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我国的性健康教育渊源流长,但发展却十分曲折艰难。尽管性教育在民间从未间断过,但性学研究很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和发展。目前,我国未成年人性教育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相对滞后;学校性教育尚未普及;学校性教育缺乏专业人才和性教材;家庭性教育“空白”; 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不规范;半数中小学生不知道儿童性侵害。性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青少年因性无知、性心理异常、性道德错位等而犯罪。加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对策有:树立科学正确的性教育观念;充实和完善性教育的内容、加强性道德教育;加强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未成年人性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性教育模式;加强性教育的法制建设。
关键字:未成年人;性教育;策略
Discuss the Minors’Sexual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Abstraet: The origin of the Sexu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was very early, but the development is very difficult. Although the Sexual Education have never stopped in the folk, the research not to pay attention to and develop for a long time. At present, China's juvenile sex educ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still faces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Sex education in puberty children to school, parents is lag behind; School education has not yet universal; Sex education in schools lack of specialized personnel and materials; Family sex education is blank; the channel of acquiring sexual knowledge is not standard; Half the students did not know the child sexual abuse. The lack of sex education easily lead to juvenile delinquency due to ignorance, psychosexual disorder, sexual morality. There are some ideas to strengthen the adolescent sex education: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and correct education ideas; T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content of sex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To set up the education mode that the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interactiv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education.
Keywords:minors;sexual education; strategy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未成年人。如果对于他们的性教育方法不当或性知识不足甚至缺失,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陷入犯罪的深渊。我国当前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现状如何?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性教育?如何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效的恰当的性教育?未成年人性教育从何时教?未成年人性教育教什么?未成年人性教育谁来教?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个话题。
一、未成年人的性教育的概念
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未成年人性教育是我国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性教育主要指学校性教育,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关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法制以及维护性健康、预防性疾病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道德观念、性法制意识并最终获得性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广义的性教育在形式上包括家庭性教育、学校性教育与社会性教育,在内容上,还包括向受教育者传播关于性别意识、性别社会化与性别平等的知识,关于爱情、择偶、婚前准备与婚姻调适以及家庭生活等全面而系统的知识。它是自我力量、社会知识、个体和社会准则等与生理功能密切结合复杂的体系;是一种自然特性与社会属性相伴而生的现象。完整的性教育内容必须是一种建立在性知识基础上的性道德教育,而且性道德教育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对于未成年人,特别是年龄在 11 至 17 岁这一阶段,实施性教育是迫切的任务。
二、中国性教育的历史回顾
性教育作为性知识的传道解惑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西汉时期,有关性学著作就已在社会流传。自秦汉始至宋代,有关房中著作达30多部,390多卷。1973年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简中,就有五部房中专著,可以说这些专著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载的性学专著,这些书中详细介绍了性生理、性心理知识,尤其对性反应的描述是非常具体的,同时指导人们如何通过调解性事以养生,以及如何防止性功能障碍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的性生活是健康和正常的,当时毫不隐匿地研讨房室之事,实为中华文明之荣誉。然而,到了明代,禁欲主义和性神秘思潮崛起,到清代延续数百年,使“性禁锢”处于支配地位,尽管性教育在民间从未间断过,但性学研究很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和发展。
