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37:12
文档

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例3(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推荐度:
导读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例3(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例2 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例4 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A、GB、GC和密度A、B、C.

  例5 将一个蜡块(蜡=0.9×103kg/m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盐水>水>蜡>酒精)

 

  

  例6 (广州市中考试题)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例7 (广州市中考试题)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

  A.15g   B.12.5g   C.10g   D.8g 

    例8 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酒=0.8×103kg/m3)

 

  例9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5 N,竖直向下   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例10 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

  B.一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

  C.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

  D.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例11 (北京市西城区中考试题)如图1—5—5,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2 (长沙市中考试题)已知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它们的密度之比A∶B=1∶2,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FA∶FB=8∶5,则A=________kg/m3, B=________kg/m3.(水=1×103kg/m3) 

 

  例13 (北京市中考试题)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3) (  )

  A.1∶1   B.8∶5   C.2A∶水   D.2酒精∶B

  精析 从A、B两个小球所处的状态入手,分析几个选项是否可能.

  一个物体静止时,可能处于的状态是漂浮、悬浮或沉底.

  以下是两个物体所处状态的可能性

①A漂,B漂

④A悬,B漂

⑦A沉,B漂

②A漂,B悬

⑤A悬,B悬

⑧A沉,B悬

③A漂,B沉

⑥A悬,B沉

⑨A沉,B沉

  由题目我们可以推出

  mA=mB, A∶B=,则VA=VB=A∶B=2∶1

  我们可以选择表格中的几种状态进行分析:

  设:(1)A、B均漂浮 A<酒精, B<水,与已知不矛盾,这时F浮A=1∶1,A选项可能.

  (2)设A、B都沉底

  ==×=,B选项可能.

  (3)设A漂浮,B沉底,这时A<酒精, B<水,

  ===,B选项可能.

  (4)设A沉底,B漂浮

  A应<酒精

  ∵ B=2A应有B>酒精>水,B不可能漂浮.

  ∴ 上述状态不可能,而这时的==.

  D选项不可能.

  答案 D

  例14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6(a)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N/kg)

(a)    (b)

图1—5—6

  精析 分别对(a)(b)图当中的木块进行受力分析.

  已知:图(a)V露1=20cm3=2×10—5m3,F拉=0.6N

     图(b)V露2=V

  求:图(b)F浮木′,

  解 图(a),木块静止:F拉+G=F浮1    ①

  ①-②F拉=F拉1-F拉2

    F拉=水g(V-V露1)-水g(V-V)

    F拉=水g(V-V露1-V)=水g(V-V露1)

  代入数值:0.6N=103kg/m3×10N/kg×(V—2×10—5m3)

       V=2×10—4m3

图(b)中:F浮乙=水gV

          =1.0×103kg/m3×10N/kg××2×10—4m3

          =1.2N

  答案 木块在图(b)中受浮力1.2N.

  例15 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1—5—7

精析 当几个物体在一起时,可将木块和铁块整体做受力分析,通常有几个物体,就写出几个重力,哪个物体浸在液体中,就写出哪个物体受的浮力.

  已知:铁=7.9×103kg/m3

  求: 

  解 甲在木块上静止:F浮木=G木+G甲      ①

  乙在木块下静止:F浮木+F浮乙=G水+G乙     ②

  不要急于将公式展开而是尽可能简化

  ②-①   F浮乙=G乙-G甲

  水g V乙=铁g V乙-铁g V甲

  先求出甲和乙体积比

  铁V甲=(甲—乙)V乙

  ===

  质量比:===

  答案 甲、乙铁块质量比为.

例16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图1—5—8

  精析 分别对木块所处的几种状态作出受力分析.

  如图1—5—9(a)(b)(c).

    

(a)      (b)    (c)

图1—5—9

  图(a)中,木块受拉力F1,重力和浮力.

  图(b)中,细线剪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设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 

  图(c)中,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木块仍漂浮,这时再

  施加F2=1 N的压力,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

  已知:F1=2N,F2=1N,V′=20cm3—2×10—5m3

  求:水

  解 根据三个图,木块均静止,分别列出受力平衡过程

  

将公式中各量展开,其中V排指图(b)中排开水的体积.

