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38:59
文档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0  恐龙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举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既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两亿年前,地球上生活着那些动物吗?(恐龙)现在
推荐度:
导读第七单元 20  恐龙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举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既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两亿年前,地球上生活着那些动物吗?(恐龙)现在
第七单元

 

20   恐龙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举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既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两亿年前,地球上生活着那些动物吗?(恐龙)现在恐龙早已灭绝,(出示恐龙视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恐龙。板书课题。

       2、那你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呐?(引导学生设疑)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

    茂密   轻型   凶猛   两亿    漫游     望而生畏   

    牙齿    匕首   谜团   吊桥     展翅高飞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2、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3)概括文章内容,用上“课文先写了——再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句式。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2)两亿年前恐龙生活的环境怎样?(茂密的森林、沼泽地)

    (3)恐龙漫游整个世界说明什么?(恐龙的数量多自由自在)

    小结:恐龙的种类有多少呢?他们的形态是怎样的呢? 他们又是如何生活的哪?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五、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漫、猛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漫: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写法。

    猛: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

    3、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记忆理解字词。

(3)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

板书设计:

20、恐龙

神奇

 漫    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述课文;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举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认读生字词(同位互相检查)

3、指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理解课文

   1、学习第2——4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说的。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2)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恐龙?

    板书:雷龙、剑龙、三角龙、梁龙、翼龙、鱼龙、霸王龙

    (3)这些恐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是怎样具体介绍恐龙的特点的?

    (4)齐读第三自然段。

    (5)这一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哪一句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6)再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二、三两句话说的是什么?

    (7)不同类型的恐龙有哪些特点呢?

    雷龙:“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作比较

    梁龙:“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起路来像是一座移动的吊桥。”列数字、打比方

    剑龙:“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根利剑一样的尾刺。”列数字、打比方

    三角龙:“三角龙的头上长着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有的角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列数字

鱼龙:“鱼龙能够潜入水中寻找食物。”

    翼龙:“翼龙的身体两侧长着两个翅膀,它高高飞翔的时候就像是在天空翱翔的轻型飞机。打比方

霸王龙:霸王龙就是一种食肉恐龙。

(8)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恐龙?

2、读第四自然段

    (1)那么这么多的恐龙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都吃一些什呢? (板书:食物:食肉、食草)

   (2)你是从哪个小节看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小节来读一下

    (3)那么它们又如何繁衍后代呢?你从书上哪个小节看出来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板书:繁殖:卵生)

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感悟一下恐龙的千奇百怪的形态特点以及独特的生活习性。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请说好所每句话的意思。

    三、课堂总结:我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恐龙,可是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科学家们设想了好多种原因,(课件出示)到底是什么原因,我想同学们长大后可以去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还可以想象一下,还会有什么样的恐龙,它会有什么特征?

作业设计: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画出你喜欢的恐龙。

板书设计:

20、恐龙

雷龙         庞然大物

梁龙         身体很长

 剑龙         有剑板和尾刺

三角龙       有三只大角

鱼龙      游泳

翼龙      长着翅膀

霸王龙    大脑袋、短身子

 

课文21    槐乡五月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写出ABB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观察槐花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现在,来到云龙山上,就会闻到阵阵清香,那就是槐花。老师布置大家休息日去看看,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

    2、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篇和槐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设疑。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能想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3、认读字词

(1)出示词语

    槐花   肩膀  挎着   摆动   顿时  拌菜  咸的 大蒜   炒饭  芝麻  

    白茫茫   喜盈盈   甜丝丝  白生生  傻乎乎   香喷喷

(2)指名读,齐读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引导学生记忆生字: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2、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1)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三、细读理解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听读评价。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槐花多、美)白茫茫:还知道那些和这个结构一样的词语。

    (4)哪些词语表明槐花多、美?