20世纪初叶,作为交流的、科学的性教育在中国社会初露端倪。1924年,中国性学先驱北京大学张竟生博士竭力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性教育问题关系于人生比什么科学与艺术更大”。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也是毫不留情,他强调必须破除神秘论和性罪恶感。他针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提出“要风华好,是在人性,普及教育,这是教育者所当之事”。 1963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提出:“要在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男孩子首次发生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知识教给他们。”1946年,我国著名学者潘光旦译著的蔼理士的《性心理学》出版,影响很大。1946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写成《生育制度》一书,指出人的两性行为对社会延续和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破坏社会结构的潜在力量。1988年8月24日,国家教委、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9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为在学校进行青春期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1992年9月8日,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共同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中,将青春期教育概括为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三个方面。他们为性教育摇旗呐喊,不仅给封建的旧中国以震撼,对今天的性教育依然功不可没。
三、中国未成年人性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的许多观念都处在很快的变化之中。其中,改变最多也最深刻的,就是未成年人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开放程度。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未成年人人群对性的认识,已经逐渐摆脱封闭、神秘的状态,逐渐发展得更加开放。而值得研究的是,性行为的似乎比性观念的变革还要加速。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教育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心理学界甚至一些民间团体和志愿者们都在关注未成年人性教育,一些地方出版了一些具有现代观念的教材、期刊和科普读物,把性教育搬进了中学课堂。尽管未成年人性教育对21世纪未成年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已逐步为人接受,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学校、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相对滞后
据有关研究表明,个体青春期的提前已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男女孩性成熟时间一般在12至13岁左右,女孩最早的月经初潮在9岁前后,男孩最早的遗精年龄在6岁左右。卫生保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小学五六年级,已有30%左右的男孩和女孩分别出现遗精、月经初潮等生理现象。进入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生理的变化会感到困惑、迷茫,迫切需要成人的指导,而与此同时,学校、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却相对滞后,由于缺乏适宜的性教育,儿童、青少年因性困惑、性无知导致的青春期焦虑症和性观念错位现象逐年上升。在被调查的1至2年级小学生中,有的孩子询问过父母“我从哪里来”,学生中能够正确回答为“妈妈生的”不到1/4,能够准确地用图画标记出身体隐私部位的不到1/3;3至4年级小学生中,约1/2不知道什么叫性侵犯,且女孩子不知道的比率高于男孩子;5至6年级学生中,约1/3的女孩来了月经,但还有1/4的女孩不知道会来月经,六成以上的男孩不知道会遗精,超过1/5的孩子对向老师和父母请教性问题感到羞耻,且对性感到神秘。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要到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的年龄段在13-14岁时,方才正式从课堂上接触到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并且,性健康教育从教材到授课方式都不完善、不系统,没有解决初中生的需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调查显示,21.3%的学校没有有关性教育教材,有也大多是“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或“生物”。
(二)学校性教育尚未普及
除了北京等大城市开始重视进行学校性教育,很多地方学校都还没有专门的性教育课程。
深圳市教育学科“十五”重点课题《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先后用两年多时间,以问卷方式就性教育问题对近3000名学生、700名家长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小学生基本上未开展性健康教育;65.5%的初中生与52.1%的高中生表示学校很少开展性教育;22%的初中生与42.5%的高中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学校的性教育。大部分学生对性教育现状不满意,认为“当前学校性教育太保守”。
(三)学校性教育缺乏专业人才和性教材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发出了专门面向中学生的性教育教材,而且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未成年人没有统一规范的性教育教材,未成年人性教育只能以生物课本、体育、 健康课本及政治课本充当教材,这些教材中有关性教育的内容往往浅尝辄止,并不能满足未成年人对性教育知识的需求。许多学校不重视性教育是因学校普遍缺乏性教育资源,尤其缺乏训练有素、知识面广和正确理解性伦理原则的专职教师。即使已有专职教师,他们对性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够,或自身接受的性科学教育不全面,缺乏积极、健康和泰然自若的性教育态度。因此,性教育师资队伍不健全、不稳定,成为学校开展正常性教育的“瓶颈”。我国现在能胜任性教育的教师较少,一般多由学校医务人员或生物课老师担当,其他老师根本不愿意涉足此领域。笔者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基本上还没有见到国内有相关的专职教师培训项目,全国很多学校因为教师不到位取消了生理卫生课教学,更不要说专门开设性教育课程了。
