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行政和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在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今天,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电大学员了解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作法,而且可以对学员中的在职行政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提供必要的上岗培训,从而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和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因此,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我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了解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目的和指导原则,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同时联系实际工作,推动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具体实施。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程就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配合以有效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精华。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熟悉,引入实践案例,在以案说法的基础上对概念、原理进行融会贯通
四、教学方法
1、按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导学课应该以辅助学员的自学。
2、要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课件、网络辅导、电话答疑、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3、面授导学课应该侧重于理论教学、发展线索等内容,强化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讲清思路与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5、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并指导学员撰写考察报告。
五、考试说明
期末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最基本的知识大体占60%左右,稍灵活一点的题目占20%左右,较难的占20%左右。试题类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判断正确或错误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目类型。答题要求: 1.填空题:要求填写准确。 2.名词解释:要求答出定义或基本含义。3.选择题:要求选择准确,多选、少选均不给分。4.简答题:要求答出要点,若要点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稍作解释。5.论述题:要求答出要点,并作说明和解释。无论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凡是题目中的主要名词都要求答出其定义。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一、 总体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以在职业余自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面授导学、课件和网络教学等远程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文字主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环节,根据每章教学内容之后安排适当的复习、练习作业、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环节,结合学员当地的教育环境实际,适当组织专题研讨和专题辅导;重点强化平时作业与练习,学生应通过实践教学,思考撰写规定的实践报告来形成理论思维和写作的能力。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期末考试命题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的安排。
二、 资源选用说明
1、《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
2、《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实施方案。(含本课实践教学方案)
3、《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考核说明。
4、文字教材:课程选用的教材是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个教学模块。教学大纲对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了学习的建议和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要求。
5、录象资源:由国家行政学院的资深专家主讲,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本录象围绕着《公务员法》的立法思想、立法框架,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公务员职务职级、公务员聘任制与任期制,《公务员法》与工资制度改革、公务员的监督与权力保护等重要问题,作了讲解。
三、 教学过程设计及各教学环节的安排
| 序号 | 章节 | 教学内容 | 学时 |
| 1 | 第一章 | 绪论 | 2 |
| 2 | 第二章 |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 4 |
| 3 | 第三章 | 职务与级别 | 3 |
| 4 | 第四章 | 录用 | 3 |
| 5 | 第五章 | 考核 | 4 |
| 6 | 第六章 | 奖励 | 3 |
| 7 | 第七章 | 惩戒 | 4 |
| 8 | 第八章 | 职务升降 | 3 |
| 9 | 第九章 | 职务任免 | 3 |
| 10 | 第十章 | 培训 | 3 |
| 11 | 第十一章 | 交流与回避 | 3 |
| 12 | 第十二章 | 工资福利保险 | 3 |
| 13 | 第十三章 | 辞职辞退 | 3 |
| 14 | 第十四章 | 退休 | 3 |
| 15 | 第十五章 | 申诉控告 | 3 |
| 16 | 第十六章 | 职位聘任 | 3 |
| 17 | 第十七章 | 法律责任 | 4 |
四、 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一)内容和形式
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开出一系列实践学习的选题。选题要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体现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和即时的社会热点问题,并可以允许学生自行选择调研课题,但选题要考虑到实践教学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要具体、务实,避免大而不当或流于空泛。
形式:
要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下列形式可供参考:
①组织学生到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考察,进行现场教学。所选单位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典型意义。
②请在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优秀人员到校给学生介绍改革、发 展的实际情况,谈工作的体会,同师生开展直接交流和研讨。
③到实践教学基地实地参加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或社会工作。
总之,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校内校外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可以远近结合,本地、外地都能开展活动;可以点面结合,班级集中开展和分小组活动各有特点,都是实践教学的好形式。
(二)、实践教学的要求
1.对任课教师的要求:
①在每次实践教学前都要撰写详细的教学方案,主要项目应包括:本次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时间地点;安全注意事项等。
②认真组织,亲自参加,抓好重点,指导全面,保证每次活动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帮助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活动,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座谈研讨等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及时评阅学生的调查报告、小论文或实践学习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学生 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
⑤每次实践教学后,都要切实搞好实践总结。
2.对学生的要求:
①重视实践课的学习,实践学习前要在老师指导下选定自己的调研课题,并作必要的研究资料的准备工作。
②实践教学活动中,服从带教老师的统一安排和指挥,遵章守纪。
③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参加实践学习,每次实践学习结束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或通过实践学习对所学理论加深理解的心得体会文章。
④积极参加分组讨论和班级的研讨交流。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各国公务员制度发展概述
第二节 我国人事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改革
第三节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第四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第六节 积极稳妥地做好国家公务员制度地推行工作
第二章 义务与权利
第一节 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涵义
第二节 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 公务员权利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职位分类
第一节 人事分类制度概述
第二节 建立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四章 录 用
第一节 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实行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公务员录用的涵义和原则
第三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方法和内容
第四节 录用公务员的程序
第五章 考 核
第一节 考核制度的涵义与建立考核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标准
第三节 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第六章 奖 励
第一节 奖励制度的发展及建立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公务员奖励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奖励的条件、种类和程序
第七章 纪 律
第一节 公务员纪律的涵义及实施公务员纪律的意义
第二节 公务员纪律的内容
第三节 违反纪律的责任
第八章 职务升降
第一节 职务升降在公务员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 职务晋升
第三节 降 职
第九章 职务任免
第一节 职务任免的涵义和职务任免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任用方式
第三节 任免机关和任免权限
第四节 任免手续的办理
第五节 有关职务任免的其他规定
第十章 培 训
第一节 培训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干部培训工作的历史与经验
第三节 国外公务员培训制度
第四节 公务员培训的原则、种类、内容和形式
第十一章 交 流
第一节 公务员交流制度概述
第二节 调 任
第三节 转 任
第四节 轮 换
第五节 挂职锻炼
第十二章 回 避
第一节 回避制度的历史借鉴与建立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贯彻执行
第十三章 工资保险福利
第一节 建立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意义和原则
第二节 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