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美术课程色彩知识起始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利用大自然丰富而美丽的色彩现象引导学生对色彩发生兴趣,产生了解色彩、研究色彩、学习用色彩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的愿望。以了解色彩知识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欣赏感悟大自然中四季的色彩,逐步深入到艺术作品中,再次感悟季节的色彩变化。本课着重启发学生懂身边的自然界开始对色彩进行初步了解和认知,认识光线与色彩的关系,认识色调的形成,同时促进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授课年级】:七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色彩表现的情感,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学生欣赏生活及艺术作品中的四季,感受到季节色彩的变化,以及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色彩的认知。
2、情感目标:
通过感悟和欣赏评述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与美好生活的情感与品德,通过分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乐于观察、热爱生活的态度情感。
3、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体验和尝试色彩的运用,提高学生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加深学生对四季色彩的感悟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学生能用口头及书面语言对作品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色彩,逐步深入到艺术作品中,再次感悟色彩的变化。
【教学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营造激发学生欣赏、思考、评述、表现的氛围。使学生地比较准确第把真实景物或事物概况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底稿、示范用工具材料等。
【学具准备】:
各类型彩笔、铅笔等。
【教学活动】: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课前 准备 | 1、测试多媒体设备。 2、准备教具,组织教学。 | 学生按要求坐好。 准备好学具。 | 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
| 二、引入 新课 | 1、伴随着朗诵《春》欣赏大自然的色彩画面。 2、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色彩》 开始我们欣赏到大自然中春天的色彩,画面引人无限神往,浮想联翩。那让我们进一步走近大自然,看看它究竟为我们呈现了哪些景象? | 1、聆听并认真在头脑中想象诗词或文章中的景象。 2、跟随教师展示欣赏,思考并作出回答 | 带人学习情境, 对色彩的一些印象。 |
| 三、讨论 分析 | 1、欣赏完各季节图片,谈谈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开始老师给同学们呈现了具有诗情画意的图片,展现了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多姿,现在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和大家分享。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风景照片。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是大自然赐予人间最美丽的景色。春天繁盛,夏天葱笼,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美感,魅力无穷。 3、思考: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么看到的?在黑夜里,没有光线的情况下,这些色彩还有吗?讲述光照与色彩的关系。 光是由不同波长的七种色光组成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由于各种物质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性质,所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4、秋天的色彩是斑斓的,看书第一图《斑斓秋色》,分析图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色彩。 5、欣赏海底世界。 当我们欣赏了陆地、海洋,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同时也感概大自然色彩和和谐统一。 5、认识色调,并归纳。 | 1、学生谈谈季节色彩带来的感受。
2、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3、学生谈光给人的感受并参与三棱镜实验得出七种色光的结论。
4、完成填空内容。 5、感受色彩的丰富。 | 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加深对光的认识。 对色彩的归纳。 让学生明白色块其实就是远处模糊状态下对色彩的一个轮廓感觉。 直观展示色彩画面,通过不同画面对比,建立学生的自主式学习,从而更主动掌握并归纳知识点。 |
| 四、知识 升华 | 思考:艺术节家是怎样来看待大自然的色彩? 1、欣赏电影画面和画家作品。 2、小结:通过各类型作品,我们再次感受到春的蓬勃,夏的喧闹,秋的高远,冬的宁静。 | 学生观察、比较生活中看到的与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大自然色彩的共同点。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五、设计 制作 | 分发不同风景的线描图,根据老师提供的以歌颂大自然美景的诗句来搭配画面的色彩。 两人一组共同完成。 | 学生按要求分组合作进行创作。运用色彩表达出情感。 | 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创新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
| 六、展示 评价 | 1、小组交流,推荐出代表本组的作品,与全班共赏。 2、学生展示作业,并告诉大家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现的。 教师启发学生除了绘画方法还可以通过音乐、诗歌、舞蹈等多种方法来表现美丽的大自然。 | 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 分组竞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主动交流,启思联想,体现学科的综合性,让学生体验、感受艺术表现的多元性。 |
| 七、总结 拓展 | 小结:“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大自然就是最杰出的色彩大师,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大自然用心感受它丰富的色彩,勤于练笔,就一定能绘出缤纷的色彩绚丽的生活。 | 看图片 听小结 | 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