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精练】
1.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于2016年9月1日投入使用。该套教材注重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材料提到的这些文化( )
①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影响当今社会发展 ②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于现实
③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应顺应社会变迁以促进人与社会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2.2016年8月17-18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加沙地带举办巴勒斯坦传统文化民俗展,吸引不少当地青少年参加活动,为他们创造了难得的欢愉时光。此次展出的文化( )
①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②丰富了当地青少年的精神生活
③是由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创造的 ④说明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本次展出的是巴勒斯坦的传统民俗文化,属于传统习俗的范畴。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①符合题意。此次民俗展为当地青少年创造了难得的欢愉时光,由此可知②符合题意。巴勒斯坦传统文化是由巴勒斯坦人民共同创造的,排除③。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观点错误。
【考点】传统习俗
3.在古代,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俗称开笔礼。开笔礼又称“破蒙”,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从传统文化的形式看,开笔礼属于( )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答案】A
【解析】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世代相传的风尚、理解和习惯。由此可知,开笔礼应属于传统习俗,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考点】传统习俗的内涵
4.中国传统建筑是一幅“画”,以围墙作画框,主要的欣赏对象则是围墙内的空间。欣赏方式不是静态的“可望”,而是在动态的“可游”画面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体味各种“画”的神韵。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 )
①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 ②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③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具有丰富的艺术装饰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考点】传统建筑
5.2016年8月31日,河南省宣传部、教育厅、财政厅、文化厅在郑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秋季开学后将在该省试点“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筹备情况。这是因为中国戏曲文化是( )
A.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方妙药 B.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C.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 D.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解析】河南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反映了传统戏曲的重要性,D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AB观点错误。C是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解析,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与题意无关。
【考点】传统文化的作用
6.千年瑶寨,位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寨门海拔803米,宋代城墙占地面积11公顷,鼎盛时期有排瑶700多栋,1000多户,7000多人,被称誉为世界瑶族首领排。千年瑶寨( )
①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②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
③对研究瑶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传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答案】A
【考点】传统建筑;文化遗产
7.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狗肉节” ( )
①作为一种陋习应该被当今社会抛弃 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要辩证看待
③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是腐朽文化,应加以改造或剔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狗肉节”是民族传统节日,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对于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我们应辩证地看待,②符合题意,排除①。传统节日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③符合题意。由材料信息可知,“狗肉节”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属于落后文化而不是腐朽文化,排除④。
【考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8.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
④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为传统文化提供正确指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①符合题意。乡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均没有体现,与题意无关。
【考点】传统文化的作用;精神产品与物质载体的关系
9.古典诗词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信息时代非但不过时,反而成了一种新兴的时尚。在各大网站中,都可以看到古典诗词日益融入日常生活,成为重要的时尚元素之一。以下对于古典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典诗词辉煌灿烂,不存在不合时代发展的封建遗存
②古典诗词内涵丰富,是先贤留给我们的丰富精神财富
③古典诗词魅力不减,理应全面继承并使之能发扬光大
④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考点】传统文艺
10.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为三大传统佳节。然而,在西方 “愚人节”“圣诞节”等传统节日的侵蚀渗透下,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
作为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有什么共同特性?对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应该一概保留,还是全部抛弃?
【答案】(1)①这些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传统习俗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习俗也会起阻碍社会前进,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①既不能一概保留,也不能全部抛弃。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②对于祖国的传统习俗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③对于西方传统习俗要充分吸收其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民族文化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