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34:57
文档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题序号10授课时间第10周授课课时2授课班级1301-1303授课章节名称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七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认知:明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国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运用: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
推荐度:
导读课题序号10授课时间第10周授课课时2授课班级1301-1303授课章节名称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七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认知:明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国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运用: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

课题序号10授课时间第10周

授课课时2授课班级1301-1303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1、认知:明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

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国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运用: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政治现象,确立自己的政治方向。

教学重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讲授、交流讨论、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完成学习指导上的相关作业。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优越性?3、试述我国政党制度。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七课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从国名看我国政体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从党外人士座谈会看我国政党关系

2、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党领导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从我国民族自治区的设立谈起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四、基层民主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我们身边的基层群众自治

2、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提高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能力

理 论 课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 

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选举出代表,组成人代会,然后在人代会上代表们又去选出,然后由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

归纳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我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有这些代表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让他们代表人民去选举产生国家机构人员,组成各级来管理国家。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要对人民负责,也要爱难民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享有的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不可能天天开,各个代表开完会后要回家种田做工,只能留下一部分在机关,组成常务委员会,由常务委员会代表其余代表来监督和处理有关事务。 

3.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代表会负责,受人代会监督。

首脑、院长、检察长都由选举产生,不是任何的,他们要对人民负责,并受人民监督。

    4. 和地方机构各司其职,遵循在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比如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对外宣战,决定三峡工程建设等)、任免权(如任免命某人为)和监督权(监督工作,防止胡作非为)。

    地方人代会选举地方机构组成人员,同时也有监督地方的权力。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代会是我国一项政治优势。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它然后完善它。

我国人代会的优越性体现在:

     [1]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谁不代表人民,人民就不会选举他当代表,当了代表不代表人志,也要下台,你作为代表只有代表人民行事才能得到人民拥护。

    [2]有利于保证国家机构合理、高效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配合行使国家权力,不搞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人民的意志就是的意志。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行为往往得不到议会的配合,造成推诿扯皮,行政效率低下。

    [3]有利于保证和地方权力的统计。

国家大事由决定,地方大事由地方处理,这保证了的集中统一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中国有56个民族,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代表参与各级人代会,以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不搞大汉族主义。而且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本民族内部事务由本民族自治机关处理。

     二、政党制度

    (一)中国党的领导地位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多数是两党制或多党制,我们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党制,即中国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1.为什么中国党处于执政的领导地位呢?

    [1]一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担当领导重任,才能得到人民拥护。

    [2]二是中国的必然结果。

中国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理所当然应该由中国党来执政来领导中国的各项事业。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党员的领导?

    [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如果不坚持党的领导,那么中国就很难保证走社会主义道路了,像俄罗斯那样,党一旦倒台,国家的颜色就变了,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烈士的鲜血就白流了,烈士的理想就破灭了。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没有党的领导,中国肯定会出现混乱,国家有可能陷入,社会会动荡不堪。苏联解体是最好的证明,苏联一国变成了十几个国家,解体后想到战争不断,经济衰退。

在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否则就会一团糟。在中国除了党有执政经验和能力,能代表人志,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外,没有其它政党能够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党有极大的号召力,又能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制定的符合国情,能代表,人民愿意跟党走,因此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国家。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应对当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问题和矛盾多如牛毛,解决的难度非常大,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战胜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除了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二)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中,中国党处于领导地位,其他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是党的友党。

中国有民主党派:民革(中国委员会)、民盟(中国民主同盟)、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农工党(中国农工民主党)、致公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中国九三学社)、(民主自治同盟)

    2.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

    [1]中国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民主党派也要接受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有哪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提出来的立国之本,以保证中国的制度和颜色以及党的执政为宗旨。

    [2]党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这是民主学派与党的合作基本方针。

    [3]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根本大准则是遵守和法律。

大家都要遵守,任何政治组织都只能在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4]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场所和舞台。每年开一次全体政协委员会议,政协委员可以提议案,主要是围绕如何把国家管理好,发展好而进行。

三、民族区域自治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有五大自治区,、、内蒙古、广西、宁夏都是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 

就是说本民族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等事务,由他们自己治理,其地方行政长官必须是本民族的人,如的是藏族,广西的是壮族,宁夏的必须是回族,的是维吾尔族,内蒙古的是蒙古族。

我国不但有自治区区,还有自治县,自治乡,凡是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地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目的在于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让他们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当然前提是在党的领导之下,不可能不要党的领导,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二)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体现在: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后,由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本民族内部事务,他们的利益能够得到保证和维护,就不会有更多的欲望,比如“”等。再说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

    [2]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而且是自己的人来办,自己当家作主,其自身权利得到了很好的实现,这是时候完全没有过的事情,是非常优越的一项制度。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以后,不存在大汉族主义,而且又处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这何乐而不为呢?社会也就和谐了。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各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各自把自身事务自身发展问题解决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然就有希望。现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很快,势头很好,特别是通过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像、这样的在历史上非常落后的地区,如今发展水平超过内地的贵州甘肃等省,大有希望。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内容

我国实行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村主任。居委会成员也是通过选举产生居委会主任。全国有几百个这样的基层自治组织,每隔三年选举一次。基层自治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基层自治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还存在着不健全不合理的地方,群众对有些基层干部胡作非为敢怒不敢言,缺乏制约机制,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1]一是群众的要求和期待。

其实这体现了群众进一步政治参与的要求,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2]增强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只有完善好了基层自治制度,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参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落实他们享有的民主权利。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民主不是选举那几天的事,而应该是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地区方面,人民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应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不是选举完了,民主权利就算完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是口号,是真实的民主权利,可以不受时间的。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村民随时可以参与村务管理,发现问题随时可以反映。

    [4]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发展途径。

    基层自治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探索,今年我国将直接选举乡长、镇长、和国家,通过基层自治实践,积累经验以后,我们可以在更多规模和层次上实行广泛民主,只是现阶段还不具备条件。

    [5]提高了群众的民主素质。

    民主素质是一具好东西,但需要培养。通过基层自治组织培养,通过村民自我管理、监督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公识和民主素质。

    课   后   小   结 

    作 业布 置 1,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优越性?3,试述我国政党制度。

文档

第7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题序号10授课时间第10周授课课时2授课班级1301-1303授课章节名称第三单元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七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认知:明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树立为国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运用:观察分析社会以及国内外常见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