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试题(闭卷)
参考学校:安庆市白泽湖中学等十八校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45分)
1.国庆期间某班历史学习小组要参观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浙江余姚 D.云南元谋
2.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A.商汤 B.夏桀 C.周平王 D.盘庚
3.电视剧《卧薪尝胆》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A.周文王 B.吴王阖闾 C.越王勾践 D.晋文公
4.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闻信带领兵马而至。诸侯正在履行哪项制度规定的义务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5.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6.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起决定作用的是
A.各国的改革 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人类智慧的提高
7.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战国时期“合纵”“连横”
C.秦国和楚国的地理位置 D.秦国楚国灭亡的时间
8.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神树 D.编钟
9.某同学将夏桀、商纣归为一类,其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10.下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11.战国时期,秦国特别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12.右图是小明阅读的一本图书,封面所示“三家分晋”指的 是哪“三家”
A.燕、齐、楚 B.韩、赵、魏
C.吴、越、楚 D.燕、赵、齐
1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
A.春秋争霸战争 B.战国兼并战争
C.百家争鸣 D.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14.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其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A.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B.公元前10世纪50年代
C.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D.公元前11世纪50年代
1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二、组合列举(每空2分,共12分)
16.写出下列相关的历史人物
(1)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
(2)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3)战国时期秦国太守 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17.写出下列相关的历史名称
(1)尧、舜、禹通过推举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种办法后人称之为“ ”。
(2)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纪年方法是 。
(3) 是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三、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8.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东周。
改正: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改正:
【 】(3)夏商西周都建立了强大的,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改正:
【 】(4)晋文公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大有取代周天子的架势,后成为中原霸主。
改正:
【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题共两小题,19小题17分,20小题16分,共33分)
19.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只在下方横线上填)
(4分)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国在春秋时期,为了增强国力,任用 ________ 为相,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通过改革成为春秋首霸。(2分)
(3)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其中收效最大的是秦国,秦国通过 __________变法,成为了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结合所学内容,在下面的示意图中补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加强集权措施
强兵措施
富国措施
④承认土地私有
⑤推行县制
⑥统一
①编制户口
②奖励
③奖励
(4)请用一句话概括秦国变法的历史意义(3分)。
20.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个历史课本剧(片段),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旁白:战国时期,有一天,许多学者走到一起,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学者1】“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
【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反对不义战争。
【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空谈仁义,应该进行改革,实行“法治”。
【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上述四位学者分别代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4分)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4分)
(2)其中学者1所代表学派的创始人是谁?(2分)他在教育方面提出哪些主张?(写出两则,4分)
(3)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该班围绕如何治理校园内乱扔垃圾的行为进行讨论,请你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写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安庆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十八校期中联考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5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答案 | D | D | C | D | C | C | B | D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答案 | B | A | C | B | C | C | A |
16、(1)黄帝和炎帝 (2)禹 (3)李冰
17、(1)禅让制 (2)公元纪年或公元 (3)甲骨文
三、辨析改错
18、【×】(1)改正:将“东周”改为“西周”
【× 】(2)改正:将“夏朝”改为“商朝”
【√ 】(3)
【× 】(4)改正:将“晋文公”改为“楚庄王”
【× 】(5)改正:将“半坡”改为“河姆渡”
四、材料解析
19(1)A 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4分)
(2)管仲 (2分)
(3)商鞅 ② 生产 ③ 军功 ⑥度量衡 (8分)
(4)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3分)
20(1)(8分)学者1:儒家——孔子或孟子; 学者2:墨家——墨子;
学者3:法家——韩非子; 学者4:道家——老子或庄子
(2)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6分)
(3)加强宣传教育,让同学们认识文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改变乱扔垃圾的习惯。(大意相近即可,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