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教学设计
| 课题 | 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单元 | 一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八年级 |
| 学习 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认识、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对国家尊重和保障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原则维护自己的。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对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
| 重点 | 我国的基本原则; 对基本内容的认识; 国家尊重和保障。 | ||||||
| 难点 | 国家尊重和保护的保障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播放视频《行走的国徽》,导入新课 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我国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邦的总章程! | 看视频 | 从视频中感受的作用,认识到是公民保障书。 |
| 讲授新课 | 看图片展示 活动一:自主探究 1、上图中国家机关的建筑上都悬挂什么标志? 2、这些国家机关或场所为什么悬挂国徽? 3、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小结:(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3)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活动二:认识国徽 国徽介绍:国微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体现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950年9月20日,签发了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其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小结:国徽体现了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板块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三:学习,看短片 思考:我们国家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小结:我国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一) 出示图片 思考: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图片给了你什么启示? 小结: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和选举。 探究与分享(二) 播放视频:《依照行使权力服务人民》 想一想:你能举一些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吗? 小结: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和 自由 、监督权。 探究与分享(三)知识窗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板块二:国家尊重和保障 活动一:图片感悟 (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 (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小结:(1)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劳动权。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公民的。 (2)如发展均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等。 活动二:认识 播放视频:《焦点访谈:国家计划全面落实》 思考: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 1、尊重和保障成为我国的原则(保障)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写入 2、保护主体、内容很广泛;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权利保障) 3、行政机关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保障)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保障) 探究与分享: 2016年9月29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凡与企业注册登记、年度报告、变更注销、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税费办理、安全生产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以及与居民教育医疗、户籍户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等相关的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到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而且能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监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服务更便捷。 你怎么看? 小结:这一举措能加快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方便群众办事,充分体现了行政执法过程中尊重和保障的意识 活动三:拓展空间。 看视频《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金钥匙”》 思考: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你认为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小结: 1)扶贫工程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人口的有力措施。 2)尽快建立农村的最低保障制度和完善城市的 低保制度。在就业、基础教育、基本卫生、市场准入以及公平执法等方面下功夫,投资金。最后,的还要更偏重于解决未来的收入不公现象,要促进教育公平等。 民法总则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确立了科学系统的民事权利体系,拓展了民事权利内容,创新了民事权利保护方式。可以说,民法总则是当代中国新的保障书,是我国保障制度建设十分重要的新进展和新成就。你是如何正确认识我国法律保障的? 小结: 1、立法机关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2、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3、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理解 学生读条文思考问题 看图片感悟,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并积极回答 看图片感悟思考问题 学生看图片思考问题 学生看视频思考问题 学生读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读材料思考问题 | 初步感知本课知识要点 初步感知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理解国徽的内涵 知道中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了解的基本原则。 理解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及具体保障的内容。 理解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进一步理解基本权利的内容,明确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及保障。 引入教学目标二:国家尊重和保障 理解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了解我国问题的相关基本知识 理解司法机关在保障方面的具体举措 了解什么是精准扶贫,其具体意义是什么? 理解贫工作是保障最有力的实践,是包含原则在内的法治精神的最好体现,为保障,推进法治作出巨大贡献。 |
| 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认识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等基本内容,明确地位,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的保障。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认识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一切权利属于人民,领会具有最高权威,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守法的习惯,用自己的行动继维护的权威和尊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