(四)家庭性教育“空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性教育方面也不例外。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不能主动向孩子谈及有关性知识,当孩子直接向父母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就更不知如何回答。常见的不正确的表达方式有:
1、以欺骗的方式回答孩子的提问
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时,经常对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上的产生疑问。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是山里拣来的;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你是从大海里捞出来的;也有的家长对孩子说:是爸爸把一粒种子种在妈妈的肚子里,你就在那里发芽了,长大之后从妈妈的肚子里取出来,等等。有些孩子信以为真,一直到了成熟年龄也不知人是如何孕育、诞生的。
2、回避孩子提出的问题
当孩子提出有关性的疑问或知识时,有些家长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例如,有些孩子在杂志或书中看到“避孕套”一词时,问到父母,“避孕套”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还有些孩子在电视节目或杂志上看到动物性交行为时,问到父母动物为什么会这样做?等等。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回答得支支唔唔,采取搪塞的态度;有的家长说,小孩子不要打听这些事情,长大了就知道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提问如临大敌,采取遮掩的态度,生怕孩子知道有关性的信息。其结果是愈怕孩子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就愈强,也就愈想知道。
3、对孩子采取训斥的态度
当孩子想了解性及有关性知识的时候,尤其是有了性的冲动时,有些家长认为是孩子要学坏了,是思想、意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于是对孩子采取训斥、甚至是打骂的态度,认为孩子谈性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于是,有些孩子对自己的生长、发育中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持一种自责、甚至是负罪感。例如,手淫是青春期常见的解决性冲动的方式,由于很多青少年不知道手淫产生的原因及对身体的影响,又羞于向父母请教,于是不能自拔又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这对青少年身心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五)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不规范
性教育的主渠道一般有3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作为,只能导致他们把教育机会拱手相让。
由于受传统观念禁锢,青少年对性知识的追求是胆怯而隐秘的,他们很难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系统、科学的性知识,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获取。
《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对近3000名学生、7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为通俗杂志、影视作品、网络、学校性教育课程、同学间交流以及其他非正规方式。
广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性知识最主要的来源是影视(包括VCD、黄碟),占学生获取性知识总量的74.5%,其次是电台、朋友交谈、学校教育、医生随诊教育,科学的性知识很难走进他们的视野。
长期的性禁忌导致性神秘、性愚昧,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多青少年的性知识 “来路不正”。上海市计生部门指出,从非正常渠道得来的有关性知识,许多都是错误的。
(六)半数中小学生不知道儿童性侵害
据《知心姐姐》杂志社发布的一项名为“关注中小学生性侵害”的网上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被访中小学生网友对儿童性侵害有误解。有三分之一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性侵害只会来源于异性”,有27%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只有女生才会遭受性侵害”,还有 26%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性侵害只会来自陌生人”。
综合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国外类似的定义,儿童性侵害大致可以这样描述:一切通过武力、欺骗、讨好、物质诱惑或其他方式,把儿童引向性接触、以求达到侵犯者满足的行为。另外,性侵害除了强奸这样严重的伤害之外,如果按照所谓的“性接触”分类,包含两类情况,一类是有身体接触的行为,比如触摸、抚弄儿童的隐私部位或让儿童触摸、抚弄他人的隐私部位;另一类是没有身体接触的行为,比如用猥亵的言语挑逗或取笑儿童等等。
调查中,中小学生获取这方面知识和办法的途径不容乐观。在被问及“是否有人告诉过你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办?”时,只有41%的被访中小学生网友表示“爸爸妈妈对我说过”,另有7%的被访中小学生表示“老师对我说过”。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这个调查结果实际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是观念问题,有些父母觉得把性侵害的一些事情告诉给孩子是残酷的,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慌;二是有些父母本身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系统教育,不知道怎么开口讲。他认为,预防性侵害教育要和中小学生的性教育结合起来,不能单一地讲性侵害教育。性侵害教育首先应该在家庭里开展,因为学校只能就一些共性的知识来讲,而每个孩子的发育、思想状况不一样;有些属于身体秘密的部位,只适合与亲近的人一对一的来讲,还有性别的问题等,父母和孩子谈起来会更方便。中小学生如果不清楚别人对自己做了什么就属于侵害了自己,不知道性侵害会来自熟人、同性,就会在遭受性侵害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
