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本节是选修模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认识化学研究及应用价值的双重任务;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以及从数据中获得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化学反应的限度是认识化学反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等相关知识,只从定性角度研究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定量分析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因此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将一个个数据最终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规律和概念。
设计思路:“化学平衡常数”是纯理论课,比较抽象, 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平衡常数,清楚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设计中突出了问题探究等活动,旨在将枯燥的只是变得有趣。
1. 引导学生回顾高一《必修2》所学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平衡常数。
2.[多媒体投影]课本41页交流.研讨,分组探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分析计算所得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自然过渡到平衡常数的概念。
3.[多媒体投影]课本43页交流.研讨,通过学生比较观察找出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的规律和注意事项。
4. [针对性练习]----通过练习深化对平衡常数概念的理解。
5. 前呼后应得出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6.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会求算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讨论,培养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最终了解热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1、化学平衡常数概念的理解 2、化学平衡常数的注意事项和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创设情境 | 【投影】联想质疑:在19世纪的英国,炼铁工业快速发展,但是化学家们发现炼铁高炉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刚开始他们认为是因为铁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反应时间不够长,导致反应不完全,于是他们把高炉建的非常高,以增加反应时间,后来发现高炉排出的一氧化碳气体并没有减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FeO(s)+CO(g) Fe(s)+CO2(g) 打出学习目标 | 听讲、思考 |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 | |||
| 知识 回顾 | 1、【提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及化学平衡特征 2、【投影】“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及化学平衡特征 3、【追问】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是一定相等吗?是一定等于系数比吗? 4、【过渡】科学家们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时各物质的浓度间存在着更为微妙的关系,请同学们看课本交流研讨能否找到答案。 | 1、思考并回答 2、阅读定义,强化理解 | 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 |||
| 讲授 新课 板块1 K的定义及表达式 | 1、【投影】自主学习(一)、化学平衡常数:看课本41页交流研讨完成下列问题: (1)c0(B)、c(B) 、[B]表示意义有什么不同? (2)你的计算结果是什么?填入下表: 温度 | 698.6K | ||||
| 〔HI〕2 [H2][I2] | ||||||
①从同一温度下所得数据有何特点?
②同一温度下所得数据与初始浓度有何关系?
③平衡是正向建立还是逆向建立对同一温度下所得数据有无影响?
2、【活动指导】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处理、汇总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相关的结论
3、【过渡】人们对其他化学平衡体系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类似的关系。
4、【提问】并【板书】一、化学平衡常数
1、K及其表达式
2、关于平衡常数注意事项
(1)一个化学反应的K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 (2)有纯固体或溶剂参加的反应,它们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探究 1、阅读课本42页小卡片了解c0(B)、c(B)、[B]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2、处理数据 3、分析数据,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4、填写学案结论 5、阅读课本完成学案知识整理 |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体会概念的构建,明确化学平衡常数这一概念的内涵 | |
| 板块2 K的 注意事项 | 1、【过渡】好,下面我们就来练习一下,请同学们写出43页交流研讨中6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投影】【交流研讨】先填完课本43页“交流 研讨”表格,再讨论下列问题: (1)同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是否惟一?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化学平衡常数的单位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3、【提问】并【板书】 (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单位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 (4)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4、【小试牛刀】学案练习1和练习2 5、订正答案 | 1、填写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回答 3、讨论: 4、做学案练习1和练习2 5、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让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多分析、多比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
| 板块3 K的应用 | 1、【投影】【问题探究】1、 阅读课本P42资料在线:“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归纳K的大小与反应进行的程度有什么关系? 2、 阅读课本P43最后一自然段后讨论: ①什么是浓度商? ②怎样借助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③如果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不一致,如何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 2、【提问】并【板书】 3.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 K值越大,反应越完全, K值越小,反应越不完全。 (一般来说, 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认为反应进行的较完全; 如果小于10-5,则认为反应很难进行) (2)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或反应进行的方向 Q=K时,反应已达平衡;Q>K时,反应逆向进行;Q | 1、阅读课本42与43页 2、思考、讨论、得出初步结论 3、回答问题 4、学生整理K的应用完成学案 5、做练习3 | 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 |
| 课堂 小结 巩固 练习 | 1、【提问】并【投影】课堂小结 2、指导学生做学案课堂达标 3、布置作业课本P53 第 4 题 | 学生自主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课堂小结 做学案课堂达标 | 培养学生完善知识系统总结的习惯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
一、化学平衡常数 a A + b B c C + d D
1、K及其表达式
2、关于平衡常数注意事项
(1)一个化学反应的K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2)有纯固体或溶剂参加的反应,它们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单位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
(4)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3.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估计反应的可能性。
(2)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或反应进行的方向
Q=K时,反应已达平衡;Q>K时,反应逆向进行;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