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26:39
文档

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家考察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建成。下图示意为南极和周边海区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其中图中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⑤2.图中⑥与⑦示意的洋
推荐度:
导读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家考察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建成。下图示意为南极和周边海区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其中图中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⑤2.图中⑥与⑦示意的洋
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家考察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建成。下图示意为南极和周边海区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其中图中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⑤

2.图中⑥与⑦示意的洋流运动,形成此海水环流运动的首要因素为

A热量差异

B盐度差异

C密度差异

D风力差异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情况,抽样调查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甲地区成为“偏好指数”偏低的区域,主要是因为

A河湖密布,地形起伏大

B交通便利,人口密度高

C性气候,以农牧业为主

D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经济落后

4.某都市风光明媚,观光休憩设施完备,是老年人选择居住的首选,城市老年人口的比例偏高,但对受访的大学生而言,仅为中等偏好的居住及工作都市。这个城市最可能位于

A乙          B丙         C丁             戊D

5.东北部地区成为“偏好指数”较高的区域,与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人口回流有关。该地人口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区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B城市数量增多,城市化速度加快

C城市环境改善和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D长期为人口迁入区,区域经济地位上升

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外圆为北回归线,粗线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完成6—8题。

6.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图示夹角β分别是

A赤道  等于30°

B赤道  大于30°

C北回归线   等于30°

D北回归线   大于30°

7. A地所在经线穿越六大板块中的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下列诗句中,能正确描述此可能时节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                B忙趁东风放纸鸢

C映日荷花别样红                D燕山雪花大如席

 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虫灾次数之多,仅次于水旱灾害.读下表,完成9—11题.

9.汉唐时期淮河流域蝗灾发生比例最高的季节是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10.淮河流域历史上蝗灾频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气候影响,旱涝频繁B气候变化导致蝗虫天敌大量减少

C河湖水位低,适宜蝗虫生长繁殖D人类活动改变了生态环境中物种间的平衡

11.历史上蝗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蝗灾的发生

A具有很强的阶段性、集中性和周期性

B和降水状况之间存在着较低的相关度

C主要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区

D因蝗虫可以迁徙,使灾区具有流动性和广泛性

12.近来,电视台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反映了四川人民在灾后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美好愿望。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A春秋、东汉       B春秋、秦朝        C战国、西汉     D战国、东汉

13.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的描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人为追逐利润而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弃商经农

14.马克思在《中国和欧洲》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时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战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方的传播和思想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西方先进科技,采用机器生产

16.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着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近年来,又取得重要进展,其基础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和平统一、实现“三通”         D“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17.“汇源”是人们熟知的品牌。2004年,法国达能集团联合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惠理基金获取了汇源22%的股权;2007年,汇源成功在上市;2008年9月,汇源与可口可乐签下收购合约。汇源的这一发展过程不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18.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释的意义在于

A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B批判了神权统治,鼓吹了人性和思想自由

C发展了在人、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的人文主义精神

D把人文精神推进到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19.17世纪中期英国制定了保护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到19世纪40年代取消贸易而实施自由贸易的决定性因素是

A亚当·斯密《国富论》指导           B英国在工业领域占绝对的领先地位

C英国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D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20.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的解体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1.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

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获奖电影

22.贝拉克·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并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当选表明

①自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正逐步减少④共和党候选人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近期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回答23—24题。

23.2008年10月11日,20国集团财政和央行行长特别会议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强调,20国集团将团结一致深化合作,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共同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这体现了

①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各国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为了共同发展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威胁到各国的共同利益

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4.2008年11月15日,国家在华盛顿出席了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面对形势的变化,我国宏观的首要任务从2008年初的“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调整为年中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2008年11月5日,又调整为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这说明

①只有加强宏观,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宏观只有在经济波动时才需要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④我国宏观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①③④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党、高度重视、有序组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共渡难关。灾后,国家积极进行灾后重建,灾区人民坚强不屈,生活已步入正常轨道。本次灾难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精神闪耀光芒,震撼世界;中国行动迅速、信息透明,令世界称颂。回答25—26题。

