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以下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设,,且,则代数式的值为 ( )。
(A) 11 (B) 9 (C) 7 (D) 5
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斜边长为,斜边上的高为,则有 ( )。
(A) (B) (C) (D)
3.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Q(n,2)是图像上一点,且AQ⊥BQ,则a的值为( )。
(A) (B)-2 (C)-1 (D)
4.如图所示,在△ABC中,DE∥AB∥FG,且FG到DE、AB的距离之比为1:2. 若△ABC的面积为32,△CDE的面积为2,则△CFG的面积S等于 ( )。
(A)12 (B)10
(C)8 (D)6
5. 设Q= ,其中a、b为相邻的两个整数,c=ab,则Q( )。
(A) 必为奇数 (B) 必为偶数
(C) 必为无理数 (D) 奇数、偶数、无理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6.如图所示,已知电线杆AB直立于地面上,它的影子恰好照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如果CD与地面成45º,∠A=60º, CD=4m,BC=m,则电线杆AB的长为_______m。
7.据有关资料统计,两个城市之间每天的电话通话次数T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数m、n(单位:万人)以及两城市间的距离d(单位:km)有的关系(k为常数) . 现测得A、B、C三个城市的人口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且已知A、B两个城市间每天的电话通话次数为t,那么B、C两个城市间每天的电话通话次数为 次(用t表示)。
8.已知,则 。
9.在梯形ABCD中,AD∥BC (BC>AD),,BC=CD=12, E在CD上,,若AE=10,则CE的长为 。
10.实数x、y、z满足x+y+z=5,xy+yz+zx=3,则z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共4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
11.通过实验研究,专家们发现:初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指标数是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平稳的状态,随后开始分散. 学生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y越大表示学生注意力越集中)。 当时,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和时,图象是线段。
(1)当时,求注意力指标数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解24分钟。 问老师能否经过适当安排,使学生在听这道题时,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
(11题图)
12.在正实数范围内,只存在一个数是关于x的方程的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13.已知:如图,Rt△ABC中,AB=AC,∠BAC=90°,过点A的圆分别交AB、AC于点P和Q,交BC于点D和E,且BP+CQ=PQ。
(1)过点P作PF∥AC,交BC于F,求证:EC=EF;
(2)求∠DAE的度数。
14.已知:抛物线与轴交A、B两点(A点在B点左侧),B(3,0),且经过C(2,-3),与y轴交于点D。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的坐标。
(2)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抛物于点,求线段PE长度的最大值。
(3)在(1)的条件下,在轴上是否存在两个点G、H(G在H的左侧),且GH=2,使得线段GF+FC+CH+HG的长度和为最小;如果存在,求出G、H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及评分标准
1.C
解: 由题设条件可知,,且,所以a、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故,,因此. 故选C.
2.D
解:∵ ,,
∴ ,;
因此,结论(B)、(C)显然不正确。
设斜边为c,则有,,即有
,
因此,结论(A)也不正确.
由化简整理后,得,
因此结论(D)是正确的。
3.A
解:设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x1与x2.
依题意有AQ2+BQ2=AB2.
(x1-n)2+4+(x2-n)2+4=(x1-x2)2,
化简得:n2-n(x1+x2)+4+x1x2=0.
有
∴an2+bn+c=-4a.
∵(n,2)是图象上的一点,
∴an2+bn+c=2,
∴-4a=2,
∴a=
故选A.
4.C
解:由DE∥AB∥FG知,△CDE∽△CAB,△CDE∽△CFG,所以
,
又由题设知,所以
,
,
故,于是
,。
因此,结论(C)是正确的。
5.A
解:设a=n-1,b=n,则c=n(n-1)。
=
=
由于n(n-1)是偶数,所以是奇数。
6.解:
如图,延长AD交地面于E,过D作DF⊥CE于F.
因为∠DCF=45°,∠A=60°,CD=4m,所以CF=DF=m, EF=DFtan60°=(m).
因为,所以(m).
7. 答:
解:据题意,有,
∴.
(第7题图)
因此,B、C两个城市间每天的电话通话次数为
8. 答:2012
解:易知t≥2012,∴t-2011+=t, =2011,t-2012=20112
∴ t-20112=2012
9. 答:4或6
解:延长DA至M,使BM⊥BE. 过B作BG⊥AM,G为垂足.易知四边形BCDG为正方形, 所以BC=BG. 又,
∴ Rt△BEC≌Rt△BMG.
∴ BM=BE,,
∴△ABE≌△ABM,AM=AE=10.
设CE=x,则AG=,AD=,DE=.
在Rt△ADE中,,
∴,
即,
解之,得,.
故CE的长为4或6.
10.解:答:
解:∵,,
∴ x、y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实根.
∵,即
,.
∴,当时,.
故z的最大值为.
11.解:(1)当时,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由于它的图象经过点(0,20),(5,39),(10,48),所以
解得,,,.
所以
,. …………………(5分)
(2)当时,.
所以,当时,令y=36,得,
解得x=4,(舍去);
当时,令 y=36,得,解得
. ……………………(10分)
因为,所以,老师可以经过适当的安排,在学生注意力指标数不低于36时,讲授完这道竞赛题. ……………………(15分)
12.解:原方程可化为2x2-3x-(k+3)=0,①
(1)当△=0时,,满足条件;……………3分
(2)若x=1是方程①的根,得;
此时方程①的另一个根为,故原方程也只有一根;……………6分
(3)当方程①有异号实根时,,得k>3,此时原方程也只有一个正实数根;…………………9分
(4)当方程①有一个根为0时,k=-3,另一个根为,此时原方程也只有一个正实根.………………12分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k的取值范围是或k=-4或k≥-3.…………15分
13. (1)证明: ∵ ∠CAB=90° ∴ PQ是直径,PQ的中点O是过点A的圆的圆心。连OE,PE,作PF⊥AB交BC于点F ∵AB=AC ∴ ∠B=45°
∵ PF⊥AB ∴ PF=PB,PF∥CQ
∵ BP+CQ=PQ ∴ FP+CQ=PQ=2OE
∴ OE= (FP+CQ) (5分)
若取梯形CQPF的边CF中点M,连OM,则OM∥CQ∥PF,
OM= ((FP+CQ) ∴ OE=OM ∴ 点M即FC与?OO的交点E (10分)
(2)解:∵O、E分别为PQ、CD的中点
∴ OE∥CQ 又∵CQ⊥AB ∴ OE⊥AB ∴EA=EP ∴∠EAP=∠EPA
∵ ∠EAP=∠EAD+∠DAB ∠EPA=∠B+∠PEB
∴ ∠EAD+∠DAB=∠B+∠PEB ∴ ∠DAB=∠PEB
∴∠EAD=∠B=45° (15分)
14.解: (1)抛物线过点;
∴
∴
∴顶点坐标…………………………5分
(2) 设的解析式为:,,
解得:
∴的解析式为:
设点的横坐标为a,则,E的横坐标为,
∵在抛物线上,故
∴
∵
∴当时,的最大值为 ………………………10分
(3) 只需求最短.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将点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至,
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
联结与轴交于点, 为所求
可求得的解析式为:
当时,
∴ 点的坐标为, 点的坐标为………………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