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用的食品保鲜膜、保鲜袋的成分是聚氯乙烯
B.用乙醚代替水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的过程中应用了萃取原理
C.食油在锅内过热着了火,应立即向锅内加水灭火
D.葡萄糖、淀粉、纤维素均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下列有关分类结果中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H2O、H2O2、D2O、HD均是化合物
C.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NaOH、硫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3、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4g氢氧根离子中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2N
B.标准状态下,2.24LCCl4中的分子数目为0.1NA
C.0.1molFe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NA
D.28g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后得到的NH3分子数目为2N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Na+、Fe3+、CL-、SO42-
B.在含有大量SO32-的溶液中:Na+、Ba2+、NO3-、I-
C.含有CO32-的溶液中:NH4+、Fe2+、NO3-、CL-
D.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CO32-、Fe-、Na+、K+
5、下列装置图表示的实验中,没有错误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 B.比较NaHCO3与Na2CO3的热稳定性
C. 用盐酸与CaCO3制备,收集干燥的CO2 D.证明葡萄糖能还原新制得Cu(OH)2浊液
6、有机物X( ) 具有扩张血管的功能,下列对X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酸性与碱性条件下均能稳定存在
B.能发生加成反应与加聚反应
C.能与发生取代反应
D.燃烧时生成的 CO2、H2O物质的量之比为17∶12
7、分子式为C5H10的烃,若适当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反应,则其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
A.5种 B.3种 C. 7种 D.4种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在第二周期元素中是最小的,Y元
素能形成强碱(Q),Z的单质与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X的单质与氢气不能共存
B.Z单质与Q溶液反应可得到含Z的阴离子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组成肯定是H2WO4
D.简单离子半径:W﹥X﹥Y﹥Z
| 选项 | X | Y | Z |
| A | Al2O3 | Al(OH)3 | NaAlO2 |
| B | NaCl | NaHCO3 | Na2CO3 |
| C | Mg | Mg(NO3)2 | MgCl2 |
| D | Fe | Fe(OH)3 | FeCl3 |
10、下表各组物质在适当条件均可反应,其中气体(指常温时的状态)产物成分可能不唯一的是
A.浓硫酸与锌 B. 浓硫酸与铜 C. 浓盐酸与MnO2 D. 浓氨水与CaO
11、工业生成中SO2与O2转化为SO3的反应历程为:
①V2O5(s)+SO2(g)=2VO2(s)+SO3(g) △H1;
②2VO2(s)+0.5O2(g) =V2O5(s) △H2;
③总反应方程式为SO2(g)+0.5O2(g)SO3(g) △H3
A.V2O5是催化剂 B.△H3=△H1+△H2
C.三个反应中,△H3最大 D.反应②具有自发性,△H2<0
12、针对下图所示的两套化学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是原电池、乙是电解池 B.正极上的电解反应式为:Cu2++2e-=Cu
C.甲池放电效益高于乙池 D.当有6.5gZn溶解时,会有0.2mol电子通过溶液转移
13、某污水处理厂的一个车间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电后质子自右向左运动
B.A是电源的负极
C.阴极上电子反应式为2NO3-+6H2O+10e-=N2↑+12OH-
D.工作中,电子由A电极流出进入Pt电极
14、饱和氯水中存在平衡Cl2(l)+H2OH++CL-+HCL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该氯水中通入少量SO2,溶液的pH值减小
B.向该氯水中继续通入CL2,平衡向右移动
C.向该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氯水中c(HClO)增大
D.升高温度后溶液中c(Cl2)会减小
15、已知NaHC2O4溶液中c(H2C2O4)﹤c(C2O42-),下列对该溶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温度为常温下)
A.0.1mol·L-1的NaHC2O4溶液中pH值>7
B. H2C2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C2O4 2H++C2O42-
C.c(Na+)=c(H2C2O4)+c(C2O42-)
D.稀释过程中的溶液保持不变
16、室温下,用0.1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lg2≈0.3)
A.HB是弱酸,b点时溶液中c(B-) D.当V(NaOH)=19.98ml时,滴定HA对应溶液pH约为3.7 第II卷 (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1~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42分) 17.(10分)某研究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理论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将浓硫酸滴入到蔗糖中,浓硫酸可表现出脱水性,强氧化性。他们欲利用如下装置(加热及支持仪器省略了)进行试验,以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并确定气体产物中有无CO、CO2. 请回答: (1)实际操作中,需要先向蔗糖中滴入少量的水,否则的话反应很慢,滴入水能使A中反应加快的可 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能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 ①仪器的连接顺序(可重复使用)b_________lmg。 ②除A中现象外,能证明浓硫酸与蔗糖混合后表现出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设D中没有明显的变化,则A中黑色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检验实验结束后还向装置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氯、氮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NA个分子的质量(单位:g)数值上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1)已知一个Cl2、HCl分子的质量分别是a g、b g。则氢原子的相对质量是____________(用含a、b、NA的式子表示)。 (2)在图I所示的装置中,n(HCl)=0.12mol、n(NH3)=0.1mol,中间为一密封性好且与器壁无摩擦的隔板,容器右侧与大气相通,假设抽去中间隔板使两种气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待温度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室温)。 ①反应后容器中气体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气体体积之和的比为_________。 ②假设将剩余的气体气体集中在烧瓶中并按图II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则所得到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设实验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mL·mol-1)。 (3)若将(2)中所得到的固体产物配置成0.2mol·L-1的溶液。 ①实验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设定容时视线偏高,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________0.2 mol·L-1(填“>”或“<”) 19、(12分)铁元素是中学化学中讨论最多的过渡元素,它能形成众多重要的合金及化合物。 (1)铁制品易生锈,在如图所示的铁闸中的A、B、C三点中,C点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将此铁闸与电源的________ 极相连可起到保护该铁闸的作用。对铁制品进行钝化处理可提高其抗腐蚀能力,下面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方程式为:请配平该反应方程式。____Na2FeO2+_____NaNO2+_____H2O=_____Na2Fe2O4+_____NH3↑+_____NaOH (2)工业上FeCl3溶液常用于作H2S气体的吸收剂(可得到一种黄色的固体),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I2溶液呈浅绿色,向该溶液中假如少量双氧水后溶液变成浅黄色,变黄色的原因有多种可能,你认为是有_______生成,为证明你的假设是正确的,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假设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写出溶液变浅黄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当两种金属离子沉淀完全时,溶液中c(Fe2+)∶c(Cu2+)=__________(已知Ksp(FeS)=6.5·10-18,Ksp(CuS)=1.3x10-36)。 20、(10分)含碳物质在物质世界中占据及其庞大的份额。 (1)CO是一种优良的还原剂,常用于金属的冶炼,已知炼炉高炉中发生着多个变化,如: ①Fe3O4(s)+4C (s)=3Fe(s)+4CO(g) ΔH= 676 kJ/mol ②C(s)+CO2(g)=2CO(g) ΔH=+172.5 kJ/mol 则CO还原FeO4得到单质铁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向初始容积均为10L的X、Y两个密闭容积中充入5molCO2、11molH2,在催化剂存在下均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 kJ/mol.,反应中X容器维持温度(T1)、容积不变,Y容器维持温度(T1)、压强不变。实验测得X容器中CO2的转化率(a)随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逆反应的瞬时速率的相对大小为_________;若前3min内CO2的实际消耗(平均)速率为amol/(L·min),则到第3min末时该反应共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 (3)X、Y两个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中甲醇的百分含量X_____Y(填“>”“<”“=”或“无法判断”)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下面给出的3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1、[选修2:化学与技术](10分) 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下左图是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生产硫酸的两种重要生产设备。 (1)吸收塔不用水作吸收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用带箭头的线段将a→e口连接起来(箭头指向气体进入口),并在连接线上标明含硫元素的物质名称或者化学方程式;黄铁矿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提高硫酸工厂经济效益无关的是________. (3)尾气中的SO2有多种再利用方法,方法之一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将其(电解液为稀硫酸)转化为硫酸,则转化过程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之二是用石灰-石膏法吸收SO2制备具有重要用途的生石膏(过程图见上右图),则处理10m3(标准状况下)SO2体积分数为a%的尾气时,理论上最多可得到的石膏是________g(列出计算式即可)。 22、[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0分) 短周期P族元素多为非金属元素 (1)基态磷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第三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前三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BF3、NF3、PCl、SCl2四种分子中,属于平面三角形的是____________,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sp3的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的沸点比H2O2低58℃但比H2S高16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金属铝的晶胞结构如图,若晶胞参数r pm,则单质的密度为(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23、[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0分) 有机物A是一种芳香醇、F()是一种重要的定向剂,工业上合成它的一种路线图如下 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 (2)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F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D与Cu(OH)2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且只含一种官能团的物质共有________种。 (5)按照AB的表达形式,表现出由C为基本原料(无机试剂自选)制备1-丁醇的合成线路图(无机试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BAADD 6-10:CACBA 11-15:CBCBD 16 B 17. (1)浓硫酸遇水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或水作催化剂) (2分) (2)固体变成变黑(1分) (3)① cd ji cd ef (或者cdjief)(2分) ② B中溶液褪色(1分) ③C+2H2SO4(浓)CO2↑+2SO2↑+2H2O (2分) (4)实验结束时,将装置中残留的气体吹入B、E中,避免空气污染(2分)。 18. (1)(b-0.5a)NA (2分) (2)1∶11(2分) mol•L-1(2分) (3)容量瓶(或500 mL容量瓶)、玻璃棒(2分) >(2分) 19. (除注明外每空1分) (1) Fe-2e-=Fe2+ (1分) 负(1分) 6 1 5 3 1 7 (2分); (2) 2Fe3++H2S=2Fe2++S↓+2H+ (2分) (3) Fe3+(1分);KSCN溶液(1分);2Fe2++H2O2+2H+=2Fe3++2H2O (2分)或者I2(1分) ;淀粉溶液(1分) ; 2I-+ H2O2+2H+=I2+2H2O(2分); (4) 5×1018∶1(2分) 20. (1) Fe3O4(s)+4CO(g)=3Fe(s)+4CO2(g) ΔH= -14 kJ•mol-1(2分); (2)①C>B>A或者A (3)<(2分) 21. (1)易形成酸雾,影响对SO3的吸收 (1分) ; (1分); 4FeS2+11O28SO2+2Fe2O3(2分) (2) d(2分) (3) SO2+2H2O-2e-=SO42-+4H+(2分) (2分) 22. (1) (2分) Ar、Cl、P (1分) (2) BF3 (1分) NF3、PCl3、SCl2(2分) (3) 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2O2小,范德华力小;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H2S分子间不能(2分) (4) g/cm3 (2分) 23. (1)苯甲醇 (1分) ; (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1分) 碳碳双键,酯基(2分) (3) +2Cu(OH)2+NaOH+Cu2O↓+3H2O (2分) (4)6 (2分) (5)(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