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题目:基于MSP430单片机电子时钟系统设计
任务与要求:本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功能包括:液晶1602显示,时钟显示24小时制,时分秒可调节,具有模式选择功能,温度显示为附加上的。
班级:电子1241班
姓名: 阎 磊 0930*******24
何宏伟 0930********
郭园园 0930*******03
所属系部:电气工程系
摘要:MSP430系列是一个特别强调低功耗性能的单片机品种。对于初学都来说,MSP430F149比较典型,MSP430F149芯片是美国TI公司推出的超低功耗微处理器,有60KB+256字节FLASH,2KBRAM,包括基本时钟模块、看门狗定时器、带3个捕获/比较寄存器和PWM输出的16位定时器、带7个捕获/比较寄存器和PWM输出的16位定时器、2个具有中断功能的8位并行端口、4个8位并行端口、模拟比较器、12位A/D转换器、2个串行通信接口等模块。
关键字:MSP430F149、DS1302时钟芯片、DS18B20温度传感器
前言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采用单片机实现的时钟、温度控制的应用越来越多。且采用单片机实现的时钟、温度监控系统具有自动化和无人值守等特点,使得它们在许多应用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的时钟、温度设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它采用DS1302和DS18B20两种传感器芯片,简化了模拟采集的设计,从而减小设计的复杂性,增加系统的可靠性,也同时减小了电子线路的面积。显示模块主要是由液晶1602动态显示,便于实时观察,并且通过按键实现模式选择功能。
该系统充分体现了智能化、低功耗、高精度的发展趋势。重点在于传感器的应用在低功耗的硬件电路设计上。单片机芯片配以必要的外部器件,一般包括电源供入及电源开关、复位电路、晶振、输入输出电路等就能构成最小系统。
本设计为初次设计难免会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给予批评指正。
编于2011年12月
一、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核心。本系统的功能设计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键盘输入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时钟模块、CPU处理模块和电源供电及复位模块等。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单元的硬件电路和实现的功能。 其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MSP430F149的特点:MSP430F149芯片是美国TI公司推出的超低功耗微处理器,有60KB+256字节FLASH,2KBRAM,包括基本时钟模块、看门狗定时器、带3个捕获/比较寄存器和PWM输出的16位定时器、带7个捕获/比较寄存器和PWM输出的16位定时器、2个具有中断功能的8位并行端口、4个8位并行端口、模拟比较器、12位A/D转换器、2个串行通信接口等模块。MSP430F149芯片具有如下特点:
1)功耗低:电压2.2V、时钟频率1MHz时,活动模式为200μA;关闭模式时仅为0.1A,且具有5种节能工作方式。
2)高效16位RISC-CPU,27条指令,8MHz时钟频率时,指令周期时间为125ns,绝大多数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32kHz时钟频率时,16位MSP430单片机的执行速度高于典型的8位单片机20MHz时钟频率时的执行速度。
3)低电压供电、宽工作电压范围:1.8~3.6V;
4)灵活的时钟系统:两个外部时钟和一个内部时钟;
5)低时钟频率可实现高速通信;
6)具有串行在线编程能力;
7)强大的中断功能;
8)唤醒时间短,从低功耗模式下唤醒仅需6μs;
9)ESD保护,抗干扰力强;
10)运行环境温度范围为-40~+85℃,适合于工业环境。
MSP430系列单片机的所有外围模块的控制都是通过特殊寄存器来实现的,故其程序的编写相对简单。编程开发时通过专用的编程器,可以选择汇编或C语言编程,IAR公司为MSP430系列的单片机开发了专用的C430语言,可以通过WORKBENCH和C-SPY直接编译调试,使用灵活简单。
二、硬件设计
2.1电源电路
本系统需要使用+5V和+3.3V的直流稳压电源,其中MSP430Fl49及部分外围器件需要+3.3V电源,另外部分需要+5V电源。在本系统中,以+5V直流电压为输入电压,+3.3V由+5V直接线性降压。电源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2.2晶振电路
MSP430系列单片机时钟模块包括数控振荡器(DCO)、高速晶体振荡器和低速晶体振荡器等3个时钟源。这是为了解决系统的快速处理数据要求和低功耗要求的矛盾,通过设计多个时钟源或为时钟设计各种不同工作模式,才能解决某些外围部件实时应用的时钟要求,如低频通信、LCD显示、定时器、计数器等。数字控制振荡器DCO已经集成在MSP430内部,在系统中只需设计高速晶体振荡器和低速晶体振荡器两部分电路。
低速晶体振荡器(LFXTl)满足了低功耗及使用32.768kHz晶振的要求。LFXTl振荡器默认工作在低频模式,即32.768kHz,也可以通过外接450kHz~8MHz的高速晶体振荡器或陶瓷谐振器工作在高频模式,在本电路中我们使用低频模式,晶振外接2个22pF的电容经过XIN和XOUT连接到MCU。
高速晶振也称为第二振荡器XT2,它为MSP430F149工作在高频模式时提供时钟,XT2最高可达8MHz。在系统中XT2采用4MHz的晶体,XT2外接2个22pF的电容经过XT2IN和XT2OUT连接到MCU,原理如图3所示。
2.3 复位电路原理图
手动复位是最小系统常用的功能,本系统采用手动复位,原理如图4所示。
图4
2.4 通讯接口电路
通信接口担负与外围的串行主机数据交换和支持打印等任务。本开发板采用BSL下载,使PL 2303作为驱动,应用PL2303的典型电路进行下载,同时它也是一款USB转串口的芯片,外围电路简单,完全兼容USB1.1协议,可调节的3~5V输出电压,支持默认的ROM和外部EEPROM存储设备配置信息,具有I2C总线待,28脚SOP封装。典型应用电路见下图5:
图5
2.5时钟显示电路
本设计采用DS1302时钟芯片,显示部分用液晶1602进行显示,同时用按键等待控制,方便对时间进行调整。下面是部分电路,图6
三、软件设计流程
MSP430初始化
四、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液晶1602无光栅
解决方法:先试着左右拧几圈,看下对比度,若不行,就顺拧到度,看下对比度,若不行就逆时针拧到底,真到液晶屏上出现清晰两行光栅为止。
五.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是51单片机的升级版,此款单片机功耗低,速度快,I/O数据接口丰富,适合于单片机中级爱好者。
本次课程我们选择电子时钟做课题,采用液晶1602显示,硬件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采用现成的430最小系统板,另一部分采用时钟按键等外围电路构成,期间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液晶1602插上后无光栅,对比度调节电位器引脚焊接错误等,最后在我们细心,一步一步的检查下,终于及时发现错误,并改下,以规定的时间完全任务。
此次课程设计让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一定会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