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理货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试题精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28:02
文档

理货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试题精要

第一章概论理货是随着水上贸易运输的出现而产生的,英文叫Tally。其含义是计数用的筹码。在港口装卸货物时,人们最早是用木、竹制的筹码来计算货物的数字一、理货的意义:(1)外轮理货是对外贸易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履行判断货物交接数字和状态的职能,对承、托双方履行运输契约,船方保质保量的完成运输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船舶和货物的安全。(3)外轮理货是国家对外的一个窗口。(4)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国家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理货是指船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概论理货是随着水上贸易运输的出现而产生的,英文叫Tally。其含义是计数用的筹码。在港口装卸货物时,人们最早是用木、竹制的筹码来计算货物的数字一、理货的意义:(1)外轮理货是对外贸易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履行判断货物交接数字和状态的职能,对承、托双方履行运输契约,船方保质保量的完成运输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船舶和货物的安全。(3)外轮理货是国家对外的一个窗口。(4)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国家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理货是指船
第一章概论

理货是随着水上贸易运输的出现而产生的,英文叫Tally。其含义是计数用的筹码。在港口装卸货物时,人们最早是用木、竹制的筹码来

计算货物的数字

一、理货的意义:

(1)外轮理货是对外贸易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履行判断货物交接数字和状态的职能,对承、托双方履行运输契约,船方保质保量的完成运输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船舶和货物的安全。

(3)外轮理货是国家对外的一个窗口。

(4)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国家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理货是指船方或货主根据运输合同在装运港和卸货港收受和交付货物时,委托港口的理货机构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对货物进行计数、核对货物标志、检查货物残损、指导和督导装舱积载、制作有关单证等内容.

理货的作用

1、保证船舶和货物的安全;

2、减少纠纷,保证物流的畅通;

3、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繁荣经济;

4、确保国家对进出口货物的税收。

理货的性质:一、公正性;二、服务性【服务于对外贸易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服务与委托方;受公证性制约】;三、涉外性;四、国际性。

公正性理货必须遵循三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二、船边交接原则;三、一次签证原则。

理货依据是指能够用来检查、核对实际货物的数字和标志是否符合要求的理货单证资料,称为理货依据。

如:进口舱单、出口装货单和集装箱进口舱单。

1.理货依据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能够反映货物上的主标志;二是能够被承、托运双方接受;三是符合常规。

理货依据的内容:

2.理货依据是判断实际货物是否符合要求的根据,因此要更改理货依据,必须办理变更手续。

3.理货依据通常由委托方提供,没有理货依据一般不能作业。此材料上:理货依据-记载货物的主标志、件数、包装、货名、重量、收(发)货人等内容。

4.理货依据上必须盖有海关准许进口或者出口的放行印章

5.理货依据上一般有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的签章。

理货人员的必要准备条件:

1.理货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取得理货师证书,方可从事理货业务。

2.外轮理货人员必须符合登轮条件,取得登轮证件,方可从事外轮理货业务。

3.外轮理货人员必须掌握国家的对外方针,遵守外事纪律,懂得外交礼仪。

4.理货人员必须办事公正,作风正派,责任心高,原则性强。

5理货人员必须掌握理货专业知识,写字工整、美观,外轮理货人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会话和书写能力。

6理货人员必须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能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7.理货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能够适应理货工作的环境和要求。

理货长(Chief Tallyman)工作职责:单船理货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其工作职责为:

1.贯彻落实领导布置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重大业务问题及时请示汇报。

2.领导和管理本船的理货员,布置和检查各舱的理货工作,指导和帮助理货员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3.掌握各舱的理货情况和进度,保持与船方和其他单位现场人员的工作联系,保证各舱工作顺利进行。

4.审核理货员制作的理货单证,整理和保管全船的单证资料,做好单船的记录和交接工作。

5.编制全船的理货单证,办理全船的货物交接和签证工作。

理货员(Tallyman)舱口理货的责任者。其工作职责为:

1.执行理货长布置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

2.理清货物件数,分清货物标志和残损情况

3.编制舱口理货单证。

4.指导和监督货物的装舱积载、隔票和分票卸船工作。

5.坚守舱口岗位,以船舷为界进行货物交接。

理货关系的建立:各国理货机构对于船舶的理货,有的是委托性的,有的是强制性的,取决于国家规定。【委托性理货(Entrusted Tally)指需要根据船方的申请,理货机构与船方才能建立理货关系】; 【强制性理货(Compulsory Tally)指不需要根据船方的申请,理货机构就与船方自动建立理货关系,船方不能拒绝理货】

根据我国交通部规定,外贸船舶在我国港口装卸计件货物时,实施带有强制性的理货。

目前承担的理货业务范围有:

1.国籍、国内航线船舶货物及集装箱的理货、理箱业务。

2. 集装箱装、拆箱理货业务

3.货物计量和丈量业务

4.船舶水尺计量业务

5.监装、监卸业务

6.货损、箱损检验与鉴定业务

7.出具理货单证及理货报告业务

8.理货信息咨询业务

9.易流态固体散装货物取样、监装等业务

六、理货的业务范围:计数、分票、理残、交接、出证。

理货业务范围划分:

一、按照理货对象分:船方理货、货方理货、保险方理货、其他方理货;

二、按货类和船舶分:成件货物理货、集装箱理货(含理箱和理货)、载驳理货船理货、散装船理货

三、按工作地点分:国内港口理货、随船理货、出国理货(去国外或独资理货)、内地理货

四、按货物性质分:外贸货物理货、内贸货物理货、行李包裹理货、转口和过境货物理货

五、按业务内容分:

1点清货物数字,剔清货物残损,分清货物标志、批号和件号。

2.点清集装箱数字,剔清集装箱残损,分清集装箱箱号和铅封号。

3.点清集装箱内货物数字,剔清箱内货物残损,分清箱内货物货物标志、批次和件号

4.集装箱的验封和施封

5.绘制积载图,制作分舱单

6.办理散装货物单证、手续业务(含提供装卸速度,提出残损和杂质,提供有关单证)

7.货物甩样、分规格、挑件号

8.货物丈量、计量

9.监装、监卸

10.办理交接、签证手续,提供有关单证

以图示形式标明拟装货物计划装舱位置的货物受载计划称为货物配载图(Cargo Plan)

标明货物在船上各货舱或甲板上实际积载情况的示意图,称为货物实际积载图(Stowage Plan)

配载是积载的计划和依据,积载是配载的具体落实和实施。

货物选配舱位的原则:

1.由下而上,先远后近,先大后小,下重上轻。

2.特殊货物先定位,互抵货物慎搭配。

3.大硬配船中,小软配船尾,轻重大小合理搭配

积载因数:每吨货物所占的立方米容积

笨重货是指超重,超长或体积过大的货物。国际上通用的是每件重量超过40吨为超重货,长度超过12米为超长货物,高度或者宽度超过3米为超高或者超宽货物。我国港口的标准是每件重量超过3吨为笨重货,长度超过12米为超长货。

在《国际危规》中将危险品分为九类。

货物的性质互相抵触,称为互抵性货物。

互抵性货物分类:

1.怕引起化学反应的货物;

2.怕串味的货物;

3.怕掺杂质的货物;

4.怕油污的货物;

5.怕受潮湿的货物;

6.怕受温度影响的货物第二章衬垫、隔票、分票、理数

衬垫的含义:在船舶受载部位和舱壁四周,以及货物之间,为减轻船舶受载部位的压力,使货物不直接接触舱底板和船舱四周的舱壁,减少货物受损,从而达到保证船、货安全而铺放的木板、草席等物料,称为衬垫

衬垫作用:衬垫是保护货物完好,保证船舶安全的重要措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使货物不被污水沟中的脏水、其他货物渗漏的液体、舱内壁板的汗水所水湿

2.保持舱内空气流通,防止货物受热变质。

3.防止货物倒塌和移动,保护货物和船体不被损坏。

4.分散货物压力,保护货物和船舶甲板,使其不致于因受力集中而受损。

衬垫铺一层,要横向铺,即左右向铺垫;如铺二层,下层要横向,上层要纵向,即首尾向铺垫。

隔票的定义:是指在货物装船时对不同的装货单号(提单号)、不同卸货港、不同收货人的货物做好有效的分隔,称为隔票

隔票作用:防止货物混票,保护货物质量,便于卸货港卸货和交接的重要作用。

钢板、钢管、钢材等可用涂料和钢丝绳进行隔票。

同港口不同包装物的隔票

对这类货物,包装是明显不同的,可以采用自然隔票,但每票货物堆积必须集中,以便卸货和理货工作。对同港口相同包装的不同票货物必须按票用隔票物料加以隔清。

经过第三国港口换装他船运输的货物,称为转船货物。

“L e H a v r e W/T a t R o t t e r d a m”即勒哈佛尔(目的港)在鹿特丹港(转口港)转运。分票就是依据出口装货单或进口舱单,分清货物主标志和归属,分清混票和隔票不清货物的运输标志和归属。

分票在整个理货过程中有其特殊作用:

1.分票是理清货物数字的前提条件;

2.分票是分清货物残损的前提条件;

3.分票是提高货物运输质量的重要保障。

装船分票要求

理货员必须凭装货单,按装货顺序,逐票核对货物主标志,指导工人按票装舱。要求做到:

1.按票核对货物上的主标志,保证与装货单上标志相一致。

2.按票核对货物上的副标志,如卸货港(目的港)名称,批、件号和重量等

3.对标志模糊不清、脱落、或无标志的货物,应及时联系发货人处理,否则不予装船。

4.必须按票装舱积载,做到一票一清,票票分隔,防止混票和隔票不清的情况发生。

卸船分票要求:

由于船舶在卸货港将所承运的货物从船上卸下后,要在船边把货物交给收货人或者代他收货的人。因此,理货人员务必指导工人按票起卸,如数交付。为此理货人员在卸船分票时必须做到:

1.对同包装、同票的货物,可采取抽查的办法核对主标志。

2.对同包装、不同票的货物,要着重检查其主标志的差异部分。

3.对不同包装、不同票的货物,要逐件检查他的主标志。

4.对标志不符、不清或无标志的货物,要联系收货人是否可归同票货物中,以减少溢短签证。

5.对散件或抽件货物,要尽量归入原票货物中,以减少短件溢支签证。

不同票的货物混在一起,卸货港不能按票正常卸货,称为混票。

混票原因:造成货物混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观因素。

1.装货港未能按照船方的配载图装舱积载,或铺垫隔票不当。

2.船方配载不当,或未提供适宜、充足的隔票物料。

3.船舶在航行途中遭遇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

4.中途港装卸货物。

5.卸货港未按操作规程卸货。

6.理货人员过失。

混票货物的处理

卸船时,理货人员发现舱内货物混票或隔票不清,应及时通知船方值班人员验看,并编制现场记录取得船方签认,然后指导装卸工按票分批起卸。如卸货当时难以分票,卸货后派人员分票,且向船公司提供分标志单。

装船时,理货人员发现混发货、混装船,应予以制止,且联系发货人或港方及时纠正,如制止不了,应通知船方值班人员。发现舱内混票或隔票不清,应及时予以制止并立即纠正,如纠正不了,应通知装卸指导员或港方有关部门,必要时通知船方值班人员。

混票防止:

装船时,为了防止混票,理货人员应认真负责地监督和指导装卸工组积载和铺垫

隔票:按票装船,一票一清;零星小票货物集中堆放;同包装不同标志的大票货物和不同港口的货物要分隔清楚;要按卸货港顺序装船,先卸后装,后卸先装。

卸船时,理货人员应认真负责的监督和指导装卸工组按票起卸,一票一清,防止

将舱内其他货物搞混票;对混票货物应尽量做到边卸,边分票,如确实不具备边卸,边分票的条件,也应在卸货后按票分清。

理数:就是在船舶装卸货物过程中,记录起吊货物的钩数,点清钩内货物货物细数,计算装卸货物的数字,称为理数(count),亦称计数。在船舶装卸货物过程中,理货员的工作岗位只能在舱内、甲板、船边,这是由于船方对货物所承担的责任界限所决定的,也是国际海运中对理货的习惯要求和共同做法。

理数方法:

1.发筹理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定量包装和定钩码的大宗货物

2.划钩理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货物。

3.挂牌理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定量包装和定钩码的大宗货物

4.小票理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货物

5.点垛理数:这种方法一般不适用于外贸运输货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对舱内、船边不易按钩点清数字的货物,而从货垛外表能点清数字的条件下,倒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理数方法。

6.抄号理数: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成套设备和有特殊要求的货物。

7.自动理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货物

理货交接就是指在海运过程中,承、托运人通过理货机构办理货物交接手续,称为理货交接。

根据承、托运人的责任界限,理货交接一般以船舷为界,且以此划分承、托运人对货物应付责任。

理货交接要求:

