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需要明确的几个假设前提
●是企业的预警模型,而不是其他组织(如银行等)的预警模型,适用范围仅限于大型制造业企业;
●模型以财务指标为预警指标,不引入非财务指标;或是两者兼有,以财务指标为主;
●是对财务风险的预警,而不仅仅是对财务危机的预警,也不涉及企业其他风险(如战略风险,运营风险等);或是企业全面风险预警模型?
●模型命名为“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英文名Enterprise Financial Pre-warning Model(EFPM)
二、模型设计目标
两个目标:一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财务风险预警信息(包括预警指标和预警报告),并提供解决措施方案;二是为内部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提供有可能存在舞弊(舞弊包括财务报表舞弊和雇员舞弊两种)的线索,特别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提供制定审计计划的依据,确定审计重点范围。
三、模型设计原则
●有用性,通过模型产生的信息一定要有用,而不是数据垃圾,要真正起到“雷达”的提前预警作用,及时捕获到准确而有价值的预警信息;
●数据可获取,要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所需数据均要能直接从企业数据库中提取,不需要二次输入;
●操作简便易行,要有一个与模型配套的“知识库”,让计算机软件自动运算并根据“知识库”中的“知识”自动进行判断并得到结论,不要给分析人员增加太大的工作量。
四、相关概念及预警原理
●指标,一般以财务比率作为判断财务风险的指标;
●预警层级,以“红黄绿”三级分别表示风险程度,红色为预警级,绿色为安全级,黄色为关注级;
●风险阀值,每一个预警层级都有一个风险阀值,表明该层级的取值区间;
●指标权重,每一个指标都有一个相应权重,表示该指标对于判断某一类风险的重要程度;
●财务风险预警原理:通过软件运算出指标数值,对照风险阀值即可找到相应预警层级,从而表明该指标风险程度。同时根据该指标的权重换算成权重值,将权重值相加即可得到某一类风险的预警值。
●财务舞弊预警原理:通过纵向、横向分析某一或某些指标异常波动,发现可能出现的财务舞弊。
五、模型应用框架
六、模型框架
七、指标详解
| 标号 | 指标名称 | 预警层级 | 权重 | ||
| 红 | 黄 | 绿 | |||
| 一 | 企业危机指数(Z计分模型) | Z<1.8 | 1.8≤Z<2.99 | 2.99< Z | 100 |
| 二 | 财务能力预警 | ||||
| 2.1 | 现金流量 | 100 | |||
| 2.1.1 | 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和财务弹性 | 50 | |||
| a | 现金流量满足率 | ||||
| b | 股利支付率 | ||||
| c | 长期负债偿还率 | ||||
| d | 固定资产再投资率 | ||||
| e | 债务保障率 | ||||
| f | 折旧影响系数 | ||||
| 2.1.2 | 现金流动的有效性 | 30 | |||
| 销货现金流量比 | |||||
| 营运指数 | |||||
| 现金报酬率 | |||||
| 营业活动收益质量 | |||||
| 2.1.3 | 现金流量结构 | 20 | |||
| 现金流量结构比率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 | |||||
| 2.2 | 融资能力 | 100 | |||
| 短期借款预警 | 25 | ||||
| 短期借款比例 | |||||
| 短期借款展期率 | |||||
| 贷款保证金比例 | |||||
| 票据融资预警 | |||||
| 票据融资比例 | |||||
| 票据融资逾期率 | 25 | ||||
| 票据融资保证金比例 | |||||
| 商业信用融资预警 | |||||
| 赊销价格比 | |||||
| 供应商诉讼家数和金额 | |||||
| 应收应付配合率 | 25 | ||||
| 中长期借款预警 | |||||
| 中长期借款比例 | |||||
| 中长期借款展期率 | |||||
| 中长期借款用途适合率 | |||||
| 权益性融资预警 | |||||
| 折旧提取率 | |||||
| 权益增加率 | |||||
| 财务费用管理预警 | |||||
| 财务费用增长率 | 25 | ||||
| 息税前利润 | |||||
| 财务费用和销售收入比率 | |||||
| 利息支付率 | |||||
| 利息保障倍数 | |||||
| 2.3 | 财务状况 | 100 | |||
| 资产结构、负债结构 | 70 | ||||
| 流动资产与总资产比 | 20 | ||||
| 存货占流动资产比率 | 10 | ||||
|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 | 10 | ||||
| 固定资产与总资产比 | 10 | ||||
| 对外投资与权益比率 | 10 | ||||
| 长期适合比率 | 10 | ||||
| 负债筹资结构 | 30 | ||||
| 短期负债与总负债比 | 10 | ||||
| 应付帐款周转率 | 10 | ||||
| 银行借款占总负债比率 | 10 | ||||
| 2.4 | 财务管理 | 100 | |||
| 坏账准备提取比例 | |||||
| 折旧提取率 | |||||
| 管理人员比例 | |||||
| 管理费用变动率 | |||||
| 技术开发费比例 | |||||
| 保险费比例 | |||||
| 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用比例 | |||||
| 三 | 经营能力预警 | ||||
| 3.1 | 偿债能力分析预警 | 100 | |||
| 流动比率 | |||||
| 速动比率 | |||||
| 资产负债率 | |||||
| 已获利息倍数 | |||||
|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 | |||||
| 3.2 | 营运能力分析预警 | 100 | |||
| 原材料周转率 | |||||
| 在产品周转率 | |||||
| 存货周转率 | |||||
| 应收帐款周转率 | |||||
| 3.3 | 盈利能力分析预警 | 100 | |||
| 销售毛利率 | |||||
| 资产净利率 | |||||
| 净资产收益率 | |||||
| 销售成本费用率 | |||||
| 销售管理费用率 | |||||
| 销售财务费用率 | |||||
| 销售费用与收入比率 | |||||
| 销售税金比率 | |||||
| 3.4 | 发展能力分析预 | 100 | |||
| 销售收入增长率 | |||||
| 固定资产增长率 | |||||
| 固定资产增长与销售收入增长比率 | |||||
| 利润增长/收入增长 | |||||
| 利润增长/资产增长 | |||||
| 净资产增长率 | |||||
| 四 | 异常指标波动预警 | ||||
| 4.1 | 纵向分析 | ||||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急剧增长 | |||||
| 坏帐准备占应收帐款比例下降 | |||||
| 存货计提准备占库存比例下降 | |||||
| 库存占总资产比例急剧增长 | |||||
| 厂房设备占总资产比例急剧增长 | |||||
| 厂房设备增长、累计折旧却下降 | |||||
| 利息费用相对于长期债务实质性下降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总资产比例下降 | |||||
| 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下降 | |||||
| 4.2 | 横向分析 | ||||
| 应收账款增长超出销售增长 | |||||
| 库存增长远快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应收帐款增长 | |||||
| 营业性现金流实质性落后于净收入 | |||||
| 其他流动资产、其他资产增长远超出销售增长 | |||||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远低于销售收入增长 | |||||
1.本期危机指数为2.0,没有破产风险,但应关注企业风险改善财务状况;
2.财务能力方面:现金流量分值为48,低于平均值,应予预警,主要问题是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和财务弹性、现金流量满足率出现问题;融资能力。。
3.经营能力方面:偿债能力分值为30,低于平均值,应予预警,主要问题是。。
4.本期异常波动指标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急剧增长,坏帐准备占应收帐款比例下降,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下降,可能存在销售收入提前确认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