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饲料原料、饲料及样品中粗脂肪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测定采用索氏(Soxhlet)抽提法,用乙醚(石油醚、氯仿等)作溶剂,对饲料进行萃取,测得的结果常称为“粗脂肪”或“乙醚萃取物”。因为用乙醚萃取时,除各种甘油三酯外,能溶在乙醚中的物质会同时萃取出来,如样品中各种游离有机酸、各种色素、脂溶性维生素等。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
1. 索氏抽提器,250 ml;
2. 电热恒温水浴锅,室温- 100℃;
3. 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克;
4. 恒温烘箱;
5. 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6. 脱脂滤纸(10 cm×13 cm),棉线(长约40 cm);
7. 大称样瓶,ø50×100 mm;
8. 无水乙醚,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将准备包裹样品的滤纸和棉线裁成要求的规格,用乙醚浸泡数小时,除去脂溶性物质。
2. 把去净乙醚的脱脂滤纸卷成直径为2厘米的圆筒,压扁,两头向中间对折成小纸包,并用铅笔注明标号,放进大称样瓶中,在105℃烘至恒重,然后移入干燥器,放冷,精确称重,记录滤纸包的质量m1。
3.精确称取约0.5g绝干样品,记录样品的质量m。然后把样品装入滤纸包,最后用棉线打包。
4. 将索氏抽提器装在水浴锅上,置滤纸包于抽提管中,加入约200 ml无水乙醚,将水浴温度调至50- 60℃,使乙醚回流,控制乙醚回流次数为10次/h,共回流50次(抽提约5h,或者检查抽提管流出的乙醚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
5. 取出滤纸包,置称样瓶中,在通风橱待乙醚挥发后,放进在105℃烘至恒重,移入干燥器,冷却,解开棉线并精确称重,记录抽提后滤纸包和脱脂样品的质量m2。
五、实验结果处理:
粗脂肪(%) = 样品脂肪质量/ 样品质量 ×100 = (m + m1 - m2) × 100 / m
式中:m—试样质量(g);m1—已恒重的抽提后滤纸质量(g); m2—已恒重的抽提后滤纸和脱脂样品的质量(g)。
六:注意事项:
1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上(含10%)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5%。
2使用乙醚时,严禁明火加热,同时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抽提时防止乙醚过热而爆炸。
七、讨论
1.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含量时,所采用的浸提溶剂的选择标准。
2.样品的粉碎程度以及水分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实验二 水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饲料原料、饲料及样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试样在105±2 ℃烘箱中,在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在该温度下干燥,不仅饲料中的吸附水被蒸发,同时一部分胶体水分也被蒸发,另外还有少量挥发油。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
1.分析天平:感量0.0001克;
2.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105±2 ℃;
3. 称样瓶:玻璃;
4.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获研钵;
5. 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将洁净的称样瓶,在105±2 ℃烘箱中烘1 h,取出并放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准确称重至0.0002克,记下读数m0。
2.用已恒重称样瓶称取样品2~3g (含水量0.1g以上,样厚4mm以下),准确至0.0002克,记录称样瓶和样品的质量m1。
3.将盛有样品的称量瓶不盖瓶盖,在105±2 ℃烘箱中烘3h(从温度达到105 ℃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样瓶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重。再同样烘干1 h,冷却,称重,直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2g,记录烘干后样品和称样瓶的质量m2。
五、实验结果处理:
水分(%)= (水分质量)×100/(样本质量)= (m1 – m2)×100/ (m1 – m0)
式中:m1—105℃烘干前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m2一105℃烘干后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m0一已恒重的称样皿质量(g)。
六. 注意事项:
①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2%,否则应重做。
②某些含脂肪高的样品,烘干时间长反而会增重,乃脂肪氧化所致,应以增重前那次称量为准。
③含糖分高的、易分解或易焦化的试样,应选用减压干燥法(70 ℃,600 mm汞柱以下,烘干5 h)测定水分。
实验三 灰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饲料原料、饲料及样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灰分为测定物中的矿物质(或称为无机盐),主要为钾、钙、镁、硫、硅、磷、铁,还有一些其他微量元素。测定方法是在适当温度下(500- 600℃),把测定物中的有机物质灼烧氧化后,所残留的灰白色物质用分析天平称重,即得灰分的重量。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
1. 饲料;
2. 分析天平,感量0.0001克;
3. 坩埚;
4. 马福炉,有高温计且可控制炉温在550±2℃;
5. 干燥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在550±2℃下灼烧30 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 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 min,用铅笔在坩埚底部作记号,称量,记录坩埚的质量m0。
2. 在已恒重的坩埚中称取2g(灰分重0.05克以上)试样,准确至0.0002克,记录坩埚加样瓶质量m1。