1.船方和货方理货员要当面交接,不能靠信誉交接;

2.双方理货员要有交有接,不能单方交无接,或者单方接无交。

3.双方理货员要在船边交接,不能离开船边到舱库或其他地方交接。

4.双方理货员要按钩交接,不要点垛交接。

5.双方理货员要恪尽职守,各自理货制单,不要相互替代,相互抄数

6.双方理货员要敢于对自己理货的结果负责,不要无故推翻自己的理货结果。

第三章溢短货物

溢短货物就是指:船舶承运的货物,在装货港以装货单数字为准,在卸货港以进口舱单数字为准,当理货数字比装货单或进口舱单溢出时,称为溢(Over)货,短少时,称为短(Short)货。

溢短货物产生原因:

外贸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很多环节,只要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货物出现溢短,溢短货物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1.发货人发货数字不准确或发货标志不符。

2.港口错装或漏装船

3.装舱混乱或隔票不清

4.船舶运输途中错卸、漏卸、被盗或发生海事5.收货人收获数字不准确

6.理货数字不准确

以下主要由理货人员失误造成的货物溢短:

1.理货人员责任心不强

2.理货人员业务素质低

船方在签溢短单时需特别小心,一旦发现有短卸货物数字,必须进行反复计算,仔细核对,公正的处理货物溢短问题

反映理货质量高低主要有四个指标:

理货数字准确率:理货数字准确的出船舶占理货船舶总艘次的百分比。

理货船舶到数率:进口货物的理货数字和进口舱单数字相符和溢出的船舶艘次占进口理货船舶总艘次的百分比。

货物短卸率:进口货物的短卸数字与进口舱单数字的万分比。

货差率:进口货物的理货差错数字与进口舱单数字的万分比

船舶服务满意率:满意船舶艘次与理货船舶总艘次的百分比。

溢短货物的处理:

1.理货人员对出口货物应按照装货单数字理数装船,对溢出的货物不能装船。如发货人要求装船,应由发货人办理更改装货单手续后,方可装船。对短少货物,应联系发货人补足装货单数字。如发货人无货不足,应将整票货物退关,或由发货人办理更改装货单手续。如发货人既不退关又不更改装货单,理货人员应按理货数字批注装货单。

2.理货人员对进口货物应按进口舱单数字理数卸船,对溢出或短少的货物应编制货物溢短单;对散件货物,应尽量拆合成原件,如无法拆合,可按短件溢支处理;对无标志,或标志不符的货物,可按溢卸货物处理;对不同票的相同货物,联系有关单位确认后,可溢短相抵,如仍有溢短,再按溢短货物处理。

3. 理货人员对进口舱单上未列入的货物,如标志完全不符或卸货港非我国港口等,不能理数卸船。如船方要求卸船时,应通过其代理人办妥海关手续后,方可卸船。

4.理货人员对进口舱单上已列入的货物,但目的港、运输标志是属于国内其他港口,可视同本港口货物卸船理数。

填写货物溢短单的注意事项:

1.散捆散件货物,在无法拆合成原捆原件时,在“溢卸件数和包装”栏内填入实际散捆散件数字及其包装名称;在“短卸件数和包装”栏内填入因散捆散件而造成该票实际短少数字和包装名称。

2.对无标志或者标志不符的货物,在无法归入原票时,在“溢卸件数和包装”栏内填入无标志或标志不符的货物实际件数和包装名称,相对应的“提单号、标志、货名、舱单件数和包装”栏和“短卸件数和包装”栏应空白

3.如一票货物有溢也有短时,应对应填入“短卸件数和包装”和“溢卸件数和包装”栏。

4.对标志不符或无标志的货物,在“标志”栏可按实际标志填写。对无标志的货物则应填写英文“NO MARK”。如它们的货名不详,可笼统报货类

5.货物溢短单“小计”栏累计溢卸总数和累计短卸总件数之差。若是溢差,将其加上进口舱单总数,应与最后一份日报单的总数相一致。若是短差则进口舱单总数减去短差数,也应与最后一份日报单相一致。这是验证货物溢短数字是否准确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理残

记载原残货物的积载部位,残损情况和数字,称为理残,亦称分残。

理残任务:1.查明货物受损状况;2.理清残损货物数量;3.明确残损货物的责任方;

理残基本要求:

1.分清原残和工残,剔除残损货物;

2.确定原残货物在舱内的部位、数字和残损情况,编制现场记录,取得船方签字;

3.确定工残货物数字和残损情况,编制现场记录,取得装卸工作组签字

4.根据原残的现场记录,由理货长汇总编制货物残损单,取得大副或船长签字。

理残的具体要求:

1.出口货物发生残损,原则上不能装船,应由发货人换货或整修;在舱内发现残损货物,要卸下船。如发货人不换货或整修后不符合出口要求时,理货人员对货物的外表状况如实批注在装货单上。

2.进口货物的理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随时发现原残,随时通知船方验看;另一种是集中验看,都要编制现场记录,记载残损货物的数字、积载部位和残损情况,取得船方签字后再卸下船。

3.进口货物理残时,不要涉及残损货物的致损原因和责任。未经理货人员确认而卸下船的残损货物,原则上按工残处理,除非不明显的残损,如反钉、干水渍等。对卸货过程中造成的工残要取得责任者的签认,如责任者拒不签认,可将情况记录备查;若发生工残后,不能确定是哪位工人造成,理残的现场记录应找指挥装卸的当班指导员签认。

4.货物包装发生轻微的残损,但不可能危及内活质量或数量时,可不作为残损货物处理

5.船舶发生海事,按货物所在港口当局意见处理

残损种类:

(1)原残:指卸船起卸前,在船上发现的残损,由船方对残损货物负责;装船货物装船前,在船边发现的残损,作为船方的委托理货人员没有必要再去划分原残的责任。

(2)工残:在船装卸过程中造成的货物残损,由港方负责。

(3)意外事故残损:在装卸过程中,因各种潜在因素造成意外事故导致货物残损,对此理货人员不要轻易判断责任方。

(4)自然事故残损:在装卸过程中,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造成自然灾害给货物带来的残损,对此理货人员要慎重判断责任方

造成货物残损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货物包装不固或包装质量不符合要求;

2.货物本身潜在缺陷或自然特性;

3.船舶设备不良;

4.货物装舱积载不当;

5.船舶发生海事;

6.装卸作业不当;

7.气象原因

残损类型:

(一)渍损(Stained):

1.水渍(Water Stained):海水、雨水或淡水渍损货物或其包装

2.油渍(Oil Stained):油类渍损货物或其包装。常见以燃料油为多,另外,舱内货载油类货物包装发生破损也会油污其他货物。

3.化学品渍(Stained by Chemicals):主要是舱内化学品包装发生破损或渗漏后,损及舱内其他货物。

4.污渍(Dirty Stained):货物遭受污渍,主要由于舱库、码头、运输工具、装卸工具以及货舱不清洁,或操作不慎造成内货漏出,而污损其他货物。

(二)破损(Broken or Torn)货物或其包装发生破裂而造成残损。破损是理残时最常见的一种货物残损

(三)霉烂(Mould or Rotten)货物霉烂是霉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繁殖引起的。

(四)变形(Deform or Transfigured):货物变形是受物理作用引起的。导致货物变形的原因主要有:在装卸过程中遭受碰撞;舱内积载不当,衬隔不足,支撑不牢,使货物遭受挤压而变形。

(五)锈损(Rust Damaged):锈损是货物遭受周围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腐蚀现象。

(六)火损(Damaged by Fire):船舶因故发生火灾,造成货物损失。

(七)气味感染(Stained by Odour):气味感染对于食品类货物影响较大,严重时会完全失去使用价值。

确定残损货物的受损程度:

(1)确定残损货物的数字

(2)确定残损货物的残损率:残损率指残损货物占整票货物的百分比。残损率仅适用于残损严重的大宗货物,不适用于件杂货和大宗货物的一般残损

主要货物受损状态表现:常见的有破损、变形、散捆、潮湿、融化、霉烂、污染、水渍、油渍、污渍、汗水渍、弯曲、渗漏、反钉、虫蛀、粘连、铅封脱落、卷边、锈蚀等。桶装货主要有破裂、渗漏、盖脱、箍掉、瘪、变形、桶空、生锈等;钢材主要有弯曲、锈蚀、断裂、卷边、卷角、瘪、螺丝口坏、螺丝帽缺等、钻管和套管的护口套坏等;卷筒纸主要是破损、切边、油渍、水渍等。由于卷筒纸外表数层起包装作用,所以一般破损在十层之内,可不按破损处理。

从原包装内漏出来不能计数的散装货物,称为地脚货。

地脚货具有三个特点:

1.地脚货是从原包装散落出来而形成的;

2.地脚货是散装货物,无法计数;

3.地脚货是重新灌包后,不能作为完好货物计数,但应办理货物交接签证手续的。

地脚货的处理:

1.不能将地脚货重新装入原货物包装内,应单独灌入备用袋内,且作出标记,以防与完好货物相混淆。

2.不同货类的地脚货,以及同货类的不同品种的地脚货,都不能装入同一备用袋;

3.卸船结束前,必须将舱内的地脚货清除干净,灌入包内,卸在指定地点;

4.破包漏空的袋子,按标志计数,且作为货物数字处理,但地脚包不能作为货物数字处理

5.凡船方签认原残数字的货物,一般同时签认地脚包数。由于工残和原残造成的地脚货难以区分,在提请船方签认地脚包数时,要注意扣除工残所造成的地脚包数,使原残包数和地脚包数在数量上不要出入太大。

6.地脚灌包重量与原货物包重量应接近,不要相差悬殊。

7.随船备用袋不要与破包空袋相混,不要将破包套入备用袋内,备用袋除用于灌包外,不要擅做他用。

货物残损单是依据现场记录汇总编制的。货物残损单经船方签认后,提供船方、海关、港口、船代、货方、船公司、人保等单位。

调整或变更积载图的原因:

1.由于货物实际尺码与装货清单上记载的理论尺码不一致,造成部分货物不能按原配载图要求装船。

2.由于货物未按计划集中到港,以至造成部分货物不能按配载计划装船,只能调整货物装船顺序和变更货物装舱位置。

3.由于各舱装货进度不平衡,港口为了调整作业计划,缩短船舶在港时间,就向船方提出调整或变更个别舱的积载计划。

4.由于港口库场管理不善,或与外运等运输部门配合不协调,或其他意外原因,造成部分货物无法按配载装船,从而改变原配载图的积载计划。

5.有些港口为了使船舶在高潮时能顺利离港,临时改变作业计划,增加作业舱口,这样就迫使船方调整和变更配载计划。

调整和变更配载图的原则,凡是调整或变更配载图,均需征得大副同意,任何人无权擅自调整或变更配载图。而且理货长必须参与配载图的调整和变更事宜,协助船方大副做好此项工作。

调整或变更配载图的要求:

1.调整或变更的货物必须是同一卸货港的,港口顺序不能颠倒。

2.调整或变更的货物不能破票,必须整票一起移动。

3.调整或变更的货物数量,必须根据货舱舱容而定,宁少勿多,以防舱容不够而退关。

4.调整或变更的货物不能与原舱货物发生性质互抵的现象,也不能造成以重压轻的的情况。

5.调整或变更的后货物必须在配载图上用明显的颜色加以标明,同时在装货进度表上也要注明部分调整或变更货物的装货单号、件数、重量和舱位。

第五章积载图绘制

积载图绘制原则:

1.积载图反映的船舶方向为船舶的首尾方向,船首为右,船尾为左。

2.积载图反映的船舶底舱为侧面图。所谓侧面舱就是站在船舶右舷的前面观看底舱货物装载部位,以此绘制而成的示意图。

3.积载图反映的船舶二层舱及二层舱以上舱位为平面图。所谓平面图就是站在船体甲板上,俯首观看二层舱以上的货物装载部位,以此绘制而成的示意图。

4.积载图反映的货位大小是按照货物容积大小比例绘制而成的

5.积载图的船型图用实线表示;同一卸货港的货物之间用虚线表示;不同卸货港的货物之间用消线表示。

积载图绘制要求:

1.研究绘图技术,掌握绘图原则,字迹工整、清晰,线条明确、易懂。

2.绘制积载图时,用英语标明卸货港、装货单号、货名和包装,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件数和重量。小票零星货物的货名可笼统用杂货名称。