  

  代入数值事理,过程中用国际单位(略)

  水V—木V=

  水V排—木V

  (水V排—木V排)=+水×2×10—5

  约去V排和V,求得:水=0.6×103kg/m3

  答案 木块密度为0.6×103kg/m3.

例17 如图1—5—10(a)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里面装有高20cm的水,将一个体积为500cm3的实心铝球放入水中后,球沉底(容器中水未溢出).

  

(a)     (b)

图1—5—10

  求:(1)图(b)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容器底增加的压力.

  (2)图(b)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和压力.(不计容器重,铝=2.7×103kg/m3,g取10N/kg)

  精析 铝球放入后,容器中水面增加,从而造成容器底=500cm3=5×10—4m3,铝=2.7×10—4m3.

  求:(1)图(b)中水对容器底p,增加的压力△F,

  (2)图(b)中水对容器底p′,增加的压力△F′,

  解 放入铝球后,液体增加的深度为△h.

 △h===2.5cm=0.025m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p水g(h+△h)

   =1.0×103kg/m3×10N/kg×(0.2+0.025)m

   =2250Pa

  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

  △F=△pS=水g△h·S=水gV

    =1.0×103kg/m3×10N/kg×5×10—4m3

    =5N

  △F≠G铝球

(2)图(b)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水+G球

    =(水V水+蚀V)g

    =(水Sh+铝V)g

    =(1.0×103kg/m3×0.02m2×0.2m+2.7×103kg/m3×5×10—4m3)×10N/kg

    =53.5N

  p′===2675Pa

  答案 图(b)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250Pa,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力为5N;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为53.5N,压强为2675Pa.

  例18 (河北省中考试题)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1—5—11(a)所示.已知物体B的密度为6×103kg/m3.质量为0.6kg.(取g=10N/kg)

  

(a)     (b)

图1—5—11

  求:(1)木块A的密度.

  (2)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

  已知:S=400cm2=0.04m2,A边长a=10cm=0.1m, B=6×103kg/m2,mB=0.6kg

  求:(1)pA;(2)△p.

  解 (1)VB===0.1×10-3m3

  图(a)A、B共同悬浮:F浮A+F浮B=GA+GB

  公式展开:水g(VA+VB)=水gVA+mBg

  其中VA=(0.1m)3=1×10-3m3

  A=

代入数据:

  A=

    A=0.5×103kg/m3

  (2)B放入水中后,A漂浮,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水面,造成液面下降.

  A漂浮:F浮A=GA

  水gVA排=AgVA

  VA排==

        =0.5×10-3m3

  液面下降△h==

        ==0.0125m

  液面下降△p=水g△h=1.0×103kg/m3×10N/kg×0.0125m=125Pa.

  答案 A物体密度为0.5×103kg/m3.液体对容器底压强减少了125Pa.

例19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精析 当题目给出的各量用字母表示时,如果各量没用单位,则结果也不必加单位.过程分析方法仍从受力分析入手.

  解 (1)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

  F浮+F=G

  1gV+F=gV(为金属密度)

  =1+

(2)解法1 如图1—5—12,球沉底后受力方程如下:

图1—5—12

  F浮+F=G(N为支持力)

  N=G-F浮=F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nF

  F′=m液g+1gV

  m液=-1V==1V

  F′=pS=1gV=nF

  1g(V液+V)=nF

  1gV液+1gV=nF

  m液=-1V

  答案 金属球密度为1+,容器中液体质量m液=-1V.

例20 如图1—5—13(a),在天平左盘放一杯水,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

  

(a)       (b)

图1—5—13

  (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

  (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解 (1)因为铝>水,放入容器中,铝块将沉底,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就是铝块重力.

 天平此时不平衡,左盘下沉,右盘增加27g砝码,可使天平再次平衡.

