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T,英文全称为Student Innovation Training,也就是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增进同学们对课题研究的了解,激发大家参与学术创新的积极性,提升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IT是一个由教育部倡导设立并拨款支持,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同学们将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思维训练项目。因为我们认为,SIT项目的核心在于“Training”,也就是训练与实践。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锻炼同学们思维、动手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建议在很多同学在进行SIT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自身能力培养,特别是要耐得住寂寞,听得进意见,经得起失败,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持到最后。
如何做SIT?进行SIT项目研究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做SIT主要流程为:组队,选题并找导师,团队建设、分子课题、收集资料与文献综述,申报课题,具体研究,结题答辩等。
1.谈谈组队
组队是课题研究开始的第一步,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一个结构合理,充满激情的团队直接决定了课题的成败。综合往届参与过SIT项目同学的经验,组队最重要的是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同时在一些方面优势互补的同学。首先,需要有共同的兴趣点,即对一个具体的、较为前沿的学术问题感兴趣——观点可以不同,但兴趣点必须契合,只有这样才具备将课题持续进行下去的激情和动力。同时,组员要具有认真负责的学术态度以及坚持到底的学术精神。因为很多时候,能力是可以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培养的,而端正的态度则是进行一切学术研究的保证。最后,应考虑到队员的时间是否充裕。
2.找导师和选题
找导师和选题是课题申请的核心环节。一个好的前沿的课题是做出有价值学术成果的前提,而一个好的指导老师则会起到一种高屋建瓴的学术引领作用,而且他们通常是提供是高质量课题的源泉。因此,我们可以在平时课堂内外多多关注社会经济的最新动态,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的财经知识,并在这过程中逐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问题,和周围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寻找可能的研究创新点。联系老师可以是向学长学姐们咨询感兴趣的老师的电话或邮箱,或者是直接和自己的任课老师交流。找到老师后,深入地跟老师讨论自己对课题的想法,并在他的指导下最终确定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
3.分子课题
根据定下来的研究方向划分课题下的子课题,并将子课题分配给每个组员。
4.收集资料与文献综述
收集资料与文献综述是极需耐心细致的工作。资料的质量较高,才能全面透彻地了解前人自己课题的研究情况。资料的搜罗是一项长期浩大且有些枯燥的工程,包括国内和国外、本专业以及跨学科的各类书籍和期刊,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擅用图书馆强大的电子数据库。而文献综述则是在大量阅读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消化与梳理为课题研究所进行的基础性工作,也就是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后加以叙述。而这也正是准备课题申报最关键的材料之一。可以说,文献综述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题申报的成败。
5.申报课题
申报课题主要是在学校的教务系统挂出SIT立项的相关通知后进行的准备。课题的申报一般在四五月份,这就需要大家排好自己的时间表,早做准备。申报材料主要包括对课题研究内容的介绍,基本的思路与方法,研究过程的安排,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可能得出的研究成果。一份完整的申请报告就是一篇小论文,为自己课题搭下了基本的框架。
6.具体研究
课题顺利申请之后,要进行的就是具体的研究了。首先仍然是收集资料,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继续阅读大量文献。在读过他人的研究成果后,我们会使自己的研究思路更加成熟。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实地调查、数学建模、理论推导以及实证研究等具体的研究方法去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尽量体现创新之处,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团队的协作下不断修改并最终完成论文和研究报告并争取公开发表。
7.结项答辩
论文完成了,就说明课题研究已经到达尾声,这时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学校对结题的要求准备结题答辩。答辩以论文的内容为主体,通过制作PPT准备答辩辞以备老师的询问与考查。
经历整个研究过程,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思维的训练。曾国藩说过,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希望大家都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来对待SIT的创新性研究。
如何申报SIT?
(一)申报要求
1.申请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创新训练(SIT)计划项目,必须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的研究项目。学校鼓励以实验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以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企业研发及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课题。
2.申请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创新训练(SIT)计划项目应具有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3.申请立项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创新训练(SIT)计划项目应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4.项目完成期限一般为1-2年。
5.每个学生只能申报参加一个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不允许交叉申报。
6.重点项目鼓励个人申报,原则上不超过2人。
7. 面上项目组成员一般不超过4人。
8.学院应提供保证项目开展的必要的软、硬件条件。
(二)申报对象
1.本年度项目申报主要针对2008级在校本科生。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学有余力的2009级在校本科生也可以申报。
2.凡已参与往年立项且项目未结题者,此次不能申报。
(三)经费资助
1.面上项目,学校对每个项目资助500-1000元;重点项目,学校对每个项目资助2000-3000元,资助金额视研究课题而定。鼓励学生所在学院予以配套资助。
2.申报省级项目由学院从重点项目中推荐,已列入省级项目的不可以重复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省级项目经教育厅审批立项后,可获省教育厅资助经费1万元。
3. 请学院认真组织立项项目学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利用假期做好项目的初期阶段研究并做好研究记录,为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打好基础。我校今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启动时间拟为9月份,项目初期研究工作将作为立项时的重要依据。国家级项目主要从重点项目中择优产生,审批立项后可获得资助经费1-2.5万元不等。
(四)申报立项程序(具体时间每年会略有调整)
1.4月6日前,项目申报者在导师指导下填写《湖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创新训练(SIT)计划项目学生申请表》(附件二,以下简称“学生申请表”),向所在学院提交。
2.申报方式实行学院限额申报,各学院具体推荐数目见附件三。
3. 4月7日-13日,学院组织本学院申报项目评审或答辩,确定学院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的推荐名单,并根据项目进行先后排序。学院可从重点项目中推荐申报省级项目,其中重点项目为5个以上(含5个)学院可推荐2个,其他学院可推荐1个(请在“备注”栏标记“省项目”)。
4.4月14日-20日,学院将所推选项目的《学生申请表》、《学院项目汇总表》送教务处教学研究科,逾期不予受理。(以上材料均须提交电子文件和纸质材料一式一份)
5.4月下旬,学校聘请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今年拟评选出面上项目320项和重点项目110项,并确定项目资助经费。推荐申报省级项目的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公开答辩,择优报教育厅审批。
6.五月中旬,学校公布2009年度立项项目。
(五)发表文章方式
1. 自己投稿。去北校旧图书四楼期刊阅览室查看期刊,根据自己的文章内容寻找风格级别相符的期刊并记下投稿方式。
2. 指导老师推荐、帮助联系校内期刊发表。
总的来说,做SIT项目是一个付出与收获并存的过程,在这个期间它培养了我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的工作素养。在此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想要申请SIT项目的同学以启示与帮助,愿大家在SIT的道路上不断创新、硕果累累。
注:国家级重点项目的运作流程:
1.准备国家级项目的申请,有5个月时间准备,做好PPT及申请表。PPT的要求是精简鲜明、用PPT演示时间控制在6~7分钟,申请表要突出意义、可操作性及未来工作安排,最好图文并茂。
2. 4月份,准备参加由材料院举办的校级研讨会,主要以介绍组员己完成的文章为主,需准备PPT和论文答辩。
3. 来年9月份,参加中期检查,重点介绍项目成果和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4. 5~6月份,结题答辩,将所有资料和文章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