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27:01
文档

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名称:2015年1月14日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2015年1月14日1.任务概述2.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2.2已有资料情况3.引用文件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5.设计方案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5.2技术路线5.3技术规定5.4上交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5.5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6.进度安排和经费预
推荐度:
导读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名称:2015年1月14日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2015年1月14日1.任务概述2.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2.2已有资料情况3.引用文件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5.设计方案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5.2技术路线5.3技术规定5.4上交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5.5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6.进度安排和经费预
1:500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设计单位名称:

2015年1月14日

1:500地形图测量

技术设计书

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          设计负责人:

审核意见:                             主要设计人:

审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

审批意见:

审批人:

2015年1月14日

1.任务概述

2.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

   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2已有资料情况

3.引用文件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5.设计方案

   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5.2 技术路线

   5.3 技术规定

   5.4 上交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

   5.5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6.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

   6.1 进度安排

   6.2 经费预算

1. 任务概述

实习过后,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深的了解制作地形图的整个流程,布置任务,测量并制作校区附近5平方公里的范围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根据项目要求,项目的具体任务如下:

(1)根据已知点用全站仪布设控制网;

(2)根据已知高程点用全站仪测高差,得到控制点的高程;

(2)在校区附近5平方千米范围内全野外采集地物特征点;

(3)绘制地形图。

准备招四组测量队,预期10天完成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确保项目成果质量,依据国家、省和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以此作为本项目生产的主要依据。

2.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测区概况

测区通过浦珠南路,属于老山山脉丘陵地形,用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500米,且测区内植被覆盖较大。整个测区地形除部分山林区域比较困难,其他都比较简单。测区地势起伏不定,相对高差达到20米左右,且测区内树木茂盛,通视条件不太好。并且工期时间内,天气良好,适合工作。

2.2 已有资料情况

目前已知两个已知点,一是位于珠江路的二等控制点,一是位于七里桥的控制点;还有一个已知二等高程点,位于珠江路。利用两个已知点,布设覆盖整个测区范围的控制网,利用已知高程点,拉四等水准,得到控制点高程。

3. 引用文件

(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3)《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8);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

(8)GB 14804-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9)GB 12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4.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系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分带采用3°分带;比例尺为1:500;

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m,高程

注记至0.01m,山地部分可采用1.0m等高距,教学楼、宿舍区、湖泊等平坦地区可不绘制等高线。

地形图图幅按矩形分幅,规格为50*50,图幅编号按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X在前,Y在后。

精度要求:各项指标参照下列表格

图根导线测量技术指标

附和导线长度/m

相对闭合差边长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
一般首级控制DJ6一般首级控制
1.3M1/2500不大于虽不点最大测距的1.5被

±30

±20

1±60√n

±40√n

注:n为测站数

图根水准测量限差

仪器类型附和路线长度/km

I角(″)

视线长度

m

观测次数往返测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与已知点联测附和或闭合路线平地山地
DS105≤30

100

往返各一次往一次±40√L

±12√n

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公里。N为测站数。

碎部点测距长度

比例尺1:5001:10001:2000
最大测距长度200350500
5. 设计方案

5.1 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需要的硬件有莱卡全站仪(精度为6秒)、2个觇牌、3个与之配套的脚架、一个跟踪杆、记录板、内存卡、3米钢卷尺、30米皮尺等。

需要的软件有给予AtoCAD的南方CASS。

5.2 技术路线

在测区内确定埋石图根点的位置并埋石——用全站仪测量并计算出埋石图根点的坐标——用全站仪测量并计算出图根点的高程——用全站仪测量并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用全站仪测量并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用全站仪采集地物点并绘制草图——用全站仪采集高程点——室内成图——自查——互查——专查。

5.3 技术规定

埋石:先对整个测区进行勘察选点,选点的密度应能够覆盖整个测区,图根控制点的位置选在便于保存标识和安置仪器,不予碎步测量,通视良好之处。挖土与注水泥同时进行。

埋石图根点的坐标测量:测量方位角以及边长,内业计算,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40″√n(n为导线的转折点个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为1/4000,分配角度、坐标闭合差得到正确值。

