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基础服务督导部、分公司选取实操题目时,建议选择1道单人操作题目和1道小组(3人一组)操作题目,既考察个人操作技能,又考察小组协同配合。
第一部分 单人操作题目(占比50%)
一、16mm2BV铜芯导线手工连接
1)先将剥去绝缘层的芯线头散开并拉直,再把靠近绝缘层1/3线段的芯线绞紧,然后把余下的2/3芯线头按图示分散成伞 ,并将每根芯线拉直。
2)把两伞骨状线端隔根对叉,必须相对插到底。
3)捏平叉入后的两侧所有芯线,并应理直每股芯线和使每股芯线的间隔均匀;同时用钢丝钳钳紧叉口处消除空隙。
4)先在一端把邻近两股芯线在距叉口中线约2根单股芯线直径宽度处折起,并形成90°
5)接着把这两股芯线按顺时针方向紧缠2圈后,再折回90°并平卧在折起前的轴线位置上。
6)接着把处于紧挨平卧前邻近的2根芯线折成90°,并按步骤⑤方法加工。
7)把余下的3根芯线按步骤⑤方法缠绕至第2圈时,把前4根芯线在根部分别切断,并钳平;接着把3根芯线缠足3圈,然后剪去余端,钳平切口不留毛刺。
| 16mm2BV铝芯导线手工连接操作评分标准 | |||||
| 考试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到后,所有选手停止操作。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操作要求 | 满分 | 评分细则 | 得分 |
| 1 | 工具 运用 | 1、正确且熟练运用电工工具 | 10 | ||
| 2、铝线剥线光滑无断裂破损 | 10 | ||||
| 2 | 导线 连接 | 1)先将剥去绝缘层的芯线头散开并拉直,再把靠近绝缘层1/3线段的芯线绞紧, | 4 | ||
| 然后把余下的2/3芯线头按图示分散成伞 ,并将每根芯线拉直。 | 4 | ||||
| 2)把两伞骨状线端隔根对叉,必须相对插到底。 | 6 | ||||
| 3)捏平叉入后的两侧所有芯线,并应理直每股芯线和使每股芯线的间隔均匀; | 4 | ||||
| 同时用钢丝钳钳紧叉口处消除空隙。 | 3 | ||||
| 4)先在一端把邻近两股芯线在距叉口中线约2根单股芯线直径宽度处折起,并形成90°。 | 7 | ||||
| 5)接着把这两股芯线按顺时针方向紧缠2圈后,再折回90°并平卧在折起前的轴线位置上。 | 7 | ||||
| 6)接着把处于紧挨平卧前邻近的2根芯线折成90°,并按步骤⑤方法加工。 | 7 | ||||
| 7)把余下的3根芯线按步骤⑤方法缠绕至第2圈时,把前4根芯线在根部分别切断,并钳平; | 5 | ||||
| 接着把3根芯线缠足3圈,然后剪去余端,钳平切口不留毛刺 | 3 | ||||
| 8)连接紧密整齐、美观。 | 10 | ||||
| 3 | 综合考评 | 工具以及操作安全并规范 | 20 | ||
| 最终得分 | |||||
| 序号 | 原因分析 | 排除方法 |
| 1 | 主回路或控制回路无电或电路不通 | 检查断路器、接触器及其线路,排除故障 |
| 2 | 辅助触点接触不良 | 修整或更换辅助触头 |
| 3 | 电源电压过低 | 调高电源电压 |
| 4 | 热过载继电器接触不良 | 检查热过载继电器动力回路接触情况,查找二次回路控制触点 |
| 排污泵启动故障排除评分标准 | |||||
| 考试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到后,所有选手停止操作。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质量要求 | 满分 | 评分细则 | 得分 |
| 1 | 检测仪表运用 | 1)工具准备齐全,使用熟练。 | 5 | ||
| 2)电压表、电流表识别正确。 | 5 | ||||
| 3)万用表、验电表等使用正确。 | 10 | ||||
| 2 | 故障排除 | 1)检查设备电源情况,电压是否正常。 | 10 | 试运行一次不成功扣15分,二次不成功扣15分,三次不成功全部扣完 | |
| 2)检查设备主回路及控制回路是否正常。 | 20 | ||||