四、性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性犯罪增多
青少年性犯罪增多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目前针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已跟不上青少年性的早熟和社会的其它变化: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频繁接触来自各种媒体的性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性发育早熟,意识和性意识逐渐萌发但对性却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此时青少年必须接受良好的性教育以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性法制观念、培养高尚的性道德 情操以避免性犯罪的发生。但我国实际的情况却是尽管现代性科学包括性生理学和性心理学己有长足进步,但宗教、习俗与伦理的文化惯性依然使性于神秘之中。由于人们对于性教育的误解、漠视与回避,因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行之有效的性教育在教育中的缺失。尽管进入了21世纪,性教育也不能被大众普遍接受,从而导致我们的青少年缺乏科学、系统的性教育。性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发展极其不利。具体说来,性教育缺失对青少年性犯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教育的缺失增大了青少年因性无知而导致性犯罪的可能性
我国青少年的性成熟期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要提前1至2岁。一般说来,十三、四岁的少女和十五、六岁的少男,都相继进入了性生理成熟期。但他们的 性心理却十分幼稚,对性充满了好奇与冲动,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性教育,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非正式的途径来了解性知识,但通过这些途径了解到的性知识往往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有些甚至是极端错误的。这一切在事实上加大了青少年的性无知。黄色文化对性的夸张的、挑逗的、错误的传播方式使有些青少年本来就不强的自控能力更是不堪一击,在好奇心与性本能的驱使下进行了性犯罪。如某读工学校对有性罪错学生进行心态和动机分析,发现由于性无知和好奇心而导致性罪错的男生占31.7%,女生占16.9%。[1]
《法制在线》有一期节目是关于青少年性犯罪的,讲的是湖南益阳农村两个分别16岁和14岁的中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拦截了同村的两个分别13岁和11岁的小女孩,并将其带至荒地中强奸。那位13岁的小女孩的弟弟还在旁边看着姐姐被欺负,吓得一直大哭。小女孩直到天黑才牵着还在哭的弟弟回到家,却再也不愿开口说话了。在父母的再三询问下,小女孩才哭着讲出了那天的可怕遭遇。当那两位小男孩被人员问起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16岁的小男孩睁着大大的眼睛回答说:“觉得很好玩!”我想大家在看了这个案例之后,一定也和我一样有很深的感触吧?我们暂且不说我们的法律最后会怎样惩罚这两位还未成年的小男孩,但从他的那句回答,就足够我们心寒的了!没有成年人那么复杂的动机和欲望,他强奸一个13岁的小女孩仅仅因为“觉得很好玩” !我们不得不说他还很清澈纯洁,但因为缺少健康的性教育,出于对“性”的好奇,酿造成了这样的悲剧。[2]
(二)性教育缺失是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因性心理障碍而导致性犯罪的主要原因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指性心理与性行为严重偏离正常轨道,主要表现为 三种类型:其一是性身份障碍,如异装癖与易性癖;其二是性偏好障碍,如露阴癖与窥阴癖、性虐癖;其三是性指向障碍,如恋童癖、恋兽癖等。性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现代心理学、医学研究认为它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心理学因素如早期性心理发展受挫、社会文化因素如幼年时期不适当的性教育等因素有关。虽然具体到某一例青少年性心理障碍者,引发其性心理异常的因素可能十分复杂,究竟哪一种因素是主要因素必须具体分析,但可以肯定,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性心理障碍者而言,如果从小得到及时有效的性教育,他们就不会形成 异常的性心理。青少年因性心理障碍而导致的性罪错如“露阴”、“窥阴”行为以及性犯罪如强奸幼女、变态色情杀人等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
(三)性教育缺失是青少年因性道德观念错位、性法制意识淡漠而导致性犯罪的直接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性道德观念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法制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我国,由于有效性教育的缺失,有些青少年在这两个方面没有得到好的发展,以至他们的性道德观念非常错误,性法制意识极端淡漠。如有些青少年认为我国传统的社会性道德观念已经过时,应该彻底抛弃,同时大力鼓吹、“身体力行”西方所谓的“性”和“性自由”。有些男青少年甚至认为“玩的女人越多,本事就越大”、“女人喜欢被强暴”。有些女青少年为了金钱与享乐完全丧失了羞耻感。有了这些错误的性道德观念和极端淡漠的性法制意识,加上社会一些其它因素的影响(如黄色文化的刺激)青少年参与的嫖娼、卖淫、群奸群宿、 强奸等性犯罪案件的数量急剧上升,甚至强奸杀人、轮奸、性爱不成毁人颜面等恶性案件也屡屡发生。如2006年2月5日晚,宿州市某职业中学5名十六七岁的在校男生采用卑劣手段,将2名女同学麻醉后实施强奸、轮奸。[3]
五、实施积极可行的性教育策略
未成年人性教育是我国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未成 年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素质水平,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和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诫我们,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性犯罪必须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未成年人性犯罪的原因分析也证明,对未成年人进行科学的性教育已经是非常必要的。面对这个现状,我们该如何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性教育呢?