25.本次灾难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中华民族精神闪耀光芒,震撼世界。这说明

①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中华民族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③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26.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级以人为本,快速反应,高效决策,协调各方,全力救灾,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如果请你给当地写一份关于“如何提升权威,树立形象”的建议书,就下列提纲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有

①及其公职人员要重视德行操守,树立良好的形象 ②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③要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树立起高效、廉洁、负责任的形象④要实行政务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经海峡两岸友好人士的共同努力,2008年11月初,海协会会长赴台,海协会和海基会首次在台北举行正式商谈,双方进一步达成了与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海运、空运、邮政、食品安全等四项重要协议,标志着两岸民众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三通”已基本实现,海峡两岸交往呈现新气象。虽有“分子“的阻挠与破坏,但在访台期间,陈云林和江丙坤还是分别代表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居民赴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30年的通航、通邮变成现实。回答27—28题。

27.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

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和平、合作、统一是民心所向,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寓于特殊性之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8.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人民与2300万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③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绝对稳定性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读右图漫画,回答29—30题。

29.右图漫画“因小失大”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②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④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0.下列名言与右图漫画启示的哲理相近的是

A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B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D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1.2008年11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知,为了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09年我国将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良种、农机具和农资补贴,较大幅度增加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资补贴,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②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资补贴,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增产增收

③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资补贴,是国家在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

④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农资补贴,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09年2月13日,国家副在金斯敦出席了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孔子学院授牌仪式。说,本次授牌仪式,标志着孔子学院首次走进英语加勒比地区,这是中国和加勒比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成果,为增进中加人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巩固中加互利友好合作关系架起一座金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相信随着双方人文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加友谊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回答32—33题。

32.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和加勒比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新成果,见证了

A中加友谊在文化交流中升华          B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和谐共处

C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主流          D中华文化的辉煌和博大精深

3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①要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加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②中加文化上的互信有利于促进双方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③中加文化上的互信有利于促进双方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中加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中加人文交流的不断扩大有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8分)

二、非选择题(共168分)

34,下面左图是“非洲植物类型分布示意图”,右图上下两部分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一月份和七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6分)

(1)右图中甲月份表示的是        (一或七)月份,判断的理由是             

                                                              。(6分)

(2)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D、E两地中容易出现荒漠化的是          ,主要自然原因是                                    。(10分)

(3)M、K两地都处在回归线附近,且均受信风的控制,但两地降水差异显著,试分析主要原因。(10分)

35.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在空间布局上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转移频繁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

   材料1: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材料2:安徽省凭借自身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通过引资推介,发展经济合作等方式,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长三角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省外资金纷纷看好安徽的优势产业和配套项目。2007年安徽省55%以上省外产业资金来自长三角地区。

(1)从国外转移到我国的工业产业活动,最初集中分布在       (填字母)地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A地区                     (类型)企业开始向B、C经济圈转移,而B、C经济圈则面临工业结构调整,大量产业需要中西部来承接。B经济圈向D地区转移的代表性工业部门是                      。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转移在空间变化上的主要特点。(12分)

(2)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下,以B经济圈为例,分析实施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安徽承接该经济圈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12分)

(3)简述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6分)

36.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44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 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原因。(8分)

(2)概述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4分)

(3)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7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辛亥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认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力。个性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

                                      —— 选自人教社《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鸦片战争后人们衣着服装的变化为例分析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10分)

材料四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6)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在世界文明影响下出现的新变化。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那些认识?(9分)

37.(12分)《历史中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佩里(率美舰)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所述,指出1853年在佩里访日后,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2分)

材料二:日本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努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突出特点?并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10分)

38.(22分)《沂蒙六姐妹》是山东省唯一推选的一部建国60周年献礼片,2月20日在临沂举行了开机仪式。该片以闻名世界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描写的是一群普通沂蒙女性杰出代表——“沂蒙六姐妹”带领大家在战役打响前无私忘我积极支前的动人故事,有筹备草料、烙煎饼、赶制军鞋等情节,讴歌“淳朴美”,讴歌沂蒙精神,集中再现了在战争年代沂蒙女性踊跃支援前线,无私奉献与牺牲的伟大精神。

