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学期总第24课时 本单元第12课时 课型:练习
主备人 :石芳芳 复备人:石芳芳 授课日期:3.8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积累词语。
4.熟读背诵《鞋》。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语
提高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词语卡片 识字“苹果树”。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学生活动 |
| 第二课时 1.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上“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读),看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2.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四人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说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3.展示画面,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出示课件:故事)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的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谁来帮他出出主意? b讨论交流: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帮助,你们愿不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那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台表演: ☆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A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B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要求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的争夺赛吧! A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桔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B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C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将一朵小红花。(边做家务边放音乐) 4.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什么想说?(学生交流)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说明大家都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行吗? | 学生轮流读词语,教师评价并板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人一组,交流读诗 学生动手贴、画春景图 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小组内表演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习惯 |
成功之处:随着新课程的开展,要求一年级学生掌握的识字量大大增加,但是光靠语文课堂教学来提高识字量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识字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识字,是有效的识字途径。
不足之处:学生识字量少,总是出现卡的情况,对学习的内容掌握不很好。
改进措施:首先,可以在家庭环境中识字,例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幕,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经常的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卡片、图书进行有意识的认读;对家用电器的标签让孩子认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识字的环境好创造,关键是家长要有这样的意识。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学校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定期的布置这样作业,并开展成果汇报活动,促进孩子养成识字习惯。在教材中,也注意了这方面内容的安排。其次,可以在社会环境中识字。第三,在学校的环境中识字
课题:识字三
本学期总第25课时 本单元第1课时 课型:讲读
主备人 :石芳芳 复备人:石芳芳 授课日期:3.9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学生活动 |
| 一、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2)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4)猜字谜-——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三、写字 重点指导“和、语、千” | 启发学生学习新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快的学习识字。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
成功之处:《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识字教学目标中有这样一条: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激发,去培养。教给识字方法,鼓励个性化识字,关注课堂生成,及时梳理,小结独特的识字方法。学生是有差异的个性,他们的识字方法具有明显的个性特性,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独特方法识记生字,使识字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不足之处:比如在课文朗读上还需要多下些功夫,这首对子歌本来就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应该有意识地多去培养学生读,感受文字本身的美,以增强语感。虽然我也意识到了,韵律优美的对子可以用多种方式去诵读。(师生对读,拍手读,男女对读,去掉对字读……)。
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