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前英语课外阅读作业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教师应设计任务型英语课外作业,并结合设计实例介绍了任务型课外阅读作业的特点和类型。
[关键词] 任务型 课外阅读作业 设计
一、引言
高中英语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对我们外语教师在课外阅读作业的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作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应试型短篇训练。所选的文章篇幅通常不长,题材比较广泛,检查学生理解情况的方法也比较简单——有相应的读后选择或判断题目。表面看去这种方法似乎可以让学生在标准测验中获得高分,使大多数学生学会了阅读。然而,学生在这种阅读训练中被动接受阅读,单一阅读理解题目的设定使阅读时候的关注点是答题能力而不是阅读能力,阅读的材料和过程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很多学生厌倦了那些老套的段落和限定字数的文章,他们常常看懂了文章却答错题目,或猜对题目却对文章真正的含义无法理解。可见,这样的训练并不能起到长期培养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另一种常见的作业是扩展型阅读。有不少老师已经意识到课后阅读的重要性,对学生提出了课后广泛阅读的要求,有的还指定了一部比较经典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可能像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一样,列出题目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有耐心的同学把每页不认识的单词都查了字典,似乎读完了整本书,但实际上主要内容却不能准确把握。这样的作业一旦布置,通常都是虎头蛇尾,结果不了了之。对学生来说,不但不能真正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还增加了负担。
从课外阅读作业的现状看来,目前的作业模式不能适应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需要。以教师为主导的阅读作业,学生被动练习的结果令师生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打破常规,设计任务型的课外阅读作业,使课堂阅读教学得到深化和补充,并为学生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倡导学生主体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强调让学生在参与中启动思维机制,那么我们才能“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任务型课外阅读作业的特点
所谓任务型的课外阅读作业,就是以具体阅读任务为课外作业的焦点,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巩固、运用阅读技能及语言知识的过程,并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阅读的成果。“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或“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应是任务型课外阅读作业的中心。因此,任务型课外阅读作业应具备以下特点:
1.任务型英语课外阅读作业应具有真实性、生活性和趣味性。阅读的材料和设计的任务应从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任务的内容和方式应尽可能真实。
2.任务型英语课外阅读作业应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不同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的差异,既要避免“吃不了”,也要小心“吃不饱”。
3.任务型英语课外阅读作业应体现学生主体性。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时,应是任务的主导者、控制者。通过任务活动,可促进学生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力、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4.任务型英语课外阅读作业的评价标准应具有鼓励性。对不同程度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适当、中肯的评价,使其产生成就感。
5.任务型英语课外阅读作业应具有计划性。教师应该针对本班学生的英语阅读实际水平,制定有班级特色又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长远作业计划和短期作业计划。正因为计划的存在,学生完成比较长期的复杂的阅读任务才有了可能性。
三、任务型阅读课外作业的设计尝试
(一) 课堂延伸型阅读作业
此类阅读作业通常是课文阅读或整个单元话题的导入或延伸。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可获取大量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既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开始的背景阅读,也可以作为某个话题结束后的补充阅读。
笔者曾多次尝试在每学期即将结束之时,浏览一下下个学期所有课文所涉及的话题,在布置假期作业时,给学生们加上一项特殊作业——制作一本背景资料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第二册(下)所规定的二十篇课文为例,其中涉及的话题包括考古、发明创造、美国南部地理历史知识、旅游胜地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残疾人生活等话题。我要求学生根据清单搜集资料,搜寻的资料中以英文材料为主。为完成这项作业,学生可以利用当地的书店、图书馆、网络甚至是字典、课本等信息来源,其中有很多的内容也涉及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寻找资料的过程和筛选中,他们必然经历了一个大量阅读的过程。在资料整理成集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有的同学把自己在旅游中拍下的照片也加入进去,制作出不少精美的资料集。
(二) 能力培养型阅读作业
除了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阅读任务活动,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的特点,布置一些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能培养阅读能力的任务。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节较复杂的故事作为课后阅读目标,通过对文章进行裁减,来设计相关任务。如对原作的续写、改写等。这些任务的设置为阅读者提供了选择权和想象的空间,学生会发现故事的发展方向由他们自己把握,并且有足够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教师还可以要求他们把选择或创作的段落在小组内交流,把它设计成连环画或短剧表演出来。这时,阅读活动又成为其他活动的一个引子。
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任务的完成以阅读的完成为条件,阅读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已经读懂的部分运用联想加以发挥,对于那些有阅读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培养他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合理的阅读计划,既可以帮助学生坚持完整读完篇幅长的作品,也方便教师设计任务。
(三)兴趣培养型作业
作为英语教师,平时应有意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真实的广告(advertisement)、菜单(menu)、时刻表(schedule)等东西,因为这些都是拿来进行课后阅读任务设计的好材料。如果学生对连日来的长篇阅读已经疲惫不堪的话,不如给他们换换口味:来些短小精悍又实用的广告或菜单,加上妙趣横生的小活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必定会被调动起来。在一次课后阅读作业设计中,笔者搜集了各式英语广告和宣传单,并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了必要的挑选和调整,然后把所有的广告贴在墙上。学生的任务是用老师所发的“200游戏美元”,在众多广告中寻找自己达成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并根据需要作出选择和判断来完成任务。在任务的最后,所有学生评选出最精明的顾客,并给予奖励。
除了广告购物可采用这种方式,看电影、乘车旅行等也可设计成类似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真实感很强。它在对学生提出有效阅读要求的同时,对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挑战。与以前类似的短篇训练相比,它的阅读量、信息量更大,文化和生活气息更浓,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回答题目的机械思考中,而是围在广告墙面前讨论,研究最好的解决方案。不同完成任务的方案,对不同水平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注意:广告单不可印发成讲义人手一份,那样只会在学生开始阅读前就吓坏他们。学生对于不能拿走看的东西更感兴趣,而且,聚集在一起的阅读便于他们交流讨论;对于阅读有困难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大帮助。
四、结语
把英语课外阅读作业设计成任务型的尝试,可变机械单一的阅读训练为随机灵活多样的任务解决;变阅读能力的机械强化为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变个体操练为交流合作;变应付而不得不为之的苦涩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变枯燥空洞的作业为实用有趣的生活实践。这样的阅读作业不仅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保持阅读的积极性,以及运用语言做事的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