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科: 化学 执教者:朱燕
年级:高一 日期: 指导老师:
| 教学目标 | 1、巩固和加深初中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和规律。 2、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 3、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观看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 | ||||
技能目标 | 1、通过观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保存方法,培养观察和归纳能力,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 2、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比金属与氧化反应的条件难易、剧烈程度能反映出金属活动顺序的思维方法。 3、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出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 ||||
| 时间 分配 | 教师行为 | 教学技能 | 学生行为 | ||
| 2分钟 | 课题引入 | 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为什么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呢? | 思考,回答 | ||
| " 2分钟 | 回顾 | 回忆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哪种金属元素含量最高,并且说出几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 | 回忆初中知识回答问题 | ||
| 1分钟 | 思考与交流 | 金属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 讨论 | ||
| 5分钟 | 思考回答问题 | 观察分析教材图3—2的四个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 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 ||
| 2分钟 | 板书 | 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些什么? | 总结归纳 | ||
| 7分钟 | 实验探究 | 在煤油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新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并观察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 | 观察、思考 | ||
| 3分钟 | 归纳板书 | 1、归纳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并且如何保存? 2、通过实验观察到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说明了钠的活泼性如何?并且在空气中发生了什么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 总结 | ||
| 3分钟 | 实验探究 | 把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 观察实验现象 | ||
| 2分钟 | 实验现象 | 钠在空气中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 思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3分钟 | 学习探究 | 推测过氧化钠具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再查阅相关资料证实 | 讨论交流 | ||
| 2分钟 | 讨论 | 通过实验分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哪种物质更稳定? | 讨论后回答 | ||
| 1分钟 | 交流 | 观察生活中铝制品是否与氧气反应?并给出相应的理由 | 讨论推测 | ||
| 7分钟 | 实验探究 |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 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现象 2、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 观察实验现象 | ||
| 4分钟 | 归纳总结 | 我们观察到,两块铝箔都熔化,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层膜兜着,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膜熔点高,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了 | 思考并推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3分钟 | 结论 | 人们日常用的铝制品,表面总是覆盖着保护膜,这层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 自我总结 | ||
| 2分钟 | 思考 | 为什么未打磨过的和已打磨过的铝箔加热时现象相同? | 思考后得出: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 | ||
| 3分钟 | 归纳整理 | 1、金属氧化膜的作用—是金属钝化 2、总结有哪些常见金属化发生钝化 如铝、镁、锌等金属 3、在相同的条件下,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反应越激烈,金属的活性越强。 | 不同金属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的氧化膜程度各有差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