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青海旅游景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休闲消费日益增长。旅游,成为假期人们的首选。因而全国各地也出现了许多旅游景点。人文景点、自然景点比比皆是。甚至有些省会都是以闻名中外的景点而为世人所熟悉。
那么,旅游景点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旅游景点可分为人文景点和自然景点。
人文景点,顾名思义就是指具有历史事件的某个地区的遗迹。如说北京故宫,它是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的建筑庞大宏伟,无与伦比,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人文景点。
北京故宫
再者,就是自然景点也是人们追捧的休假方式。自然景点就是大自然本身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景点。就像青海湟源油菜花风景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游客最追捧的自然旅游景点之一。
青海湟源油菜花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因此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自然风景。近几年青海逐渐走向世界,接受了世界的考验,得到了世界的肯定。青海,如今已成为让世人追捧的省市。
青海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因此,各民族的民族风俗和文化也成为青海的一个亮点。而青海一些美丽神秘的地方也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
说到青海旅游景点,许多人自然会想到青海湖和塔尔寺。其实不然,青海的美丽风景不仅仅只是这两个举世闻名的景点,其实还有很多景点是其他省份所不可比拟的,青海所具有的独特地形赋予了青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秘景点。
除了仙界般的青海湖以及神秘的塔尔寺外,青海还有许多让游客为之惊叹的旅游景点,譬如:孟达天池、金银滩草原、可可西里、夏琼寺、长江源、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东关清真大寺、祁连山、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处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
青海的人文景点以宗教信仰为亮点,许多虔诚的信徒不远千里来祈福膜拜。譬如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塔尔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届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四季不管冬夏,塔尔寺迎接着一个一个虔诚的信徒以及前来观光的游客。塔尔寺中的酥油花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每年盛夏的夜晚,塔尔寺都会举行酥油花灯观赏会。那个时候的塔尔寺更是人山人海,而僧人们手下的酥油花在月的映衬下散发着柔和的光线,就如佛听到了我们的心声一般透着一股令人肃然的佛光。
青海人文景点除了有几百年历史的塔尔寺外,也有近代史上的人文景点——原子城。
原子城,即青海省海晏县西海镇,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60年代,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在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作出了撤消基地的决定。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青海省将这里命名为西海镇,并确定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
塔尔寺 “原子城”——西海镇
除了经历了岁月、见证了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人文景点外,青海更多的,是让世人为之惊叹的自然景点。青海所具有的自然景点是独特而充满魅力的。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是众所周知的著名自然旅游景点。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即北山林场,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区内古木参天,山花烂漫,峡高谷深,危崖壁立,有十八盘、黄垭豁、湖勒天池、老虎口、妖魔洞众多奇景。森林公园境内群峰巍峨,山清水秀,高原特色突出,是旅游避暑、疗养度假、科普考察的胜地,是首批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青海省唯一的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公园。
自然景点可可西里——想必每个中国人都会铭记的地方。它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恶劣,人类无法长期居住,被誉为“生命的禁区”。然而正因为如此,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曾经,可可西里中那些矫健的身影在慢慢消失,但是如今,经过国家的奋力保护,当我们踏上藏羚羊的故乡时,我们会看到可爱的藏羚羊在自己的家乡没有顾虑的奔跑着张望着……这里有着关于藏羚羊的美丽传说,这里有着最美丽的身影,这里有着最美丽的精神……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 藏羚羊的故乡——可可西里
由此可见,青海省的旅游的旅游资源是非常可观的并且青海省的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青海旅游业在、省的高度器重和大力支撑下,各级旅游部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会,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开展情势多样的宣传运动,全方位、多情势宣传青海,如推出系列特点旅游新项目和旅游专线,开展节假日旅游运动,同时不断进步旅游综合质量,使青海省的旅游事业浮现较快发展的势头。2002年,青海省旅游业招待的人数和旅游创汇收入均创历史最好程度,使其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浮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长。2002年,青海省共招待海内外游客422.35万人次,创汇990万美元,旅游收入达15亿元国民币,同比增长13.2%。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浮现。2002年轻海旅游业为社会供给直接就业岗位5000余个。目前,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1.9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近7万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干产业和处所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剂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长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入。
4.旅游业引入市场机制,全力推动投资结构调剂,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全省101家旅行社中,52%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39家星级宾馆中股份制和民营企业占了38%。
(二)青海省旅游业存在的重要问题。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虽然浮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同国内发达省市相比,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旅游指标在国内仍处在落后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青海旅游业观念迂腐的原因在于,青海的经济发展落后,国有经济改革过程广泛慢于东部其他省份,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程度,很多人仍然抱着“靠国家吃饭”的老观念、老思想。要实现青海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定请求观念和思想的大,抛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单薄。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还来自于其可进入性。进入青海省的直达客运列车太少,京广南线、宝成线、兰新西线等线路目前尚无列车开通。一到客运高峰,客票就十分紧张,许多西行的旅客因换车麻烦,只好放弃到青海游玩的意愿。省内的旅游专线和民航也存在着通达区不多、线路少服务设施迂腐和老化等问题。
3.旅游相干产品结构过于简略。青海省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点,具有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青海有青海湖、日月山、鸟岛、塔尔寺等著名的旅游景区,但青海省对旅游相干产品开发利用非常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旅游业已形成了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产品和特种旅游产品并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结构,而青海旅游的产品仍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
综上所述,青海省旅游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克服上述3个重要问题,克服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防止在发展方案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及作用的过高预期,避免因为盲目地“上项目”、“辅摊子”而造成的资源糟蹋,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对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在青海省的重要地位,克服障碍因素,积极增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正断定位青海省旅游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
“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的完整表述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以为导向,全面发动社会力量,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加快旅游发展的速度,使旅游业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主导并非不要市场机制的调剂,而是以市场为主体,联合领导,增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归根结底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达到经济效率的进步。
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如何有效施展出来呢?从旅游业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来看,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应体现在、资金和立法等多个方面:
1.制定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稳固发展的法律、法规。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者,而且应当是旅游业的管理者。青海省应当更加器重对当地旅游相干法律、法规的制定。
2.根据本省旅游业发展打算,为增长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创造条件,加强资金导向。在青海省,资金缺乏成为了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旅游业所需资金,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经验,征收必定的旅游税费,如在饭店、宾馆按房费断定必定比例,或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必经之地按票价的必定比例或固定数额征收。除征收旅游税收以外,还应当为旅游业供给更多融资机会,如增发旅游企业债券,增长旅游企业上市公司;通过制定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大力吸引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对旅游业的投入。
3.应当在大型旅游运动的宣传中施展作用。青海省现在每年都举办一次“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王洛宾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的节庆运动,吸引大批的游客来观光游览,以此增进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大型运动能形成总体形象。
总之,只要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保持在遵守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施展的作用,必将迎来本省旅游业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