3.准确的使用通用线条和符号表示货物的实装舱位。

4.积载图上内容要填写齐全,包括船名、航次、国籍、装货港、中途港、目的港、发货完毕日期、货名、各卸货港、各舱、各层的货物件数和重量以及总件数和总重量。

5.积载图的备注栏内应写明卸货注意事项和要求。

一、积载图的绘制原则:在图上要标明卸货港、装货单号、货名、件数、包装、和重量等内容。

①在侧面图上,用竖线表示货物的前、后舱位,即右边为前舱位,左边为后舱位。用横线表示货物的上、下舱位,即上部为上舱位,下部为下舱位。用斜线表示货物的左、右舱位,即左上位为左舷舱位,右下位为右舷舱位。

②在平面图上,用竖线表示货物的前、后舱位,即右边为前舱位,左边为后舱位。用横线表示货物的左、右舱位,即左上位为左舷舱位,右下位为右舷舱位。用斜线表示货物的上、下舱位,即上部为上舱位,下部为下舱位。

③积载图的船型图用实线表示;同一卸货港的货物之间用虚线(点线)表示;不同卸货港的货物之间用销线(点划线)表示。

二、积载图的货位表示法

一、侧面图

侧面图7-1说明:

1、(1)从前舱壁起至第二节舱盖止的中心线的左侧部分,高度约1/3。

2、(2)从前舱壁起至第二节舱盖止的中心线的右侧部分,高度约1/3。

3、(3)从前舱壁起至第二节舱盖止全部装满,其中在前两节舱口位正下方,约1/4高度的地方留有空位。

4、(4)从后舱壁起至第三节舱盖止,1/3舱口位正下方的左侧部分,高度约2/3。

5、(5)从后舱壁起至第三节舱盖止,1/3舱口位正下方的右侧部分,高度约2/3。

6、(6)从后舱壁起至第三节舱盖止,1/3舱口位正下方,即(4)、(5)左右两侧的中间,高度约1/2。

7、(7)从后舱壁至第三节舱盖止,1/3舱口位正下方,即(6)的上面,高度与(4)、(5)持平。

侧面图7-6说明:

1、(1)从前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的下部,高度约1/2。

2、(2)从前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1)的上面,装满。

3、(3)一部分在1/2舱口位正下方,一部分在整个舱口位正下方,(7)的上面,高度2/3。

4、(4)舱口位正下方的左内侧,(3)的上面,装满。

5、(5)舱口位正下方的右内侧,(3)的上面,装满。

6、(6)舱口位正下方,(4)、(5)左右两侧中间,(3)的上面,装满。

7、(7)从后舱壁起至1/2舱口位正下方的下部,高度约1/2。

8、(8)从后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的左内侧,装满。

9、(9)从后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的右内侧,装满。

10、(10)从后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8)、(9)左右两侧的中间,装满。

二、平面图【靠近舱口位的在上方有序号的大的在上方】

(一)平面图7-11

平面图7-11说明:

1、(1)从前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的下部,高度约1/2。

2、(2)从前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1)的上面,装满。

3、(3)从左舷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的下部,高度约1/2。

4、(4)从前1/2右舷壁起至右舷内侧1/2空间止,装满。

5、(5)从前1/2右舷外侧,即(4)的外部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高度1/2。

6、(6)从前1/2右舷外侧,即(4)的外部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5)的上面,装满

7、(7)从后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及延长后1/2右舷,高度均约1/2。

8、(8)从后舱壁起至舱口位处止(不出舱口位),(7)的上面,装满。

(二)平面图7-16

三、积载图绘制步骤:【如一票货物分装在两个货位上,则应在两个货位上分别填明目的港、装货单号、货名、包装、实际装载件数和重量。】货位图包含:目的港、装货单号、货名、件数和包装、重量。

积载图绘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积载图需要的份数比较多,如不具备复印条件的,那么理货长在绘制时,必须刚劲有力,字迹工整,线条正确,要保证复写的最后几份也能看得清楚。

2.绘制的实装舱位和空舱位之间比例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3.货位图内所需填写内容写不下时,可用箭头引向其他地方填写。

4.如需要在卸货过程中加以注意事项,如重大件的体积或者重量,备用袋的数量等,可记载在备注栏内。

5.积载图绘制成后,再仔细检查一遍,所有的数字都有认真的计算一遍,在没有任何异议的情况下,可提请船方大副签字。

第六章签证和批注

船方为办理货物交付或收受手续,在理货单证上签字,主要是在货物残损单、货物溢短单、大副收据和理货证明书上签字,称为签证。

签证工作一般在船舶装卸货物结束后,开船之前完成。我国港口规定,一般不超过船舶装卸货物后2小时内完成。

在理货或货运单证上书写对货物数字或状态的意见,称为批注。

按照批注的内容不同,批注可分为理货数字方面的批注和货物残损方面的批注两类。货物残损方面的批注又可分为货物现状内容的批注和一般内容的批注。现状批注即批注货物实际状态;一般批注即批注货物可能发生的变化或批注带有声明性的内容。

批注的目的和作用,一是为了说明货物的数字和状态;二是为了说明货物的责任关系。

批注要求:不论对待船方的批注还是理货人员加的批注,都应遵循下列要求:

1.批注的内容要符合实际情况,合情合理,既不苛求,乱加批注,又不能马虎,放弃批注。属于提单中规定的免责条款内容的,理货人员不要再批注,船方要批注,理货人员也不要干预。

2.书写批注内容要求文字确切、精炼,含义明确、具体,不能批注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内容。

3.处理批注要求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理货人员与船方对批注内容有分歧意见时,要本着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的原则,协商处理。如仍有重大分歧,理货人员要请示报告,不要擅自处理。

4.批注大副收据要倍加小心。因为大副收据上是否有批注,将涉及到提单是否清洁。按国际航行惯例,在大副收据上加批注,就要将批注内容转批到提单上,这样就构成了不清洁提单。不清洁提单就会影响到银行结汇。

我国理货机构对待船方批注的原则是:符合党和国家的对外方针和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和内外有别;维护国家利益和理货声誉,经济利益服从政治利益;尊重船方提出的正当理由和合理要求;考虑国际上合理的习惯做法和国内有关规定。

对船方批注内容可分为:可加批注和不可加批注。可加批注:凡船方批注内容属于提出正当理由和合理要求,说明实际情况,不影响理货机构代表船方办理货物交接手续的,皆可以加批注。不可加批注:凡船方批注内容属于不正当理由和不合理要求,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理货机构代表船方办理货物交接手续的,皆不可加批注。

对待船方批注的处理意见:

(一)可加批注:1.属于批注重理、复查的内容;2.属于批注根据理货的内容;3.属于批注船上货物全部卸完的内容;4.属于批注装卸两港数字不符的内容;5.属于批注要求对散捆货物进行溢短相抵的内容;6.属于批注散装货物重量据说的内容;7.属于有证据是国外责任的内容;8.属于批注货物事故原因或内货不详的内容;9.属于批注根据有关契约或报告的内容;10.属于批注不明显货物残损系卸后发现的内容;11.属于批注货物实际情况的内容;12.属于批注其他符合事实的内容。

(二)不可加批注:1.属于批注有争议的内容;2.属于批注件货数字据说的内容;3.属于批注否认理货工作的内容;4.属于批注根据岸上理货的内容;5.属于批注否认船方责任的内容;6.属于批注其他不符合事实的内容;7.属于批注无根据的把货物事故责任推到港口造成的内容。第七章件杂货理货业务

装船前理货程序——理货长

1.核对装货单和载货清单;

2.编制舱口装货计划表;

3.准备登轮工作所需单证、资料和理货用品;

4.与大副联系有关事宜:(1)了解和核对卸货港顺序;(2)修正配载图上的错配、漏配和重配的装货单;(3)纠正配载图上存在的问题;(4)了解衬垫隔票要求;(5)装卸方面的问题;(6)理货方面的事宜

装船中理货程序——理货长

1.发放理货单据、配载图和进度表;

2.布置任务:

(1)根据配载图和装货单,向各舱口理货员布置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所装货物的种类、卸货港名称、积载位置和衬垫要求、装载顺序,以及理货工作中注意事项等内容。

(2)向装卸指导员介绍装货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船吊的安全负荷量和操作注意事项、所装货物的种类和吨位、积载位置和衬垫隔票要求,大宗货物要求做好定量关,小票货物要求集中堆积,残损货物要求剔除等内容。

3.检查工作主要是检查和指导装船作业,检查理货员工作

4.业务处理在装船过程中,理货长的日常业务工作主要有:(1)复核计数单和装货单;(2)销进度表;(3)圈消载货清单;(4)绘制积载草图;(5)交

5.编制单证:(1)每工班结束,根据计数单填制日报单;(2)根据装货单填制货物分舱单;(3)根据积载草图绘制货物积载图

装船结束时的理货工作——理货长

1.一般事物:

(1)检查和整理好所有理货单证和其他有关单证资料

(2)检查和处理好最后一批装货单

(3)复核货物的总件数和总重量,复核装船货物的分港数和分舱数。

(4)复核退关的装货单编号和货物数量

(5)向港口库场了解是否遗漏货物,残损货物是否全部装上船

(6)向各舱理货员了解装货结束时间和其他有关事宜

2.编制单证

(1)填写最后一份日报单和待时记录

(2)编制完货物分舱单和理货证明

(3)完成货物积载图的绘制工作

3.船方签证:在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提请船长或大副签认最后一批装货单、理货证明书、和货物积载图等单证

4.签字结束后,理货长应携带所有单证资料以及理货用品离船,然后将全船的单证资料整理好交主管部门,并汇报有关情况。

装船前的理货工作——理货员

1.了解和熟悉自己负责舱口的货物情况、装货作业方式、理货交接方法、装货注意事项等

2.准备好登轮理货用品和空白理货单证,上船向理货长报到,接受工作部署。

装船过程中理货工作——理货员

1.接受任务,领取装货单;

2.凭单装船理货;

3.监督装舱;

4.编制单证;

5.交:

(1)交清已装船、未装船和正在装船的三种装货单,尤其破票的装货单要当面交接清楚还未装船的剩余件数和有关情况。

(2)同时要交接清楚未装船货单的装船顺序和装舱位置以及他们的衬垫隔票要求

(3)如有残损货物,要交接清残损货物的装货单编号、件数、存放地点和处理情况

(4)直装、现装货物,要交接车、驳情况和有关资料等

(5)为使交有案可查,应备有交记录

装船结束后理货工作——理货员

1.在装船结束关闭船舱完成时,为装货结束时间,理货员要做好记录。

2.在装船结束后,理货员应检查库场、道路等作业现场,联系库场员,防止货物漏装。

3.填制完最后几张装货单和计数单,办完货物交接手续后,立即送交理货长,且汇报装船结束时间和有关情况,然后听侯理货长安排

卸船前的准备工作——理货长

一,理货长收到单证资料后,着手进行下列准备工作:1.查阅和整理单证资料;2.联系港口调度和库场了解船舶停靠泊位、时间,卸船作业计划、货物流向或库场货位安排。着重掌握以下情况:

1.船舶性质和国籍;

2.货物来源和装货港,货物的种类、性质、数量和积载情况

3.卸船作业计划,货物现提数量和流向,进港口库场的数量堆存地点

4.对成套设备、重大件、危险品、贵重品、等特殊货物的卸货安排、装卸工艺、安全措注意事项和对理货工作的要求等

5.主管部门对理货工作的指示和要求6.在交接簿上填写各舱的重点货种、注意事项、交接方法和验残要求等内容

二,船舶靠泊后,理货长登轮向大副了解以下有关情况:

1.装货港装货时的天气情况、装卸工艺、操作方法、理货方法,有无数字争执和退关,有无残损批注和保函等

2.船舶在航行途中的天气情况,有无海事报告等

3.船舶在中途港的装卸、理货情况,过境货的隔票情况,备用袋的存放位置。如装有车辆,要索取钥匙

4.了解舱内货物的积载、隔票情况

5.商定原残货物的验残方法和要求

6.征求对理货工作的要求和卸货注意事项

7.尽可能借阅装货单和装货港的理货单证,理货长要将从船方了解的情况记录在交接簿内,对重大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卸船过程中理货工作——理货长

(一)布置任务

(1)向理货员

①介绍舱内所装货物的种类、性质、积载和隔票情况

②介绍船方对原残货物的验残要求

③要求一旦发现混票和隔票不清现象,应通知船方验看,做好现场记录,取得船方签认后,再卸货

④要求对托盘成组货物,应在计数单上注明每成组内的货物件数;

对精密仪器、使领馆物资、展览品等贵重货物,要加强验残工作和起卸时的现场监督;

对车辆,要求理货员保管好钥匙,且检查车上附件和备件数量;