    2、想不想带我们到槐乡看一看?学生自由读,指名感情朗读。

    3、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读,思考:

    (1)这句话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2)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小蜜蜂在说:

    小朋友在说:

    (2)谁能读出这种喜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4、出示: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从“浸在香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朗读:读出这种香气四溢的感觉。

    7、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四、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槐、挎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

    槐: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挎:左右结构,注意右下不要多加一笔横。

    咸:里面口上的横不能丢。

3、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课文第一段。

2、记忆理解字词。

3、写出ABB词语四个。

板书设计:

21、槐香五月

花 多  色  白

槐花  花形可爱       花美

花 香  味  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默写生字词(同位互相检查)重点强调易错字。

    3、指生朗读课文。

    4、说说槐花的样子,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细读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段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全班交流。

(2)指名读第一层

    这一层是写谁的?理解"傻乎乎"。什么情况下会傻乎乎的?

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层

这一层是写谁的?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你喜欢他们 吗,为什么?(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相机板书

2、学习第三段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一读,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尝尝做槐乡孩子的感觉?男同学扮演小小子儿,女同学扮演小姑娘,试一试。

4、学习第四段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你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4)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抒发情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课文。

2、抄写好词佳句,用一用。

3、完成课后第三题。

板书设计:

槐香五月

孩子      勤劳能干     人美

热情好客

淳朴可爱

 

22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字词义,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我们学过有关大海的文章,还记得吗?

2、大海这么美,你知道海底又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2课,板书课题——海底世界,去看看海底是什么样的。

  3、理解题意:  “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你想知道海底是个什么样吗?

我们就来通过课文了解一下。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由读课文,完成要求。

标出小节号

画出生字词,学习字词。

注意长句子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检查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

    海底   窃窃私语  汪洋   危险   肌肉   旅途   遇到

    蜜蜂   长途旅行  遇到   攻击   伸缩   爬行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5)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理解个别词语意思。

(6)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朗读课文第一节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5、学习概括文章内容。

    四、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底、窃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

底: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为点不能忘掉。

窃:上下结构,穴字头。

缩:右边的“宿”要写得紧凑些。

旅:右下不能写成“氏”。 

    3、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记忆理解字词。

 3、查阅海底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22、海底世界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二)通过课文3、4自然段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读懂3、4自然段,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白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

  2、(放录像)你们看,这就是大海!那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就象一堆堆白雪,多美呀!你可知道,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

4、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想:为什么说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出示: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理解:波涛汹涌、宁静

换词理解:依然

2、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

3、对,海底的小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理解:窃窃私语

用“窃窃私语”说一句话。

4、听(播放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读一读描写声音的句子。

5、大海中就这些声音吗?(不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省略号)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省略了其他的声音)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声音?指名说。

6、连起来说一说。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        一样      ,有的像        一样       ,有的像        一样       ,有的像        一样       ……

7、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8、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大自然的音乐会啊。看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让我们一起奏响这美妙的乐章。齐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海底不仅声音奇异,动物活动时也各有特点。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小节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指名回答。这样的构段方式叫—总分。

3、这节中写了哪些动物的活动?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答案。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动物名称    活动特点

    

    

    

    

4、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读一读,要把活动特点读出来。

5、小结:具体介绍了五种动物的活动方式:它们有的速度极慢,有的速度极快;有的向前进,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自己不动。就在这快与慢、进与退、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它们的活动方法不同,说明了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很奇异。

四、学习第四节。

1、那海底的植物又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呢?课文的第四小节我想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学习。

2、出示学习目标:

(1)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这段话是采用什么构段方式? 

(2)作者从哪两个两个方面来描写海底植物的差异? 

 (3)文中与“多种多样”意思相同的一个词语是           。 

(4)“……”省略的可能还有哪些颜色呢?请说出四种来。 

3、教师小结:在海底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看到动物各有个的活动特点,欣赏到差异很大的植物,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五、学习第五小节

过渡:海底物产丰富又体现在哪儿呢?

齐读课文第五小节。

六、小结全文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海底世界畅游了一番,了解到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动物活动的特点多种多样,植物色彩形态也是多种多样,海底地形奇特,矿产蕴藏丰富,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

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

这也是赞美海底、赞美大海、赞美神奇的大自然。再读!

