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前活动,引出话题。
1、师生谈话:你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吗?你会做什么呢?你能用“一边……一边……”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
2、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方法。
师:有人来小明家里做客。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flash动画)从图上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小明要沏茶给李阿姨喝。
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
生:(回答和补充。)(这里要不要老师准备卡纸,学生提到就贴上去?)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ppt出示各个步骤图片和时间)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共6个步骤)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第一步应该先做什么?先烧水行吗?
生:不可以,水壶还没有洗干净,水壶里面还没有接水。
师:所以烧水前得先干什么?
生:洗水壶、接水。
师:那么最后一步一定是什么?
生:沏茶。
师:看来,合理安排时间,要明确哪些事情先做,哪些后做。也就是要明确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板书:明确先后顺序)
师:(四人小组讨论)现在,请利用手中学具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请学生上台摆工序图片,师引导学生叙述设计的过程:你们先干什么?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预设情况:
方案一:洗水壶→接水→烧水→ 沏茶(11分钟)
洗茶杯
找茶叶(两者可以调换位置)
(烧水时,可以同时找茶叶、洗茶杯,不用计算这两件事的时间了,只计算烧水时间,所以1+1+8+1=11(分钟))
方案二: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 沏茶(14分钟)
方案三: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12分钟)
洗茶杯
(这种方案中,洗水壶不能同时洗茶杯)
方案四: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沏茶(13分钟)
找茶叶
(找完茶叶回来,水已经满了)
方案五:找茶叶→洗茶杯→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14分钟)
方案六:洗水壶→接水→烧水→找茶叶→沏茶 (12分钟)
洗茶杯
方案七: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沏茶 (13分钟)
找茶叶
师:比较上面的方案,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为什么?
生:第一种,因为用的时间最少。
师:在哪节省了时间?
生: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同时做了3件事,所以更节省时间。
师:【可能还要说:方案一、六、七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的。方案六、七同时做了两件事,而方案一同时做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省时间。】
看来,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要明确事情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哪些事情能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就越短。(板书: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越短)
【过程中要讲到:能同时做的事情竖着摆在一起,其他事情要有先后顺序,如果用箭头表示顺序是不是更清晰呢?(边说边画箭头,出现流程图)】
三、实践应用
师:在生活中,不仅仅是沏茶,还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同样的理念去解决。请和老师一起去看看一些生活小问题吧。
小红也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她呀?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吃药画面)
小红感冒了,吃完药后要赶快休息。
| 找杯子倒开水: | 1分钟 |
| 等开水变温: | 6分钟 |
| 找感冒药: | 1分钟 |
| 量体温: | 5分钟 |
(学生在一张纸上写答案,然后上台投影,老师出示最佳流程图)
【如果学生不是最优方案,那么师继续问:有没有比它更快的方法?学生肯定会找到那个方案】
师:通过刚才的设计,我们对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同时做,可以节省时间,但是,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同时做呢?出示ppt:
这样的安排合理吗?
1. 强强在乘车时看书
2. 芳芳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你想对这些人说什么?
生:乘车看书时,车子在行驶中会使车内的光线忽明忽暗,车子在行驶中摇晃,会使眼睛与书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会影响视力,损害眼睛健康;
边看电视边吃饭,会影响食物消化,影响健康。所以说这样的安排都是不科学的。
生:有些事情可以同时做,有些事不能。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和小红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谁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呢?
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合理安排事情,在生活中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培根有这样的一句话:(课件出示)“合理安排时间,就是珍惜时间。”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五、课后作业:设计一张时间表,合理地安排周末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六、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① 明确事情的先后顺序
② 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越短
(还有那些沏茶的方案摆在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