对危险品,要说明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

对超重、超长的重大件,要说明尺码和重量,对散捆散件货物,要提出处理方法;对现提货物,要将提货单通知单或提货通知书交给理货员

(2)向装卸指导员

①介绍舱内货物的种类、性质、票数和积载隔票情况

②介绍残损货物的验残要求,要求工人发现原残货物应立即通知理货员。未经理货员处理,不得随意搬动;要求对工残货物,能实事求是的签认理货员编制的工残记录

③要求装卸工组必须按票起卸,配合理货员做好分票工作

④要求装卸工组在卸精密仪器、使领馆物资、展览品等贵重货物时,要轻拿轻放,注意货物倒置标志;卸大宗货物,要做好定量钩

⑤要求发现混票或隔票不清现象,要及时通知理货员,经理货员处理后,再起卸。

(二)检查工作:主要检查和指导卸船作业,检查理货员的工作。在卸船过程中,理货长应经常巡视各舱,了解卸船进度,监督和检查卸货质量,制止违章作业。检查理货员的工作岗位和理货交接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1)指导理货员解决验残、混票等船方签证方面的困难

(2)协助理货员解决货物交接中的争议问题

(3)将船方提出的合理要求,如不要将船用物料误当作进口货物卸船;衬垫物料不要卸船;卸货时要注意船舶前后、左右的吃水平衡等,及时通知指导员

(4)协助工人联系船方解决起落吊杆、起货机故障,安装照明设备、舷梯等问题

(5)协助工人联系船方指导起卸重大件、危险品和困难作业的货物

(三)业务处理:每工班结束时,理货长要将各舱理货员交来的计数单进行复核,且根据计数单在销帐进度表上进行销帐。在工班结束时,理货长办理交手续,做好交接工作:

(1)交资料,理货长要将所有单证资料向理货长交接清楚

(2)交情况,主要交卸货进度、全船理货数字、货物残损情况、向船方了解的情况、卸船理货注意事项等内容。

(3)交问题,交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处理情况,交接情况。上述交接内容,除口头交代清楚外,还要将一些重要内容记在交接簿上。

(四)编制单证:每工班结束后,要编制日报单。如理货员编制现场记录有困难,则可以帮助编制现场记录。

卸船结束后的理货工作——理货长

1.一般事物:

(1)检查和整理好所有理货单证和其他有关单证资料;

(2)复核卸船货物的总件数和残损货物的数量和内容(3)向各舱理货员了解是否有漏记和漏卸的货物,了解卸货结束时间等

(4)与港口库场核对全船理货数字,与收货人或其他代理人核对现提货物数字

(5)最后确定卸船货物的溢短数字和残损货物数字和内容

2.编制单证

(1)填制最后一份日报单和待时记录

(2)编制理货证明书、货物残损单和货物溢短单

3.船方签证

在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基础上,提请船长或大副签认理货证明书、货物残损单和货物溢短单。签认结束后,理货长应携带所有单证资料以及理货用品离船。然后整理好全船的单证资料交主管部门,且汇报有关情况

卸船前准备工作——理货员

根据港口安排的船舶昼夜作业计划,理货机构指派理货员召开船前会,介绍船舶任务。理货员接到任务后,准备好登轮理货的用品和空白的理货单证,登轮后向理货长报到,接受工作部署

1.领取卸船理货资料,即分标志单和分舱单等

2.了解本舱口货物的种类、票数、积载和隔票等情况

3.掌握理货交接方法、残损货物验残要求等

4.掌握对理货工作的要求和装卸的注意事项。理货员接受工作部署后,应下舱查看货物积载和隔票情况,检查货物包装和舱内设备是否良好,如发现异常问题,应立即向理货长报告或通知船方人员验看。理货员应向装卸工组介绍卸货注意事项,提出配合理货工作要求,如按票起卸、验残要求、定量构等

卸船过程中理货工作——理货员

卸船过程中,理货员的主要工作是:凭分标志单进行分票、理数;处理原残和工残货物;处理混票货物和附加理货货物;处理理货与港口库场或收获人及其代理人办理货物交接手续等。理货员在工作中要编制计数单、现场记录和待时记录等单证。卸货作业开始后,理货员应在舱内、甲板、船边进行计数、分票、验残和交接,如船方要求更改仓单内容时,应该取得船代提供的书面凭证。交时,理货员交接内容有:

1.交资料,理货员应将本舱口的单证资料交给理货员

2.交情况,交卸货进度及所卸货物的提单号、货种、件数、货垛位置;交舱内隔票和积载情况;交现提车、驳情况

3.交要求,交分票、理数、验残要求;交指导工人按票起卸要求;交办理货物交接手续要求等

卸船结束时理货工作——理货员

在卸船结束后,理货员应检查舱内、甲板、道路、库场等作业现场,防止货物漏计和漏卸。填制完成最后一份计数单,办完货物交接手续后,即送交理货长,且汇报卸货结束时间和有关情况。然后听候理货长安排

船舶到港前24小时,船舶代理人应将进口舱单、分舱单、积载图、危险品清单、重件清单等有关单证资料交给理货机构。货方代理人应将进口货物的详细资料送交理货机构

第一节装船理货程序

一、装船前的准备工作

(一)理货长工作:1.核对装货单和载货清单【核对装货单和载货清单,应以装货单上记载内容为准。】2.编制舱口装货计划表3.准备登轮工作所需的单证、资料和理货用品4.与大副联系有关事宜(了解和核对卸货港顺序、修正配载图上错配楼配重配的装货单、纠正配载图的问题、了解衬垫隔票要求、装卸问题、理货事宜)

二、装船过程中的理货工作:(一)理货员:1.接受任务,领取装货单2.凭单装船理货 3.监督装舱 4.编制单证 5.交

三、装船结束时的理货工作

理货长:一般要求在装船结束后2小时内完成一般事务、编制单证【日报单、待时记录、分舱单、理货证明书、积载图】、船方签证

第二节卸船理货程序

三、卸货结束时理货工作

(一)理货长:卸船结束时,一般也要求在2小时内完成全船的理货工作包括一般事务,编制单证和船方签证三项任务。

编制单证:【日报单、待时记录、理货证明书、货物残损单、货物溢短单。】

第八章集装箱理货业务

我国最早在1973年开始海上集装箱运输

五、1集装箱理箱依据:进口——以进口舱单为准出口——以出口预配图为准【出口预配图主要由封面图(STOWAGE PLAN )、行位图( BAY PLAN )和汇总清单(SUMMARY )】

2、进口卸船理箱:理货员在船边、舱内,采用核列箱号计箱数的理货方法,检查箱子外表、铅封状况,与码头收箱人及其代理人办理交接。理箱过程:理货员的工作岗位在船边,面对箱门的一侧。

3、出口装船理箱理货方法:理货员在甲板、舱内,采用核对箱号计箱数的理货方法,检查箱体外表、铅封状况,与码头发箱人或其代理人办理交接。

八、装拆箱理货依据:进口集装箱拆箱的理货依据为进口舱单或交货记录;出口为货物装载预配清单。

目前使用的国际集装箱尺寸主要是4种箱型,即A型、B型、C型和D型即40ft、30ft、20ft、10ft

集装箱类型:

1.干货集装箱(Dry Cargo Container)干货箱有时也称为通用集装箱(General Propose Container , GP)

2.散货集装箱(Bulk Container)

3.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RF)冷藏集装箱是指“装载冷藏货并且附设有冷冻机的集装箱”。冷藏集装箱一般保持箱内温度-25~+25摄氏度。

4.敞顶集装箱(Open-top Container , OT)

5.框架集装箱(Frame Track Container, FR)

6.牲畜集装箱(Pen Container)

7.罐式集装箱(Tank Container, TK)这类集装箱专门装运各种液体货物,如食品、酒品、药品、化工品等,其中酒类和药品属于最佳装货箱

8.汽车集装箱(Car Container)

航线集装箱量主要依据航线配置的集装箱船的艘数、集装箱船挂靠港口数、船舶往返航次时间、集装箱在内陆平均周转天数和集装箱的装载率集装箱的租赁方式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1.长期租箱、短期租箱

2.期租箱、程租箱、灵活租箱

3.程租箱、定期租赁、活期租赁、航区内租赁

集装箱码头的基本构成:

1.泊位,指在码头港内,供船舶停靠的岸壁线与对应水域构成的区域,码头的长度和水深是确定其所能靠泊集装箱船大小的基本条件

2.码头前沿,是装卸桥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的场所

3.集装箱堆场,是集装箱等待装船或卸船后疏运的场所,包括前方堆场和后方堆场。

4.装卸、搬运和堆码机械,包括装卸桥、牵引车、跨运车、叉车、龙门起重机、正面吊。

5.仓库(CFS),是装、拆集装箱的场所。

6.道口(闸口、集装箱检验桥),是集装箱陆路进出码头的通道,区分码头内外的一个责任分界点

7.办公大楼,是码头生产指挥、管理中心

集装箱头的装卸工艺是指根据码头的场地规模、地面承载力、现有的各种装卸搬运机械设备,进行集装箱装卸船作业的一种有效组合的作业程序,包括:

1.底盘车系统,又称海陆方式,是一种早期工艺系统,要求码头场地面积大,集装箱在堆场无需码垛堆放,但需要大量底盘车。集装箱码头的流动性好,适合门-门运输。

2.跨运车系统,是使用岸桥装卸集装箱,可以使装卸效率得到提高,但要求码头地面承重能力要大。

3.龙门起重机系统,该系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场地利用率可极大提高,加大了集装箱在码头的堆存、缓冲能力,但场地的投资较大

4.叉车系统,叉车的作业效率较低,该系统一般用于特种集装箱的装卸作业和集装箱吞吐量较小的码头或多用码头

5.正面吊系统,正面吊作业效率较低,但灵活,可一机多用,该系统主要用于特种集装箱的装卸作业和集装箱吞吐量较小的码头或多用途码头或场站。

6.混合式系统,该系统是将各种搬运机械在水平运输和集装箱收发中的混合使用,适用于大型、中转的集装箱码头,但此系统投资较大

集装箱码头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时,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先卸后装,按贝进行,层/层操作;卸时由后至前,由内至外;装时,由前至后,由外至内。集装箱装船后,为防止其水平滑动用扭力锁和定位锥连接上下两层集装箱,用加固件桥式连接器(桥码,B R I D G E F I T T I N G)加固相邻两列集装箱。

在进行集装箱货物装箱前,首先应根据所运输的货物种类、包装、性质和其运输要求,选择合适的集装箱。所选择的集装箱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ISO标准,四柱、六面、八角完好无损,箱子各焊接部位牢固,箱子内部清洁、干燥、无味、无尘、不漏水、漏光、具有合格检验证书1.集装箱的选择选用集装箱时,主要考虑的是根据货物的不同种类、性质、形状、包装、体积、重量,以及运输要求采用其格式的箱子。首先要考虑的是货物是否装的下,其次再考虑经济性

2.集装箱的检查

(1)外部检查:外部是否有损伤、变形、破口等异样情况,如有即作出修理部位标志。

(2)内部检查:是否漏水、漏光、有无污染、水迹等

(3)箱门检查:门的四周是否水密,门锁是否完整,箱门是否270O开启。

(4)清洁检查:箱子内部有无残留物、污染、锈蚀、异味、水湿

(5)附属件检查:对货物的加固环节状态检查

整箱货(FCL):指由货方负责装箱计数,填写装箱单,并加封标志的集装箱货物,通常只有一个发货人和一个收货人

拼箱货(LCL)是指由承运人的集装箱货运站负责装箱和计数,填写装箱单,并加封标志的集装箱货物,通常每一票货物的数量较少,因此装载拼箱货的集装箱内的货物会涉及多个发货人和多个收货人。

根据集装箱的交接地点不同,理论上可以通过排列组合的方法得到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为9种

实践中海运集装箱货物的主要交接方式是:CY/CY和CFS/CFS

CY TO CY 是指运输经营人在装货港码头堆场或其他内陆堆场接受发货人货物(整箱货),并负责运至卸货港码头堆场或其内陆堆场,在堆场向收货人交付整箱货物;CFS TO DOOR 是指运输经营人在集装箱货运站接受货物(经拼箱后),负责运至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交付,在这种交付方式下,运输经营人一般是以拼箱形态接收货物以整箱形态交付货物;CFS TO CFS 是指运输经营人在货运站接受货物(经拼箱后),负责运至卸货港集装箱货运站(经拆箱后)向收货人交付。

集装箱发放“设备交接单(Equipment Interchange Receipt, EIR)”是集装箱进出港区、场站时,用箱人、运箱人、与管箱人或其代理人之间交接集装箱及设备的凭证,兼有发放集装箱的凭证功能,它在日常业务中被称为“设备交接单(EIR)”

集装箱理箱依据:进口以进口舱单为准;出口以出口预配图为准

11 集装箱装卸船作业过程中,理货人员检查箱体外表和铅封状况,正确的箱体和铅封检验对确认集装箱箱体残损和箱内货物,以及责任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集装箱验残工艺:

