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的系数是___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__
2.式子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____________.
3.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的“鸟巢”钢结构工程建设中,首次使用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强度为4.581亿帕的钢材.4.581亿帕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帕(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则______________.
5.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
6.计算: ; 。
7.如果三条线段a,b,c可组成三角形,且, 。
8.如果∠1与∠2互为补角,∠1=72°,∠2=_________°.若∠3=∠1,则∠3的补角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 。
10、近似数12.30万精确到了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
这时的正确时间是( )。
A、21:05 B、21:15 C、20:15 D、20:12
13.如图所示,AB//CD,直线PQ分别交AB、CD于点E、F,EG是∠EED的平分线,交AB于G.若∠QED=40°,那么∠EGB=( )
A.80° B. 100° C. 110° D. 120°
14.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44°,CD⊥AB于D,则∠DCB等于( )
A.44° B.68° C.46° D.22°
15.数字0.000 003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结果是( )
A. B. C. D.
16.下面是几个汽车标志的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 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车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1)他们都骑行了20km;
(2)乙在途中中停留了0.5h;
(3)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如图,△ABC中,∠C=90°,AC=BC,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E,若AB=6㎝,则△DEB的周长为( )
A.5㎝ B.6㎝ C.7㎝ D.8㎝
三.解答题(共66分)
21.计算题.(每题3分)
(1) (2)x(y-1)-y(x-1) (4)
22.先化简,再求值:(4分)
,其中x=-1
23.推理填空.(12分)
已知:如图,DG⊥BC,AC⊥BC,EF⊥AB,∠1=∠2.
求证:CD⊥AB.
证明:∵DG⊥BC,AC⊥BC(_________________)
∴∠DGB=∠ACB=90°(垂直的定义)
∵DG//AC(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
∴∠1=∠DCA(等量代换)
∴EF//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F=∠A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F⊥AB ∴∠AEF=90°
∴∠ADC=90° 即CD⊥AB
24.(6分)口袋中有5张完全相同的卡片,分别写有1㎝、2㎝、3㎝、4㎝、5㎝,口袋外有2张卡片,分别写有4㎝和5㎝.现随机从袋中取出一张卡片,与口袋外两张卡片放在一起,以卡片上的数量分别作为三条线段的长度,回答下列问题:
(1)求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 (2)求这三条线段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25.(6分)如图,货车和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走高速公路前往乙地.下图表示行驶过程中,他们的行驶路程(千米)与所用时间(分钟)的关系图象,已知全程为90千米,根据图象上的信息回答问题:
(1)货车比轿车早_______分钟从甲地出发;轿车到达乙地______分钟后货车才到;
(2)轿车开出_________分钟后追上货车;
(3)分别求出货车和轿车的速度.
28.(5分)已知
∠A=∠α,∠B=∠β。(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0、(8)如图,已知:点B、D、C、F在一条直线上,且BD=FC,AB=EF,AB//EF;
求证:≌
21、(8分)如图,在ABC中,D在AB上,且ΔCAD和ΔCBE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1)DE=AB,(2)∠EDB=60°
22、(8)作图题(保留作图过程,并做简要说明)
(1)如图,作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
(2)河的一旁有两个村子A、B, 要在河边建一水泵站引水到村里.一村民画了一张图, 以直线表示一条河,求做一点P,使P到A、B的距离和最短,作出P点,并用几何语言叙述你的理由。
B.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