2、学到这,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呢? 

3、让我们捧起书本,再一次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七、课外延伸

     以导游的身份介绍海底世界。

八、  总结升华:

    海底是神秘的,海底是诱人的,这节课上我们所了解的只是海的一部分。只有用智慧的钥匙,用渊博的知识,才能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同学们,蔚蓝的大海在静静地等待着你们去开发。

作业设计:

1、画一幅海底的美景。

2、写一段话,围绕中心句。

3、完成课后第五题。

板书设计:

22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23   日月潭的传说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大尖哥和水杜娘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课

1、读课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2、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沉香救母》

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太阳、月亮(板书)

    4、绍日月潭:日月潭位于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

    5、你想知道日月潭的来历吗?请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2、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传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简单谈一谈。

    4、检查认读字词:

    (1)出示词语

    剪刀  商量   危险   漆黑  集体   躲藏   阿姨  饥饿

    社会  冒险   英雄   千辛万苦     翻山越岭

    (2)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3)齐读生字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描写)。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动人”什么意思?

(3)在这美丽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动人传说,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重点指导个别字。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

漆:注意漆的右下半部分的书写。

集:注意右上四横。

    冒:上宽下窄。

越:右边的写法。

3、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记忆理解字词。

3、了解一下中国的传说故事。

板书设计:

23 日月潭的传说——动人

太阳 月亮

漆   冒   越   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尖哥和水杜娘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认读生字词,默写生字词(同位互相检查)

    3、指生朗读课文。

    4、你能把日月潭的传说讲一讲吗?(指生复述课文)。

    二、细读理解课文

1、   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提出大纲: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结果如何。

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4)文中哪一节写出了故事的起因么? (第二小节描写了这一个内容。)从哪个词能看出当时情况严重。

4、默读第3节思考:

(1)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2)文中用哪个词形容他们的办法不行?(一筹莫展)“一筹莫展”是什么意思?(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办法也没有)我们从什么地方看出人们“一筹莫展”呢?理解降服恶龙的两个条件:水性好;要有金斧头和金剪刀。“哪儿去找呢”都说明没有办法?

(3)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较: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舍已为人、为民造福 

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什么?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4)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

比较句子:

A、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5)练读这两句话。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2)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3)重点读:“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

    (4)想一想: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5)提问:回到潭边,他们是怎样跟两条恶龙斗争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结果怎样?(砍死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人们又见到了光明)这是故事的高潮。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指明回答大意。

    (2)观察书上插图,回忆全段内容,讲述日月潭的故事。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人们永记住那些为民除害的英雄) 

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课文。

2、抄写好词佳句,用一用。

3、看一篇你喜欢的传说,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

拿到     (发展)

救出      见到光明

大尖哥    化作青山

水社姐     化作青山

习作7

教学目标:

1、读懂李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的记录下来。

2、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

3、在练说的基础上仿造例文写一篇日记。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真实、明白、通顺的记录一天的所见所闻。同时要对日记的内容有所选择。

教学准备:

 投影仪、以往学生的日记、雷锋日记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刚刚学完雷锋叔叔,当时同学们找了好多雷锋的资料,其中有很多是雷锋叔叔写的日记——出示。你看,雷锋叔叔把发生事都记了下来,所以,雷锋叔叔虽然不在了,但是这些事情我们还是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2、写日记有好多好处你,看,这是以前毕业的学生写的日记,老师读几篇你来听听。

    3、如果我们也用笔,把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身边的事情记下来,即使过去再久,也不会忘记的。那日记怎样写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日记。板书——写日记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

(1)格式不一样:日记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

(2)日记一定要写当天发生的事情。

2、学生再读例文,体会文中趣味。

  找出文中有趣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为什么有趣?