1.进口集装箱

(1)集装箱卸船前,理货长应与船方商定发现原残集装箱的处理、残损记录编制和签认等工作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2)集装箱卸船前,理货公司与码头双方派人在船边交接。发现箱体损坏、铅封断失,及时通知理货长联系船方验看、确认,并由理货长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取得船方签认,对铅封断失的集装箱,理货员应重新施加铅封,并在集装箱残损记录上写明铅封号,发生工残应当即通知责任方确认,编制工残记录取得责任方签认。

2.出口集装箱

(1)集装箱装船前,理货长应与船方商定发现残损集装箱的处理方法和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向理货员布置具体验残方法和要求,并向码头提出理货验残的具体要求

(2)集装箱装船,理货公司与码头双方派人进行交接。理货员在大船甲板检验集装箱箱体和铅封状况,发现箱体残损、铅封断失应及时通知码头有关人员验看,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取得签认。

(3)发现集装箱箱体严重残损或铅封失落,应及时告知船方,船方同意后方可装船。

3.中转集装箱

(1)中转集装箱装船时,发现集装箱未施封或箱体残损,外轮理货人员应会同码头方进行验看确认,及时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取得码头有关方签认,对未施封集装箱由码头方负责施封。

(2)中转集装箱卸船时,发现集装箱未施封或箱体残损,外轮理货人员应及时告知码头码头有关方,并由责任方负责解决

4.集装箱卸船理箱作业的箱体和铅封检验

理货员在理清箱数的同时,注意检查集装箱的六个面及铅封状况,当发现集装箱异常情况时,应通知理货长及时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并取得有关方的签认,注意装载危险品集装箱是否按规定贴上相应危险品标志。

《上海集装箱货物装载管理办法》已限定集装箱残损检验认定范围,对不适合装载运输集装箱的定义:

1.结构强度低于国际安全公司(C.S.C)标准,或(C.S.C)标牌灭失;

2.结构变形超出国际标准(I.S.O)或影响正常吊运;

3.结构违反国际海关公约(T.I.R)有关条款

4.任何破损、焊缝爆裂;

5.板壁凹损单面大于30mm,或影响货物的积载、装卸;

6.任何部件凸损超出角配件端面

7.相邻木地板大于6mm,或木地板损坏,凹凸影响货物的装卸、积载;

8.箱内有异物、异味;

9.箱体外部有异样标志;

10.箱门开启、关闭不能到位,门封破损或脱落

港口《SCT集装箱检验接受标准》

1.箱号清晰(以箱门为准);

2.箱门关紧无漏缝;

3.箱体表面平整(凹损不超过端面3CM,凸损不超过配件外端面);

4.无破洞,门杆、手柄齐全,无弯曲;

5.敞顶箱油布完好,横梁、钢丝绳安装完整;

6.冷藏箱压缩机、控制箱表面完好,有PT I标贴;

7.重箱铅封完好;

8.台架箱装载超高、超宽或超长货物,要检查超高、超宽或超长尺码,以及货物捆扎牢固状况;

9.装载危险货物的集装箱。要检查危险货物标签

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

集装箱残损记录由理货长负责编制,原残使用“集装箱残损记录”,工残使用工残记录,并及时取得有关责任方的签认。

理货员发现集装箱工残时应用划圆圈的方式在《集装箱残损记录》箱体图上标出残损部位,并在圆圈内注明相应的残损代号,或在集装箱残损记录残损代号上划勾体现相应的残损类型。同时,要在“残损情况”栏内填写残损部位、程度以及尺寸(精度至CM)等。理货员发现框架箱、开顶箱箱内货物外观有明显残损,可在“集装箱残损记录”备注栏内说明。

理货员集装箱理箱程序和工作方法

(一)进口卸船理箱

1.理货方法

船→堆场,船→集卡、驳(现提)

理货员在船边、舱内(滚装船),采用核对箱号(抄箱号)计箱数的理货方法,检查箱子外表、铅封状况,与码头收箱人及其代理人办理交接。

2.理箱程序

集装箱卸船过程中,理货员在船边、舱内(滚装船),依据行(BAY)位图逐箱核对箱号,同一行位按卸箱先后顺序编号,并圈消行位图,检查箱体外表、铅封状况。如发现集装箱异常情况,如实做好记录。工班结束,理货员应与码头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核准数字,将已编制的理箱单,连同已结束行位图一并交理货长。

(1)理货准备

理货员应了解和掌握理货长在理货员交记录中布置的工作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索取船舶进口积载图。工作前应详细阅读理货员交记录中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并了解行位集装箱积载情况等内容。

(2)理箱过程

理货员的工作岗位在船边,面对箱门的一侧;根据行位图,逐箱核对卸下的集装箱箱号,检查箱体和及铅封状况,并按卸下先后顺序在箱位图左下角编号。如发现箱号有误,应在行位图该箱的箱位图空白处写下实际箱号。发现集装箱箱体残损、铅封断失,分清工残、原残,通知码头停卸,及时报告理货长提请船方验看,对铅封断失的集装箱及时加铅封,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并交船方签认。集装箱运输中,理货机构是拆、施封的公正机构。交时,本行位图的集装箱未能卸完,需要的,应在行位图上做好明显标识,并在理货员交接记录上做好详细记录及交接情况,写上工班日期和签名。理货员根据上一工班的情况,继续开展理货工作。工班结束后,或一个行位卸箱结束,理货员将理箱单和已卸完的行位图一并交理货长审核

注:为保证作业安全,在作业贝位如有冷藏集装箱要卸时,要与指挥手确认电源是否断开

(二)出口装船理箱

1.理货方法

堆场→船,集卡、驳(现装)→船

理货员在船边、舱内(滚装船),采用核对箱号(抄箱号)计箱数的理货方法,检查箱子外表、铅封状况,与码头发箱人及其代理人办理交接。

2.理箱程序:集装箱装船过程中,理货人员的安全岗位是船舶甲板或码头前沿。理货员在甲板、舱内(滚装船),根据装船逐箱核对箱号。检查箱体外表、铅封情况,并根据实际积载位置编制圈销行位图,或填制行位草图。如发现实际箱号与配载行位图不符时,及时通知码头方,并汇报理货长与码头发箱人或其代理人取得联系。工班结束,理货员应与码头发箱人或其代理人核准箱数,编制理箱单,连同行位草图一并交理货长

(1)理箱准备

理货员应了解和掌握理货长在交接记录中布置的作业要求,及与工作有关的注意事项,以及特殊箱的积载位置与要求,索取船舶预配图。对出翻仓箱、危险品箱等特殊箱,应认真核对预配图,以防错装。

(2)理箱过程

理货员工作岗位在面对箱门一侧的甲板上;理货员根据预配图以及理货长的布置要求在甲板上逐箱核对箱号,检查箱体外表和铅封状况。对已装妥的集装箱以坐标方式对每一集装箱的实际位置进行确认与标识;在装船过程中,发现待装集装箱与行位图上箱号不一致,应通知码头暂停装船,并告知理货长与码头取得联系解决。集装箱实际装船积载时,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预配图所列的箱号对号入座(俗称箱位拉动),理货员应在预配图上标出实际积载位置,以便理货长绘制实际装船积载图;箱位拉动表示:坐标可分为层坐标和列坐标,一般为层坐标加列坐标组成;在理箱过程中,发现集装箱箱体残损或铅封断失,应及时通知码头暂停作业,并汇报理货长妥善解决;行位装箱结束,理货员应将编制妥的“集装箱理箱单”,连同已确认的行位草图,一并交理货长审核;在交接过程中,如一整行位本工班未装完需要时,应在行位图空白处写上本工班装箱数量、工班日期和签名,以避免交接不清,数字发生差错。

理货长集装箱理箱程序和工作

(一)进口卸船理箱

卸船前,理货长向船方了解全船积载情况,征求船方对理货工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对理货员布置工作和要求,对理货员交记录布置具体要求,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卸船过程中,理货长保持与码头、船方等有关方面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解决。

理货长复核理货员提供的理货单证和BAY 图,核圈进口积载图;工班结束编制理货日报表。

全船卸箱结束,复核全船理货单证,与码头收货人及其代理人核对箱数,无疑问后办理交接手续。理货长做好全船卸船结束工作,防止集装箱错卸或漏卸。

1.资料接收与处理

(1)现场作业,由所靠船舶办事处从EDI中心接收船代船公司提供的进口船图报文、进口舱单报文,经计算机系统处理下载打印纸面文本。电子报文包括:进口船图、集装箱进口舱单、分港综合清单、分经营人综合清单、船图与舱单校核清单、CFS清单。

(2)理货长应确认收到的全部资料,并清点核对所收取的资料完整无缺。

(3)船舶靠泊后,理货长应向船方了解船舶积载情况,途中航行情况,及特殊箱、过境箱积载情况与位置;商定对残损集装箱的验残要求,征求船方对理货工作的要求及其注意事项,并记录在理货长交接记录上。

2.数据处理

(1)理货长根据进口舱单和进口积载图,核对进口总箱数与总吨位,分港箱数与吨位,中转集装箱箱数与箱外货件数等。

(2)根据理货员提供理箱单,核对圈销进口积载图和船图与舱单核对清单,特别注意在船图与舱单校核清单上已列明的溢短出错的集装箱,理清进口集装箱箱号和箱数。

(3)理货长检查理货员制作的理货单证,并进行标识,对不合格理货单证负责更正。

(4)根据集装箱理箱单,圈销集装箱进口船图,编制集装箱理货日报表。

(5)根据理货员记录的集装箱翻舱移动前后的位置,在积载图上翻仓箱的实际积载位置。

(6)溢卸与短卸,依据集装箱进口舱单,当发生舱单上未列明的实卸集装箱,该集装箱箱号即为溢卸;当发生舱单上列明的箱号未实际卸到时,该集装箱箱号为短卸。集装箱溢卸或短卸应以实际卸船箱数为准,“CHECK LIST”所列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对外签证溢卸或短卸的依据。

2.理箱过程

(1)危险品箱、特殊箱及出翻仓箱等,理货长应及时到现场提示理货员,并进行监卸。

(2)发现箱体残损或者铅封断失,在签妥“集装箱残损记录”后,应立即告知码头船边收箱员;铅封断失应由理货人员施加铅封,并将施封号记录在“集装箱残损记录”上,交码头签认。

(3)在卸箱作业时巡视船边、甲板和舱面,检查理货员上岗定位,执行理货工艺。提醒理货员注意各种特殊情况,协同理货员处理残损箱,如果发生工残后,不能确定是哪位工人造成,现场记录应由当班指导员签认。

(4)保持与船方、码头的正常联系,督促码头按图卸箱。

3.编制报表与签证(1)工班结束后,理货长编制“集装箱日报表”

(2)船方在理货证明上批注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内容,可同意船方的批注;船方在理货证明上批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内容,应说服船方不加批注,或商洽双方可接受的批注内容。

(3)全船结束,理货长与码头收箱人或其代理人办理交接,签认“集装箱交接清单”。

(4)报文发送,全船办妥交接手续后,将电子信息EDI中心发送有关各方。

(二)出口装船理箱

理货长根据预配图计算总箱数、箱外货物件数,对现装的危险品和特殊箱在预配图上用彩笔做出标记。做好准备工作,并对理货员布置工作要求。

装船过程中,理货长巡视甲板、作业现场,督促理货员做好理货工作和知道码头装船作业。

工班结束后,理货长复核理货员提交的理箱单和BAY图,编制理货日报表。核圈集装箱预配图。

装船结束,理货长复核全船单证,与码头发箱人及其代理人核对箱数,无疑问后办理交接手续,并制作船舶出口积载图、填制有关单证,与船方办理交接手续。

(1)资料接收与处理:理货长应确认收到的全部资料,并清点核对所收取资料的完整。船舶靠泊后,理货长应向船方了解出口集装箱的积载要求,征求船方对特殊箱的理箱要求,并将相关内容记录在理货长交记录上。

(2)数据处理与现场管理:理货长根据预配图与“集装箱号清单”进行校对,计算箱数和吨位。出口箱数与吨位应以现场实际理箱数据为准。对危险箱、特殊箱、出翻仓箱等集装箱,应予注意,并提示理货员引起重视,理货长应到现场进行监装。在船舶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码头随机加箱、减箱或者船边直装箱,以防出口集装箱数字上的错误。

(3)在装船过程中,巡视甲板,检查理货员上岗定位,执行理货工艺。提醒理货员注意中特殊情况,协同理货员处理残损箱的确认。与船方、码头保持正常联系,督促码头按预配图装船作业,并协同理货员处理现场业务问题。对集装箱装船过程中拉动较大的,应记录在案。