埋石图根点的高程测量:从已知高程点开始,在两导线点间中点处架设全站仪,测量高差,相减得到两导线点的高差。这种方法,可避免测量仪器高和目标高所带来的误差。但需注意保持一测站两端棱镜等高。内业计算,高差闭合差为±12√n(mm),式中n为测站数,分配高差闭合差,得到正确值。

导线点坐标测量:测量方位角以及边长,内业计算,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40″√n(n为导线的转折点个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为1/4000,分配角度、坐标闭合差得到正确值。

导线点高程测量:从已知高程点开始,在两导线点间中点处架设全站仪,测量高差,相减得到两导线点的高差。这种方法,可避免测量仪器高和目标高所带来的误差。但需注意保持一测站两端棱镜等高。内业计算,高差闭合差为±12√n(mm),式中n为测站数,分配高差闭合差,得到正确值。

采集地物点:架站后应立即后视定向检查,注意长边定向,短边检查。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0.2*M*10-3(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1/6等高距。对于一些看不到的区域可架设支导线。支导线可直接测量并使用但不可超过三站。

采集高程点:需正确输入仪器高、目标高。对山体沿着山脊线、山谷线打点,对平地地区适当采点不可过于稀疏。另外道路、坎上坎下、台阶平台处等也应采集高程点。

(在1:500的地形图中,碎部点最大测距长度为200米。)

室内成图:导入数据,按规范使用合适的注记字体大小,合适的图形表示地物。

自查:自查主要是作业员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提交作业组长检查。自查的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不低于50%。

互查:互查由作业组长检查或组织组间作业员互查,内容包括作业员提交的所有资料,除进行必要的手工校核外,还应用系统检校功能实施属性信息和图形数据的互校,然后根据内业检查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实地检查。互查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检查不低于10%。

专查:经作业组全面自检、互查后的成果成图,提交作业单位专查。专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输出各类图件及各种调查表册,由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或专职检查员)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和重点的外业抽查,检查后形成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题,会同作业员确认后修改。并编写检查报告,作出质量评价。作业单位专查比例要求对资料、成果的内业检查量达到100%,外业检查量10%。

5.4 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

成果数据:纸质的有草图、纸质地形图(1:500);电子的有地形图元数据文件。

文档资料:技术设计文件、技术总结、质量检查验收报告、水准仪检验报告、水准测量手簿(观测员、计量员)、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全站仪棱镜常数检测报告、全站仪、觇牌光学对点器检验报告、导线观测手簿、导线计算手簿、小组自查互查记录表。

5.5 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要做好全站仪棱镜常数检测、全站仪、觇牌光学对点器检验等仪器检验。同时,本次测量需要四个测量小组,每组三人,再另请一总体负责人。内业成图后每组自查,对图形和标注的注记内容有怀疑的地方,错、漏的地方要做好标记,编辑完成后打印分幅图去实地进行核实、补充和修改,再回室内按照自查的内容对数据进行修改,全面检查后再将数据和打印图交给相邻小组,进行小组间互查,完成后,所有小组都交给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部分抽查,合格后,提交实施部门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数据质量、图形质量的检查,专职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问题要指导作业人员进行修改。最后交由验收人员审核验收。对所有数据进行备份。

6. 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

6.1 进度安排

经勘察选点,需布设50个埋石图根点,聘请两位工人,一天完成;

四组测量队伍配合运作,测量并计算出图根点的坐标以及高程,一天完成;

将测区分为四块,每组一块,布设区块内必要的附和、闭合导线,计算坐标和高程并采集地物特征点,三天完成;

四组同时采集高程点,两天完成;

内业成图,一天完成;

自查、互查、专查并在检查后实地进行核实、补充和修改,再回室内按照自查的内容对数据进行修改,最后成图并验收,两天完成

6.2 经费预算

住宿费:(住员工宿舍)800

交通费:500元

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棱镜、脚架。折旧费500元

埋石:50*100=5000元

埋石人员费:2*100=200元

伙食费:3250元

打印费:300元

测量、编辑费:20000元

总计:30550元

文档

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设计单位名称:2015年1月14日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测绘专业任务承担单位(盖章):设计负责人:审核意见:主要设计人: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2015年1月14日1.任务概述2.测区概况及已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2.2已有资料情况3.引用文件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5.设计方案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5.2技术路线5.3技术规定5.4上交成果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5.5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6.进度安排和经费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