(一)树立科学正确的性教育观念
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认识性是必须掌握的知识,是对自己对别人负责任的表现,是今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学校应该对中学生开展科学的性教育,让他们从性困惑中解脱出来,不再以各种方式盲目地去寻求性知识, 让他们能够冷静地对待有关性的问题,这是学校进行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对已经进入青春期的未成年人,除了讲解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方面的知识外,必须 讲解避孕、性传播疾病的防治、防范性骚扰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掌握必要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
(二)充实和完善性教育的内容、 加强性道德教育
我们必须拓展课程的内容。使其从简单停留在表面的,不痛不痒的卫生常识发展到相对全面的,适应不同年龄段的性教育知识;在编排内容时,我们必须融入更多的人性关怀。从帮助学生,关心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对待这门课程。教育学生了解自我性保护和性法律的知识,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使中学生了解一些性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性病的症状。帮助学生,尤其是女生,了解在受到性骚扰时,在遇到无法避免或无法抗拒的事时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应当如何寻求帮助。
对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教育时,更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性心理教育、性道德的培养,确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彭晓辉教授曾经提出,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仅包括性知识教育,还包括性道德、性心理、性美学、性法律和性伦理等内容。当今社会的价值观越来越趋向于多元,人们对追求个性张扬越来越持宽容态度时,性道德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前,随着大众媒体性信息量的逐年增多,青少年性意识在增强,性观念更开放;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提前,而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相对滞后;由于受一些黄色网站、书刊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处在性的困惑之中,性罪错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多。面对这些问题,专家们呼吁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应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
(三)加强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未成年人性教育目前已被一些学校列入素质教育内容,但普遍存在着师资匮 乏问题。教师本人在未成年人时期就没有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对有关性的了解与学生相差不多,只能边学边教,可见师资严重短缺、教育方法简单、教育内容缺乏计划性,是制约性教育的“瓶颈”。因此,搞好未成年人性教育就首先必须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校领导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专职教师的培训,尽快建立从事这项工作的资格认定标准及资格审查机构。未成年人性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社会几方面成员的授课教师、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懂得性教育学、性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洞察和排除未 成年人身心障碍的能力。学校要建立一支统一进行性教育的师资队伍,包括心理学、医学、 临床学、生理学、论理学等专业教师。
(四)实现未成年人性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
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要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型的为未成年人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性教育。
目前,学校可采取“单独设课、各科渗透、多方协同、全员参与”的性教育模式。不仅在本课程中传授先进的性文化,而且在法制、体育、音乐等课程中,宣传新的性观念,传授性道德规范,维护学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健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畅谈自己有关性问题的困惑与感受。教师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还可以采用个别教学法,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采用个别谈话法,对当事学生进行交流,达到教育的目的。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及时获得科学、健康的信息。
(五)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性教育模式
青春期性教育是一个有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适合中国国情的未成年人性教育。建立“知识,道德,法制”三位一体的性教育体系。性教育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应建立一种由家庭——学校——社会组成的整套教育体系,把性知识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性法制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未成年人性观念和性行为的日益开放和性道德教育疲软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许多未成年人 性法律意识淡薄,不能站在法律和社会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性行为,凭着本能和一时冲动去实施性行为,没有更多地考虑这种行为的社会性质以及社会对这种行 为的要求。因此,只有坚持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坚持性道德、性生理、性心理、 性法律的结合,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才能产生大的合力。
(六)性教育的法制建设
目前,我国的非组织和一些有识之士在国际组织的资助下,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关青春期性教育的教材和科普读物。而我国通过一系列的试点,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逐步在国内推广性教育。然而,除非性教育的重要性能在法律体系中得到确认,否则,学校鉴于考试的压力还是会“淘汰”这类“不重要”的课程。
立法是所有措施的基础,是完善我国性教育体系的关键。
在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与不足,通过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的做法从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进一步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实现更高远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艳.从人生发展课题看青少年性教育的必要性[J].育实践与研究,2001,(8).
[2]洪满春.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一点思考[J].教文汇,2007,(3).
[3]学生强奸女同学青少年性犯罪呈增多趋势[EB/OL].http://www.91xingqu.com /html/yong-sex/2006-10/6/200610060610613194057063610. html.
[4]沈朝斌.教育缺失 病根在成人[J].环球时报,2006,(1).
[5]莫洪宪.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2).
[6]葛喜平.中国性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龙江社会科学,2001,(2).
[7]王旭红.性缺失与青少年犯罪[J].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4月第19卷第2期.
[8]陈雅敏.浅谈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问题[J].大众商务2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