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编制命题计划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对命题者而言,命题计划可看作是一份工程蓝图,是编制试题时的指导和依据。如果命题计划制订得准确、合理,那么,只要命题者严格按照命题计划编制试题,就可以保证试题的质量。命题的主要过程实际上是选择或编制合适的项目并将它们合理组合的过程。要保证试题有良好的效度,关键是要能够保证选择或编制出的项目所涉及的测试内容确实很重要,真正能够代表那些我们所欲测量的教学内容。这就必须在选编试题之前,精心设计命题计划。教学试卷的设计的基本步骤是设计命题计划、编制项目、项目编排、确定试题。教学试卷的设计首先要明确测验的目的,因此首先要了解教育目标的分类,然后按教学试卷的设计的基本步骤了解完整的教学试卷的设计过程。
2. 2012年普通高考理综(全国卷)化学部分的设计特点是什么?
答:(1)题目类型标签化:我们一般在学校没有时间对探究性试验做专题性的练习,基本就是做套题中见到就讲讲。没有完整的体系。于是同学们需要自己将见到的探究性实验按照上述标签进行归类,如果出现模式重叠,打上两个或更多的标签。几十道题目下来,基本就初步具有了对探究性实验套路的识别能力。这个事情一定要尽早做!后面时间会越来越紧张。可能就没有机会进行大强度实验专题复习了。
(2)基础知识模板化:如气体实验室+简易制备,如定性或定量试验基本仪器连接顺序、操作。陌生方程式产物预测及配平等等,总结一些常见模板,才能识别题目微妙的变化,从容应对。
(3)探究思路模式化:我们经常说某道题很好的考查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案例说说如何设计一份试卷。
答:试题是由项目构成的,项目质量决定着试题的质量。就一个具体的测试项目而言,它实质上是命题者给学生提供的一种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特殊情境。因而,它既涉及到一定的化学知识内容,又包含着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对形成性测验而言,要以单元教学目标为依据,先要保证每个教学目标都有一个测验项目与之相对应,在此前提下,再考虑那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需要通过测验进一步了解和确认的问题,如估计学生在某些教学目标上的到达程度可能不够理想,或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等等,以便在试题中有意识地增加有关项目的比例。对总结性测验而言,由于测试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所以,确定各类项目的比例时显得更为复杂一些。代表不同知识内容的项目比例,可依据该知识内容所需要的教学时间在测试范围内所有知识内容所需要的总的教学时间中的比例来确定。也就是说,达到某个教学目标所用的教学时间越多,代表该目标的测试项目所占的比例也应越大。由于教学目标是分单元、按章节制订的,所以,可以把某章节相对应的教学时数与测试涉及所有章节教学的总时数之比,作为代表该章节教学目标的项目应占的比例。以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间的比例作为确定代表该教学内容的测试项目在试题中应占的比例的依据,比较客观、合理,可以有效地保证测试内容取样的代表性。测试项目的难度与项目涉及的知识的学习水平有关。一般而言,学习水平越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难度也越大。因而可以根据项目代表知识的学习水平来估计项目的难度。在形成性的单元测验中,各种学习水平的项目比例己经由项目代表的教学目标确定,不需要另行设计,对总结性测验而言,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需要对测试目标进行抽样,这就需要考虑不同难度水平的项目比例问题了。由于总结性测验要求具备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鉴定并区别优劣的功能,因而在项目分配上,既要涉及一般水平的学习能力,还要有一定比例的、涉及较高学习水平的项目。
材料: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OH-=Al(OH)3 ↓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CaCO3 ↓ + 2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Cl + + H2O
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 2 + 3H2 ↑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 H2O(g) CO2(g) + H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 、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
A Al B P C Ar D K
11、①②③④ 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 ;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 ;③ ④ 相连时,③ 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 ④ ②① D ③ ① ②④
12. 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 ,NH4HCO3 ,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V4>V1 B. V3>V4>V2>V1
C.V3>V2>V1>V4 D.V2>V3>V1>V4
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气(标准状况)
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
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________;c为_______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_______,非直线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2种)
(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每空填一种)
(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时 ;
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
(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 ;
(5)从浓硫酸、浓、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9.(15分 )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
回答下列问题:
(1)起始滤液的pH_____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试剂I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的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并计算结果)
30.(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化合物A(C11H8O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B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是芳香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0%,氢的质量分数为4.4%,其余为氧,则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已知C的芳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无支链,且还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的官能团及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官能团,则该取代基上的官能团名称是
。另外两个取代基相同,分别位于该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则C的结构简式是 。
(4)A的结构简式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