| 3)检查交流接触器是否故障、触点是否正常。 | 15 | ||||
| 4)检查热过载继电器是否正常。 | 15 | ||||
| 3 | 安全文明生产 | 工具以及操作安全并规范 | 20 | 操作不规范、不安全扣5-20分 | |
| 最终 得分 | |||||
1、检查工作电机、开关柜和水泵螺母螺栓有无松动,松动予以紧固。
2、检查电机和水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如不平衡,查明原因,恢复正常才能启动运行。
3、发现配电柜电源有欠压、缺相、过热保护等。检查维修正常后方可运行。
4、转联轴器,确定转动灵活无异物卡住。可以启动。
5、观察给水阀门是否在关闭位置(关闭位置启动泵)
6、水泵启动后应:听声音是否正常,检查电机和水三相电流是否平衡,如不平衡,查明原因,恢复正常才能启动运行。
7、送水时应打开阀门1/5左右直至管道没有进水声音后才全部打开阀门。
8停水时应先关闭总阀门再停水泵。
| 二次加压水泵停/送水流程评分标准 | |||||
| 考试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到后,所有选手停止操作。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质量要求 | 满分 | 评分细则 | 得分 |
| 1 | 检测仪表 阀门位置 检查 | 1、检查电源柜、控制柜电压和电流是否正常,检查进水管压力表是否有正常。 | 10 | 少检查一个仪表,扣3分 | |
| 2、检查出水阀门是否在关闭位置(关闭位置启动泵) | 10 | 未检查检查阀门位或未发现位置错误,直接扣10分 | |||
| 2 | 二次 加压 水泵 停/送 水流程 | 1)检查工作电机、开关柜和水泵螺母螺栓有无松动,松动予以紧固。 | 5 | 1、启泵步骤错误扣10分/次。 2、停泵操作错误扣10分。 | |
| 2)检查电源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如不平衡,查明原因,恢复正常才能启动运行。 | 8 | ||||
| 3)发现配电柜电源有欠压、缺相、过热保护等。检查维修正常后方可运行。 | 5 | ||||
| 4)联轴器盘车,确定转动灵活无异物卡住。可以启动。 | 5 | ||||
| 5)观察进水管压力表是否有正常,出水阀门是否在关闭位置(关闭位置启动泵) | 5 | ||||
| 6)水泵启动后应:听声音是否正常,检查三相电流是否平衡,如不平衡,查明原因,恢复正常才能启动运行。 | 10 | ||||
| 7)送水时应打开阀门1/5左右直至管道没有进水声音后才全部打开阀门。 | 12 | ||||
| 8)停水时应先关闭总阀门再停水泵。 | 10 | ||||
| 3 | 综合考评 | 工具以及操作安全、规范 | 20 | 操作不规范、不安全扣5-20分 | |
| 最终 得分 | |||||
四、消防电系统联动测试。
1、检查报警主机运行情况,检查现场风机控制柜状态。
2、具备测试条件,安排人员到现场(监控室1人负责操作,消防卷帘旁边安排人员防止人员和车辆在测试时通过,现场操作人员1名)。
3、现场人员到位后,通知监控室人员,主机调至自动状态,并按下手报按钮。
4、观察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卷帘下降至地面,作为疏散通道的卷帘降至距离地面1.5米处,停顿30秒后降至地面,声光报警器启动,广播启动,消防风机启动,非消防电源切断)。
5、记录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判断联动是否正常。
6、现场手报按钮进行复位,通知监控室进行主机复位,并调至手动运行状态。
7、现场进行卷帘复位、强切复位。
| 消防电系统联动测试实操评分标准 | |||||
| 考试时间为20分钟,时间到后,所有选手停止操作。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操作要求 | 满分 | 评分细则 | 得分 |