(4)残损处理:发现箱体残损或铅封断失,应通知码头解决,并编制“集装箱残损记录单”提交码头、船方签认,方可装船。

(5)编制报表与签证:理货长检查理货员所交的理货单证,并进行标识,对不合格的单证负责更正。根据“集装箱理箱单”编制“集装箱理货日报表”,根据实际积载位置绘制集装箱BAY 图。

(6)全船结束,理货长与码头发箱人或其代理人办理交接,签认“集装箱装卸交接单”。根据BAY 图,汇总编制全船“出口积载图”、“汇总清单(SUMMARY)”;根据集装箱理箱单、集装箱理货日报表,编制“理货业务凭证”;根据“集装箱残损记录”汇总编制“集装箱溢短/残损单”,递交船方签认,与船方办理交接手续。

(7)报文发送全船办妥交接手续后,将电子信息通过EDI中心发送有关各方,报文包括实装报文和出口船图报文等。

(三)交接本填写:无论进口还是出口,均包括四部分内容:船舶靠泊前、船舶开班工作、船舶卸箱过程中和船舶结关工作。

对船上的每一个集装箱进行三维定位,用六位数码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实际位置。船上集装箱按“行、列、层”的序列来定位。每个箱位还要标明装货港和卸货港,卸货港在前,装货港在后。

行位图(BAY PLAN),是记录每个集装箱实际箱号、重量等数据的分行位图。通常行为图应显示下列数据:目的港/卸货港、集装箱箱号、集装箱重量、集装箱箱型、空重箱状况、特殊箱标志、危险品箱。

汇总清单(CONTAINER SUMMARY):汇总清单,是记录本航次不同规格集装箱数量和重量的汇总。

内支线船舶交接界限:以船舷为界。

装、拆箱理货依据:

1.进口舱单(IMPORT MANIFEST M/F FOR SHORT):作为货物的原始资料,是集装箱码头核对收货人的提单(交货记录),凭单发货的法定原始依据。

2.集装箱装箱单(CONTAINERI_DADPLAN, CLP FOR SHORT)

是集装箱运输特有单证,是记载集装箱箱内货物的情况、交付的方式。

3.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 B/L FOR SHORT):是货物的物权凭证,即货物所有权的支配文件,是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运输契约成立的证明,是在目的港换发提货单的有效凭证。

4.货物清单(CARGO LIST)是收货人向贸易对方订购的货物明细单或装箱出运的货物明细单。

5.交货记录:是码头堆场或集装箱货运站在向收货人交付货物时,用以证明双方已完成货物的交接状态的证明。交货记录的签发是承运人责任的终止,收货人旅行责任的标志。

6.场站收据(DOCK RECEIPT D/R FOR SHORT)托运人可凭此换取提单(待装提单)的收据

7.集装箱货物装载预配清单,是货物装箱有关部门操作人员在货物装箱时安排作业计划,进行货物积载和核对实际装载货物是否相符的有效单据。

装箱形式和理货人员交接责任

集装箱货物装箱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整箱货和拼箱货

对于整箱货,承运人不负责箱内货物交接,而由收发货人负责拆、装箱工作。

拼箱货(LCL)进口的目的地为集装箱货运站(CFS),出口起运地也是货运站,理货人员的交接责任应从理箱延伸到理箱内货物。根据先到先服务原则,理货员在拼箱过程中货物装箱顺序为:先交后装,后交先装。

装载冷藏货物集装箱,要查看预检合格证书和预冷记录,达到规定温度才能装箱,装箱时制冷装置应停止运转,货物装载时不应堵塞冷气通道和泄水管,不能超越积载线。

装箱理货程序和工作方法

(1)装箱前准备工作

理货公司接到装箱理货业务后,首先要了解委托方、装箱形式、装箱作业地点和装箱时间等。装箱前,理货员应向有关方索取“集装箱货物装载清单”,并与实际货物进行核对,检查单证上记载的内容是否一致。

(2)装箱理货工作方法

1.整箱货理货:按其交接方式和责任,应在集装箱堆场或发货人仓库、场地进行

l装箱,核对所装货物标志、货名、数量、包装、重量、尺码是否一致;

l核对集装箱箱号是否正确,发现错箱应停止装货,并提请货运单位换箱

l检查箱体是否破损、污染和异味,对箱体外部原粘贴的与所装货物无关的标牌要清除。发现箱体有异状要提请有关方面进行修理、清洗或者调换,防止因箱体残损等状况造成出口货物损坏。如集装箱单位坚持装货,则应提请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记录

l坚持在箱边理货,与装箱单位点交点接

l对残损货物原则不能装箱,如发货人或装箱单位坚持要求装箱,理货员做好相关记录

l对本工班或当天完毕的集装箱,要采取临时加封或加锁措施,第二次开箱装货,要检查铅封或锁具是否有异状。

l装箱工作一旦结束,理货人员应会同装箱人进行施封,并将铅封号填在“装拆箱理货单”上

l装箱结束后,理货员应如实编制“装拆箱理货单”,一式三份经发货人签认后,提交一份给发货人留底。

2.拼箱货理货

l装箱理货员根据“集装箱装载预配单”或货运站提供的有关单证资料,逐票核查待装货物的标志、货名、数量、包装、重量、尺码等是否一致。计算所配货物的总重量、总尺码是否超过集装箱的总重量和总容积。

l核对箱号和箱主代码,检查箱体是否有异状。

l坚持在箱边理货,按预配单上的顺序逐票装箱,并与发货工人逐票点交点接,收取桩脚牌,防止货物串箱。

l剔除残损货物,如发货人或货运站工作人员坚持装箱理货人员则应做好有关记录。

l装箱过程中,应按装箱注意事项督促装卸工人,做到装载整齐,并做好必要的衬垫、隔垫和加固等工作

l对于个别未及时送到又必须装箱的货物,影响集装箱装箱的结束工作,应对该集装箱采取临时加封或加锁措施。在重新开箱装货时,要检查是否有异状,

l装箱工作结束后,理货人员会同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及时对集装箱进行施封,并将铅封号填写在“装拆箱理货单”上

l装箱结束后,理货人员应及时按装箱顺序逐票编制“装拆箱理货单”,经发货人或货运站工作人员签认,办妥货物交接手续,提交一份给签认方,根据发货人或其代理人要求,绘制拼箱货“集装箱货物积载示意图”

拆箱理货程序和工作方法

1.拆箱前准备工作

1)拆箱理货作业前,必须设立“单船拆箱表”。所谓“单船拆箱表”,就是指把进口仓单上标明的提单号、箱号、每个提单号的总数及分箱数

等有关数据如实登录在预先制作的表格上,作为一种圈消拆箱情况的详细台账。

2)理货公司接到拆箱委托和拆箱计划后,要查核是整箱还是拼箱,了解拆箱地点、拆箱操作过程、联系人和拆箱时间。然后,根据拆箱业务

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理货员。

3)拆箱理货员在作业前,根据“单船拆箱表”核对“拆箱委托书”或“计划单”,检查内容是否一致,并备妥有关单证资料和理货用品。

2.拆箱工作方法

1)拼箱货理货,其作业点在货运站(但实际上具备货运站条件的CY也进行拼箱货作业)。拼箱货在货运站拆箱作业中,主要有两种,即:拆

箱进仓库和拆箱卡车现提。

A)拆箱进仓库

A.根据“计划单”,核对集装箱箱号,铅封是否相符,不符暂不能拆箱,经有关单位核查决定是否开箱,检查箱体是否有异状。

B.开箱后,检查箱体是否良好、是否有因货物严重移位而导致货物破损、污染等情况,如发现严重破损,应建议货运站工作人员拍照

备案,并保存铅封。

C.在箱边与仓库人员进行点交点接,按票分清标志、理清货物件数、剔除残损货物,发现“计划单”上未列明的货物,应通知仓库人

员另行堆放,以便进一步复核

D.拆箱作业时,要根据货物性质和包装情况等,督促装卸工人进行合理拆箱作业,以免损坏货物

E.拆箱结束,要检查集装箱内有无遗漏货物,并按集装箱和货物拆出集装箱的顺序填制“装拆箱理货单”。对“计划单”上未列明的溢

出货物,要另外列项填制,并尽量完整的写明货物的标志、包装、数量和到货港名称等。“装拆箱理货单”编制后要取得仓库人员留底。

B)拆箱卡车现提

A.根据“交货记录”记载的标志、件数发货。发货前根据“交货记录”核对“计划单”,如有出入应进一步与“海运提单”或“进口舱

单”核对。在确认“交货记录”错误时,必须通知有关方更正。更正后的“交货记录”需经发货方重新确认后方能发货。

B.拆箱现提,与收货人及其代理人,在箱边点交点接,交货结束后,取得收货人签认。

C.当该箱货物未拆完或其他收货人暂未提货时,理货员应重新施加铅封或锁,并记录铅封号和锁号,作为第二次作业时的判断铅封是

否完好的依据

D.“计划单、进口舱单”和“集装箱装箱单”上未列明的溢出货物,应拆箱进库待查。对所提货物同标志、同货名(危险品)除外,

原则上可以接受保函(LETTER GURANTEE L/G)

接受保函的前提是:出具保函人应具有“海运提单(副本)”或由发货人直接邮寄给收货人有关单证,能从中判断该批货物确属于该收货人。保函内容包括,一旦证明该批货物属于他人所有,出具保函人应将货物运回或按价赔偿损失,由此发生的一切损失,理货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2)整箱货理货,其作业地点主要在DOOR和CY,但在国内有相当部分是在CFS内进行的。

A)市内外拆箱作业

A.按“计划单”和货方提供的“海运提单、货物清单”等,核对集装箱箱号和铅封号,如发现不符,及时与本部门联系,以决定是否

拆箱。

B.检查箱体是否异状,铅封是否完好

C.开箱后,检查货物积载是否整齐,是否货物移动、包装不佳等原因,导致货物残损或者货物明显减少。如发现有残损或短缺的可能,

应建议收货人拍照备案,并保存铅封。

D.在箱边与收货人进行点交点接,核对货物标志,理清件数,剔除残损货物另行堆放。

E.拆箱作业,要根据货物性质和包装状况,督促装卸工人进行合理拆箱作业,以免损坏货物,如发现货物损坏,应分清工残和原残,

编制相应记录,取得责任方/委托方签字。

F.拆箱结束,要检查箱内货物是否有遗漏,并及时按实际理货结果正确编制“装\\拆箱理货单”,经收货人签认,提供收货人一份。对

溢出不同标志,不同货名的货物,原则上在拆箱结束后带回发箱处。

B) 码头场、站拆箱卡车现提作业

凭“交接记录”发货,理货工作方法与市内、外拆箱作业相同,对溢出的同标志、同货名的货物,经核实属于同一收货人时,可同意收货人出具保函形式给予提取。但危险品或溢出不同标志、货名的货物,应进仓库待查。

C)码头内拆箱落驳和码头场、站拆箱装火车作业

凭“交接记录”发货,理货工作方法与市内、外拆箱作业大致相同,对这种作业方式,理货人员要严格控制数字,特别是大宗货物,交接总数应控制在规定的发货数字内,不能超出规定的提货数字。

3.拆箱作业结束

1)“装拆箱理货单”应按不同船名、航次和不同作业地点、作业日期分别编制,并取得收货人签认。

2)集装箱销账人员,将每日拆箱作业结束后,根据签认的“装拆箱理货单”上的全部内容如实圈消“单船拆箱表”

3)全船拆箱作业结束后,应根据“单船拆箱表”编制“集装箱货物溢短残损单”,经公司业务主管部门盖章后,提供有关单位,并

把所有拆箱作业单证归入大船资料一并存档。

集装箱内货物的积载方法

(1)重量分配

除了重不压轻、大不压小外,装载时货物重量要平均分布在箱底。

(2)衬垫

装载货物时,要根据包装的强度决定衬垫,夹衬缓冲材料,防止装在下面的货物被压坏,并使负荷平均分布。

(2)固定绑扎(3)货物与货物之间,侧壁与货物之间如有空隙,在运输中由于摇摆而使货物移动造成碰撞,还有可能损坏其他货物,及损坏集装箱侧壁,甚至损坏其他集装箱。有时集装箱到达目的地打开箱门时,由于装在箱门附近货物倒塌而引起货物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对货物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在运输过程中,要使集装箱内货物不产生移动的作业称作“固定”,固定通常有以下方法:

