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
1.C (曲解原文意思,偷换概念,原文“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2.B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3.D (A 张冠李戴,应归入“子”部。 B 强加因果,原因是“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 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C项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
•4.C(顾:观望)
•5.A
•6.C(③是侧面烘托,⑤只是表明了李光颜的决心,⑥表明李光颜善于安抚士兵,士兵乐为其用)
•7.D(“诚心诚意地进献”有误,都统韩弘是因为厌恶李光颜忠勇有力,想用美人计来瓦解李光颜的斗志,不料被李光颜识破)
•8.①(李光颜)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军之中,往返多次,敌人认识光颜,弓箭像刺猬毛一样密集地射往他的身上。(“将”“反”“矢”“集”各1分,句意通顺1分)
• ②但是战士们都舍弃妻子儿女,冒着刺刀冲杀,我怎么能独自以女色为乐? (“然”“妻子”“蹈”“奈何”各1分,句意通顺1分)
•9.答案:“独”,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3分)
•10.答案: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5分)
•11.答案: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④落霞与孤鹜齐飞 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2、选做题一
•(1) A E(只选对一项给2分)
•(2) ①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现实(2分)
• ②为后文哥哥设计停电以及篇末送纸箱的情节做铺垫。(2分)
•③以妻子的无情无义和“他”的绝望来反衬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2分)
•(3) ①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再难的日子人都是可以活下去的。(2分)
• ② 不论处境多么艰难,只要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幸福的日子一定会到来。(2分)
• ③ 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生活中有阴霾也有阳光,社会的发展,会让未来的日子会更美好。(2分)
•(4)答案 观点一,哥哥是主要人物。(2分)
•①从主题的角度看:小说表现的是浓浓的亲情——手足情深,它是疗治心灵伤痛的良药。而最能展现手足情深的是哥哥。(2分)
•②从情节结构的发展来看: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下话家常、忆往事——临别赠物等环节,都是围绕哥哥展开的。(2分)
•③从人物关系看:结尾处写刚子“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是衬托哥哥的真情相助;是哥哥的手足情深让身处绝境的刚子感动不已,由此也突出了主题。(2分)
• 答案观点二,刚子是主要人物。(2分)
•①从主题的角度看:本文表现的是人在艰难困苦时更需要浓浓的亲情,这是使人走出困境的动力之一。刚子就是这样的受益者。(2分)
•②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看: 刚子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破产而陷入妻离子散的绝望中,在艰难中想到了亲情并在中秋节回家,这才有了哥哥设计停电——点燃马灯——灯下晚餐——灯下话家常、忆往事——临别全力相助等环节。(2分)
•③ 从人物关系看:马灯的价值与意义须是在有刚子的变化前提下,才能得以展示的。(2分)
•13、选做题二
• ⑴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
•(A项,说林语堂天性叛逆不妥。B项,文中没提林语堂做官受到别人排挤。 C项,林语堂研制打字机失败一事意在表明他的乐观。)
• ⑵不可以删去。①第二自然段点出了林语堂不讨好当局,也不讨好任何人的正直耿介,是人物性格的重要特征。
•②第二自然段是林语堂正直性格在文章方面的表现,与下面的例子不同类。
•③第二自然段领起下文的介绍,引出对抗,开除胡适,主动辞职等正直耿介的事例。
