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协议用于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消息。HTTP协议是一种请求-应答式的协议——客户端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返回该请求的应答,所有的请求与应答都是HTTP包。HTTP协议使用可靠的TCP连接,默认端口是80
在HTTP中,Client/Server之间的会话总是由客户端通过建立连接和发送HTTP请求包初始化,服务器不会主动联系客户端或要求与客户端建立连接
HTTP 1.1支持七种请求方法:GET、POST、HEAD、OPTIONS、PUT、DELETE和TRACE等,常用的为请求方法是GET和POST
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HTTP消息的结构
Request 消息的结构
Request 消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叫请求行, 第二部分叫http header, 第三部分是body. header和body之间有个空行, 结构如下图
第一行中的Method表示请求方法,比如"POST","GET", Path-to-resoure表示请求的资源, Http/version-number 表示HTTP协议的版本号
当使用的是"GET" 方法的时候, body是为空的
HTTP请求包(GET)的例子:
GET /server-info HTTP/1.1
X-Apple-Device-ID: 0xdc2b61a0ce79
Content-Length: 0
User-Agent: MediaControl/1.0
X-Apple-Session-ID: 1bd6ceeb-fffd-456c-a09c-996053a7a08c
请求包的第一行是 方法-URI-协议/版本:
GET就是请求方法,根据HTTP标准,HTTP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HTTP 1.1支持七种
请求方法:GET、POST、HEAD、OPTIONS、PUT、DELETE和TRACE等,常用的为请求方法是GET和POST。
/ server-info表示指定了要访问的网络资源。
HTTP/1.1是协议和协议的版本。
其中Content-Length说明正文的长度,有的正文长度没有在头部说明,只是标明Transfer-Encoding: chunked。关于chunked类型的长度计算方法,见RFC 1626。
User-Agent请求报头域允许客户端将它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其它属性告诉服务器。不过,这个报头域不是必需的,如果我们自己编写一个浏览器,不使用User-Agent请求报头域,那么服务器端就无法得知我们的信息了。(我们上网登陆论坛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欢迎信息,其中列出了你的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这往往让很多人感到很神奇,实际上,服务器应用程序就是从User-Agent这个请求报头域中获取到这些信息。)
Response消息的结构
和Request消息的结构基本一样。 同样也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叫request line, 第二部分叫request header,第三部分是body. header和body之间也有个空行, 结构如下图
HTTP/version-number表示HTTP协议的版本号, status-code 和message
和HTTP请求包相似,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协议-状态代码-描述,应答头,应答正文。下面是一个HTTP应答的例子:
HTTP/1.1 200 OK
Date: Thu, 23 Feb 2012 17:33:41 GMT
Content-Type: text/x-apple-plist+xml
Content-Length: 427
"http://www.apple.com/DTDs/PropertyList-1.0.dtd">
HTTP应答包的第一行类似于HTTP请求的第一行,表示所用的协议是HTTP 1.1,服务器处理请求的状态码200。
应答头也和请求头一样包含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服务器类型、日期时间、内容类型和长度等。应答的正文就是服务器返回的xml 数据。应答头和正文之间也用CRLF分隔。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其中,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Reason-Phrase表示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代码、状态描述、说明: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授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头域一起使用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eg:HTTP/1.1 200 OK (CRLF)