A)支撑,用方形木条等支柱支撑货物,使货物不至于移动

B)塞紧,货物之间,或货物与集装箱侧壁之间用方木等支柱在水平方向加以固定,或者插入填塞物,缓冲垫、楔子等防止货物移动。

C)系紧,集装箱内的系紧就是用绳索、带子等索具,或用网络等把货物捆绑扎紧。

D)缓冲材料,为填补货物间、货物与集装箱侧壁间的空隙,防止货物破损、湿损,有必要在货物之间插入木板、覆盖物之类的隔货材

料,这些材料多半为托盘、木框、缓冲垫等填物

E)货物混载,把几票不同的货物装在同一集装箱内叫货物混载。货物混载时要避免货物性质相互抵触而发生事故。

F)其他注意事项:包装不同的货物要分别装载,木箱装的货物不要与纸板箱混装,特别是袋、包更容易损坏;有尖角突出物的货物应

设法用木板隔开,以避免损伤其他货物;不接受包装已损坏的货物;“要按照不可倒置“、”禁止横装“等标志进行装载;除了能确保不会损伤货物外,不能使用手钩。

危险品标志应有规格不小于250 MM *250MM,且即使在海水中浸泡三个月仍清晰可辨。

整箱货理货,是理货公司接受货主委托,理货人员以第三者身份参与装拆箱理货;而拼箱货则受船公司委托代表船方参与装拆箱理货。

集装箱理箱单(TALLY FOR CONTAINERS)

1.箱号栏,按实际装卸集装箱箱号填写,内容包括箱主代号、顺序号和核对数

2.铅封,进出口集装箱应根据实际铅封号填写,目前暂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填写,如:“完好、断落、失落“,铅封起着划分承运人责

任的作用,对于CY-CY的交接方式,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铅封断失,由承运人承担箱内货物的风险。

3.尺寸,按集装箱实际规格分别填写,对于非标准箱,按实际尺寸规格填写,同一规格的重、空箱可以填写在同一份理箱单内

4.空重箱,按集装箱实际情况分别填写空重箱。

5.总计,填明各规格箱型集装箱数量,以及重空箱数量

6.集装箱理箱单右上角应加上编号,末页加写“END“,集装箱理箱单一般填写一份,另可根据委托方要求增加份数。

集装箱理货日报表(CONTAINER DAILY REPORT)

1.每工班向船方报送一份,进出口应分别填写

2.集装箱栏,按不同类型的集装箱分别填写,一般分为三种,干货类集装箱用“GP“表示,另可根据委托方要求补充填写。

3.重空箱栏,按实际装卸集装箱的自然箱和毛重吨位填写,重空箱分别列明。对特殊箱,在日报表中列明规格40’后增补空格内填写

4.对出翻舱和重装的集装箱,应另行填制日报表,并在备注栏内分别标明“RELOADING CONTAINERS“和”SHIFTING OUTSIDE HOLD“, “并

将相对应的”进出口部分划去。

5.日报填制完毕,由理货组长签字,无需船方签认。

理货业务凭证(TALLY CERTIFICATE)

1.作业开始时间根据理货单上第一班开始作业时间来填写

2.根据实际理货结果,填写各类规格和重空箱数量,夜班、节假日理货箱量填写在相应栏目内。

3.对出翻舱的集装箱数,翻舱下船和重新装船的两个过程,应分别填写在空行内,如有换船现象,应分开签认。

4.装拆箱栏内,进口作业根据进口舱单交付条款列明箱数填写,

5.零星捎带件杂货数字,按件杂货有关填制要求填写。理货业务凭证填制一式三份,理货两份,船方/委托方一份。

集装箱溢短/残损单(OUTTURN LIST FOR CONTAINERS)

1.全船理箱结束,理货长根据进口舱单、理箱单和集装箱残损记录,填制集装箱溢短/残损单。整船集装箱无溢短/残损,集装箱溢短/

残损单也应填制,在通栏内用对角线加“NL“表示

2.集装箱溢短/残损单上的作业开始时间根据理货单上第一班开始作业时间确定

3.对溢出集装箱,在溢卸箱号栏内,按实际箱号填写,并标明尺寸规格和空重箱,在铅封号栏内,标明该箱在船图上显示的装货港。

4.对短卸集装箱,在短卸箱号栏内,按进口舱单上列明的箱号填写,并标明尺寸规格和空重箱。

5.对箱体原残的集装箱,根据船方签认的集装箱残损记录内容,填写在残损栏内。

6.对铅封断失的集装箱,在残损栏内如实反映,并记录提单号及重新施封的铅封号

7.在备注栏内,填写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集装箱溢短/残损单一式六份,并以印章形成明确的正副本,提供船方、货代、码头等。

集装箱残损记录(CONTAINER DAMAGE RECORD)

1.集装箱残损记录的填制一箱一单,对国际航线的集装箱船舶应用英文填写2.时间栏应填写具体作业班次

3.填制集装箱残损记录,采取画圈方式在箱体图上标识出残损部位,并在圈内注明相应的残损代码,或在残损代码上划勾体现相应的

残损类型。同时,在“残损状态”栏内填写残损部位、程度以及尺寸等。

4.发现框架箱、开顶箱内货物外观有明显残损的,必须在集装箱残损记录备注栏内说明。集装箱残损记录单一式三份,理货、船方、

码头各一份。

装拆箱理货单(TALLY SHEET FOR STUFFING/STRIPPING)用途:是理货员记载集装箱箱内货物票号、数字和残损情况的原始记录,是编制集装箱货物溢短/残损单的依据。在集装箱出口过程中,是集装箱堆场填制“装箱单”的参考资料。装卸箱理货单份中英文两种版本

集装箱货物溢短/残损单(OUTTURN LIST FOR CONTAINERIZED CARGO)用途:是记载集装箱箱内货物件数溢出/短少,以及原残情况的凭证,是海关对箱内货物进行监管和有关方进行索赔的重要依据。

集装箱验施封记录(RECORD OF CONTAINER SEAL/SEAL EXAMING)用途:是记载集装箱铅封完好和施封情况的凭证,是收取验封/施封和铅封费的依据。

第九章水尺计重

水尺计重是指通过对承运船舶的吃水及船用物料(包括压载水等)的测定,根据船舶准确图表测算船舶的排水量和有关物料重量,以计算载运货物重量的一种计量方式。

水尺计重一般适用于价值低、过磅困难的大宗散装商品,如煤炭、盐、散化肥、矿砂、生铁、废钢。

水尺计重精确度在±5‰以内

第十章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取样监装

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是指本身含有部分颗粒和一定量水分、当其含水率超过适运水分极限时可能形成自由液面或固液两相流动层的固体散装货物。

是云水分极限,是指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安全运输最大含水率,通常按其流动水分点的80%~90%确定。流动水分点是指易流态化固体散装货物发生流动时的最小含水率。

------------------------

理货试题

1.当一笔贸易成交后,商品的交换要通过运输来实现。

2.根据我国交通部规定,外贸船舶在我国港口装卸计件货物时,实施带有强制性的理货

3.理货依据是判断实际货物是否符合要求的根据,因此要更改理货依据,必须办理变更手续

4.在商品社会里,贸易和运输是不可缺少的流通环节。

5.理货宗旨是:严守公正立场,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维护委托方的正当利益.

6.理货交接一般以船舷为界,且以此划分承、托运人对货物应付责任

7.完船,船方应对理货结果办理签认手续

8..在装船过程中,理货人员对货物积载负有监督、指导责任,且要准确反映在积载图上

9.外轮理货处于承、托双方的中间地位,承担监督货物交接的职责,涉及承、托双方和贸易双方的合同履行和经济利益,以及保险人的利益

10.理货依据通常由委托方提供,没有理货依据一般不能作业。此材料上:理货依据-记载货物的主标志、件数、包装、货名、重量、收(发)货人等内容。

11.理货依据上一般有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的签章。

12.进口舱单是载货清单(Manifest:M/F)的别称

13. 在船舶受载部位和舱壁四周,以及货物之间,为减轻船舶受载部位的压力,使货物不直接接触舱底板和船舱四周的舱壁,减少货物受损,从而达到保证船、货安全而铺放的木板、草席等物料,称为衬垫

14.货物装舱时船方应认真监督,严格按照配载图及隔票要求装载,做到按卸货港顺序安排作业,按票装船、一票一清、零星小票货物集中堆放,务必分隔清楚。否则,会导致船方重大经济损失。

15.分票是理货工作的起点,是确保理货数字准确的基本保证,是保证货运质量的重要一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6.Le Harve W/T at Rotterdam 勒哈弗尔(目的港:法国)在鹿特丹转运(转口港:荷兰)转运

17.分票的基本方法是核对货物标志

18.因为混票,在编制现场记录“提单、标志、货名”时,根据进口舱单填入原残货物的内容。

19.抄号理数更适用于成套设备和有特殊要求的货物。

20.理货交接是指海运过程中,承、托运双方通过理货机构办理货物交接手续

21.理数时点捆、卷、片等货物要从两端点数。

22.理数时长度不同的货物要从两端点数。

23.在船舶装卸货物时,装货单和进口舱单是理货的唯一凭证和依据,也是船舶承运货物的凭证和依据。

24.理货数字准确率:理货数字准确的出船舶占理货船舶总艘次的百分比

25. 理货船舶到数率:进口货物的理货数字和进口舱单数字相符和溢出的船舶艘次占进口理货船舶总艘次的百分比

26.货物短卸率:进口货物的短卸数字与进口舱单数字的万分比。

27.货差率:进口货物的理货差错数字与进口舱单数字的万分比

28.防止理货差错的关键是理货员的高度责任心

29.卸船货物溢短数字确定是由理货组长根据计数单汇总各票货物的数字与进口舱单数字核对后,才能确定货物数字是否有溢短。

30.对散件的货物,应尽量折合成原件,如无法折合时,可按短件溢支处理。

理货人员对进口货物应按进口舱单数字理数卸船,对溢出或短少的货物应编制货物溢短单;对散件货物,应尽量拆合成原件,如无法拆合,可按短件溢支处理;对无标志,或标志不符的货物,可按溢卸货物处理;对不同票的相同货物,联系有关单位确认后,可溢短相抵,如仍有溢短,再按溢短货物处理

1.理货的作用1、保证船舶和货物的安全;2、减少纠纷,保证物流的畅通;3、促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繁荣经济;4、确保国家对进出口货物的税收。

2.理货的性质:一、公正性;二、服务性【服务于对外贸易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服务与委托方;受公证性制约】;三、涉外性;四、国际性。

3.公正性理货必须遵循三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二、船边交接原则;三、一次签证原则。

4.理货依据是指能够用来检查、核对实际货物的数字和标志是否符合要求的理货单证资料

5.理货长(Chief Tallyman)工作职责:单船理货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

6.理货依据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能够反映货物上的主标志;二是能够被承、托运双方接受;三是符合常规。

7.理货依据:进口舱单,集装箱进口舱单,出口装箱单。

8. 理货员的工作岗位只能在舱内、甲板、船边,这是由于船方对货物所承担的责任界限所决定的,也是国际海运中对理货的习惯要求和共同做法。

第十一章木材检尺

1ft=30.48cm=12in

1in=25.4mm

原木 1霍普斯顿=1.0802M3

板材 1霍普斯顿=50ft3=600板尺=1.41584M3

板材 1m3=423.78板尺

1千板尺=2.36M3

第十二章油品计量

减少误差的方法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减少系统误差:采用修正值法;从产生的根源上消除;专门的方法;

液面高度的直接测量法

1.测量时,左手握住尺柄,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固定下尺位置,在指定投尺口投尺;2.下尺时,尺铊不应前后摆动,并在其重力下引尺带下伸。尺铊接触油面时应缓慢,以免引起油面大的波动。估计尺铊将近罐底时,应放慢速度。当尺铊轻轻地触及罐底之前,应有一个液面扰动的平息时间,用左手拇指压紧尺架的尺带,慢慢降低手腕高度,手感尺铊触及罐底或基准点后,迅速提尺读数;

3.对于测量粘性油品,应保持尺铊与容器底板接触3~5s,以使得量油尺周围的油品表面达到正确的水平位置再提尺读数,避免读数偏低;

4.读数时,应先读小数,后读大数,尺带不应平放或倒放,以免液面上升;

5.油高应测量两次,两次测量值相差大于1mm时,应重新测量,直到两次连续测量值相差不大于1mm为止。记录测量值,取第一次测量值做为油高;

6.对于测量挥发性油品,若读数困难时,可以在量油尺的液面读数附近涂上示油膏,但一定不能使用粉笔或其他多孔性材料。

液面高度的间接测量法

1.测量时,应在指定计量口参照点处降落尺铊,下尺方法同实际油高的测量;

2.当尺铊在刚刚进入液体中,使尺铊在这个位置保持到液面停止扰动,待液面平稳后继续缓慢地降落,直到量油尺上的一个整数米或分米刻度准确地与参照点处在一条水平线上;

3.提出量油尺,记录被油浸湿的量油尺长度与参照点处在一条水平线上的量油尺刻度值。这两个量值之差就是空高值;