  (2)铝块浸没于水中,但未沉底,此时容器中液面升高△h,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F=水g△h·S=水gV铝=F浮.

  铝块体积,V积===10cm3

  铝块排开水质量:m排=水V铝=1g/cm3×10cm3=10g

  天平不平衡,左盘下沉.右盘再放10g砝码,可使天平再次平衡.

  例21 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     (b)

图1—5—14

  精析 这道题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判断,关键是比较两个体积,一是冰熔化前,排开水的体积V排,一个是冰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V水.求出这两个体积,再进行比较,就可得出结论.

  解 (1)如图l—5—14(a)冰在水中,熔化前处于漂浮状态.

  F浮=G冰

  水g V排=m冰g

  V排=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水=m冰

  求得:V水==

  比较①和②,V水=V排

  也就是冰熔化后体积变小了,恰好占据了原来冰熔化前在水中的体积.

所以,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

  (2)冰在盐水中:冰熔化前处于漂浮,如图1—3—14(b),则

  F盐浮=G冰

  盐水g V排盐=m冰g

  V排盐=      ①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推导与问题(1)相同.

  V水=      ②

  比较①和②,因为水=盐水

  ∴ V水=V排排

  也就是冰熔化后占据的体积要大于原来冰熔化前在盐水中的体

  所以,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了.

  答案 (1)冰在水中熔化后液面不变.(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上升.

  思考 冰放在密度小于冰的液体中,静止后处于什么状态,熔化后,液面又如何变化?

例22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图1—5—15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1—3—15(b),容器中水面不变

  解 A在木块上面,A和木块漂浮,则

  F浮=G水+GA

  V排==   

  A从木块上拿下后,若A=水,则A和木块均漂浮在水面,A和木块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

  VA排+V木排=+=

  比较②和①,②=①

  ∴ A选项中,容器中水面不变,而不是上升.

  当A=水时,A拿下放入水中,A悬浮在水中,容器中水面也是不变

  B选项,当A>水时,A放入水中,A沉底,木块和A共同排开水的体积为:

  V木排+V木排=+=+

  比较③和①,∵ A>水,∴ ③式<①式.

  液面下降

D选项中,A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和木块均漂浮,F浮=GA+G水不变,V排不变,前后两次注解面无变化.

  液面下降.

  D选项中,A放在木块上和悬挂在木块下面,两次比较,A和木块均漂浮,木不变,V排不变,前后两次液面无变化.

  答案 B、D 

  例23 (北京市东城区中考试题)自制潜水艇模型如图1—5—16所示,A为厚壁玻璃广口瓶,瓶的容积是V0,B为软木塞,C为排水管,D为进气细管,正为圆柱形盛水容器.当

  瓶中空气的体积为V1时,潜水艇模型可以停在液面下任何深处,若通过细管D向瓶中压入空气,潜水艇模型上浮,当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 Vl时,潜水艇模型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水的密度为恰水 ,软木塞B,细管C、D的体积和重以及瓶中的空气重都不计.

图1—5—16

  求:(1)潜水艇模型.的体积;

  (2)广口瓶玻璃的密度.

  精析 将复杂的实际向题转化为理论模型.把模型A着成一个厚壁盒子,如图1—5—17 (a),模型悬浮,中空部分有”部分气体,体积为y1.1图(b)模型漂浮,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中空部分有2 V1的气体.

  

(a)     (b)

图1—5—17

  设:模型总体积为V

  解 (1)图(a),A悬浮.图(b),A漂浮

  将公式展开: 

  ①—② 水gV=水gV1

          =2 V1

  (2)由(1)得:GA=水g V—水g(V0—V1)

           =水g 2V1+水g V1-水g V0

           =水g(3V1—V0)

  V玻=V—V0=2V1—V0

  玻==

    ==·水

  例24 一块冰内含有一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内,正好悬浮于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升高了4.6cm.当冰熔化后,水面又下降了0.44cm.设量筒内横截面积为50cm2,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水=0.9×103kg/m3)

  精析 从受力分析入手,并且知道冰熔化,质量不变,体积减小,造成液面下降.

