与箱体之间按照实际设计图纸连接滚动轴承。考虑到实际工作过程中,由行星架输入,内齿圈与箱体、箱盖通过螺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