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三、练习书写日记

 1、学生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

带领学生回忆今天你看到了什么?做了哪些事?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

小组交流。同位说一说

2、指名说,集体评议。

3、学生练写。

把刚才说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4、自己写完修改。

作业设计:

完成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写日记

     第一行:日期 、星期几、天气

格式 正文:

    当天发生的事

第二课时

一、同位互为修改日记。

注意语句的通顺,事情的完整。(尤其是格式的正确)

二、指名朗读,集体讲评。

  指名朗读。

提出优点和欠缺之处

学生修改作文

三、誊写作文。

练习7

教学目标:

  看图认识五种花,读通两则谜语,并能猜出是什么花,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猜是什么花;写好钢笔字,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练习以“我的一张照片”为话题,具体有条理地说话。

教学重、难点:

用几句话写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用字词、猜谜语、写谜语。

教学过程:

二、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教学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习要求。

   (3)借助拼音,指导学生读词,要读准字音。

   (4)投影出示这五种花朵,请学生说说每一种花朵的颜色、样子等,要求,能抓住每种花的特点说,并且按照你好一定的顺序,说话要流畅。并随机请学生说出这种花的名字。

(5)请学生在书上把花名与相应的花朵连上线。

(6)交流连线结果。

(7)提问:你最熟悉其中哪一种花?关于这种花,你还了解些什么,用一句或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介绍。(抓住特点介绍——实物观看)

2、教学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明确题目要求。

让学生说说读谜语遇到生字怎么办。

    学生练习读谜语。

指名朗读,正音。

请学生说说,从谜语中看出每种花各有什么特点(抓住事物的特点——特征),请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回答。

    猜一猜每一则谜语各指什么花,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

教师随机出示“仙人掌花”与“荷花”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两种花的特点。

编写谜语,注意突出事物的特征。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题。

    (2)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强调要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要抓住花的特点写,但不要写出花名。

    (3)在学生明白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用几句话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

    (4)师生随机点评有没有抓住花的特点写,句子是否通顺。发现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给予表扬。

(3)学生练习写句子。

(4)请部分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并由他点名请同学猜猜写的是什么花,组织学生根据要求评议。

   (7)请没有在全班读自己写句子的同学与周围同学交流,互相猜、互相评。

   (8)对没有抓住特点的句子,举一两个例子组织全班同学口头修改。

作业设计:

     再练习写几个花的谜语,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7

郁金香

樱花   杜鹃

昙花   牡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出示成语,理解成语意思。

2、朗读成语、理解意思——能联系实际解释就联系实际解释。看图理解

3、交流:你是怎么学习这些成语的,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点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成语在意思有关联,读起来押韵上口,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

    指名背诵,集体齐背。

4、用上一两个成语说句话。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

(1)请学生自己观察“途、蓬、透”。每个字有两个捺,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强调“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

(2)教师以“途”为例示范书写,边书写边讲解。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作业设计:

背诵8个成语,练习写钢笔字。

用上一两个成语写句话。

板书设计:

练习7

烟波浩渺    一碧万顷

游人如织     谈笑风生

一帆风顺     风平浪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我家的一张照片)、

    1、启发谈话,揭示口语交际话题“我家的一张照片”。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讨论说话的顺序。每个人根据自己说的需要确定顺序。

4、请学生从影集中选出一张最喜欢的照片,自由练说。

3、指名说,通过师生评议,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1)要介绍清楚照片上有什么人,照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拍的。按照顺序观察图片。

(2)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要把话讲具体,讲得有条理。想想当时的做法、想法。

(3)要讲真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4、练习。

(1)分组练习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

(2)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

(3)让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

(4)写好后,请同学们交换影集欣赏,相互交流,增强了解,也进一步练习说话。

(5)注意写话时,注意语句的完整,同时注意写作的要素要清楚。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毛笔字的重点是写好两个笔画:“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

    (1)指导学生分析“及”“乃”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讲解要领边示范书写“横折折撇”“横折折折钩”。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特别注意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帮助。

    2、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作业设计:

   练习说话——看不同照片,讲清照片上的故事。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讲照片

文档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20  恐龙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体会打比方、作比较、列举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既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理解字词义,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两亿年前,地球上生活着那些动物吗?(恐龙)现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