  已知:S=50cm2,h1=4.6cm,h2=0.44cm

  求:石

  解 V冰+V石=Sh1=50cm2×4.6cm=230 cm3冰熔化后,水面下降h2.

  V′=h2S=0.44cm×50cm2=22 cm3

∵ m冰=m水

  冰V冰=水V水

  ==,V水=V冰

  V′=V冰-V水=V冰-V冰=V冰

  0.1V冰=22 cm3

  V石=230 cm3—220 cm3=10 cm3

  冰、石悬浮于水中:

  F浮=G冰+G石

  水g(V冰+V石)=水g V冰+水g V石

  石=

    =

    =3.2g/

  答案 石块密度为3.2g/

  例25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1—5—18(a)所示;再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________.

  

(a)    (b)    (c)

图1—5—18

  精析 经题是将实验和理论综合,要能从体积的变化,找到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

解 因为=,所以要求得,关键是求m和V.比较(a)和(b)图,金属块体积V=V2-V1.

  金属块质量可从浮力知识出发去求得.

  图(a)中,木块漂浮 G木=F浮木        ①

  图(c)中,木块和铁漂浮:G木+G铁=F浮木′   ②

  ②-① G铁=F浮木′-F浮木

  m铁g=水g(V木—V木排)=水g(V3—V1)

  m铁=水g(V3—V1)

  ==·水

答案 ·水

例26 如图1—5—19所示轻质杠杆,把密度均为4.0×103kg/m3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挂在A、B两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甲物体浸没在水中,同时把支点从O移到O′时,杠杆又在新的位置平衡,若两次支点的距离O O′为OA的,求: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

图1—5—19

  精析 仍以杠杆平衡条件为出发点,若将其中一个浸入水中,杠杆的平衡将被破坏,但重新调整力臂,则可使杠杆再次平衡.

  已知:甲、乙密度=4.0×103kg/m3,甲到支点O的距离是力臂lOA,乙到支点的距离是力臂lOB,△l=O O′=lOA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求: 

19、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植物、动物……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人类也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一不定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解 支点为O,杠杆平衡:G甲lOA=G乙lOB       ①

  将甲浸没于水中,A端受的拉力为G—F浮甲,为使杠杆再次平衡,应将O点移至O′点,O′点位于O点右侧.

1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以O′为支点,杠杆平衡:

  (G甲-F浮甲)(lOA+lAO)=G乙(lOB+lAO)    ②

5、草蛉是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吃蚜虫,蜻蜓吃蚊子。  由②得 G甲lAO—F浮甲lAO=G乙lOB—G乙lAO

4、如何借助大熊座找到北极星?(P58)  将①代入②得

  G甲lAO—F浮甲lAO=G甲lOA—G乙lAO

答:可以,馒头中也含有淀粉,淀粉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约去lAO,并将G甲、F浮甲,G乙各式展开

  g V甲-水g V甲=水g V甲-g V乙

  将=4.0×103kg/m3代入,单位为国际单位.

×4×103V甲-×1×103V甲=4×103V甲-×4×103V乙

  得=

  又∵ 甲、乙密度相同:

  ∴ ==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P36)  答案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

10、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续下降。例27 (北京市中考试题)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处的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为54J.当将物体拉到有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N.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取10N/kg)

  精析 分析物体受力,从做功的公式出发,列出方程.

1、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P49)  已知:h1=2m  h2=0.5m  W=54J V露=V, F=40N

10、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求: 

  解 物体在水中受的拉力为G—F浮

  拉力做功:W=(G-F浮)(h1—h2)      ①

  物体在水面静止时:受拉力、重力和浮力

  F=G—F浮′                 ②

  由①得 G—F浮===36N

  将G和F浮展开gV-水gV=36N      ③

  将②式展开gV-水gV(V—V)=40N   ④

  ③÷④=

  =2.8×103kg/m3

  答案 物体密度为2.8×103kg/m3

文档

八年级物理浮力经典难题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例3(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