•⑶ ①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是中外闻名的学者。 ②著作颇丰。 ③曾编撰英汉词典。 ④将英文单词“humour”译成“幽默”,最终普及。 ⑤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答出三点即可)
•(4)观点(一):我赞成林语堂在文学上提倡幽默风格,走幽默文学的路子。
•①生活中总有不顺,幽默实际上是面对挫折的一种乐观精神。
•②文学作品中有幽默成分,会提升文学的感染力,幽默不等于不爱国。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林语堂的特长在此,没有幽默就没有林语堂。
•观点(二):我赞成鲁迅的观点,以笔作刀回敬敌人。
•①的作家,应有大视野,不能沉浸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说说笑笑”。
•②国家,民族危亡,作家的使命是用文章唤醒人民,幽默的风格效果不好。
•③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没有幽默可言,犀利尖刻是有效手段。
•14、C项正确。不忍卒读,多为内容悲惨动人,让人不忍心读完。不堪卒读,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表示不重视,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15、B项正确。 A项“揭露……心灵”搭配不当。 C“激发潜能”和“能否”一面对两面;D项不合逻辑。“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
•16、C(注意各句中相互照应的词语)
•17、(5分)①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②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③心理问题(意思合理即可。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18、答案 图形由一支罂粟花和一个“家”字组成。罌粟花在中间穿过“家”字。罂粟花代表毒品,被罂粟花穿破的“家” 象征着家庭被破坏。
•19.作文,略。
参考译文:
•李光颜,字光远。葛旃小时候把骑射技术教给他,常常赞叹他的天资敏捷矫健,自己赶不上他。长大后李光颜跟从河东军担任副将,讨伐李怀光、杨惠琳,立下战功。跟从高崇文平定剑南,多次拔取敌旗,踏平敌军,出入神速,名声更响。被提拔兼任御史大夫,历任代、洺二州刺史。
•元和九年讨伐蔡州,李光颜以陈州刺史的身份充任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刚刚过了一个月,就被提升为本军节度使,皇帝诏令用他的独当一面,李光颜便在溵水边构筑营垒。第二年,在时曲大败敌军。起初,敌军凌晨逼近李光颜的军营列阵,不能冲出去,李光颜就毁掉营垒的栅栏,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军之中,往返多次,敌人认识光颜,弓箭像刺猬毛一样密集地射往他的身上。他的儿子拉住他的马缰绳劝他不要深入敌阵,李光颜拔出大刀叱退他,于是士卒争相奋战,敌军才溃败了。在这时候,各路藩镇的驻兵包围蔡州十多处,都互相观望不肯向前,只有李光颜先打败敌军。当初,裴度宣谕抚慰各路藩镇的,回朝后,对宪宗说:“李光颜勇敢而且忠义,一定会建立功勋。”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四月,李光颜在郾城击败敌军,打死十分之三的敌军,统计他们的铠甲共有三万,全部画上雷公符、斗星,并且题字说:“破城北军。”郾城守将邓怀金非常恐惧,郾城县令董昌龄趁着这种形势劝邓怀金投降,并且来到李光颜处请求说:“城中士兵的父母妻子儿女都抵押在贼人手里,如有不经战斗就投降的,将诛灭全族。请您攻打城池,我举火把请求援助,援兵到了,您打败他们,我就把城池献出来。”李光颜答应了他。贼兵败逃后,董昌龄奉献伪县印玺,邓怀金率领所有将领穿着平时的衣服打开城门等候。
•都统韩弘平素傲慢骄纵,私下挟持叛贼,自显威风,并厌恶李光颜对朝廷忠心尽力,想方设法枉曲、毁坏李光颜的名声。于是修饰美女,教会她们歌舞、弈棋等技能,并精心打扮,使她们举止光鲜靓丽,耗资百万,派使者把她们送给李光颜,说:“李公为了君王而在野外风餐露宿,我恭敬地进献一些侍奉的人,慰劳您征战的辛苦。”李光颜约使者第二天早晨收纳侍奉的人。李光颜于是集合将校,大摆酒宴,引领使者带着侍奉的美女进来,一个个曼妙清秀,举止优雅,全军将士吃惊地注视着。李光颜慢慢地说:“我离开家已久,是为国家分忧,实在没有什么用来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但是战士们都舍弃妻子儿女,冒着刺刀冲杀,我怎么能独自以女色为乐?替我感谢韩公:天子对我李光颜恩德厚重,我发誓不和贼兵同生!”指着心脏说:“即使死了也忠贞不贰。”于是呜咽泪下,几万将士都感激流涕,于是厚赏使者,让他们返回,于是李光颜士气更加高涨。
李光颜秉性忠义,善于安抚士兵,他的部下都乐意被他任用。许州强劲勇悍,常常担任各路的先锋,所以多次建立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