(1)根据材料,谈谈《沂蒙六姐妹》给予我们的哲学思考。(10分)

(2)根据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青年学生在学习和弘扬沂蒙精神的过程中怎样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12分)

39.(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近日举行的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我国2009年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要严格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材料二:面对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正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积极应对。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09年的经济工作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来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中把民生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例如,4万亿投资计划中,安排了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安排了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安排了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三: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安徽省认真落实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要求各地主动对接,努力把困难和挑战转化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根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述财政在当前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价值。(12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安徽省在指导经济发展中所运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12分)

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文科综合参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1——5 DACDC     6——10 BCBAA   11——15 DDBBC  16——20 DAABD

21——25 BCACB   26——30 CADDB   31——33 DBA

二、非选择题(共168分)

34.(26分)(1)七月(2分)A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或描述L地;或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是湿季,南半球热带草原是干季)(4分)(2)两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少雨,冬季多雨(4分)D地(2分)D地处在草原和荒漠的过渡地带,盛行东北风使沙漠向南方扩张,降水少,生态脆弱。(4分)(3)M地东南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2分),处于信风的迎风岸(迎风坡)气流受山脉阻挡,形成地形雨(2分),附近有暖流经过,水汽充足。(2分)K地东南信风(离岸风)从吹向海洋,且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水少。(4分)

35.(30分)(1)A(2分)技术导向型(技术密集型)  纺织工业(棉纺业)(4分)产业转移呈梯度推进的态势,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产业向中西部的局面。(6分)(2)主要原因:①改革开放初期以来该地域所构建起来的低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步弱化,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②资源、能源面临短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③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的调整,影响该区域传统产业的发展;为应对国际竞争,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6分)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①促进安徽产业结构调整,原主导产业更新为新主导产业,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②促进安徽与长三角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了安徽的地理环境(景观);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6分)(3)①避免区域间出现产业同构现象;②重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防止引进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高能耗的企业和项目;③在产业转移时,中西部地区也应结合自身优势,引进优势特色产业,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对外贸易质量;④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6分)

(学生回答合理,答出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

36.(44分)

(1)表现:孔子“仁”“以德治民”,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荀子“君舟民水”,“仁义”,墨子“兼爱非攻”等。(4分,符合题意即可)

根源:春秋战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国家,战乱不断,分封制遭到破坏。(4分)

(2)西汉: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分)

宋朝:程颢、程颐、朱熹等吸取释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2分)

(3)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的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封建集权政治(或封建君主)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等文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原因:德意志割据;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4分)

出发点: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提倡自由平等。(3分)

(5)变化原因: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过来。②的影响,特别是中华民族南京临时颁布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政令。③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⑤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10分)

(6)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逐步融入世界;②1992年,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影响世界经济格局,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6分)

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3分)

37.(12分)(1)美国打开日本国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幕府统治危机和进一步加剧(2分)

(2)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6分)

目标: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的强大的日本。(2分)

结果: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2分)

38.(22分)

(1)(10分)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胜利的重要保证。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每一要点5分)

(2)(12分)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③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④追求更高人生境界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每一要点3分)

39.(34分)(1)(10分)①我国机构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时要维护农民利益。②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严格执行法规,使土地流转依法规范进行。③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制定落实有利于加强土地流转的。④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⑤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每一要点2分)

(2)(12分)①财政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②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的增长,降低失业率,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拉动经济增长。③国家调整财政支出方向、结构,支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④财政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需求提供物质保障。(每一要点3分)

(3)(12分)①安徽省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的措施指导各地经济发展,运用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或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思想、与时俱进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安徽省要求各地把困难与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把保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结合起来,运用了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或答:运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和系统优化的方法。)③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的措施,安徽省指导经济发展的思路运用了辩证否定、不断创新的方法。(每一要点4分)

(学生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

www.ks5u.com

文档

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家考察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建成。下图示意为南极和周边海区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其中图中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⑤2.图中⑥与⑦示意的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