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定县猫街小学 王云庄)
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第1课学会尊重
一、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可见,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
2.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推己及人,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社会会更和谐。
3.尊重他人不单表现在话语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爱和自我接纳等方面。尊重自己,并不意味排斥他人给予你的正确的建议与批评。
二、问答题
1.尊重自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
(2)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
2、过度维护自己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过度维护自己的行为?
答:过渡维护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容易忽视别人的需求,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过渡敏感,不能正确看待问题,容易发生矛盾。
避免过度维护自己要做到: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客观评价自己,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3.如何面对别人的冒犯和侮辱?
答:我们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2课.学会宽容
一、填空
1.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2.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的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3.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二、问答题
1.“君子和而不同”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君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和谐融洽地相处,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有自己的见解,不必附和别人,人云亦云。
2.如何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答: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3、怎样才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答: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时大度、不计较;同时,面对他人的伤害时,平息心中的不满,放弃报复的想法,懂得原谅他人。
3.学会反思
一、填空
1.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是在反思。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
2.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重要。
2.在我们做了错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经过,吃一堑,长一智;在我们取得成功以后,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厉。
3.要有专属自己的反思时间吗,无需太长,每日坚持,必有收获。
二、问答题
1.反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答:(1)反思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
(2)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
(3)能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断自己的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4)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做得更好。
2.反思有哪些方法?
答 :(1)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2)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3)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4)如果能够重来一遍,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一、填空
1.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2.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3.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协签订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4.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5.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6.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二、问答题
1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 (1)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地球孕育了人类,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3)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你哪些关于保护地球的协定或者法律?
答:如:(1)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
(2)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3)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
3.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
答;(1)做好垃圾分类、参加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
(2)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动来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3)抵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5.应对自然灾害
一、填空
1.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3.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4.尽管自然灾害还会发生,但是我们会尽最大的力量,全国上下形成减灾共同体,共同预防、减少自然灾害对我们的危害。
二、问答题
1.你的家乡经历过哪些自然灾害?
答:旱灾和涝灾,它们使得粮食、庄稼等减产;地震房屋倒塌等,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破坏了生态环境;火灾,烧毁森林、房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破坏了生态环境。
2.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并举2个例。
答:当面对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要盲目随从,要学会自己判断格局;爱护我们的生命,在灾难中学会自我保护。
例如:(1)洪涝。
①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候救援
②借助木床、木板、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东西逃生。
③用手电筒、颜色鲜艳的衣服、哨子等发出求救信号。
例如:(2)地震。
①住在较低的楼层,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避开高大建筑物。
②住在较高的楼层,就近躲在墙角或桌子旁边。
③如果被埋压,利用身边物品敲击,发出求救信号。
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
6.探访古代文明
一、填空
1.世界多个地区古代遗址的发现,告诉我们世界各民族都对人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2.中华名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
4.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
5.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
6.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二、问答题
1.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答;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2.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
答、长城、莫高窟、故宫、秦始皇陵、布达拉宫等。
3.我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
答:(1)对于破坏和侵占文物及文化遗产,以及工作不利者严惩不贷。
(2)尽最大能力保护好文物的完整性。
(3)加强全民历史教育,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不可复制性。
4.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答:中国殷墟的甲骨文、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奥林匹亚遗址等。
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一、填空
1.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2.地球上的七大洲指: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四大洋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人们的交流更加容易,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理解,同时,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共存共荣。
4.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接触和与交往日益频繁。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常常会因为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出现尴尬,甚至出现矛盾和冲突。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学会尊重差异。
4.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我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同时,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于我们的文化,求同存异。
二、问答题
1.你知道哪些见面礼仪呢?
答:握手是许多国家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泰国见面时 ,人们双手合十做祈祷的姿势,头向前倾;关系比较亲近的欧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向前行贴面礼;欧洲、美国在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拥抱礼。
2.说说你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解。
答:意思是说,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应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就连我们的餐桌上也有文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用餐礼仪呢?
答:(1)在用餐时,尽量不讲话,以免唾沫溅到饭菜里;
(2)在用餐时,不要把碗碟弄出声响,以免影响他人用餐:
(3)在用餐压不要发出“呼噜噜”的吮吸声和咀嚼的声音,以免引起他人尴炌;
(4)能够及时对厨师或者做饭菜的人感谢或赞赏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8.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一、填空
1.十六世纪之前,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球及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2.十五世纪初期和末期世界曾经经历了两次伟大航行:中国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和欧洲的哥伦布航海。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个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3.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英国的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4.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5. 二百多年前,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人类社会进入了第一次工业时代;一百多年前,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人类社会跨入第二次工业时代;
6.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了水平;当前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
7. 人类的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人们要善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8.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
9.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知识点
1.国际组织制定章程国际组织制定章程,设立机构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国际组织在国家之间推动广泛的交流合作,解决矛盾纠纷,促进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按地理范围,可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联合国是当代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间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增进各国友好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4.联合国的常设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秘书处。
5.联合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由 5 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秘书长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
6.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之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其成员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绝大多数。
7.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维护国家利益。
8.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是联合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有关键话语权,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问答题
1. 你知道哪些世界性国际组织?
答:联合国、东南亚国家联盟、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
10.我们爱和平
一、知识点
1.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造成了巨大伤害,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遗产等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和平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要趋势,每年的 9月21日为“世界和平日”。
3.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尊重别国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原则逐渐发展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是国际和平的基石。
4.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本着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中国反对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5.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6.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人民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是我们和平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问答题
1. “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