4.以同样的方法测量,直到两次连续测量的读数相差不大于2mm为止。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不大于lmm时,取第一次测量值作为油高;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大于lmm时,取两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油高;

5.空高值转换成相当的油高值,即从容器底检尺点到参照点的高度减去量油尺在参照点处的读数加上量油尺的浸油高度;

6.汽车罐车容积表按检定规程要求是以空距计算其容积,使用时可用丁字尺直接测出空高值,在对应的容积表中直接查出其实际容积;

水高的测量

1.外贸交接和用外浮顶油罐作国内交接,每次均应量水。其它罐国内交接,收油前后均应量水。发油和盘点计量三至四天应测量一次水高;

2.测量前,将加在量油尺尺带上的检水尺刻线上均匀涂抹一层很薄的示水膏;

3.投尺时,将检水尺和量油尺尺带靠近参照点,紧贴计量口壁降落到容器中,直到检水尺轻轻地接触罐底或基准点。量油尺的尺带必须拉紧,以保证检水尺垂直;

4.检水尺在这个位置上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便于水改变示水膏的颜色。一般情况下,轻质油品3~5S;重质油品10~30S。提出检水尺,观察水高示值,并做好记录。读数时,检水尺不应平放或倒置;

5.一般情况下,水高只要求测量一次。如果第一次浸液检水尺不能得到清晰的水层读数时,必须除去已起过作用的示水膏,擦干检水尺,待水面稳定后做第二次测量;

6.如果要测量的水高超过300mm时,应使用量油尺尺铊代替检水尺,将示水膏涂沫到量油尺尺带上,测量方法同检水尺。

油温的测量

1.测量油品高度后,应立即进行温度测量。温度测量应距罐壁至少300mm,以避免受到外部冷热影响;

2.测温位置

1)油高3m以下,在油高中部测一点;

2)油高3~5m,在油品上液面下lm、油品下液面上1m处共测两点。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度;

3)油高5m以上,在油品上液面下lm,油品中部和油品下液面上lm处,共测三点。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度。如果其中有一点温度与平均温度相差大于l℃,则必须在上部和中部测量点之间加测一点及中部和下部测量点之间加测一点,最后以这五点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油品的温度;

4)输线插孔以45度角迎流插到至少为管线内径三分之一处;

3. 测量数量

1)立、卧式油罐、铁路罐车、汽车罐车应逐罐逐车测温;

2)油轮(油驳)内装单一油品时,要测量半数以上舱的温度。如果内装不止一种油品时,要按每单一品种测温。如单一品种1~2舱,每个舱都要测温;3~6 舱,最少测2舱温度;7或7舱以上,应最少测半数以上舱。如果各舱温度与所测舱平均温度相差在1℃以上时,应对每个舱作温度测量;

4.特殊情况的测温要求

1)对加热的油罐车,要使油品完全成液体后再切断蒸汽,在温度平衡2h后进行温度测量。如提前测温,必须测上、中、下三点温度(油高四分之三、二分之一及四分之一处三点的温度),取其平均值;

2)对有蒸汽加热管的油罐,要在蒸汽切断1h后,才能进行温度测量。如需提前测温或在不能切断蒸汽的情况下测温,应按油高均匀分布测量五点以上温度,取其平均值;3)对刚停止加热的立式园筒形罐,如需马上测温而顶上又有两个罐口,一个在中心,一个靠壁,必须在两个罐口测量上、中、下三点温度,取其平均值。如在一个罐口测温,必须按油高均匀分布测量五点以上温度,取其平均值;

5.测温的方法

1)将装有温度计的保温盒放入容器油层指定测温位置,上下拉动几次,达到规定浸没时间后提出读数;

2)读取温度示值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棒体垂直并与水银柱顶端相切,保温盒不得倾斜,以防油品溢出;

3)读数时应先读小数,后读大数,读至0.1℃;

4)为减少测量时间,储油容器应放置固定温度计和保温盒;

6.温度计的浸没时间

1)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以及40℃运动粘度小于和等于20mm2/s的油品不应少于5min;

2)润滑油以及40℃运动粘度大于20mm2/s而100℃运动粘度低于36mm2/s的油品不应少于15min;

3)重质润滑油、汽缸油、齿轮油及100℃运动粘度等于和大于36mm2/s的油品不应少于30min。

(七)油品的取样

1.油品温度测量后,开始取样;

2.取样部位

1)立式油罐在油品顶液面下其深度的六分之一、二分之一、六分之五三个部位各取一份点样组合试样;

2)卧式油罐按附表三指明的液面上采取点样。如需组合样时,按表三组合样比例核算;

3)油罐车在其罐内油品深度二分之一处取样;

4)油轮(油驳)取样同固定式油罐;

3.取样数量

1)立式油罐应逐罐取样;

2)卧式油罐、油罐车、油轮(油驳)油舱盛装同品种油品的容器数为2~8个取2个样;9~15个取3个样;16~25个取5个样;26~50个取8个样;51~90个取13个样。对于盛装有同品种油品整列铁路罐车取样时,首车必须取样;

4.取样方法

1)将清洁的采样器用纯棉绳拴好口盖和取样器,盖好口盖后在指定投入口(一般为量油口)放入油层;

2)当取样器到达指定取样部位后,拉动口盖绳索,打开口盖,待液面气泡停止时提出取样器,将油样倒入洁净的油样瓶中;

3)取样顺序应按上、中、下部位进行,以避免扰动下部液面;

4)管线取样分为流量比例样和时间比例样两种,推荐使用流量比例样。取样应在适宜的管线取样器中进行,取样前,要用被取样的产品冲洗样品管线和装有阀的连件。

密度的测定

测量步骤

1)将混合后的代表样小心地沿着量筒壁倒入量筒中,防止溅泼和避免生成气泡,发生气泡时应用清洁的滤纸除去;

2)将温度计插入试样中,小心地搅拌试样,温度计保持全浸,同时将选好的清洁、干燥的石油密度计轻轻放在试样中;

3)当石油密度计静止并离开量筒壁自由漂浮时,读取试样的弯月面下缘与密度计刻度相切的点即为密度数值。读数时,视线要与试样弯月面下缘成一水平面,读至0.0001g/cm3,同时读取温度计数值,读至0.1℃。以同样的方法连续测定两次,若第二次温度与第一次温度之差超过0.5℃则重新读取温度计和密度计数值,直至温度变化稳定在0.5℃以内;两次视密度值相差不大于0.0005g/cm3;

4)测定密度时,测定温度要尽量接近油罐中储存油的实际温度,应在实际温度的±3℃范围内测定。

第十三章理货单证

理货单证是指理货机构在理货业务中使用和出具的原始资料和证明,理货单证是反映船舶载运货物在港口交接当时的数量和状态实际情况的原始记录,因此,它具有凭证和证据的性质。

根据理货单证产生的过程和具有的凭证或证据的性质,理货单证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1.承运人与托运人或提单持有人之间办理货物数字和外表状态交接的证明。

2.承运人、托运人、提单持有人以及港方、保险人之间处理货物索赔案件的凭证。

3.船舶发生海事时,是处理海事案件的主要参考资料。这里主要指实际积载图的作用

4.港方安排作业、收获人安排提货的主要依据,这里主要指货物实际积载图和分舱单的作用。

5.船舶在航行途中,保管、照料货物的主要依据

理货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试题精要bigbn版权所有

6.买卖双方履行贸易合同情况的主要凭证。

7.理货机构处理日常业务往来的依据。

理货人员在货物装卸过程中,经常需要制作的单证有计数单、日报单、待时记录、货物分舱单、货物残损单、货物溢短单、货物积载图和理货证明书以及填制装货单。

理货员填写的单据有(计数单、现场记录、待时记录)理货长填写的单据有(日报单、货物溢短单、货物残损单、分港卸货单、货物分舱单、货物积载图、理货证明书)

理货委托书(Application For Tally):理货委托书是委托人委托理货机构办理理货业务的书面凭证。

计数单(Tally Sheet):计数单是理货人员理货计数的原始记录。计数单是判断卸船货物数字是否有溢、短,装船货物数字是否准确的唯一依据。是填写装货单/大副收据实装件数的依据。

现场记录(Record On The Spot):现场记录是理货人员记载货物异常状态和现场情况的原始凭证。现场记录是汇总编制货物残损单的依据。日报单(Daily Report):日报单是理货长向船方报告各舱货物装卸进度的单证。

待时记录(Stand—By Time Record):待时记录是记载由于船方原因造成理货人员停工待时的证明。

货物溢短单(Over landed/Short landed Cargo List):货物溢短单是记载进口货物件数溢出或短少的证明。货物溢短单由理货长累计计数单,对照进口舱单汇总编制。

货物残损单(Damaged Cargo List):货物残损单是记载进口货物原残情况的证明。货物残损单是收货人向保险人提赔的主要凭证。

分港卸货单(Discharging Report in Separate Ports):分港卸货单记载两港分卸的同一票货物在第一卸货港卸货件数的证明。由理货长编制作为第二卸货港理货依据。

货物分舱单(Cargo Hatch List):货物分舱单是分港分舱记载每票货物装舱部位的清单。货物分舱单对卸货港制定卸船作业计划,安排车、驳衔接,库场堆存等,对卸货港理货,对船方掌握舱内情况都有重要作用。

货物积载图(Stowage Plan):货物积载图是出口货物实际装舱部位的示意图,由理货长根据装船过程中变化,随时修改货物配载图而绘制成的。货物积载图对船方了解货物装船情况和货物在舱内积载部位,对卸货港安排安排卸船作业和卸货港理货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复查单(Rechecking List):复查单是理货机构对原理货物经过复查后出具的凭证。

更正单(Correction List): 更正单是理货机构更改原理货结果的凭证。

分标志单(List of Mark-Assorting):分标志单是在卸船后分清混装货物标志

查询单(Cargo Tracer):是向对方调查货物情况的单证。查询单是在货物发生溢短现象时,由船公司或理货机构编制查询单,向船舶停靠港口调查货物有无错卸、漏卸、错装、漏装等情况,以澄清事实,挽回损失。

货物丈量单(List Of Cargo Measurement):是记载丈量货物尺码的单证。对于货物的重量和体积一般按照进口舱单和出口装货单上的数字。但对有疑问者,理货机构可以进行实际丈量,并以丈量数字为准。

理货证明书(Tally Certificate):是委托方确认理货工作的凭证。由理货长编制。理货证明书是理货机构向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结算各项费用的依据。由于理货证明书列明了进口或出口货物的总件数,因此,他在客观上又起到了船舶实际装卸货物总数量的交接工作。为了便于填写理货工作项目,在理货证明书上印制了各项内容。

附属单证:是指理货机构内部为了便于理货工作而使用的单证

分舱装货计划表:是理货长根据配载图按舱口分层次编制的全船受载货物装货顺序表,俗称进度表。它为编制实际货物积载图提供了可靠依据。舱口分唛单:根据进口舱单复制而成,是舱口理货员进口理货的主要依据和资料。

销帐进度表:是理货员根据卸货计数单记录每工班卸货进度和卸货状况的一览表

货物流向单:理货长根据计数单记录每工班现提货物件数和流向的一览表,它只适用于进口大宗货物。

进口卸货分库/分驳交接计数单:进口卸货分库/分驳交接计数单又称三联单,它是理货机构与港口库场或驳船办理交接的内部凭证。

理货单证的编制要求

1、理货单证必须如实反映理货结果和记录有关情况。要求数字准确、内容确切、文字通顺,精炼,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涂改。

2、理货单证分英文和中文两种文本印制,对国际航线船舶和国外委托方申请的理货,填制英文本理货单证;对国内航线船舶和国内委托方申请的理货填制中文理货单证。

3、理货单证上书写内容和数字时,英文内容用英文印刷体大写字母表示;中文用印刷体正楷表示。数字用标准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4、理货单证上的计量单位要使用国家标准名称和符号。

5、理货单证上不用的印制内容,在其中部划一横线,表示不使用。

6、编制理货单证所使用的一切文字,不得潦草书写,但理货人员签名和船方批注除外。

7、编制的理货单证必须保持整洁、美观,不得涂改。7、编制理货单证一律使用钢笔或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等。

25

文档

理货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试题精要

第一章概论理货是随着水上贸易运输的出现而产生的,英文叫Tally。其含义是计数用的筹码。在港口装卸货物时,人们最早是用木、竹制的筹码来计算货物的数字一、理货的意义:(1)外轮理货是对外贸易和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它履行判断货物交接数字和状态的职能,对承、托双方履行运输契约,船方保质保量的完成运输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船舶和货物的安全。(3)外轮理货是国家对外的一个窗口。(4)外轮理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国家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理货是指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