3.把盛有样品的坩埚放在电炉上小心炭化至无烟,移入马福炉中,升温至550±2℃并维持约5h,待温度降至约200℃时,移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重。再灰化1h,同样冷却,称重,至前后重量相差不超过0.001克为止,并记录m2。
五、实验结果处理:
粗灰分(%)= 灰分质量×100 / 样品质量 = ×100
式中:m0—已恒重空坩埚质量(g);m1—坩埚加试样质量(g);m2 – 灰化后坩埚加灰分质量(g)
六、注意事项:
①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粗灰分量在5%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5%。
②用电炉炭化时应该小心,以防炭化过快,式样飞溅。
③灼烧残渣颜色与试样中各元素含量有关,含铁高时为红棕色,含锰高时为淡蓝色,明显黑色碳粒时,为碳化不完全,应延长灼烧时间。
实验四 粗蛋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饲料原料、饲料及样品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各种饲料的有机物质在还原性催化剂(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钠或硒粉)的帮助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作用,使蛋白质和其它有机态氮都转变成NH4+并与浓硫酸化合成硫酸铵,而非含氮物质,则以CO2、H2O、SO2状态逸出。消化液在浓碱的作用下进行蒸馏,释放出铵态氮,用硼酸溶液吸收之并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0.1 mol/l)滴定,求出氮的含量,根据不同的饲料再乘以一定的系数(通常用6.25计算),即为粗蛋白的含量。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2CH3CHNH2COOH+ 13 H2SO4 → (NH4)2SO4+6CO2↑+12SO2↑+16H2O
(NH4)2SO4+2NaOH → 2NH3↑+2 H2O+Na2 SO4
H3BO3+ NH3 → NH3 H2BO3
NH3 H2BO3+HCl →H3BO3 + NH3Cl
注意:本法不能区别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只能部分回收盐和亚盐等含氮化合物。在测定结果中除蛋白质外,还有氨基酸、酰胺、铵盐和部分盐、亚盐等,故以粗蛋白质表示。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
(1)仪器设备
1. 电炉,1000 W;
2. 凯氏烧瓶,50 – 100 ml;
3. 三角锥瓶:100 ml;
4. 半微量滴定管,10 ml;
5. 量筒,5 - 10 ml;移液管,2 – 5 ml;
6. 容量瓶,1000 ml,100 ml;
7. 分析天平;
8. 长镊子;
9. 小纸筒,用硫酸纸卷成,直径约1厘米的小纸卷,一端折装封闭成为可装样品的小纸筒;
10. 小称样瓶。大小可以竖着放入小纸筒;
11. 电热恒温干燥箱;
(2)试剂及配制
1.浓硫酸,化学纯;
2.催化剂混合物(五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钾=1:10),200g
3.40% 氢氧化钠溶液。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4.2% 硼酸溶液。2g 硼酸溶于100ml水中。
5.0.1 mol/l标准盐酸使用液: 8.3ml 盐酸(分析纯),注入1000ml 水中。
6.混合指示剂。1g.L-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g.L-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
7.30%过氧化氢,分析纯;
8.混合指示剂,5份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与1份0.2%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酸性显红色,中性显葡萄紫色,碱性显绿色;
9.无氨蒸馏水,在蒸馏瓶的水中加进数滴甲基橙指示剂,再滴加硫酸至红色,然后进行蒸馏。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样品的消化:用纸铲承载样品,并准确称取0.2g 样品,记录样品质量m。用长镊子夹住纸铲的柄部,插入凯氏消化管底部,倒转直立,将样品无损地倾入瓶底。
2.往消化管加入约0.4g五水硫酸铜和6g无水硫酸钠,再加入10 ml 浓硫酸,和2颗玻璃珠,剧烈反应停止后,移至电炉(220℃)预热10 min,逐步把电炉温度调整到420℃,继续加热直至消化液清亮则停止加热。注意,如果过程中消化管壁始终附有样品可以加入2 mL30%过氧化氢把样品冲洗到消化管底部。同时做一空白对照,不加样品,其余一样。
3. 蒸馏:采用半自动定氮仪时,将带有消化液的消化管安插在蒸馏装置上,以30ml 2%硼酸溶液为吸收液,加入2滴混合指示剂,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要浸入装有吸收液的锥形瓶内,然后按下【加碱】按钮向消煮管中加入40%氢氧化钠直消化液变黑,接着关闭【加碱】按钮;然后按下【加蒸汽】按钮进行蒸馏。蒸馏时间以吸收液体积达到150ml时为宜,接着关闭【加蒸汽】按钮。最后降下锥形瓶,用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
4. 滴定:用硼酸吸收氨后,立即用0.01 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仍以甲基红或混合甲基红为指示剂,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红色为终点,记录所需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V。
五、实验结果处理:
(V2-V1)C×0.014×6.25×100
粗蛋白含量(%)= ————————————————————
m
式中:v2—试样滴定时所需标准盐酸溶液的体积(m1);v1—空白滴定时所需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1);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试样的质量(g); 0.0140—每ml HCl标准溶液相当于N的克数;6.25一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六、注意事项:
1.测定步骤的检测。精确称取0.2 g硫酸铵,代替试样,按以上操作步骤中的各步操作,并按着计算公式计算,测得硫酸铵的含氮量为21.19±0.2%,否则应检查各步骤是否正确。
2.消化时应经常转动凯氏消化管,以使得消化进行得迅速而完全。
3.蒸馏完毕应先取下接收瓶,然后关闭电源,以免酸液倒流。
4.一次蒸馏后必须彻底洗净碱液,以免再次使用时引起误差。
七、讨论
1.往消化管加入硫酸钾和硫酸铜的作用?
2.分析影响结果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