| 1 | 设备检查 | 报警主机未检查扣3分, | 6 | ||
| 风机控制柜未检查扣2分 | 4 | ||||
| 2 | 人员安排 | 未合理安排人员扣3分(监控室1人,现场操作1人,各卷帘旁1人) | 6 | ||
| 报警主机不具备测试条件安排人员扣2分 | 4 | ||||
| 3 | 联动测试准备工作 | 人员到位后未互相报道的扣2分 | 4 | ||
| 报警主机不能熟练调至自动状态扣3分 | 6 | ||||
| 4 | 查看联动设备工作状态 | 风机联动合格 | 6 | ||
| 卷帘联动合格 | 6 | ||||
| 声光联动合格 | 6 | ||||
| 广播联动合格 | 6 | ||||
| 强切联动合格 | 6 | ||||
| 5 | 记录并简单分析设备部参与联动原因 | 消防卷帘 | 4 | ||
| 消防风机 | 4 | ||||
| 消防广播 | 4 | ||||
| 声光 | 4 | ||||
| 强切 | 4 | ||||
| 6 | 复位处理 | 手报按钮复位不规范扣1分 | 2 | ||
| 报警主机复位不熟练扣1分 | 2 | ||||
| 报警主机调至自动状态不熟练扣3分 | 6 | ||||
| 卷帘复位不熟练扣3分 | 6 | ||||
| 强切复位不熟练扣2分 | 4 | ||||
| 得分 |
1、安排人员(监控室1人、消防泵房1人、现场操作人员1人)。
2、查看喷淋泵情况(主要检查管网压力)及管网阀门工作状态(泵房喷淋管网阀门是否有关闭状态,通过报警主机查看是否有信号蝶阀处于关闭状态)
3、现场检查后通知监控室人员,主机调至自动运行状态。
4、现场操作人员打开末端放水装置。
5、记录联动情况(末端放水装置打开后,水流指示器会向报警主机进行信号反馈,泵房人员观察湿式报警阀上下压降情况,30秒内水力警铃发出声响压力开关动作,喷淋泵启动)
6、喷淋泵启动后,泵房人员通知现场操作人员关闭末端试水装置,并通知监控室人员关闭喷淋泵。
7、喷淋泵停止运行后,报警主机调至手动状态。
| 喷淋联动启泵测试实操评分标准 | |||||
| 考试时间为20分钟,时间到后,所有选手停止操作。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操作要求 | 满分 | 评分细则 | 得分 |
| 1 | 人员安排 | 合理分配人员3分(监控室1人、现场操作1人、消防泵房1人), | 6 | ||
| 未简单沟通测试步骤扣2分 | 2 | ||||
| 2 | 查看设备 工作状况 | 泵房消防阀门未检查扣5分 | 10 | ||
| 未检查喷淋管网压力扣3分 | 6 | ||||
| 未在报警主机上确认信号蝶阀工作状态扣2分 | 4 | ||||
| 3 | 熟练操作 报警主机 | 人员到位后未互相报道的扣2分 | 4 | ||
| 报警主机不能熟练调至自动状态扣3分 | 6 | ||||
| 4 | 熟练操作末端试水装置 | 未进行阀门及压力表检查扣2分 | 4 | ||
| 不能熟练操作末端试水装置扣3分 | 6 | ||||
| 5 | 记录联动情况 | 水流指示器反馈 | 6 | ||
| 湿式报警阀压差情况 | 6 | ||||
| 水力警铃动作时间 | 6 | ||||
| 压力开关动作时间 | 6 | ||||
| 喷淋泵启动情况 | 6 | ||||
| 6 | 复位处理 | 未能熟练关闭末端试水装置2分 | 4 | ||
| 未能熟练关闭喷淋泵扣3分 | 6 | ||||
| 未能熟练操作报警主机至手动状态扣3分 | 6 | ||||
| 未能熟练进行主机复位扣2分 | 4 | ||||
| 得分 | |||||
1、被困人员按动了轿厢内的报警铃,告知被困在电梯里了,请求救援。
2、控值班人员接到报警,马上按程序对轿厢内的被困人员进行安抚,并询问了被困人员基本情况,身体状况等,“请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我们马上派人 您解救出来,请耐心等待”。同时拿起旁边的电话通知相关人员有乘客被困,请求救援。
3、接到电梯困人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
