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热点题型提分练:+题型3+“整套装置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8:35:36
文档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热点题型提分练:+题型3+“整套装置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

题型三“整套装置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1.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3HCl(aq)H3CuCl4(aq)。(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2Cu2++SO2+8Cl-+2H2O===2CuCl3-4+SO2-4+4H+CuCl3-4(aq)CuCl(s)+3Cl-(aq)①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导读题型三“整套装置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1.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3HCl(aq)H3CuCl4(aq)。(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2Cu2++SO2+8Cl-+2H2O===2CuCl3-4+SO2-4+4H+CuCl3-4(aq)CuCl(s)+3Cl-(aq)①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 “整套装置型” 定性、定量实验探究

1.CuCl 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 ℃,沸点为1 490 ℃,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 3CuCl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s)+3HCl(aq) H 3CuCl 4(aq)。

(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 ,反应原理:

2Cu 2++SO 2+8Cl -+2H 2O===2CuCl 3-4+SO 2-4+4H +

CuCl 3-4(aq) CuCl(s)+3Cl -(aq)

①装置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 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得到CuCl 晶体。

混合物――→冷却ⅰ――→倒入溶有SO 2的水中ⅱ――→过滤ⅲ――→洗涤ⅳ――→干燥

ⅴCuCl 晶体 操作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ⅳ中宜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 晶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欲提纯某混有铜粉的CuCl 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 、CO 2、N 2和O 2的百分组成。

已知:

ⅰ.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l·H2O。

ⅱ.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溶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②促进CuCl固体析出、防止CuCl被氧化水、乙醇或稀盐酸③避光、密封④将固体溶于浓盐酸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大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2)①NaOH溶液(或“KOH溶液”、“Ba(OH)2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CuCl的盐酸溶液

②2S2O2-4+3O2+4OH-===4SO2-4+2H2O

解析(1)①根据制备CuCl的原理,可以判断C装臵是吸收SO2,防止空气污染。

②根据CuCl性质,将其倒入溶有SO2的水中,是为了促进CuCl固体析出,并防止其氧化;选择操作ⅳ所用试剂应根据其溶解性。

(2)①应选用碱溶液吸收CO2气体,Na2S2O4和KOH混合溶液吸收O2(应先吸收O2,再吸收CO,以防止CuCl被氧化,再用CuCl的盐酸溶液吸收CO,最后用量气管量N2的体积)。

2.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1 kPa,温度为0 ℃)。

(1)若在烧瓶中放入1.30 g锌粒,与c mol·L-1 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200 mL

B.400 mL

C.500 mL

(2)若1.30 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1.28 g,则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烧瓶中投入a g 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 g ,量气瓶中收集到V mL 气体,请写出a 、b 、V 的代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中投入d g 锌,加入一定量的c mol·L -

1 浓硫酸V L ,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 g ,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n (H 2)n (SO 2)

=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 形管,n (H 2)n (SO 2)

的数值将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反应结束后,为了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量气管在读数时应注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Zn +2H 2SO 4(浓)===ZnSO 4+SO 2↑+2H 2O

(3)a g 65 g·mol -1=b g g·mol -1+V ×10-

3 L 22.

4 L·mol -1 (4)cV -2m m

偏小 (5)①待冷却至0℃才开始读数 ②读数前使量气管左右液面相平 ③视线与量气管中液面的凹液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

解析 (1)设最多生成的氢气体积为x L ,

Zn +H 2SO 4 === ZnSO 4+H 2↑

1 mol 22.4 L

1.30 g

65 g·mol -1

=0.02 mol x 则x =0.448 L =448 mL ,则量气管的规格应该选500 mL 。

(2)氢氧化钠是碱,能吸收酸性气体,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说明有酸性气体生成,当锌和硫酸反应时,锌作还原剂,硫酸作氧化剂,被还原为二氧化硫,由计算可知,1.30 g 锌和硫酸反应若只生成二氧化硫,共生成0.02 mol ,质量为0.02 mol × g·mol -

1=1.28 g ,与氢氧化钠增重的质量一致,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2H 2SO 4(浓)===ZnSO 4+SO 2↑+2H 2O 。

(3)根据氧化还原知识或根据方程式,1 mol 锌无论用来产生SO 2 还是产生氢气,都是1 mol

锌对应1 mol 气体,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可得:a g 65 g·mol -1 =b g g·mol -1

+V ×10-

3 L

22.4 L·mol -1。

(4)Zn +2H 2SO 4(浓)===ZnSO 4+SO 2↑+2H 2O

2 mol 1 mol

m 32mol m

mol 则生成二氧化硫需要的硫酸为m 32

mol ; Zn +H 2SO 4===ZnSO 4+H 2↑

1 mol 1 mol

⎝⎛⎭⎫cV -m 32mol ⎝

⎛⎭⎫cV -m 32mol 则:n (H 2)n (SO 2)=⎝⎛⎭⎫cV -m 32mol m mol =cV -2m m 。

若撤走盛有无水氯化钙的U 形管,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进入氢氧化钠溶液,导致洗气瓶增重量增大,所以计算时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大,氢气与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之比偏小。

(5)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生成的气体温度高于标准状况下温度,温度对气体体积有影响,所以要待冷却至标准状况下温度才开始读数;在读数时,如果俯视或仰视都会造成误差,所以读数时眼睛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