4、把电梯主电源断开,防止电梯意外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照明。
5、确定电梯轿厢位置,了解被困人员情况,对乘客进行问候和安抚,通知被困人员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6、当电梯停在距某平层位置不超过±60㎝范围时,维修人员可以在该平层的厅门外使用专用的厅门机械钥匙打开厅门,并用手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安全撤离轿厢。
7、当电梯未停在上述位置时,则必须用机械方法移动轿厢后救人。步骤如下:轿门应保持关闭,如轿门已被拉开,则要求乘客把轿门手动关上。利用电梯内对讲电话,通知乘客轿厢将会移动,要求乘客静待轿厢内,不要乱动。在曳引电动机轴尾装上盘车装置。盘车时应由2人配合完成,两人把持盘车装置,防止电梯在机械松抱闸时意外或过快移动,然后另一人采用机械方法一松一紧抱闸,当抱闸松开时,另外两人用力绞动盘平装置,使轿厢向正确的方向移动。按正确方向使轿厢断续地缓慢移动到平层±15Cm位置上。使抱闸恢复正常,然后在厅门对应轿门外机械打开轿厢,并协助乘客撤出轿厢。不许采用电梯溜车的方式移动轿厢。
8、当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操作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救援并及时通知该电梯维保方作出处理。
9、现场检查清理及过程记录,让电梯维保人员检查故障原因,事后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
| 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实操评分标准 | |||||
| 考试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到后,所有选手停止操作。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操作要求 | 满分 | 评分细则 | 得分 |
| 1 | 工具 运用 | 1、正确且熟练运用救援工具 | 10 | ||
| 2、熟练掌握应急救援流程 | 10 | ||||
| 2 | 赶赴现场 | 10分钟内到达现场得分,超时不得分 | 10 | ||
| 3 | 电梯电源 | 断开电梯主电源得分,其他不得分 | 10 | ||
| 轿厢照明正常得分,其他不得分 | 5 | ||||
| 4 | 落实被困情况 | 对乘客进行安抚 | 7 | ||
| 查看、确定电梯轿厢位置 | 8 | ||||
| 5 | 电梯困在平层位置±60cm时 | 厅门外直接使用专用的厅门机械钥匙打开厅门得分 | 10 | ||
| 协助乘客安全撤离轿厢。 | 5 | ||||
| 6 | 电梯困在平层位置≥±60cm时,盘车救援 | 利用电梯内对讲电话,通知乘客轿厢将会移动,要求乘客静待轿厢内,不要乱动 | 5 | ||
| 轿门应保持关闭,如轿门已被拉开,则沟通乘客把轿门手动关上 | 5 | ||||
| 盘车时2人配合完成 | 5 | ||||
| 盘车移动轿厢方法正确(非电梯溜车) | 5 | ||||
| 轿厢移动方向正确。 | 5 | ||||
| 盘车安全防护人员操作正确 | 5 | ||||
| 轿厢移动是否在平层±15Cm位40置上。 | 5 | ||||
| 抱闸恢复正常,然后在厅门对应轿门外机械打开轿厢,并协助乘客撤出轿厢。 | 5 | ||||
| 7 | 移动轿厢发现异常情况时 | 及时停止救援 | 5 | ||
| 及时通知该电梯维修保养承包商处理。 | 5 | ||||
| 8 | 过程记录 | 清理及过程记录 | 3 | ||
| 检查故障原因 | 4 | ||||
| 书面形式及时报告。 | 4 | ||||
| 最终得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