3.中学常采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法制取氧气,某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获知:制得氧气后固体残余物中的锰酸钾(K 2MnO 4)具有强氧化性,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不妥善处置将造成危险。因此该小组对该残余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锰酸钾晶体,利用回收的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并设计实验验证氯气的化学性质。

(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2,观察到烧瓶壁有紫红色物质生成并逐渐消失,黄绿色气体充满烧瓶。反应结束后,烧瓶内有黑色固体残余,写出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方法制取氯气比用纯净的高锰酸钾要缓和平稳许多,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利用装置C吸收氯气制备漂白粉。

①C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②陶瓷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1.5 g所制漂白粉配成溶液,调节pH并加入指示剂,用0.100 0 mol·L-1 KI溶液进行滴定,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每次消耗20.00 mL 标准液时达到滴定终点,反应原理涉及的方程式:3ClO-+I-===3Cl-+IO-3;IO-3+5I-+3H2O===6OH -+3I

2

①所选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5)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1,可观察到D中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现象能够证明氯气有氧化性。甲同学认为取D中反应后溶液,滴加酸化的银,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也能证明氯气氧化了亚硫酸氢钡,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K2MnO4+4HCl(浓)===2KMnO4+4KCl+MnO2+2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锰酸钾生成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两种物质,形成均匀的固体分散系,可降低高锰酸钾与盐酸反应速率

(3)①石灰乳②增大气体接触面积,使氯气吸收更充分

(4)①淀粉溶液最后一滴标准液滴下时,溶液变为浅蓝色,振荡后半分钟不褪色②14.3%

(5)出现白色沉淀不正确,氯气与水反应也生成氯离子,不能证明溶液中的氯离子一定是氯气氧化亚硫酸氢钡所得产物

解析A装臵产生氯气,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并降低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C是制备漂白粉,D是验证氯气具有氧化性,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尾气。

(1)锰酸钾(K2MnO4)具有强氧化性,与浓盐酸反应观察到烧瓶壁有紫红色物质生成,该物质为高锰酸钾,锰元素的化合价在升高,根据K2MnO4中的化合价为+6价,处于中间价态,推测出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再结合烧瓶内有黑色固体残余,联想到二氧化锰,写出反应方程式:3K2MnO4+4HCl(浓)===2KMnO4+4KCl+MnO2+2H2O;第二个反应是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氯化锰、氯化钾、水,方程式:2KMnO4+16HCl(浓)===2KCl +2MnCl2+5Cl2↑+8H2O。

(2)锰酸钾生成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两种物质,形成均匀的固体分散系,可降低高锰酸钾与盐酸反应速率,所以用锰酸钾制取氯气比用纯净的高锰酸钾要缓和平稳许多。

(4)①反应产物有碘单质生成,用淀粉作指示剂,最后一滴标准液滴下时,溶液变为浅蓝色,振荡后半分钟不褪色,则达到终点。

②先根据反应离子方程式确定出ClO -与I -

的关系,

3ClO -+I -===3Cl -+IO -3①;IO -3+5I -+3H 2O===6OH -+3I 2②;将方程式①+②得:ClO -+2I -+H 2O===Cl -+2OH -+I 2。

每次实验消耗KI 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设次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 ,

ClO -+2I -+H 2O===Cl -+2OH -+I 2

1 mol

2 mol

x 0.100 0 mol·L -1×0.020 L 所以x =0.001 mol

每次实验次氯酸钙的质量:143 g·mol -

1×0.001 mol ×0.5=0.071 5 g ,三次实验总质量为0.071 5 g ×3=0.214 5 g ,

所以质量分数:0.214 5 g 1.5 g

×100%=14.3%, 故答案为14.3%。

(5)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1,氯气将亚硫酸氢钡氧化成硫酸钡沉淀;取D 中反应后溶液,滴加酸化的银,若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证明氯气氧化了亚硫酸氢钡,因为氯气与水反应也生成氯离子,不能证明溶液中的氯离子一定是氯气氧化亚硫酸氢钡所得产物。

4.氢化钙(CaH 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制取,图1是模拟制取装置。

(1)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1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序号)。

①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为了确认进入装置C 的氢气已经干燥,应在B 、C 之间再接一装置,该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测定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氢化钙的纯度。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样品称量;②加入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搅拌、过滤;③________(填操作名称);④________(填操作名称);⑤称量碳酸钙。

(5)乙同学利用图2装置测定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氢化钙的纯度。他称取46 mg 所制得的氢化钙样品,记录开始时注射器活栓停留在10.00 mL 刻度处,反应结束后充分冷却,活栓最终停留在57.04 mL 刻度处(上述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试通过计算求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 装置

(2)②①④③

(3)无水硫酸铜(或其他合理答案)

(4)Na 2CO 3(K 2CO 3或其他合理答案) 洗涤 烘干(干燥)

(5)95.9%

解析 (5)CaH 2+2H 2O===Ca(OH)2+2H 2↑

n (CaH 2)=12n (H 2)=12×(57.04-10.00)×10-

3 L 22.

4 mol·L 1 =1.05×10-

3 mol CaH 2的纯度为1.05×10-3mol ×42 g·mol -

1

46×10-3 g ×100%≈95.9%。

文档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热点题型提分练:+题型3+“整套装置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

题型三“整套装置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1.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3HCl(aq)H3CuCl4(aq)。(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2Cu2++SO2+8Cl-+2H2O===2CuCl3-4+SO2-4+4H+CuCl3-4(aq)CuCl(s)+3Cl-(aq)①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